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为了五星红旗(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为了五星红旗(散文)


作者:中原笔人 布衣,279.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56发表时间:2019-07-08 22:21:26

重庆,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城,早在孩提时代它像有很强的磁力线吸引着我这颗幼小的心灵。那是一部以重庆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活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红岩》,深深地感动了我呀!这里的许多地名深刻在我脑海里:沙坪坝、白市驿、磁器口、松林坡、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还有那些关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这天,我乘坐的东方航空公司MU2261航班进入重庆辖区上空,我凭着主观臆念透过舷窗搜索歌乐山的位置。
   在四月五日清明节,我终于站在梦魂萦绕的渣滓洞外,一棵扇形的梓桐树挂满了一朵朵鲜红鲜红的花朵,像祭奠烈士们的花朵。我进入渣滓洞、白公馆开始追梦活动……
   巍峨的崇山峻岭,郁郁葱葱。渣滓洞坐落在两山腰的夹角间。我在飞机上还想渣滓洞一定很大,可是到了这里竟发现比当年想象的地方小得多,面积和如今大一点“农家乐”差不多。男牢八间两层,十六个不到三十平米的房子,每个房间关十六个人。女牢在另一座房子,房间有两个,每间面积和男牢每间差不多。其余的房间就是特务的办公室,审讯室。小院的墙根下有一个碾米用的石槽碾。渣滓洞周边分布着楼顶部是茅草和石砌的圆形哨楼。
   位于渣滓洞南边两公里处就是白公馆,这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香山别墅”,所以称白公馆。这里关的犯人比较复杂,而且是级别很高的政治犯。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个特大喜讯,通过被关在平二室的黄显声将军传给狱中难友。同时,他们也获悉,我二野大军逼近重庆,重庆即将解放。这个特大喜讯,激励着被关押在这里的每一位革命者,他们满怀豪情迎接革命胜利的到来。到底用怎么样的形式来迎接即将胜利的到来?他们想的很多,可是大家仍然身处敌人的牢房,失去自由,任何条件不具备呀!最后还是二室的罗广斌、陈然、刘国誌、丁地平等同志决定:自制一面五星红旗,在重庆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牢房,迎接胜利。罗广斌拿出自己的红色绣花被面作旗面,大家动手找材料做成五角星形式。根据想象,将一颗黄色大星放在中间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四颗黄色小星放在四角,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红旗做好被藏于地板下。然而,这面红旗未能如愿打出。在11.27大屠杀中大部分难友含恨饮弹。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离解放重庆只有三天啊!这天凌晨一时钟,在渣滓洞敌人以向上移交为名,他们把男犯集中在1-7号牢房,女犯集中在楼下8号牢房后,便逐一把监房门上锁,敌人的警卫连三排紧急集合,他们在外面用机枪、卡宾枪疯狂向室内扫射,然后打开牢门发现未死的革命者一一补枪。在渣滓洞这次大屠杀中共杀害一百八十人,其中还有两名为敌人提供情报的叛徒。其中有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及子女,他们被杀害于戴笠会客室。还有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副军长黄显声、副官李英毅,分别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被杀害于步云桥。关在白公馆的犯人被一批批押往白公馆附近的松林坡等地杀害。这次共逃出人员只有刘德彬和《红岩》作者罗广斌等十五人。在大屠杀中脱险的罗广斌回到牢房,从地板下取出了这面红旗。现在这面红旗陈列在白公馆。新中国的建立,却让这些先烈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插遍神州大地。
   一九四九年下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钓之力横扫国民党残余。敌人也加速了对政治犯的迫害。一九四九年9月28日,杨虎城之子杨拯中、女杨拯贵和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八岁儿子宋振中6人被杀害于松林坡;十月二十八日陈然、王林等10人被公开枪杀于大坪刑场;十一月十四日江竹筠(即大家说的江姐)、李青林等30人被杀害于电台岚垭;十一月二十三日杨汉秀被特务们用绳索勒杀于重庆歌乐山金刚坡成渝公路旁一碉堡内;十一月二十四日闫继明、张醒民被枪杀于中美合作的梅园公路旁。十一月二十七日白公馆大屠杀,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渣滓洞大屠杀,十一月二十九日重庆新世界看守所32人被枪杀于松林坡。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十日重庆解放,就差仅仅两三天,这些革命者却没有看到他们所浴血奋斗、追求的新中国。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次参观渣滓洞和白公馆,我们特别注意了一点,关在这里的政治犯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经济丰厚的家庭条件。他们中有的曾受教育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金陵大学、黄埔军校、社会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民党中央警官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像杨汉秀烈士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学。他们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最多,著名的烈士被大家称为江姐的江竹筠不过二十九岁,毕业于四川大学。四十岁以上的烈士极少。著名烈士杨汉秀出身于军阀家庭,其伯父就是四川大军阀杨森,解放前夕杨森是重庆市长兼重庆警备区司令,也许是杨汉秀有这样背景,所以她被捕3次,释放两次。杨汉秀的行为让杨森大伤脑筋,他劝说侄女,遭到杨汉秀的严厉痛斥,杨森无可奈何同意给侄女死刑,也许碍于杨森的面子,杨汉秀没有被刀枪处死,而是勒死获个“全尸”。
   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先烈群体,并不是生活在旧中国“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底层平民。可是他们目睹了广大劳苦大众之苦难,看到国民党当时的腐败和昏庸,及病入膏肓的定局,他们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信仰、意志和追求。他们的思想轨迹代表了一种生命力极强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民族之魂的精神,也彰显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即“君子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解放广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烈士周从化有一首名诗:
   神州嗟浩劫,四族胜狼群。
   民族号饥寒,民权何处寻?
   兴亡匹夫觉,仗剑虎山行。
   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
   八句诗,精辟的涵盖了烈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成功济苍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支配着人生。什么样的人生观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什么样的追求目标;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具体化的人生道路。这些先烈选择了人生最伟大辉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他们忧国忧民,他们用自己的睿智乃至生命诠释生命存在的意义,创造了最完美的自我价值。中共党员刘国誌烈士家里通过关系甚至找到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说情和通过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和当局交涉。当局仅要求只要刘国誌承认今后和中国共产党脱离关系就立即释放。刘国誌严厉驳回,特务们把他的母亲和家人请来劝说。刘国誌依然不改初衷,向家里人表示宁肯死要脱离党办不到。他同样在11.27大屠杀中牺牲。烈士宋绮云有四句名言:“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云霄。”反映了这些先烈们不屈不挠,甘洒热血为民众。
   最后,笔者满怀激情在留言簿上挥笔疾书:“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我还想,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又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今那些贪官们的丑恶灵魂和嘴脸,同时激励着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共 28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勿忘历史,铭记于心,那曾经的血雨腥风在行走中再次揭开。山城重庆承载了太多。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被记入史册。缅怀是如此沉重,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英勇就义,用鲜血浇灌出如今的幸福生活。勿怎初心,方得始终。作者于清明节祭奠先烈,抒发自己对烈士的崇高敬仰之情。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7-10 10:02:52
  很好的文章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柴桂玲的博文        2019-08-19 23:15:16
  品读您的文章,像是观看您在影视中评说一样精彩!定让人们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为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前进。
柴桂玲的博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