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筷子姑娘(散文)
河北白洋淀采蒲台岛,村东北曾有一座戏楼。挑檐上是生动逼真的戏曲人物彩画,舞台穹顶很高,回声响亮。戏楼东、西两侧是道具房和演奏室。赶在戏曲红火的年代,京评梆加上老调,在戏楼里天天上演。《潘杨讼》《秦香莲》《南北和》《杨三姐告状》等家喻户晓的戏曲故事,为小岛带来燕赵慷慨悲歌之势。戏终会曲终人散,有一天,戏楼的板胡和司鼓声没了,台上的演员没了踪迹。戏楼冷清了,也没人在打理。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下,戏楼光彩不再,彩画斑驳脱落,舞台穹顶一角坍塌。
直到1994年,采蒲台村引进的北京景泰蓝象牙筷子厂,落户到老戏楼。那年春天,村里第一批筷子女工走进老戏楼。曾经的道具房成为点兰室,演奏室是筷子制作室。白洋淀的苇席驰名中外,这里的姑娘天生手巧。没有几天,水乡的姑娘们掌握了,工艺复杂的景泰蓝象牙手艺。
筷子厂老板头脑灵,为提高景泰蓝筷子的产量,推出筷子生产排行榜的奖励机制,凡是获得当月第一名有大奖。大舅家的二表姐也在筷子厂上班,她从小就利落,性格刚强不服输。表面看,筷子厂女工们是姐妹一家亲,其实她们都是暗自思量较劲。
制作景泰蓝工艺产品是个技术活,没有特别好的耐心是制作不了的。二表姐从到了景泰蓝象牙筷子厂,铜丝和镊子就没离过手。每次到大舅玩,屋里的桌子、炉灶上等,都是紫红色的铜丝。戏楼成为筷子厂,我经常到厂里去找二表姐,看她们加工制作景泰蓝象牙筷子。每次见二表姐制作筷子,都不忍心说话打扰她。我拖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一旁看她工作。她首先将纯铜原料经过裁剪、压铸、熔银等工序。用拉丝机拉制成一根一根细丝。然后掐丝,用镊子将铜丝一点点粘合在筷体上,形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
当走进点兰室,首先是点蓝:掐丝而成的胎体上,形成各式各样封闭的小格子,在这些小格子上填充各种颜色的釉料(主要成分为石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第二步烧蓝:蓝点的步骤仅是上色,使釉料融化,永久附着在铜胎表面。经过烧制融化后的釉料色泽鲜艳亮丽。第三步,抛光打磨:铜胎属于金属胎体,机器制胎时会留有瑕疵。通过抛光打磨将砂眼等去掉,使其恢复铜制亮丽本色。最后安装象牙。
趁着二表姐休息的间歇,我央求欣赏景泰蓝象牙筷子成品。二表姐拗不过,有些无奈地取来筷子。景泰蓝象牙筷子造型典雅、纹样繁富、色彩清丽庄重。给人圆润坚实、细腻工整、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还没看够,二姐就收走筷子,埋怨我耽误她干活。
就在那年冬天,大表哥的儿子出生了,大舅让我去厂里通知二表姐。从村东头我一口气跑到筷子厂,二表姐正拿着小镊子,在筷体上制作、粘贴花纹。侄子出生,父亲让她提前下班回家的消息,二表姐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原来,她上个月筷子生产的成绩从第二名滑落到第四名,当听到排名时哭了。二表姐发誓这个月一定进入前三名……
二表姐等工人,在景泰蓝筷子厂干了五年,厂子解散了。她们制作的精美中国筷子,早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珍藏的宝物。如今,二表姐已是人到中年,可在生活中依然是那个坚强的女子。
雄安新区白洋淀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