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恋】留村与程氏家族(散文)

精品 【柳岸•恋】留村与程氏家族(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29424.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30发表时间:2019-07-14 11:33:31
摘要:留村,一处世外桃源,并非“无论魏晋”,在这里有着生动的传说故事,是名解,更是文化精神的薪火传承。怀才抱器于今年六月某日特地驱车造访,以此文揭开留村神秘的面纱。

【柳岸•恋】留村与程氏家族(散文)
   一
   对一处古村落的探究,不同版本的传说要比言之凿凿的典籍记载更有魅力。我踏访胶东半岛匿藏于深山中的留存,有了这样的感受。
   历史记载,可能给我们的印象是刻板的,苍老的,而那些口口相传的传说,既不影响我们对古村落历史形成的大致了解,甚至还可以生出很有意思的故事加工,成为情节生动的传奇。
   这个“留”字很有意思,村民没有一人是留姓,也没有谐音“刘”的,“留”字不知藏了多少故事!就像登临泰山,见“虫二”石刻,遂生“风月无边”之叹。村口除有“留村”村志,近村处一方奇石上镌一“留”字,胜诗千首。无论谁到此,都要在石前留步,面“留”而思。我想,一个“留”字,应该不仅仅是表达村民的好客之情吧?村中跳溪两弯,莫非“殷勤留我宿溪上”?我想得太浅薄了。举目西望,绿树掩映,屋舍隐约,脑子便跳出“满斟绿醑留君住”的佳句。从路边探出的“十里留村五里古道”的老木招牌一下子给留村定了调,幽深几许,古色留存,满满的诗意。我想起了元好问的两句诗:“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元好问《玉楼春》)“明妃”是指王昭君,我感觉好问的诗还有别解,分明是写给这个留村的。留村有两条从孟家山脉淌下的山溪,我想象成留村的“响眉”,唱着欢歌,吟着乡愁,纵贯留村,千年不眠。绵亘其北的孟家山朝我颔首颦笑,我感觉翠色是最美的笑容颜色,留村笑靥频频,我甚至怀疑建村之始应该是留村祖先因钟情山峦如颦才驻留于此。钟情佳境,留意深邃。
   我的猜测还是有些臆断成分。停好车,见一年约90的长者半闭眼睛,摇着躺椅,在村东山溪岸边享受山风抚摸,便近前拜访,问及村名的由来,就像逢人便客气地询问“贵姓”两个字。
   唐末民变,黄巢造反,唐军穷追,黄巢折海而返,误入此地。这段战事难以还原,但我相信黄巢到此是真的,因黄巢曾经就在距村不足百里的九顶铁槎山研习兵法修炼武功,这一带为他熟稔,应为合理史实。长者就坐在山溪岸边,此时,他似乎是活在了千年之前,手指着崖下的石溪说,那时有一位衣衫褴褛鬓发苍白的程姓老妪,正俯身浣濯衣物。哒哒的马蹄声惊动了她,举首去看,黄巢驻马月下,鞠躬相问:“此为何地?”老妪不言,只是颦笑。黄巢不假思索道:“此地可留!”不知是对老妪求一个归宿,还是对手下残兵下令。这个判断应该是因老妪而做出,就像踏上故土,睹物而生亲切感。老妪收拾了手中未浣洗完的衣物,将黄巢领到了家中,安顿了黄巢的一行残兵。不知何时,这处藏在深山之中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其名由“孟家山前”改为“留村”。史书记载,黄巢兵败时欲使部下取其首级献给朝廷以换取活命,弟兄们不忍。黄巢便自刎,但未能切断颈项,于是部下才割下他的头颅。这个结局并非在此地,他留下的是一段近似传奇的故事,也让留村成了他死前最温暖的仓皇之地。或许,善良的留村人是不忍把这样悲壮而血腥的故事放在他们的村史里。
   老者一再跟我提及故事中的老妪,是他的“程族婆婆”。历来颦笑可传千古,我仿佛觉得老妪的笑貌比那西施一颦来得更可爱。老妪无语,却给人愿留在她的茅舍过夜避追的想法,我们可以想见这位荒野老妪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笑貌宜人顺目,这是一个层次,而让人生出可寄她茅舍避难,又是另一个层次了,深度信赖,以身家性命托付,无需彷徨,虽说是仓皇之举,但一眼可成深缘,史上有几人?我想起了“老妪能解”的典故,相传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便呈于一位老年妇女听,听者颔首便以为标准。无论学识地位,心灵相通,才是成缘的前提。“程族婆婆”留人于罹难之时,冒险相留,义薄云天,这也成为当今留村人最为自豪的先祖故事。老者说程氏64辈份字,各地用字也有变化,但原始于这些用字,属于正宗。老者已说不上他是程氏家族的第几代孙了,但他说自己是程氏“芳”字辈。他要留千古之芳,在这里有了别解,救危济困,世传不衰,“芳”德不虚。
  
   二
   老妪的茅屋如今难寻原址了,但老妪的温情相留黄巢的故事却在留村人的口口相传里延续了千年。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正跟老者闲谈,一位须发皆白的96岁的人称“仙翁”的老者也坐到溪边,讲起了他的另一个版本的留村故事。
   据传,黄巢起义军一头领遭唐军追杀落难于此,被村中程姓老妪藏匿于柴草堆中,唐军以老妪身背的孩子要挟,老妪一番跪求感动了唐军:“老妇可杀,切莫屠儿……”起义军头领躲过一劫,以宝剑相赠被老妪婉拒。临行时,告诉老妪若有军队到来可在门楣插柳枝以作标识。起义成功,头领重返留村,要对不肯施救的村民进行报复。老妪闻言,挨家挨户告知门楣插柳,全村得以安保,一人未死,留下此村,后将村名改为“留村”。我们姑且不论那段战事的性质,但从老妪以孱弱之躯,善待生命的壮举里,不难看出故事留给留村人的是什么。一跪而使涂炭之剑折断,一枝而拯救生灵于水火。锦帛之心,怜生之情,给留村留下了美谈。
   两段传说,都已无可考证了,但两个故事里都有一个鲜活的老妪,或许这就是留村的不死灵魂。救人于危难,善举千年;友邻相处,和睦消灾,成为留村永不褪色的民风村魂。
   留村姓氏90%程姓,一个“留”字,一个“程”姓,我突然觉得深山峡谷绿树跌泉,胜景似在轻唤“留一程”,站在风景最美处的程阿婆好像在对着我盈笑招手……
  
   三
   唐代,已经进入父系社会,为何程氏老妪成了程姓的先祖?我有着疑问,但程姓的渊源在北宋时期又渐渐清晰起来。
   我走进至今还保留着清代就建立起来的程氏宗祠,一处胶东典型的农家院落,流淌着古韵的海草房,唯一显得特殊之处是院墙开门的门楼,用的是简易的曲面瓦当,这在胶东一带特别少见,凡是土改前的大户人家可能会有这样的建制,我想,可能是要表达一种富丽堂皇感吧,敬祖尊先,在生活贫瘠的时代,这样奢华地表达对先祖的厚遇,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
   程氏祠堂的门首有一幅楹联——
   道学溯河南祖德宗功千载泽
   瓜瓞绵山左子承孙继万年春
   这幅楹联,给了我们寻根的提示。留村,深处山谷,弃绝喧嚣,耕樵为务,繁衍生息,承继的是程氏祖先的理学之风(这里的“道学”即指北宋时期的理学),家族本源于河南洛阳,据考,其先祖当推北宋理学家程颐,他是程颢之胞弟,世称“伊川先生”(因其为洛阳伊川人士)。
   据宗族世系考,正是程颐的一个儿子举家迁徙于此,才使得程氏家族一支得以定居此地。在程颐时代,北宋时期新、旧两党之争甚烈,因新党再度执政,“二程”(程颢程颐)被定为反对新党的“奸党”成员,其打击又累及于他的儿子和学生。据典籍记载,程颐死后,洛阳地区凡与他有关系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据此,有人断定,其子为了逃避朝廷的株连而出走,选择偏远,隐姓埋名,希望以农耕为生,远离朝政。因此,程氏一族除老家伊川繁衍延续,还有一支被边缘化的程氏,但他们承继先贤理学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跟村人谈及,他们还是面有自豪之色,那些程氏训说在他们口中就像普通的家常俗话,说得地道,一点不觉得是照本宣科,多了一份特别的书香韵味。
  
   四
   我毕业从教第一站便是在留村所在的宁津镇中学教书,说了我的身份,一程姓老者(早年也在外地教书)便握手示近。提及村中我曾教过的一程姓学生,老者感慨地说,他书念得一塌糊涂,不过对种地有一套,成立了“农合社”,专事种植,也颇有规模。老者略思,说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话,又补充说,学无意趣,也就远离了师门。老者再度解释说,这也是他的教书体会,似乎没有责我之意。我解大意,老者是怕我自责,我还是感到汗颜心慌了。老者教书,一辈子以程颐读书经验为治学方略,言谈举纲,总有遵循,令我敬佩。原来,我的那个学生是程老的亲侄子,他心存遗憾,也有着对族人后辈可以干一番事业的些许快慰。
   那日访留村,太阳当头,有些闷热,好在走了一圈,坐在东溪岸边,垂柳依依。西北漂来一片乌云,罩住了孟家山下的留村半边,老者看看天气,自言自语:“热极生风。”这也是程颐的句子,源于《易经》,化用于他的著述《程颐文集》。一会,云遁风来,顺溪而下,顿觉凉意。我想,其中的事理并非限于气象,也蕴含着医家所言的病理大义。于人生而言,我们处于极度燥热难耐的阶段,要耐得住,不经邀风,而风自来,我觉得这话说得比“苦尽甘来”更具深意,耐住,坚持,是其中的要义,非常鲜明。
   我注目程氏祠堂的牌位,作为当年拯救村民的“程阿婆”的灵位,有位无像,右边是程颐的画像,供奉齐位,可见程阿婆在留村村民心中的位置。面对程阿婆的灵位,眼前生出他的形象:慈眉善目,温婉可人?应该不是吧。粗布麻衣,眉宇冷峻,一臂高举……应该是,她是用善和爱,托举起生命之重!我疑问,程阿婆与程颐之间是否存在族系关系?我问老者。对此,他也有过听闻。他说,或许这位程阿婆便是伊川程颐一族的先辈,因为程氏祖宗如孔孟家族传辈千万年也不乱祖一样,程家一脉也是繁衍有序。或许程阿婆的后代一直与伊川程系同属一宗,联络时日漫长而不断,程颐子孙闻知便投奔而来。至此,我才解开了时空相接的秘密。所谓中华民族本是一家,割不断的袍襟之情,可见一斑。
   留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个称誉并非无穴来风,在村西有一处元代古墓群,坟地北面建有“留村古墓博物馆”,是省文物局督建,其间也历述留村历史,设有程氏祖先遗像,其史可考。老者告诉我,程氏世代敬奉祖先,一物一迹,虽历经岁月打磨,痕迹残破,色相斑斓,但精神存留,从这个角度看,留村这个名字,又有了一个含义,留住了千年儒理精神的血脉,而并非香火在每度年底重燃。
  
   五
   我在村口看见一个路标,上书“走进世外桃源”几个字,除了参观元古墓群,踏足留村,感受“世外桃源”的风情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旅游主题。
   尽管是古旧色彩很重的农家村落,但他们并不羞于此而关门闭户,各家的街门都大开。走在青石板铺设的街巷,可听足印,仿佛是踏在一段琴弦上,街边的花草树木扶风摇曳,其声其景,也摇醉了游者的心情,弹出了朦胧的古韵美。那些坐在街门过道纳凉闲聊的农妇,不善言说,皆以微笑点头相迎,熟络起来便邀请进院,我才得知,留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份产业,全村“根艺馆”“根雕馆”不下八十余家,进院看景,我无意于根艺根雕,但对根雕作品上的文字颇感兴趣,或许从中可以看到程氏文化的灵魂。
   在我的印象里,根雕作品即使雕刻文字,也都是简写其意,一字两字的居多,但这里的根雕多刻程颐语录名句,或许他们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但我的理解应该还是肤浅了。我蹲下看一农人在树下雕刻根艺,他说,把我们程氏祖宗留传至今的做人治学警句刻于其上,刻一件作品就记住一句,这些年,他可以说上百句程颐的格言,不敢说都深悟,可也还是有所得,他说到自己的女儿读书就受益他雕刻这些根艺上的语录,现在任教某大学,在学科领域还颇有威望。我留意他的动作,将覆盖刻字的布料拿下,让我看个完整。“人不学便老而衰”,这是程颐劝学的警句。他持刀的手,青筋暴露,样子年过半百,却刻字遒劲,毫无衰颓之象。励人励志集于一体,治学与谋生难以剖分。
   留村处在绵亘十里的孟家山南麓,他们从山中取材枯木枯根,做成艺术品,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大都通过互联网外卖,得一件别致的程氏家族的根雕艺术品,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想,所谓“文房四宝”,应该再添“一宝”置于书案,曰“根”,让中华民族文化刻于根,留于心。
   维持这种极富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已经远离了完全的农耕生活,这是程氏家族先人可能根本想不到的变革吧。但在变革中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先人的精神传承与现实生活关系的把握,使得程颐理学从科举的敲门砖角色走向农家,成为为人治家的实用哲学思想。对这些文化形态的解读,只有深入实地才可以明晰起来。
  
   六
   我走访过很多当地的美丽乡村,他们都有家训建设,农家多在门楣或者门边镶一个统一印制的铝制倒模的牌子,上书治家格言,或者家训,显得有作秀之嫌,那些语句多由村中或者镇上的文化人敲定,是否与农家的传承和尊奉有密切关系,就不得而知了。但在留村,形成了以祖先程颐语录为内容的家训风格。如果仅仅觉得是因为他们善于持刀镌刻,那就错了,他们的家训会根据家庭成员的人生需要而改变,并非世代不变。家训的表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他们大都以枯木原木做成匾牌,保持古色古香的原味,文字镌刻在上面,再涂以红色或金色。有的悬于门楣门边,有的则挂在正厅中间,大小不一,依就原木之形,随木制文理,刻魂其上,自然成趣,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订制。
   看得很花眼,有玲珑之感,但文字古朴,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哪家有孩子读书,则刻“君子莫进于学,莫止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的话,劝学意味十足。哪家如果有人离家从商务工,则刻“人无忠信,不可立世”等句子,忠信做人,行商做工不可欺人。当然,也有不以身份取言的,有的刻“顺理则裕,从欲惟危”,“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浪涛天”等警示意味很强烈的文句,敢于直面人生的训诫,以此省身,承继是中华修身治家为政谋生等的文化精神。
   留村,留下世俗生活里的一处精美的“世外桃源”,但并不与世隔绝,有千年相传的温暖故事,让故事成为村居生活的一部分,足见浪漫,更见跳跃不息的生命魂魄的传接,有一个很形象的词——“传薪继火”送给留村再合适不过了。留村,当年老妪留住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留住的是穷途末路的逃难者,也留下了中华民族行义而不伐善的美德。尤其是程氏一族,历经岁月,根植理学,不改传承,就像一首被歌手童安格演唱的“留住我们的根”,程氏为一脉,根系遍华夏大地,不择肥沃与贫瘠,与百姓纵横相连,生生不息。
   走出留村,回首深藏黛色中的桃源佳境,峰上,树上,云朵轻绕,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我想,这留村的历史,真像这番云景,谁与谁相聚,何时离散,无法厘清,唯有一个“缘”字可以解释,人与人总有缘分在等待,一切历史,想来都是缘分的巧合吧,就像我来留村,我遇到老者,我读一段传说……
  
   2019年7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63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同样,一个忘记历史的地方是没有未来的。留村,作为程姓家族的繁衍聚居地,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历史,还为子子孙孙创造了未来。这是一篇充满故事性的散文。怀才抱器通过优美且富有诗意的文字,紧紧围绕留村的传说展开,就像一幅逐渐铺展的长卷,将留村的独特文化娓娓道来,令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千古传奇之中,流连忘返。大凡一个有魅力的地方,一定不同凡响。留村之“留”,留的是一种善良的气质。没有留姓亦无刘姓的村庄,何以得“留”字?作者开篇,便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在这“十里留村五里古道”的幽深小村里,山峦如颦,气象万千,这又与“留”有何关联?原来,与唐末“黄巢起义”有关。黄巢起义,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不曾料想,其竟然在“孟家山前”留下一段渊源,黄巢兵败之后,如丧家之犬,唯独孟家山前的老妪留给了他们最后的温暖。“留村”之名,便由此生。这不得不令人感慨:若没有世代相传的善良气质,又如何阴差阳错地成就“留村”之名呢?虽是民间传说,其血肉温度却丝毫不减。留村之“留”,留的是程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理学之风的厚度。“道学溯河南祖德宗功千载泽,瓜瓞绵山左子承孙继万年春。”千载泽,万年春,多么浩荡久远的岁月情怀。程颐的一个儿子举家迁徙于此,也把程家理学的传统带到此地繁衍生息。他们弃绝喧嚣,耕樵为务,平淡且真实。他们远离了尘世与官场的繁俗,在深处山谷的留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桃花胜境。留村之“留”,留的是治家文化的深度。家训,似乎成为古村的一道文化大餐。留村的家训与别处不同,他们会根据家庭成员的人生需要而改变,且镌刻成艺术品,悬挂于屋。其个性化的定制,让人刮目相看。敢于直面人生也好,劝学意味十足也罢,表意的是家训,抵达的却是人生,承继的是中华修身治家为政谋生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留村之“留”,留的是治学严谨的风度。作者毕业后曾在距离留村不远的宁津镇中学教书,得留村老者(早年也是老师)经验之谈:“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一老者竟有如此见地,实为取程颐读书经验为治学方略,难能可贵。这定为作者的治学思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程颐文集》中的智慧影响着现如今的生活,内藏大义要义,可喜的是,留村人将这千年儒理精神的血脉化成了精神的图腾,那片土地,便有了历史与文化的浸染,活色生香。在尘俗翻滚的年代里,走进怀才抱器笔下的留村,定能感受千年古村的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那清新万古的世外桃源,就如你千方寻觅的“桃花源”。散文优美磅礴,精心编排的脉络,巧妙厚实的文笔,把心中所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留村一游,游出令人望其项背的风格。精彩散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花花一世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1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7-14 11:35:11
  在炎炎夏日,跟着怀才抱器老师的文字游走了一番留村,神清气爽!感谢怀才报器老师总能带来精彩的文字,细读之抵达灵魂深处,给人启迪。祝怀才老师创作愉快!问候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11:47:56
  十分感谢花花老师精心编辑小文,编按洋洋洒洒,精准精细,给小文增色,也让怀才抱器得赏析精髓,对创作也是经验指导。非常感谢。留村是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其文化厚度让我生敬。想从一个角度写出真实的感受,留下一点对文化感悟的痕迹。当然也是让我在民族文化的长河里洗染,让眼光变得沉厚一些。我感谢留村留给我们的唯美,让我感触很多不曾经验到的东西。花花老师的解读十分到位,且加深了文意,费心了,辛苦了,给花花老师致敬。遥握,文化花花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14 11:55:29
  精彩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12:06:52
  感谢柳岸花明编辑部认可,鼓励之意,心受。
3 楼        文友:悬壶        2019-07-14 12:39:52
  题《桃花源》
  
   文/悬壶
  
   枯树新芽春飞燕,
   小溪袅柳湖渡船。
   晨曦飞瀑涧上戏,
   夕阳垂钓鱼左繁。
悬壶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13:54:38
  感谢悬壶先生为小文赋诗鼓励。精美的诗歌,文采飞扬。谢谢,遥握!
4 楼        文友:悬壶        2019-07-14 12:41:42
  老师写的,不就是桃花源么。
悬壶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13:55:42
  人间有桃源,感受留村的唯美,将历史收录在文字里。想这样,不知是否达到效果。谢谢悬壶先生留墨。遥握!
5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7-14 18:54:38
  一篇有关留村与程氏家族的美文,把留村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跟随老师的笔尖,欣赏千年古村的厚重与雅韵。远握问好
浩渺若尘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21:45:44
  留村之形,颇有感慨,于是写出程氏的故事。得若尘老师点评,甚幸。谢谢,遥握!
6 楼        文友:东辰        2019-07-14 19:59:03
  留村、程氏家族跟随着美文透过千年烟雾向我们走来,总编这篇散文不但学问高深又是一篇难得历史性美文,黄巢起义让我们从新走进,再温一温那位壮举老妇何样感想繁生。干年古村留一偶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欣赏美文。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4 21:47:31
  谢谢东辰老师到访留墨。谢谢关注怀才小文。留村历史,让我们发现了村民的美德,这是真真的人民的历史,激励后人如何做人,所以就多用了笔墨。遥握东辰老师,谨祝夏安。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7-15 09:54:37
  散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生的活泼,注重细节文章,感受到乡村生活精彩,文章写得美不胜收!遥祝老师写作天天精彩!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5 11:02:56
  感谢蓝色老师到访留墨鼓励。希望可以入眼啊。谢谢,遥握!
8 楼        文友:侯秋水        2019-07-15 21:15:36
  风收不断,佳作连连,祝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5 21:25:25
  谢谢秋水老师到访留墨鼓励,学习你笔耕不辍的精神,祝你笔健创丰。
9 楼        文友:东辰        2019-07-15 21:41:03
  祝贺,心仪美文摘精。文憾各个读者心。带你走进不一样文学天空。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5 21:42:22
  谢谢东辰老师每次那么深情鼓励。不敢懈怠,努力创作好的作品,我们一起携手放歌。问候东辰老师安。
10 楼        文友:清扬婉约兮        2019-07-16 10:24:23
  拜读佳作!
作者:清扬婉约兮,本名谢琼芳,曾用笔名生命花。江西修水人。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散文多发表于《大江文艺》《学习强国》《安源工人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江西投资简报》《江西赣能杂志》《边城晚报》《修水报》等报刊杂志。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6 11:09:10
  磨目了啊,谢谢生命花老师到访留墨鼓励,遥握!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