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彩泉】家风、家教与家道兴衰(散文)

编辑推荐 【彩泉】家风、家教与家道兴衰(散文) ——访咸丰帝师杜受田故居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29发表时间:2019-07-14 17:29:23
摘要:从修身齐家开始,到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杜氏家族世代砥砺传承,实践着中华文化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传统文化的力量,哺育了杜氏家族的成功;杜氏家族的成功,折射了传统文化的辉煌。

滨州,因滨于渤海而得名。在我的印象里,这座鲁北的城市,只是一座因改革开放而崛起的新城,似乎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也就没有根基。在父辈的印象里,改革开放之前的滨州,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几条破落的小街,便构成了县城的全部。然而,一次短短的咸丰帝师杜受田故居之旅,让我立刻抛弃了无知与偏见,对滨州肃然起敬。这里曾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也就是有根基的古城——凤凰城。千百年间,屹立鲁北大地的重镇。
   一座凤凰古城,哺育了滨州杜氏这样伟大的家族,也便足以成就城市的伟大:“一门十二进士”、“父子兄弟伯侄六翰林”。跨越明清两代,古城中的杜氏家族,持续繁荣达五百年之久,科举入仕者名贤辈出,中秀才者便多达令人震撼的三百四十七人!直至大清咸丰帝师杜受田,杜氏家族发展到了历史的顶点,留给世人一个无比成功的家族案例:让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生命的成功与尊荣,什么才是生命力的持久与强大。
   纵观滨州杜氏,杜氏家族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教育的传承与家风的凝聚。在杜受田故居的楹联上,既有“该通六经,旁贯百氏;润色王道,发挥圣门,”这样宏大蓬勃的翰林气象,也有“报国承家,无非是栗栗小心,成就个端人正士;敦耕劝学,也只为绵绵奕业,作养些孝子贤孙,”这样敦厚质朴的儒者本色——从修身齐家开始,到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杜氏家族世代砥砺传承,实践着中华文化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传统文化的力量,哺育了杜氏家族的成功;杜氏家族的成功,折射了传统文化的辉煌。
   然而走进故居,入门处只是一个谦恭低调、青砖灰瓦的小小门头,比起老济南常见的四合院毫不起眼。甫入门槛,头顶赫然悬挂着“相国第”、“方伯第”以及传胪、会元、亚元的匾额,令人肃然起敬。从而告诉到访的人们,无论学问修养,还是建功立业,这里的主人曾以不懈的修为,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几百年间,杜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一代代名贤在此生活学习,走向广阔的历史舞台,载入煌煌史册。信步走来,二十余方大小院落,质朴方正、彼此相依,隐隐透出家族的精神气质。一如谦恭内敛的门头,毫无世家大族的奢华富丽之感,除了书房、寝室、私塾、祠堂之类的实用建筑,鲜见楼台亭榭之类的游观之所。令人不由想起一步一景、园林雅致的十笏园——清代潍坊首富丁氏家族的院落,可谓大异其趣。通过一件件陈列与展示,乃知杜氏家族的富丽堂皇,在于道德文章、学问事功,原非区区宅第之间。
   “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谓其身既终,则学亦止也。吾谓终身焉而犹不已,育子者是也”;“生而知学者,无有也;生而不可教者,亦无有也。孩提渐远,知识渐生,此时如泉出山,清莹秀澈,流而不息。”杜氏家族成功的奥秘,首先在于教育,尤其是重视幼教。自孩提时代,便种下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肥沃的家族文化土壤中黾勉成长。不难想见,在深厚的家庭文化氛围里,通过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培养着族人良好的品格、完善的人格。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又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数百年间,杜氏族人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入仕之后,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所谓君子如玉,忠孝节义的精神,成为杜氏文化最耀眼的光辉。没有这样的精神,成就如此伟大的家族,将不可想象。
   与当时一般人家不同的是,杜氏家族重视女教,深知女德之于人伦和睦、家道兴衰的关系。对子女择偶的见解,亦发人深省:“自来家之不和,多起于妇人。以其性多猜忌,好记小嫌;又或偏私易惑,藏获投间;又或意为爱憎,气欲凌人。种种不通,难为理喻。故择婚不可不慎,必取诗礼之家,毋贪货财,毋贪族望。”家和万事兴,女性的教育与子女的择偶,关乎家族的成败,影响至为深远。一个家庭是戈矛遍地,还是和气盈庭,比起富贵利达,更能决定家族的命运,以及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
   杜氏家族的仁孝之风,出自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品质,如和风旭日,蕴涵着最为强大的力量。杜受田自幼便展示出卓尔不群的才华,在父亲大清翰林杜堮的亲手栽培下,学业精进,十七岁便中秀才,二十四岁便中举人。此后为了照顾患病的父亲,直到三十七岁方参加会试,四十岁成为翰林。“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杜氏祖训告诫子孙,要不慕浮华、不汲汲名利,以知书达理、安身立命为本,成为家族赖以成功的优良传统。耐人寻味的是,故居的一角,有一处叫做钢柱子的小院,完全是普通民居的样子。原来,在杜家扩建大院时,以优惠的价格向周围街坊购买地皮,唯独这家的主人不肯。杜家并没有因权位显赫而为难街坊,而是留下了这方小院,世代毗邻而居。小小的角落,足见家风的仁厚。
   “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忆在书斋,凡所陈说,悉本唐、虞、三代圣圣相传之旨,实能发明蕴奥,体用兼赅。朕即位后,周谘时政利弊,民生疾苦,尽心献替,启沃良多。”百年之后,咸丰皇帝对恩师的评价,可谓盖棺论定。为皇朝的继承人择师,无疑是关乎国家休戚的大事,在为幼年咸丰选择师傅时,杜受田成为翰林院公推的人选。道光皇帝经过谨慎考察,对杜受田给予了充分肯定:“秉公端正,砺节直清;经术渊深,体用兼备。”遂委以大任:“今以皇子付汝,以后朕悉不与闻”。深厚的学养,醇正的家风,终于使杜受田脱颖而出。担任师傅后,杜受田不负众望,尽心竭力,十七年如一日,将咸丰扶上了天子宝座。
   师严而后道尊。杜受田对皇子要求严格,有一次对完不成功课的咸丰大加训斥,责令跪地。道光皇帝恰好路过,一时爱子心切,随口说道:“读书也是君王,不读书也是君王,大清天下马上得。”杜受田立即辩驳:“读书知理是明君,不读书知理是昏君,一统江山马下治。”关键时刻,杜受田挺身而出,不惜顶撞皇帝,保全了事体。窥一斑可知全豹,足见一代儒臣的大智大勇、凛然正色。道光皇帝深知理亏,与咸丰一同在孔子像前跪拜,向杜受田致歉。“双龙跪臣”,成就一段历史佳话。
   道光皇帝晚年,为立储问题颇费思量,咸丰立储在先,但更钟爱才华过人的奕欣——未来的恭亲王。自古废长立幼乃国之大忌,杜受田身为师傅,在立储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清史稿》记载,道光末年:“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欣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建立皇储之际,杜受田教诲咸丰采用“藏拙示仁”的策略,使得才华不及奕欣的咸丰继承大统,续写了晚清的全部历史。历史是曾经的当下,评价古人得失,不能脱离历史的背景;王朝的兴衰、时代的气运,原非一时之人力可以预决。所谓英豪,贵在担当世事,当世立功。品味这段历史,杜受田固然施展了硕学鸿儒的大智慧,但其中的精神底色,仍是自幼濡染的仁孝之道。
   咸丰皇帝登基次年,老家山东等地发生水灾,人民死亡流离。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杜受田认为:“灾广民众,赈恤不可缓,尤在得人。”努力筹划救灾,离开朝夕纳诲十几年的新君,毅然踏上赈灾的征途。不久,病逝在任上。一代帝师,以毕生心血,书写了修齐治平的人生道路,以最后的心力,为一生功名画上了句号。咸丰皇帝痛失恩师,震悼不已,赠谥时打破内阁票拟的常规,亲自拟定“文正”这一至为崇高的谥号。有清一代,获此殊荣者仅八人,成就了凤凰古城永远的骄傲。
   杜氏家族的辉煌,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艰辛的科举之路,科举文化由此成为故居陈列的重点。在历史的转折中,科举制度曾被肆意贬低,然而从隋朝到清末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本身意味着科举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在农耕时代,成为无可取代的经典之制,直到与它的时代一同终结。从基层的乡试到最高的殿试,从秀才到进士,在漫长的科考历程中,科举制度的伟大在于:将文化的终身积淀与人生的终极追求、将人才的培养选拔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将文化共识的凝聚与政权基础的拓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无论科举文化的利弊,深刻影响着古典中国的文化面貌与民族情结。通过公开考试,公平选拔人才的理念,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无愧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的时代终将远去,但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深化政权基础,如何凝聚人生价值,如何培养选拔人才,无疑是文明社会永恒的主题,关乎文运之盛衰,依然拷问着我们的时代。
   穿行院落之中,除了故居的主人,穿插陈列着滨州的地方风俗、民间工艺:从剪纸到面塑,从旧俗到娱乐,妙趣横生,别开生面,俨然一座滨州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一座城市可以不大,但总要有地方容得下自己的文脉,让一座城市“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而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这座城市不仅有喧闹的高楼与当下,更有深厚的历史与根基。

共 3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而滨州作为靠近渤海的城市,是齐鲁大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个繁华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杰地灵,哺育了一个伟大的杜氏家族,有着一段段美丽的故事。这个生命力强大的家族,经历了五百年的繁荣昌盛,子子孙孙都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展现出来一个家族的风采。直到出现了一位帝王之师,家族到了鼎盛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跟着作者的笔触,走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领略一下杜氏家族独特的风采。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语言凝练,层次分明。好作品,值得一读再读,推荐给大家共同欣赏。祝福夏祺。【编辑:小鲤鱼的传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07-14 17:32:23
  一个家族的兴衰跟家教和家风是分不开的,好的家教可以让一个家族不会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风采,反而越来越大放异彩。
小鲤鱼的传说
2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07-14 17:34:09
  风景因历史的色彩而更加美好,历史因风景的衬托更加独具魅力。感谢支持社团,祝笔丰夏安。
小鲤鱼的传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