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彩泉】宋都开封一日(随笔)

精品 【彩泉】宋都开封一日(随笔)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1发表时间:2019-07-20 17:46:04
摘要:“参天之木,必有其本,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走进河南,总会成为一场寻根之旅。尽管文化的根基深埋历史的土壤之中,却必定是时代进步的源泉。


   一、八朝古都
  
   开封的名字,注定与伟大的宋朝永远联系在一起。历经二千七百年建城史,号称八朝古都,惟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北宋时代,使开封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占尽了风华。
   早在夏代,帝杼便定都开封,时称老丘。春秋早期,著名的郑庄公在开封城南的朱仙镇附近修城贮粮,取“启拓封疆”之义,定名启封,西汉时避景帝之讳,由是改称开封。战国时代,大名鼎鼎的魏惠王迁都开封,一度在此称霸。一部《孟子》,便是从孟子见梁惠王的开封往事开始,以先义后利、民生为本的宏论,展开了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伦理的中轴线。秦朝统一之后,对于雄厚的诸侯国都难免心存芥蒂,所谓“大其都者危其国”,力图削弱开封中心城市的影响,浚仪时代的开封降而为县,沉沦八百年之久。但这注定是一座不凡的城市,六朝时代重新成为北魏的粮秣重镇,改称汴州,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到了隋炀帝时代,汴河成为隋唐大运河中段连通黄淮的黄金水道。地处汴河要冲的开封,同时成为东都洛阳的门户,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优越地位凸显开来。历经有唐一代的经营,开封成为城高池深的重镇,为五代乱离之际,次第成为梁、晋、汉、周之都奠定了基础。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都伴随着天崩地裂的剧痛。大乱之余,河洛残破,历史终于把一统天下的重任交给了开封。
   宋太祖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一方面在此南征北战,收平安史之乱以来二百年间的藩镇割据,恢复统一;一方面在此杯酒释兵权,以高官厚禄换回诸将的实权,消除军队对政权的威胁。对于中国这样的大一统国家而言,统一才有希望,稳定才有繁荣,其间政权与军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由来关乎邦基巩固,也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政权确乎不拔的宪政。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偃武修文、政令统一,成为宋代创业垂统的“建国大纲”。在政权的武力基础上,宋朝取消了军权太重的殿前都点检,代之以枢密院调兵与三帅统兵相制约的制度;在行政权的运作上,于宰相之下分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掌关乎政权命门的军政财三权。可见宋朝的成功,在于政令统一之下的分工制约,确立了中国式的“三权分立”。在地方,独揽军政大权的节度使纷纷被召回开封安养,代之以中央任免的文官。至此,产生于动乱时代的“地方自治”,回归了集中统一的固有国体。尽管循着强本弱枝的理念越走越远,宋代出现了军力下降、地方空虚的弊端,在与辽金夏新兴政权的对峙中暴露出来,但这一系列改革,为开辟上继盛唐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于文运的昌盛。历经“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宋代极为重视文化建设,重新出现了顾炎武所谓“于是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故靖康之变,志士投祛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的局面,主流价值深入人心。比起汉唐的武功,宋代诚然难以企及,却开拓了高度繁荣的文化与民生,隆起了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原:唐宋八大家宋代独占六位,宋词继唐诗之后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一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影响所及,《水浒传》《金瓶梅》《三侠五义》均以宋代为写作背景,大量的经典剧目来自宋代往事。
   如果说文化经典承载着华夏文脉,那么艺术经典的伟力,便在于深入民心、深入生活,它们来自历史、超越历史又创造历史。历经洪水涤荡,在开封很难看到北宋遗踪,戏剧里天波府的杨家将和开封府的包青天,似乎成为宋代的代表人物,甚至宋宫遗址龙亭外的湖面,也被命名为潘湖和杨湖。尽管真真假假的戏曲故事,让历史真相变得模糊,但它们通过传神写照的刻画,诉说感天动地的故事,以艺术的手法写照社会进步的史诗,凝聚着社会核心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看来只有亲民才能新民,原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文化胜迹
  
   此次再遇开封,短暂的行程当然要留给龙亭。开封历史上屡遭洪水之灾,一次次把古城埋入地下,中轴线却始终没有变化。火车站就在城墙外不远,本想沿大道直上“天庭”,却在途中漫不经心地遇到了明清时代的杰作——山陕甘会馆。这是三省商人联谊乡梓、开拓商务的会所,选址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邸上,足见力量之雄与定位之高。走进会馆,立即让我震撼于什么才是文化,历经千百年的积淀,竟是如此的富丽与醇厚:砖雕、石雕、木雕,一砖、一石、一木,莫不穷极工巧、异彩纷呈,凝固着经典的中国故事,寄托着主人的情怀。院落内外,楼台上下,到处是精美警策的楹联诗画,似乎每一块瓦砾都浸透着文化的气息。
   但其中的精神命脉,仍然是影壁上的“忠义仁勇”——天下会馆,不外乎“大义参天”的关帝庙。关帝原籍山西运城,作为民族精神的化身,“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成为华商文化的武财神,乃至在民间与孔子并称文武二圣。经商致富,关乎个体追求,也关乎富国利人。一个民族商业伦理的自觉,对于商业文明的永续发展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以晋商为代表的华商文化,怀抱“做大、做强、做久”的理想,推崇“诚信、仁义、贤良”的品格,实践着“以儒治商、以儒治身、以儒治家”的理念,主张“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为今日华商文化的觉醒,留下了永久财富。天地之间一杆秤,离开会馆,一杆名曰“福禄寿”的秤给我深刻印象:福禄寿三星刻在秤杆后面,谁缺斤短两便意味着折福。晋商的精神与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离开会馆,时间已是不早,好在古典时代的城市,总是可以用脚步丈量的地方,于是先往禹王台一探究竟。禹王台的声望不在于楼台殿宇,而在于历史的厚重。早在春秋时期,一代琴师师旷曾在此吹奏,由此名曰古吹台。“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名胜古迹总是吸引着密集的脚步,盛唐时代李白、杜甫和高适曾在此吟咏,成就了又一段千古佳话。然而面对频仍的水患,使人们更憧憬神禹的治水之功,于是变成了后世的禹王台。
   若说真正的宋代遗物,便是高耸的铁塔和繁塔了。对于宗教我一无所知,走过很多古城,却发现历尽劫难辗转至今的,往往不是昔日的宫廷,而是宗教的殿宇。我想两座高塔所以屹立千年,不仅是塔身的崇高,更是来自信仰的力量。因为时代的肉体终将老去,吾人的灵魂却从未熄灭。一个时代,也只有根植深厚的历史土壤,将文化典范塑造于国魂之中,才能拥有不朽的生命力。否则一时的辉煌,只怕昙花一现。
   来到龙亭,却并不是我最初想象的宋宫遗迹,而是故址所在。如今的龙亭,是清代在明周王府煤山登高之处建立的万寿宫,用于供奉天子牌位,得名“龙亭”。历史上曾成为道教宫观,迄今当地民众仍有祈福之俗。从朝门、嵩呼直到巍巍高台之上的大殿,纵目古都全景,最能遐思宋代的辉煌。大殿两旁安置的两块宋宫遗石,应为花石纲实物,原来顽石的灵气,来自造化的神迹。高台两旁的厢房里,以彩塑形式选择了宋史上的经典镜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宋徽宗作画的场景。宋徽宗在书画上自成一家,却不幸误入帝王家,将文化的巅峰葬送于金兵的铁骑,终结了开封的东京时代。
  
   三、包公祠堂
  
   此行最后一站,留给了包公祠。包括一代宗师欧阳修在内,包公是宋代多位开封府尹之一,主政开封也只是包公从政生涯的一部分。然而民众的记忆,却把包公与开封最紧密的结合起来,几乎可以把开封府和包青天划等号,包公也成为因主政开封唯一被立祠的府尹,其中必由深刻的渊源。
   包公一生从县令做到龙图阁大学士,作为重臣广泛参与了朝廷大政,在练兵布防、对辽斗争、人事任免等方面建树颇多。包公早年考取进士,因为父母年老的缘故,长期居家孝养。入仕后即在端州任上赋诗明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饱经仕途风雨,临终时留给子孙留的遗训,仍是“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可见,孝廉二字贯穿了包公一生,坚守了清白的本色。《宋史-包拯传》云:“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种执政品格,奠定了包公一生的功名,足以当得起“孝肃”的谥号。难怪千秋之下,唯独包公留下了祠堂。
   在民众心目中,包公似乎只是一个司法官,一副黑脸的形象。因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人民仰望的是心头的青天。青天之下,黑色代表着黑铁般的严毅,代表着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倘若失去青天,也便只剩黑暗。纵观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铡美案体现了对真情正义的维护,端州掷砚体现了一尘不染的品格,怒铡亲侄体现了王法无亲的精神,直到打鸾驾,更是与至高无上的皇权激烈冲突。贯穿其中的,是善与恶的尖锐斗争,是权与法的殊死较量。法治从来不是一纸具文,而是来自人民对正义的追求,来自执法者对信仰的坚守。从雨狂风骤到清风朗日,从来都是伟大斗争的结果。
   “参天之木,必有其本,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走进河南,总会成为一场寻根之旅。尽管文化的根基深埋历史的土壤之中,却必定是时代进步的源泉。
  

共 36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是多少英雄豪杰的梦想。河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字叫做开封。从开封名字的来历讲起,打开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让我们在历史的风起云涌中感受这个城市的厚重和丰满。隋炀帝时代,历史终于把一统天下的重任交给了开封。显示出这座城市的重要,关系着天下百姓的安康与幸福。这里,诞生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宋朝的都城,孕育出影响后世的灿烂文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包公,包公祠也是一道风景线,向人们展示着那个家族的伟大力量,诉说着那段岁月中的沧桑。寻根之旅,是心灵之旅,也是文学之旅,沿着这条路触摸历史的痕迹。充满感染力的文章,带给读者灵魂盛宴。好作品,落墨生辉,值得鉴赏。问候夏安。【编辑:小鲤鱼的传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22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07-20 17:48:07
  好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历史名城,感受那份历史文化的内涵丰满,感受风景的独特魅力。
小鲤鱼的传说
2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07-20 17:48:32
  感谢支持社团,问候夏祺笔丰。
小鲤鱼的传说
3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07-25 00:15:49
  恭喜获得精品。
小鲤鱼的传说
4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19-07-25 10:12:45
  旅游散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文笔流畅。佳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