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张望那曾经的夏夜(散文)

精品 【心灵】张望那曾经的夏夜(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14发表时间:2019-07-22 13:25:17
摘要:在那个宁馨静美的夏夜里,夜不闭户,门不上锁,只有那忠诚的狗儿静卧在场院的路口,将耳朵贴紧着地面,守望着主人的安宁,测量着夏夜的时长。随着夜意渐浓,除了梦香的鼾声外,如果一定要说夏夜拥有声音的话,那就是村庄前投奔大海怀抱的车轴河的水流声,荷塘苇沟里那些叶片的婆娑声,以及夏夜那些花开的声音……

【心灵】张望那曾经的夏夜(散文) 又是蝉鸣知了、荷飘馨香的时节,室外那闷热的气浪让人焦躁不安,一下班就不得不躲进陋室。尽管空调设定在二十四度,本应该温和似春,可我总感觉身上有点湿漉漉的没有一点怡爽的感受,让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回到了故乡,张望着故乡那些曾经的夏夜。
  
   一、宁馨的夏夜
   家乡龙王荡是一个滨海的平原,我家就坐落在曾经是沿海滩涂上的小村庄。
   在龙王荡,不知何时就有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车轴河,俯视,可谓是龙游蛇行。一年四季,河水都是波起浪涌地蜿蜒向东流,直到投进那蔚蓝的黄海。我家的老宅就在那个位于车轴河北岸的小村庄上。村庄上的房屋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呈现着楷书的川字状,高高低低地错落着,恰似一朵从车轴河飞溅上岸的灰褐色的浪花,静谧地绽放着。
   在拥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中间,不知道是在什么时代就开挖出了一条小河,连接车轴河后,在村庄中又先后与三条宽约十米的围沟垂直交汇,清澈的水面恰似一个宋体字中的“丰”字,穿村而过后笔直向北而去……
   炎炎夏日,纵横交错的沟河中长满着清幽馥郁的莲藕,洁白的荷花似一颗颗夜空中星星,闪烁在碧绿的荷叶之间,点缀出一行行耐读耐品的诗意,也涂抹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抖开夏夜幕布的,不是那些蜻蜓的半空翩舞,也不是那晚归的绕梁紫燕,更不是那西天烧火的云霞,而是家家户户灶房上那袅娜升起的白色炊烟。就在炊烟飘来的饭菜香味之时,家中的长辈们首先将自家的场面清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担来土井水,将清凉一瓢一瓢地撒上自家的场面上,继而又搬出了桌子板凳,放置在场面之间。当凉气袭人时。一家人才围聚桌前,说说笑笑地享用着母亲烹饪并端来的饭菜。这时,东邻飘来鱼鲜,西居舞来肉香,南院氤来扑鼻的洋葱味儿,北厨氲起沁肺的韭菜味儿……一排村落简直就是那一排城市中的夏夜大排档,只是没有城市的那喧闹的声浪,有的是最为淳朴的民风。
   在老家,串饭碗是常有的事。所谓串饭碗,是家乡的一句土语:就是吃饭时端起自家的饭菜,一边吃着一边走向别人家,还一边不紧不慢地聊着,遇上人家的好菜还可以夹上三两筷,有时自己饭碗中的饭不够吃,还可以到别人家的饭盆中去添上一些。特别是那位皮肤黝黑的老队长,整天忙里忙外,一门心思地为着村里人,可总有一些事遗忘,偶然想起,便端起饭碗走向“目的地”。他就是吃饭时,腰间还会别着老烟袋,一旦吃完饭就会不失时机地抽上几口,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记得,当年丁家有个小孙子,已经四、五岁了,长得白白胖胖的,剃着小锄头(脑门上留着薅地用的锄头形状的短发,月牙一般),脑后还扎着一根猪尾巴般的小辫子,身上只系着一个红红的小肚兜,光着屁股,手臂和腿似白嫩的藕节一般,让人无法不想起木偶剧中的那位小哪吒的形象。小小的他每到吃饭时,总会步履蹒跚地端着一只搪瓷的小碗,从这一家饭桌串到那一家饭桌,每到一家就会引起一阵满桌欢笑。尽管他家的饭菜往往比别人家好一些,可在他心中总是隔锅饭香,一门心事地想尝尝别人家的饭菜。
   那个年代的龙王荡,尚没有电力供应,晚上家家户户都凭借着煤油灯的照明。为了避免蚊虫的骚扰和节约一些煤油,村庄里的晚饭往往在夜纱落幕前就吃完了。父母们往往早早地为自己儿女搬出了凉床,有的直接将芦苇编织的席子铺在光滑的场面上,并在周围点燃蒲棒和玉米胡须搓成的绳子,供饭后纳凉时驱除蚊虫之用。
   我们家的兄弟姐妹比较多,房子当然多些,一排十五间的房子很气势,拥有着广场般的院场。南风还不时地将门前那荷塘的清香吹来,使得场院携带着清幽的气息,加上父母又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有着极好的邻里关系,天地人和加上怡爽宁馨的环境,成为了东邻西舍夏夜纳凉的最佳选择。
   村子东头的朱二大爷含着长长的老烟袋,一边走着一边吸着,似一个火红色的萤火虫盘旋而来,可,一旦走到我家院场的东南角时,无论烟是否抽完,总是要翘起一只脚,将烟袋锅在鞋底上“咄咄咄”地扣上几记,常常绽放出菊花般花朵,然后咳嗽二声,似乎告诉人们他已大驾光临。
   村子西头的三嫂,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她是一个人未到声音先到的人,老远就会听到她一路说说笑笑的声音,“怎么吃得这么晚,去迟了就没有凳子坐了,呵呵呵……”不仅自己火急火燎地走来,还要动员其他邻居快点来,也许是习惯了,走到我家西边隔壁人家时,顺手就拿起一条长凳,往肩膀上一扛:“算了,还是我帮你们占据个好位置吧!”
   大姐虽然没有上过高中,很早就帮助家里打理家务,并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可一向温和的性格,使得她很有人缘,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无论辈分之分都喜欢和她在一起,聊得来,她们常常是一丢下饭碗,就成群结队走向我家,银铃般的笑声不时地从四面八方飘来。
   几位哥哥不仅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更是拥有着琴棋书画的爱好,各自有着吹拉弹唱的特长。虽然我们家称不上什么书香门第,但在当时的农村却氤氲着儒雅的气息,又溢满着祥和喜悦氛围。因此,每到夜色落幕时,村子里的小伙子们总会在爽朗的说笑声浪里,将浪花落到我们家场面上。
   在老家上学的时候,我有三个的嫂子,可以说是龙王荡的三朵金花,不仅人长得苗条出众,而且有着当时引以为傲的学历——高中毕业生。她们不仅能够把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剧——淮海戏,表演得炉火纯青,还能够把当时流行的样板戏,演唱得行云流水。三个嫂子虽然与村子上的妇女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却深得众人的喜欢,一到夏日的夜晚,又引来许多人的围拢。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则围坐在父亲面前的那个八仙桌周围,一边抽着自己钟爱的老旱烟,一边慢悠悠喝着自己的茶,还一边谈论着今古传奇以及田地中庄稼的那些事,尽管有时会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是会心平气和地达成共识。
   夏夜的炎热,在摇动的蒲扇边缘舞动,又渐渐地在丝竹的音符中消退,在此起彼伏的戏词上衰减,在模仿秀般的歌声中退却……
   对于时值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懵懂地听那些戏曲和歌声外,大多的夏夜是在妈妈的芭蕉扇下度过的。妈妈一边摇扇为我驱走暑热和蚊虫,一边给我讲那些传说中故事,除了孙悟空、哪吒外,还有公冶长、东郭先生等,当然,更有那些为了保证我安全的那些善意的谎言。
   夏夜的清凉不知道是从村庄脉络般的沟河中爬上岸的,还是从晶莹露珠上洒落而下的?我喜欢躺在凉床上,遥望那瓦蓝的天空中从东北横亘向西南的银河,白茫茫的银河宛若那奔腾的激流,一泻千里,不知道它蕴藏着多少个美丽的遐思和动人的传说,远不止是那牛郎织女的七夕鹊桥。
   蒲棒的烟火能够驱走蚊虫的叮咬,却灭不了萤火虫的灯光,萤火虫是夏夜的舞者,舞动而出的优美弧线叠加在那天际流星陨落的弧线上,恰似一串串催人入眠的音符。如果说蝉是夏夜的精灵,静饮夜露,清明的浅唱随着清凉渐稀,渐无。那么色彩缤纷的蜻蜓就是夏夜的处子,以飞翔的倩影悄无声息地栖息在婆娑叶影的荷柄上,浅吟着充满水墨画意的诗情。
   夜露渐浓,不仅琼浆般地滋润着绿色的植株,也湿了露宿人的罗帐和席边,还清凉了荷风的气息,更静了村庄的夏夜。夜风轻轻要拽着千梢万头的露珠,与星光月华媲美,怡爽的夜风不仅携带着荷的幽香,也勾兑着夜露的清凉,还涵盖着河水的凉意。
   在那些宁馨静美的夏夜里,夜不闭户,门不上锁,只有那忠诚的狗儿静卧在场院的路口,将耳朵贴紧着地面,守望着主人的安宁,测量着夏夜的时长。随着夜意渐浓,除了梦香的鼾声外,如果一定要说夏夜拥有声音的话,那就是村庄前投奔大海怀抱的车轴河的水流声,荷塘苇沟里那些叶片的婆娑声,以及夏夜那些花开的声音……
  
   二、欢快的夏夜
   曾经的龙王荡夏夜的主调是宁静而温馨的,好多时光同样拥有并充满着喜庆和祥和。
   一旦走过夏收夏种的时节,忙碌了半年之久的农人终于有了闲暇的时光,首先是人民公社会按时轮流地为每个生产队送文化下乡,生产队也会请来说书人来表演曾经震动上海滩的淮海锣鼓,更多的是好多人家会操办喜事:老人过寿、小孩生日和年轻人的婚姻嫁娶,往往要请来戏班子,每次会演唱三五场那土生土长的淮海戏。也正是这些活动,让夏日的夜晚沸腾起来。
   公社的放映员每次下乡时,总是早早地在下午二点左右就将悬挂银幕的竹竿子埋好,系上洁白的幕布后,还会及时地安装好广播和功放系统,轮番播放放映消息,通知附近的人们前来看电影。在乡村看露天电影,需要自带椅凳,于是好多孩童往往在银幕一悬挂好后,就将自家的小板凳端来,抢先摆放在自己认为得意的地方。尽管当时放映的大多数是那几部数得过来的“样板戏”,但到正式放映时,社场上还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一旦连续数场的露天电影落下银幕后,生产队为了丰富农人的文化生活,就会在次日及时地请来说书人,吃住在生产队,来演唱和讲说长篇小说。淮海锣鼓是一种特殊的、地方特有的表演艺术,它既含有评书和相声(单口)讲解叙说的神韵,又有着京韵大鼓和苏州评弹的演唱表演的氛围,并有着一人表演的共同特性。也许淮海锣鼓本身就源于草根百姓,所以无需什么高雅的表演殿堂,往往在散发牛粪味的社场上或者少有车辆通过的乡村道路边,摆下一桌一凳后,将一把铁叉插入地面,再系上一盏气死风的小马灯供现场照明即可。
   在说书人到场之前,负责现场的人总是要为说书人先泡好一杯茶,供说书人润喉解渴之用。说书人的道具极其简单,一上场他就会奇怪地将长凳移到与桌子垂直的位置,方桌与长凳形成了一个行书体的“T”字行。然后拿出一个的鼓架,将小巧玲珑的鼓放置上去,顺手又拿出小铜锣往右手腕上一套,锣鼓均很小,锣小如盘,鼓小若球,可声大音脆,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说唱淮海锣鼓的人,一般都身着长衫,看起来十分儒雅,可一旦左手击鼓、右手敲锣表演时,则在质朴淳厚的唱腔中,展示着丰富多彩的社会背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三寸不烂之舌不仅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也刻画出一个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等待那些还没有到来的听众,说唱人往往会在演唱长篇大书之前,表演一段自己编缀的唱词,一口气竟然能够唱到十几分钟,而且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原,引起不断的喝彩和掌声。
   我曾经如同追剧般地听了一部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120个晚上,每晚四个小时,无论风霜雪雨,从不间断,不得不折服说书人的记忆和口才,不仅符合原著的时代背景和故事结构以及人物个性特征,更丰富了原著的旋外之音,也客观地剖析了局限性的缘故。
   在龙王荡的那片土地上,人们一直重视小孩满月周岁和老人的寿诞,不仅会宴请宾朋和亲友,还有着唱大戏的习俗。即使是在炎炎的盛夏,也会请来当地有名的戏班子前来,演唱几场喜庆的大戏,这些大戏既不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也不是著名的昆曲和越剧,就是土生土长的的淮海戏。淮海戏尽管是一种地方戏剧,生、旦、净、末、丑人物纷呈,吹、拉、弹、敲、击一应俱全,携带着浓郁的苏北地区的乡土气息,更是龙王荡人喜闻乐见的戏曲。淮海戏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唱腔音乐丰富多彩,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也因此有着“拉魂腔”的美誉。同时淮海戏不仅具有北方剧种的粗矿豪放,也有着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优美动听的淮海戏深受龙王荡人喜爱,有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农谚。
   那时候,由于运输工具的落后,走进乡村演出的剧团对戏台不是十分讲究,往往是数张八仙桌拼接一起,再搭上出相与入相的台阶和标志,而伴奏的人员也往往并排端坐在长条板凳上,所以观众可以多方位观看那些粉墨登场的演员的表演。到夜晚演出时,舞台的上空则悬挂起两盏汽油灯,照得灯火通明。那时,不仅连麦克风也没有,更不要说什么调音台,无论是伴奏还是表演,都是原汁原味的,所以对演员的要求就显得很高,因此一个合格的淮海戏演员往往具有“一脚踢”的功夫。所谓的“一脚踢”就是演员要对生旦净末丑各种角都要精通,所以,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往往让人难分男女,演员反串是常有的事,只有到他们卸妆时,才会让人恍然大悟。淮海戏在龙王荡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不仅成年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哼唱,连好多孩童在游戏时也会绘声绘色地表演,这又给演员提高了要求,那怕演员唱错一个调,甚至是一个字,就会引来哗然一片,因此曾经的淮海戏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非下一定的功夫不可。
   在好多地方都有着“春雨贵如油”的说法,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龙王荡还会经常出现夏旱的年头,为了获取秋季的丰收,龙王荡人往往会在夏日的夜晚,举行求雨的祭祀祈祷活动。在科学欠发达的年代里,农人大多靠天吃饭,为了风调雨顺,龙王荡人常常以生产大队为单位,抬上猪头以及其它贡品,燃起火把,到车轴河码头边的龙王庙举行仪式。参加的人员除了三日斋戒、沐浴,还要如同唱戏般地一律穿戴古代的服装。一个个扮演人物和一个个仪式浓重而庄严,恰似一场场话剧的演出。特别是海龙王(在龙王荡人心中,天界主持下雨的神既不是雷公,也不是风婆,就是黄海龙王)出场时,在没有变幻为人形前,腾云驾雾,上下翻飞,就是一条数十人舞动的巨龙,锣鼓喧天,声势浩大,摄人心魄。如此规模浩大的求雨活动往往连续数次,直到天降大雨为止。在求雨的日子里,龙王荡人停止了放电影、说书和唱戏一切娱乐活动,大人孩童都会一起走出家门,参与或者观看一场场祈祷仪式,期盼着能够早日天降甘霖,摆脱干旱的困扰。求雨,看起来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寄托,一种期盼,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分享,一种感恩,一种凝聚力的唤醒,并非完全是一种对神灵的敬畏。
  
   张望那龙王荡的曾经夏夜,留下的不光是那安宁祥和的界面,更有着那些欢快沸腾的时空。

共 54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脍炙人口、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散文作品。作者将写景、抒情和叙事集于一身,用灵动的笔触,将我们带到龙王荡,带到龙王荡的昨天的夏夜。龙王荡是作者的故乡,尽管离了许多年,但作者对那里、对儿时的故乡依然记忆犹新。作品祥尽地描述了龙王荡夏夜的风情风韵,夜的静谧和夜的热闹交相辉映,既有静的生态,又有动的时空,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在作者笔下,龙王荡是那么鲜活,它鲜活在作者的记忆里,又鲜活在时空的另一边,鲜活在再也回不去的时空中。这是一篇携带浓郁地气和历史背景的散文,更是一篇值得细品的散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2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7-22 13:26:29
  一篇优美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7-22 13:27:45
  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7-22 13:28:36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