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古琴台之问(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古琴台之问(散文)


作者:代启权 秀才,1251.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81发表时间:2019-07-23 14:48:21
摘要:原创首发,游古琴台所悟所思所问!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里,我信步来到位于武汉市汉阳月湖侧畔,琴台路边的古琴台,远远都能听到《高山流水》那悠扬的琴声,寻着这琴音,我静静的在古琴台那园子小道上,走着想着: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吧!琴声悠悠,我心荡漾。
   我默想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让我如痴如醉: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俞伯牙,精于音律,善操琴。一年,奉晋主之命去楚国公干,办完公事,乘坐一小船,返乡省亲。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中秋,适逢雨止云开,明月当空。伯牙在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抚琴案间,以遣情怀。方弹一曲,琴弦忽断,伯牙大惊,料有人偷听,遂下船察看,见有樵夫立于岸上,经两厢辩琴论艺,伯牙始知此人非俗士,于是邀其入舟,此人就是钟子期。此时,伯牙续弦再操瑶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续奏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曲高山流水喜遇知音,上大夫与樵夫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在钟家重聚。一年以后,俞伯牙重回故地时,子期不幸离开了人间。伯牙面对一丘新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曲”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哭声绵绵哀婉,婉转流水也呜咽,悲切切!
   据传他的琴声,感动刚好路过此地的荷花仙子,荷花仙子邀来荷花仙女们一起来聆听,琴音缠缠绵绵,如歌如泣,感动了仙子和仙女,他们听着琴音流着泪,三天三夜不停歇,从此这里荷叶年年青,荷花年年开,一直到现在绵长上千年……
   他的琴声,招来山中黎民百姓的围观,闻琴韵铿锵,鼓掌大声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对天长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从衣间取出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从此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由此,“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为佳话,千古不衰。
   有时候,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两千七百年前的俞伯牙就如此敬重知音,没有知音,要琴有何用?知音难觅到摔琴,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失落呀!可见伯牙是性情中人,更是大雅之人!看看当下:有多少人为了名利,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台上溜须拍马,背后捅刀子,卖友求荣,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利益,出卖灵魂出卖肉体……站在古琴旁,遥想圣先贤,那些失去灵魂、失去诚信、失去人性、失去友情、失去道义的现代人,当情何以堪!
   在现实生活中,不必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求友若渴,也不必说高山流水,人散琴碎的失友之痛,更不必说荆轲为燕太子丹知遇之恩,为友赴死的离歌,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为什么?为什么曹操、子期、荆轲如此在乎知音?因为,知音实在难逢。亦如伯牙遇子期,是属偶然!一个人倘若不逢知音,一辈子也就像是在黑暗中等待。身为丞相之子,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又是多么寂寞,最可悲的是人们只知纳兰性德欢,却无人知其悲。殊不知,没有知音相伴,纳兰性德只能独自在郁郁中听落花之音。
   旋转的星空,灿烂的向日葵,金黄的麦田里又有多少人愿意陪梵高守望。孤独,悲恨,不满。大千世界,几乎所有人的审美观和他相悖,没有知音,梵高的世界一片灰暗,那么到不如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这些人,灿烂了历史的星空,而历史却没有派一位知音灿烂他们的星空,于是海子走了,川端康成走了……知音难逢啊!
   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总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上天的恩赐。苏轼与朝云便是这样,朝云一介女流,位居侍妾,却始终被苏轼视为知己,有一次,当苏轼问她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众人有恭维学问,才华……只有朝云说,他肚子里装的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喟然长叹道:“知我者,朝云也。”于是,无论贬谪何处,有朝云陪伴,苏轼这位旷世奇才不再孤独,不再寂寞,朝云这个知音,温暖着苏轼不平的一生。不只朝云苏轼,李白也遇到了杜甫,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惠子遇到了庄子……知音难逢,并非不能逢。跳出历史的长河,回到现实。有的人思忖个人名利,有的人在意个人得失,有的人热衷于钩心斗角,扪心自问,对待陌生人,你是热情地问候,还是冷漠以待?选择朋友,你是依据他的才情,还是他的权力?与友人相处,你是真诚以待,敞开心扉,还是暗藏一手,有所保留?……
   我穿过一道亭子来到桥边,不远处有一位老先生向我走来,我悄悄走过去,笑着问:“先生,您好呀!请问来这里游览的人怎会这样少?”老先生看上去是一位文化人,他在我旁边的长椅子上坐下来,他也让我一起坐,说他原来是某大学的教授,已经退休了,他接着说:“哎呀!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呀?这么好的景点,中华民族文化很有传承的地方,怎么是这样冷清呀?”他唉声叹气的说:“也许是人们生活压力大,都想着挣钱去了吧!如果大家日子都好过了,相信不是这样的结果……”看上去他有许多话想说,又欲言又止,最后看着他摇着头,一脸茫然的离去。
   钱是我们的需求,但不是我们的追求。其实价值观本来只是一种取向,一种追求。有时候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我认为,凡是拿钱买不到的东西都比金钱宝贵,比如说友谊拿钱买得来吗?健康拿钱买得来吗?生命拿钱买得来吗?真正的爱情拿钱买得来吗?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品格、气质拿钱买得来吗?都买不来,这些东西都比金钱重要。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钱到处流通,有巨大作用,但是钱的价值是什么,应该怎么获取,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吗?为此:伯牙如子期的这种“知音”价值观,这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面几千年的精髓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为她唱赞美的歌!
   看着锈蚀斑斑的长命锁,听着绕绕的琴音,我好像看见一位苍凉的老者,他流着泪,目送着我离开古琴台!历史老人用他善良温和的目光一直看着他的子孙后代,守护着他们!是问: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是否存有敬畏之心在凝望着历史?古琴台呀!当对您挥手的那一刻,泪也模糊了我的双眼。古琴台!真的难言对您说再见!“妈妈,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好感人呀!我也去学琴。”看着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儿子,说着话朝琴园走次。此刻我心安然!
   再见了!“知音者”的圣洁之地!我心目中,那古朴典雅的古琴台!
  
   2019年7月于中国武汉

共 24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散文《古琴台之问》由一曲《高山流水》的琴声为开场白,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里,自己信步来到位于武汉市汉阳月湖侧畔,琴台路边的古琴台,远远听到《高山流水》那清纯婉丽、古韵悠扬的琴声,触景生情,寻着这琴音,静静地走在古琴台那园子小道上,琴声幽幽,诱我心旗荡漾,寻思那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吧!我知道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这个典故让我如痴如醉,感慨万分……。作品以清新典雅的笔墨,勾勒出了高山、流水、知音的妙曼风情,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号召下,俞伯牙与钟子期被描述得栩栩如生,情深谊长。文中感叹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知己却难逢。联想到历史的天空,被一些像星星一样的人灿烂,因为没有遇到知音,海子走了,川端康成也走了。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总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上天的恩赐。比如苏轼与朝云、李白与杜甫、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惠子遇到了庄子。等等。遐想万千的思绪,合上历史的星空,来到物欲横流的现实,静思现代社会人的物质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感伯牙如子期的这种“知音”价值观,这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面几千年的精髓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为她唱赞美的歌!可以看出,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语言,是一篇发自作者灵魂深处为“知音”叫好的呐喊声,是对千古“知音”的颂歌。文章意境悠远,笔意潇洒,对知音的渴望感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引读者共鸣。问候作者!推荐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7-23 14:50:52
  拜读佳作,分享老师知音的美好与灵犀,感谢您投稿柳岸,祝福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2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7-23 17:18:03
  好文章,学习欣赏,祝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3 18:45:53
  谢谢,向您问好!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4 07:32:16
  将一段佳话演绎得如此生动,尽管人们基本了解知音的故事,可在作者笔下有了生动性和吸引力,不仅仅还原一个场面,而是倾诉一段别情。文章将古事事例纳入文中,冠于知音的名下,强调透视的意义,一个人被一个人看懂读透,应该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幸福感,当然反之是失落和无奈。生活里我们需要很多东西,其中知音朋友或许是一个不能少的东西,有人说,一生无忧就在于有朋友也美食,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口欲心欲也。能够得二三同道,快事一桩。这篇散文对古事拿捏入文,叙述简约,深含事理,为题而作,表达深切,显示出思考的深度。怀才抱器拜读留言,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4 07:56:24
  向怀才老师抱拳问安!谢谢您赏心悦目的留言!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24 10:06:38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4 11:35:36
  谢谢!向您献茶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