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抓贼记(散文)

精品 【西风】抓贼记(散文)


作者:寒江孤鸿 举人,4189.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74发表时间:2019-07-26 20:38:20

【西风】抓贼记(散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也就十来岁吧。那时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家乡还很贫穷,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大多数农民都没有给自家院子建个围墙或者扎个篱笆墙的想法,任凭院子全天候敞开着。究其原因,大抵一是没钱、没力建,二是觉得破茅屋里也没值钱的东西让人惦记。
   于是,不设防的农户家让少数人动了歹念,他们只要看到人家院子里有值得偷的东西,顺手拿了就走。比如钻进豆棚拧根黄瓜,匍匐在茄子地里摘个茄子,爬到瓜园里抱个瓜,将晾晒在院子里的衣服顺走……最不济的,在柴禾堆上拔一大把稻草,夹回去做饭时也能用得着。
   我父亲时常告诫我们弟兄:人穷,志不能穷!别看小小一只瓜,偷多了,就是人生的一个污点,再也擦不掉了。
   然而,父亲能管住自己的儿女不做偷盗事,却无法防止外面的贼手伸到我家里。
   那时父亲在公社畜牧场当领导,有一次,他将十元公款带回家,准备第二天到镇上兽医站买打蛔虫的药。临睡前,父亲把这十元钱放在饭桌上,再用一只粗瓷碗压住。第二天早上,碗还在,钱却不翼而飞了!父亲当即急得不行,让全家到处翻找。可任凭我们把两间草房的角角落落、坛坛罐罐都翻遍,就是找不着这十元钱!
   我家老房子紧靠公路,两间朝南大屋,东边一间是卧室,放了三张床;西边那间的正中摆着张榆木旧饭桌,靠西墙放着各种农具和装各种粮食的坛坛罐罐,靠南窗搁一张织布机。紧挨着大屋西边搭了一间小茅屋,作为厨房。大屋与厨房之间安了个腰门,可以互通。厨房前也安了个门,方便挑水、搬运柴禾。每晚睡觉前,父亲总会吩咐我们把厨房的前门和腰门全都关好,以防万一。
   父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急忙推开腰门,当即愣在原地;厨房的门大开着!父亲懊恼地拍了拍脑门,说:“完了,家里遭了贼,那十元钱找不回来了。”
   当时的十元钱,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放在家里的钱被贼偷了,说给谁听也不信。而我家一时又赔不出这笔钱,于是父亲被上级定了个严重渎职的处分,畜牧场领导职位当即被撸,发配回到生产队务农。
   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家又遭贼光顾了,而且是在大白天。
   母亲中午收工回来,准备给全家做饭。她惊讶地发现,早上她亲手挂到屋梁挂钩上的竹编饭篮被人摘下放在桌子上。饭篮的盖子打开了,旁边搁着半截吃剩下的咸瓜。父亲快步走到隔壁的厨房,发现厨房门又大开着,当即明白,又有贼来过了。
   母亲拎起饭篮,掂了掂分量,生气地告诉父亲:“这个没出息的毛贼,肯定是饿死鬼托生的,偷吃了不少麦饭呢,至少是两个人的量!”
   父亲沉思了一会,说:“上次我家被偷了钱,这次被偷吃了饭。看样子都是先弄开了厨房门,再到屋里偷东西。看这做法,这会不会是同一个贼呢?如果是,这个贼连续得手两次,熟门熟路了,他下次还会来。”
   从那以后,父亲每次出门下地前,都要挥动竹枝扫帚,在院子里的要道上轻轻扫几下。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说如果有人进这院子,就会留下他的脚印。
   暮春四月,正闹春荒,大多数人家的陈粮快吃光了,而新麦上场至少还得一个多月,家庭主妇们愁得团团转,不知道如何挨过这段日子。父亲说,大家多加小心哈,这贼又该出洞了。
   某个星期天的上午,全体社员在陈家泯沟西边的油菜地里除草,我和三哥也学着大人的样,钻进一人高的油菜丛中除草,挣一、两分工。父亲多了个心眼,每隔一小时左右,就让三哥跑回家,看看院子里有没有脚印。
   九点钟光景,当三哥跑回院子时,果然发现地上有一溜清晰的脚印。他没有进家里查看,而是奔到泯沟边,对着父亲狂做手势。父亲一看就明白了,当即带了几个年轻人涉过泯沟,一阵小跑,很快把我家团团围住。接着一群人在父亲的带领下,悄悄穿过院子,走到厨房前,果然门又打开了。大家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没发现有人。穿过腰门刚进西大屋,就看见一个半大孩子正用木升挖米缸里的米,往一只口袋里装。
   大家发一声喊,直扑过去:“你这个贼骨头,这下看你往哪逃!”
   那半大孩子被这声喊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来了那么多人捉他,想逃,前门锁上了,后门堵住了,插翅也难飞了,吓得赶紧拎起口袋,将袋里的米全部倒回缸里。然后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一屁股坐地上,一声不吭。
   父亲走上前去,一把揪住这孩子的后领,拎到院子里,开始审问他:“小贼!总算捉牢你了。说!来我家几次了?”
   我家抓到小偷的事使整个生产队都兴奋起来,大家活也不干了,都到我家院子里围着这个小偷,看稀罕。我人小,跑不过大人。等我气喘吁吁地挤进人群,正好与小偷面对面。
   看年龄,这个小偷估计十二、三岁。一身土布旧衣服,脏且不说,膝盖处,胳膊肘处,都破成了大洞。脚下的土布鞋,鞋头张开,好似一张饥饿的大嘴。十个脚趾全露着,鞋上蒙了厚厚一层泥,都辨别不出啥颜色了。看他的脸,瘦削黢黑,满脸菜色。一双眼睛跟偷油老鼠似地咕溜溜乱转,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
   三哥看那个小偷不回答父亲,怒火中烧,飞起一脚,踢中小偷的屁股。那小偷打了个趔趄,站立不住,身子一歪,就势躺倒在地,双手抱头,身子蜷缩成一团。看样子,这小偷是个老手,挨打的次数多了,经验丰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人群里有人虚张声势地喊道:“快找根麻绳来,把他反背着吊在桃树上,敲断他个贼骨头!看他说不说?”
   不一会儿,一根麻绳真的扔在这个小偷的脚下。父亲看到有人想上前捆这个小偷,担心这小偷记恨,今后来我家放野火,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就伸手拦住了:“等一下,问清楚了再说。”接着把那个小偷拉起来,温和地问他:“这孩子,啥不好做,非要做贼。你住哪?读几年级了?”
   那孩子用充满敌意的眼神扫了大家一眼,低下头,不回答。父亲说:“孩子,你这么不学好,等你长大成人,总有吃官司坐牢的那一天。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的名声臭了,以后谁家肯将女儿嫁给你?你就得打一辈子光棍,今后怎么养老,报答你父母的养育之恩?”
   那孩子还是低着头,不啃声,但他的右手下意识地在脸上抹了一下。似乎是擦眼泪。
   父亲耐着性子继续问:“你是怎么撬开我家厨房门的?”
   那孩子条件反射似地将左手插进裤兜里。三哥眼快,硬把他的左手从裤兜里拽出来,顺手搜到一把很普通的小号平头起子,跟大人的中指差不多长。
   我很失望地说:“这派什么用处呀?如果是一把削铅笔刀,还能把嫩芦苇削成哨子玩呢。”可三哥兴奋地说:“我知道这小贼是咋撬开厨房门的了。”他让我进厨房把门关上,从里面插上门闩。然后他站在门外,用那把平头起子伸进破旧的木门缝隙,抵住门栓轻轻拨了一下,这门栓就缩回一点。才十几下,门栓全部缩回,于是门就被打开了。
   大家把小偷拉到厨房门前,让他看三哥的破案表演。他还是没开口,但眼神里似乎很赞许。
   这时,我母亲拿着一只粗瓷碗和一双筷子,跳到院子叫了起来:“这个杀千刀的小毛贼,这次又偷吃我家的饭!还用上了碗和筷子,他真把我家当他自家的了。跟这个惯偷有啥说的,捆上,送镇上派出所!”
   父亲领着我和三哥,以及几个堂哥,围着小偷,一起到镇上去。三哥看他眼珠子咕溜溜乱转,知道他想伺机逃走,就用一根细麻绳拴住小偷的裤带,另一头提在自己手里。这样就算这小偷想逃走,他那破旧的裤子经不住扯,肯定会掉下来。
   一群人走进派出所,接待的民警一见那个小偷就笑了:“嚯,老熟人,处理过几回,咱们又见面了。同志,你们是哪个大队的?没有打这个孩子吧?真要打了,可是犯法的哦。”
   于是,父亲把我家历次被盗的事叙述了一遍,请求政府出面,将那十元钱追讨回来。
   民警啧了几下嘴,为难地说:“这孩子是个屡教不改的惯偷了,才十三岁,属于未成年人。按法律规定,不能对他实施任何法律手段,只能进行口头教育,然后放行。”
   父亲说:“那我家不能白白遭受这损失吧?我们找他的爹妈赔。”
   民警摇了摇头,说:“他爹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活着时也是个惯偷。因作案标的不高,够不上刑事,只能算是治安问题。虽然被我们关押过几次,可是没效果,放出去还偷。去年冬天吧,半夜里出门作案,黑灯瞎火的,掉进一个两人深的蓄粪池里,淹死了。”
   我爸有些不甘心:“那,要不找他妈谈谈?”
   我看到民警的嘴角明显扯了一下,好像是坏笑。“要不你们自己去试试看?我这里给你备个案,我就不去了。去了也说不上话。”
   父亲从民警手里接过这小偷家的地址,一群人牵着那个孩子,直往镇东大队而去。
   走了约半个多小时,快要进那孩子的生产队时,土路上遇见几个扛着铁搭的社员。他们看到这孩子,咧着嘴笑了:“哟,这个小毛贼,又去偷了,被人逮住了吧?这个小贼,算是废喽。”
   那孩子抬起头,呲着牙,恶狠狠地扫了他们一眼。父亲问他们:“这孩子的家在哪?”其中一个社员答道:“继续往南走,看到小横河,右转,河边最破的草屋,就是他家。哎,横财不富命穷人,偷得越多,反而越穷。反正是偷来的,来得容易,就不知道珍惜,节俭。到底是自己手里挣出来的,才靠得住。”
   走到小横河,河边有好几家人家,大多草房整洁,院子里养着鸡鸭,用芦苇编的篱笆圈好的自留地里,种满了蚕豆、青菜等家常蔬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靠西头那家,状况最糟。两间低矮的破草房,还不如我家的猪圈羊圈。稻草铺的屋顶,估计几年没换新稻草了,屋面上烂出一个又一个的大洞;用七长八短的旧木板钉就的门,缝隙大得可以钻进一只猫;院子里没有鸡棚羊舍,杂草丛生,污秽满地,散发着腐烂的气息。房子周围的自留地里,长满了野草。
   我们估计就是这家了。问那孩子,依然瞪着仇视的眼睛,不开口。
   大家走到肮脏的院子前,父亲对着黑黢黢的门口喊:“屋里有人吗?”
   过了会儿,屋里走出一个邋里邋遢的中年女人,只见她蓬头散发,一脸病容,身上打满补丁的衣服几乎辨不出什么颜色,趿拉着一双没后帮的破鞋底。她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靠在门框上,腆着多时没洗的瘦脸,冷冷地看着我们,没有答话。
   父亲走上一步,指着那孩子问:“这是你的儿子吗?”
   那女人这才注意到人群中被拴着的小偷,若无其事地打量了几眼,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父亲说:“你儿子偷了我十元钱,你得……”
   父亲的话还没说完,那女人一下子将上衣撩过乳房,接着在腰间乱摸,一边解裤带一边说:“晓得,钱用光了。你进来,床上还你。”
   父亲见势不妙,喊了一声:“大家快跑吧,碰到不要面孔的人家了。”
   于是大家好像突然踩到了蛇似的,不约而同,发声喊,翻身往外撒腿就跑。
   由于逃得太急,三哥连那根栓贼的细麻绳也都不要了。
  
   若干年后,我被招工到上海市国宾车队工作。有一年回乡探亲,听公交车上的乘客说,庙镇东面的镇东大队,有个惯偷,半夜里到下沙某地入室偷窃,被主人家发现。男主人在抓他时,被他用尖刀刺中心脏,死了。不到一星期,那个惯偷被公安机关抓住,以入室盗窃罪、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死刑。前几天刚枪毙。
   据说该犯很年轻,三十还不到呢。

共 44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抓贼记》叙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作者家庭经历的被小偷几次偷窃,小偷最终被抓到的事件。虽然文章主线是抓贼,但作者详细介绍了时代背景:经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都很贫困,吃饭穿衣这些在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在当年都是每家每户生存的大问题。这正应了苏轼在《喜雨亭记》里所说的“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窃贼滋炽”和古人“富贵生淫欲,饥寒起盗心”的话。有了小偷产生的条件,为了活着而出现一两个偷盗惯犯,便在情理之中。然而文章虽然客观上铺垫了小偷出现的原因,却通过自家父母对兄弟几个的教导,以及小偷父母品行作为的描写,正反对比,鞭笞了那些好吃懒做、自身不正、教导无方的父母,和在他们影响下走上歧路的孩子。那个小偷是可憎的,又是可怜的。从小养成的恶习,终于把他的一生都葬送了。文章描摹的生活场景、劳动场景和抓小偷的场景都十分生动,像穿越一般还原了几十年前那种生存情态,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文章不仅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还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力。倾情推荐赏读!【编辑:之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之中        2019-07-26 20:45:58
  《抓贼记》让我们从中领略了近六十年前那个时期的乡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场景。寒哥的作品生动写实,人物鲜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编辑水平有限,还望作者体谅。
回复1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7 12:48:24
  这篇散文的题材,是我少年时代亲身经历过,因此印象很深刻。写作起来只管顺着打开的记忆走,所以很快就写完了。你的编按,质量很高,值得我借鉴、学习。
2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9-07-27 10:53:02
  父子两代为贼,且都死于非命,这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有关,也与这个家庭中的“掌人”女人有关,一个“邋里邋遢,蓬头散发,一脸病容”动辄解衣脱裤的女人,能相夫能教子吗?寒哥的文字特别能触动内心,读此文章,不禁一声叹息。
回复2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7 12:43:50
  都说好女人能造福三代:上,孝敬公婆长辈,给儿女们做出值得学习的表率;中,相夫持家立业,甘苦与共,家庭和谐;下,教子养育有方,使儿女成才成家。我文中的女人,显然一点也没做到,于是父子做贼,死于非命,她负有很大责任!
3 楼        文友:山野和风        2019-07-27 11:21:24
  寒哥的又一篇佳作问世,读后很受益,很值得大家学习。寒哥能将经历描摹地惟妙惟肖,足见文字功力深厚,主题也发人深思,很有警示意义,也表现出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祝贺寒哥最近大丰收!
回复3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7 12:51:31
  该文因为是我亲身经历过,所以写作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该文边写边修改,至少修改了十来次吧。我一直记住第一篇绝品上江山评委的经典评语:好文都是修改出来的。
4 楼        文友:悠然无语        2019-07-27 17:14:10
  两代人都为小偷,结局同样可悲。寒哥的文都来源于生活,经历丰富,文笔质朴赋予幽默,拜读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7 21:49:12
  无语美女呀,你啥时再交一文呢?我可是翘首踮足久矣。
5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7-28 10:48:1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贫困年代的经历反证了这个道理。文章语言质朴,结构清晰,用笔轻重有度,堪称经典。
回复5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9 14:11:49
  文明弟言重了,使我惶然。但西风人对我的赞誉,正是我耕耘文字的动力呀。
6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07-29 14:12:00
  小偷的偷技确实很一般。但这是一篇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文章:家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贫困,自然从盗的人多,被偷的家庭自然想尽一切土办法抓偷索赔。派出所处理偷窃案件既不侚私枉法,又不失人性。偷者家庭也是一贫如洗,又不顾廉耻。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状况,一定是好文,拜读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9 18:41:30
  那时年少,对被偷一事,没父母那般切肤之痛。倒是抓贼、索赔情节,记忆特深刻。所以乱涂一篇,作为交差。哈哈
7 楼        文友:明月清晖        2019-07-29 16:14:55
  一个懒女人祸害了两代人,所以找老婆还得擦亮眼睛呀。本文作者把防贼,抓贼,审贼的过程细节描写得很到位,如临现场,有险,有惊,有趣,也有憾,真是好文笔呀!
感谢生活 有剥夺也有馈赠
回复7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29 18:44:22
  亲身经历过的事,按发生次序写,写起来特别顺手,几乎一气呵成。月月小老乡呀,你多久没动笔了?
8 楼        文友:之中        2019-07-30 11:16:55
  祝贺寒哥再次加精!
回复8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30 21:57:59
  之中弟,咱们西风骨干们要加油了,尽量多摘些红豆!
9 楼        文友:啸竹        2019-07-30 15:59:21
  好你个破鸟,这番写的忒勤的,害了俺跟贴都忙不过来,且也别一边说道了去。写顺手了,乱拈来都中。祝贺!
( (
回复9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7-30 21:56:48
  破竹,你答应交的文呢?快拿来!否则我要打上门了。哈哈
10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7-31 18:50:57
  祝贺寒江老师美文连摘红豆,向您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8-04 21:35:17
  文明弟,哲人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两字。我的意思是要得精品也不难,只要认真。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