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绿野征文“风雨七十年”】分家(情感小说)

编辑推荐 【绿野征文“风雨七十年”】分家(情感小说)


作者:林科 举人,447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72发表时间:2019-07-26 20:50:15


   天麻麻亮,刘德禄就下了炕,因为节气正在“中伏”里,刚一出屋门,就感觉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人老瞌睡少,树老根须多,刘德禄早起,并不是想着去锻炼身体,而是几十年习惯的使然。他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坐在房台沿上拿出旱烟袋,装了一锅去年自己种的兰花烟末,点燃,猛咂一口,随之而来的是撕心裂肺的咳嗽!
   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终告一段落,这时候的刘老汉也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五年前,刘老汉看见朱铭达在村道上跑过来又跑过去,累得气喘吁吁,头上的汗珠子像黄豆粒一样大往下淌,就当面戏虐他说,你这是吃饱了撑的?朱铭达也不见怪,只是嘿嘿一笑,又只管跑自己的步子去了。小时候的老朱和老刘是最亲密的玩伴,他俩同岁同村,只是后来老朱通过关系被招到县城车辆厂做了工人,而老刘留则在了村子里“修理了一辈子地球”。
   如今朱铭达退休了,每月有四千多块钱的退休金,而刘老汉则不同,哪来退休一说?除了每月百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外,就是起早摸黑在田间作物庄稼。身体好着的时候刘老汉还自得其乐,劳动虽然累了点,可也无形中锻炼了身体,打发了寂寞,况且一日三餐吃的还是自家产的新鲜蔬菜呢。一想到种地竟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刘德禄就忘乎所以,嘴里就开始哇哩哇啦地哼哼起来。时光飞逝,仅仅五年时间情况就发生了大逆转,如今的朱铭达看起来像五十岁一样年轻,而刘德禄就像七十岁一样苍老,手糙得像村头张木匠用过的砂纸,步履缓慢得就像要“卧槽”的老牛,浑身到处都难受,不是这儿酸就是那儿疼!
   刘德禄抽完旱烟锅,朝脚底咔了一口浓痰,顿感胸部舒缓了一点。他本想起身回屋到炕上再眯瞪一会儿,却想起了墩放在杂物贮存间的那个醋色瓷鼬水缸,若有所思,就又坐了回去。这个瓷缸年代久远,是专门用于厨房盛水的器具,它是当年分家时老刘他父母带过来的。离现在大概有四十多年了,本来一直墩在厨房里,只是前几年家里通上了自来水,从此它也就闲置了。老父老母驾鹤西游已有三十多年,人已融入土,东西却还在,人不及物啊,刘德禄感慨连连。生命如灯盏,油熬完了的时候就该熄灭了,现在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劲,莫非生命的那二斤半油就要熬完了?
   百岁终有一死,刘德禄琢磨,也该打算一下身后事了!只是这么多年来两个儿子一直在外务工,忙得一塌糊涂,从来就没有机会给他们当面提分家的事啊!时不待我,就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到了必须得一说的时候了。可怎么说呢,刘老汉心乱如麻,还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二
   往事如烟,思绪绵绵,刘德禄想起了当年他们分家时的情景。
   父亲按乡俗请了当时的大队长贾仁,来见证他们分家的各项事宜。记得全家吃过分家饭后,贾大队靠炕墙坐着,对刘德禄和他哥说树大分叉,儿大分家,现在老人把你们分开各自过活,也是合乎人情世理的明智之举。大儿年长,立户单过,但要承担父亲百年后的所有花销;奶干儿德禄年幼,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吧,负责两位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和担负母亲百年以后的费用。
   临末了,贾大队对刘德禄和他哥说:老人把你们养活大确实不容易,又给你们娶了媳妇成了家,真是功德无量啊。对你们来说,两位老人就是现世活菩萨,你们要终身记着他们的恩德。孝心不能推辞,把你们小日子过好了,也要对父母尽一尽自己赡养的本分啊。赡养父母往大里说是孝道,往小里说就是良心。
   过去的年代乡亲们生活艰难,做饭要到三里以外的河里去挑水,人老几辈都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刘德禄长大了还是那样。在和父母生活的岁月里,刘德禄家有个水缸结固得像铁铸的一样,他爹说这是他爷当年做窑把式时候,专门给自家烧制用来盛水的。因为经久耐用,传了一代又一代,所以意义非同一般。
   刘德禄记得,他爹在世的时候,缸里的水经常是满满的。就像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催促着老人,有时候即便生病了,他还要爬下炕硬撑着去挑水,非要把缸子装满。刘德禄疑惑不解,就数落:咋那么犟?缸子里的水不是还够今天做饭用嘛!
   听了这话,刘德禄的爹就不愿意了,顺手抓起放在炕头的长烟锅,在儿子的额头敲了一下,说:你碎崽娃知道啥?光知道吃。这是你爷的爷留下来的,当年烧制的时候,他给里面添加了特殊东西,你看到现在已经百十年了,依然和刚出窑时一模一样。你爷去世前就给我交代,说这个水缸一定要传下去。他说咱老祖先也没留下啥值钱的东西,但是,只要经常保持缸里的水满满的,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啊!缸里装满水,看似简单,却需要有勤劳品行才行。缸里水满满的,老人心里踏实,娃娃免受恓惶,这是对老人的孝,是对儿女的爱。饮水思源,言传身教,孩子会跟着大人学,天长日久,自然就会端端正正地成长。
   听了老父亲一番话,刘德禄茅塞顿开,于是他就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给缸里挑水的责任。历经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刘德禄一坚持就是五十年,期间父母双双去世,孩子渐渐成人,直到他们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八年前刘德禄的大儿子大远就出头搭线,号召大家捐资给村里修路修水,时间不长,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也压到了锅台前。
   自从通上了自来水,这个瓷缸就显得多余了,不管墩在哪儿好像都不是地方。无奈,刘德禄就把它用棉毯子包了一层又一层,裹得严严实实,最后放到了堆放杂物房间的角落里。
   三
   刘德禄家里有宝贝,这个消息村里人不但都知道,也惹得四乡八邻的人们纷纷打听。曾经有专门倒腾古董的贩子上门来要高价收购,刘德禄却死活都不情愿卖。他说卖了就没了,留着总有好处。
   一个瓷缸能有啥好处,放着十五万现钱不要,死守着这个排不上用场的东西,是能吃,还是能喝?前年春节的时候,奶干儿碎远和他媳妇玉芳就劝老爹刘德禄把这个瓷缸卖掉算了,放在家里没用不说,万一不小心叫谁给撞破了,岂不是悔之晚矣。刘德禄不为所动,对儿子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啊,当年你太爷爷烧制的时候是有想法的,目的就是教育后人要做到:人勤缸满,孝悌力田。
   时代大变迁,现在的年轻人户籍虽然还在农村,可抛开农业种植已经有好多年了,他们都成了工厂里的工人了。环境不一样,见识不一样,观点当然也不一样,谁也说服不了谁,商谈失败,不欢而散。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小儿碎远和媳妇玉芳从没有回过老家,反倒是老父亲刘德禄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过去,问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刘老汉心酸啊,经过两年时间思索和反刍,他觉得那个年过得真不好,影响了父子间固若金汤的亲情,现在想起还觉得郁闷。
   最终刘老汉想通了,这个瓷缸看似是器物,实则是先辈的治家训诫,归根结底,它终究还是要传下去的。既然娃娃们有自己的想法,何不顺水推舟传给他们,毕竟自己身体状况在这儿摆着呢。
   刘德禄就仿照着当年父母分家时的模式,先去村委会说明了家里情况,并详细说清了自己分家的想法,临走又邀请几位领导来参加他们的分家事宜。从村委会回来后,刘德禄就给孩子们挨个打电话,说趁着天热你们都回来歇歇假,顺便也把咱家事情给你们交代一下。
   孩子们都非常听话,过了两天,两个儿子领着各自的媳妇和孩子如期归来。一下子家里就热闹了,庭院里传出久违的说话声。
   事实上刘老汉说是给儿子们交代家事,其实就是给他们划分一下家里的财产。分家那天,村上干部也来了,刘德禄延续了上一辈留下来的规矩,那个在刘氏家族墩了上百年的水缸就分给了“奶干儿”碎远。时代变了,曾经看似不起眼的水缸变成了文物古董,有人愿意掏十五万高价收藏!当然那个东西也并非白白得到,村长二虎说了,得水缸者就要肩负起承担老父亲生活费用的责任!碎远当面答应了下来,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忙于务工,而忽略了对老父亲的关心照顾,从今天开始就要来个大转变,弥补前些年缺失了的孝心。他的媳妇玉芳在旁边也附和着,说自己也要把厂里现在的工作辞掉,回到农村老家来精心地照顾老父亲的饮食起居。
   分家事宜圆满顺利,一切都按着刘德禄老汉最初的想法落到了实处。大远在家里呆了一天,厂里有事打电话,他就上班去了。又过了一天,碎远所在的厂里因为业务需要也把电话打到家里,万不得已,他也急急忙忙地走了。因为孩子在城里参加的暑期补习班马上就要开课了,两个媳妇也心急如焚,第三天的时候就领着孩子也走了。几年来刘老汉家的庭院里,前前后后也就热闹了那么个三五天,随着孩子们相继离开,又回归到了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大概有一个礼拜时间,刘老汉奶干儿碎远的媳妇玉芳又回来了,她对公公说:联系了一个大买主,咱家的那个水缸可以卖到二十万元。我和碎远商量好了,等把这二十万拿到手,您就可以住进城里最高级的终南疗养院里去了。在里面不用干啥活,生活还很不错,前几天我们都已经考察过了。
   刘德禄听了儿媳妇的话无语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苦苦守了一辈子的水缸,最终竟成了自己老有所养的依靠了!……
  

共 35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口传了几辈子的水缸成了古董。一个代表了先辈老人们对家对儿女期望的传承。却最终败在了社会大环境下,老人和子女对社会认知的分歧和代沟。让“孝”这一中华美德产生了变化。孝心不是金钱的给予和物质的满足,而是陪伴。刘老汉的心酸何偿不是时下大多数老人的现状呢。文章从侧面呼吁了“孝”这一现实命题,令读者思之。文字朴实,心理描写生动。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林科老师。祝夏日安好!【编辑潘梦臣】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科        2019-07-26 21:29:20
  谢谢,感谢社团主编潘梦臣老师仔细编发,您辛苦了!祝工作顺利,夏日安康!
2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19-07-27 10:48:44
  老话说的好!人到晚年不算命。因为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文中主人公就是现在农村人所处的现有境况。儿子媳妇追求的理念也是现代人年轻人的典型代言人。一句话,老年人想的是坚守古有的中华民族孝文化传统。年轻人追求的唯利是图的新潮理念。谢谢林科老师美文。遥祝夏安
3 楼        文友:林科        2019-07-28 17:50:46
  感谢舒老师莅临留言!高温暑热,保证身体,祝深圳之行清凉相随,幸福安康。
4 楼        文友:亦清        2019-08-02 13:42:17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语言朴实,新旧社会两重天。
   饮水思源,承继先祖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