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严陵钓台(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严陵钓台(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9发表时间:2019-07-27 15:42:12

严陵钓台全名应为严子陵钓台。我刚从农场回上海到工厂上班不久来过一次,前些日子在我退休以后又来了一次。因为人生阅历的不同,所以我对严子陵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大相径庭。
   一九八一年,我和淞化厂的同事来桐庐时,在桐君山上遇到一位老者,他和我讲了桐君山的传说、严子陵的故事。
   严子陵钓台座落富春山山腰。在船上就看到葱郁的山峦之中,有一对奇峰屹立水涯。一为东台,一为西台。船还没有靠岸,就远远看到江边有一长长的白底照壁,上书“严子陵钓台 天下第一观”。
   上了钓台码头,可以看到有一些大小规格各异的石碑立在那里,体现出“严子陵钓台”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里的山比较陡峭,山路不是盘山,而是“之”字形急转。因为受到时间限制,我们很担心上不到钓台。恰巧看到三个人从山上下来,便问,上到钓台还有多少路?回答大概还有一百米。一百米,我们冲一下就可以上去了。
   严子陵钓台分为东西两台,一般人都是先上东台。上到山顶附近的时候,出现了左右两个方向的路,我们先上了向左的路。这里通往西台。
   上到西台,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自己悬在了半空,已经融化在了青山碧水蓝天之间。西台是爱国诗人谢翱(1249~1295)哭祭文天祥(1236~1283)的地方。
   谢翱是宋朝著名词人谢邦彦(1100~?)的后裔,谢邦彦身上也有一股文人的血气。
   一二七六年七月,文天祥起兵抵抗元军。谢翱倾家荡产,率数百名乡兵拿起刀枪,投奔文天祥。一二七七年,元军大批南下,文天祥不幸被俘。谢翱脱险后,一边暗中组织乡兵,等候时机;一边暗中组织会社,用诗歌继续进行反元活动。听到文天祥在北京遇害的消息后,他悲痛欲绝。一二九零年,谢翱来到七里泷严子陵钓台,由严子陵第三十五世孙严侣(?~1331)等陪同,登上西台,在这里备酒哭祭文天祥。他一面用竹如意击石,一面长歌当哭,其歌名曰《登西台恸哭记》。
   如果说谢翱哭的是文天祥忠君爱国,宁死不屈的文人精神,那么严子陵钓台则表现出另一种文人精神——隐士文化。
   与西台对应的应该是东台。东台被称为“严光垂钓台”,钓台上有个亭子叫“东台亭”。
   这个亭最早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由严州知府万观在东西台各建一亭,并刻石为额,东台亭曰:“不事王侯”。明末两亭都曾毁坏。清乾隆十九年(1754),罗氏兄弟复建,更改石额为“垂竿百尺”。十年内乱,东台亭被毁。一九八零年重建此亭。
   站在亭前顿感视野开阔,俯瞰春江,云烟迷蒙。当年,严先生站在这个平台上根本就看不到山脚下的水面,又怎么可能钓到鱼呢?
   不以钓到鱼为目的的临水垂钓者古已有之,商周时期的姜子牙(前1156?~前1017?)在渭水边也曾用不可能钓到鱼的方法钓鱼。他用直钩不挂鱼饵且鱼钩距离水面三尺,鱼肯定是钓不到的,但是他钓到了周文王(前1152~前1056),并且奠定了兴周灭商的基础,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天下第一军师的美名。
   严子陵想钓什么鱼呢?严子陵是严光(前39~公元41)的字,本姓庄。后人为避汉明帝刘庄(28~75)讳,改称其姓为严。也就是说,严子陵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过有人叫他“严子陵”。他与刘秀(前5~公元57)是同学,同时还是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请他,但他坚辞不受,并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严子陵拒不出仕,成就了自己隐士的美名,同时也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之一。
   隐士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基本特征是隐居不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出仕为官的,诸葛亮(181~234)隐居山野,却自比管乐,弄得名声很大,诱使刘玄德(161~223)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这正是中国文人追求的出仕方法,让君主来求自己,自己可以进行选择,还可以谈条件。当然,如果君主肯屈尊相求,自己肯定会鞠躬尽瘁,士为知己者死。
   也有先为仕再隐居的,陶渊明(357/365~427)大约是这类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他做过县令,所以有人称他为“陶令”。估计他不愿与贪官和马屁精同流合污,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就挂印而去,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这是中国文人给自己做不了官寻找的借口。不去官场那浑浊的地方,在东篱下过着悠然的生活,很清高,也很轻松。只是这种生活并不是所有文人都能过得上的,躬耕的田,避寒的屋,三餐的食,不是坐在家里写几首诗就可以得到的。
   再有就是不仕而隐居,这类人最多,且很能彰显文人的风骨,赤松子是神仙,能够随风雨而上下,也是中华隐士第一人,但是一般文人只能欣赏,却效仿不了。
   伯夷、叔齐“不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算是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先祖,这与民谚“留得青山在”有冲突,大部分隐士都是对这二位只致敬而不效仿,毕竟活着才是硬道理。
   鬼谷子自己不仕,却教出足以影响天下时局的众多学生,这是不仕而能治天下的隐士典型,更是广大文人可欣赏而很难实现的梦想。
   严子陵也算是隐士的一个重要典型,他与皇上是同学,本来可以轻松入朝担任高官,他却坚辞不受,隐居在富春山中。这体现了中国文人不攀权贵的傲骨。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登严子陵钓台的时候就在想,但凡可以称得上隐士的人,首先必须有钱,否则就活不下去。其次要有才,有资格为士却不仕,樵夫也住在山里却不能称为隐士。其三是要有名,住在乡野的无名无姓的读书人很多,他们同样也不能被称为隐士。严子陵这三条都有,所以他的隐居确实难能可贵,我对他也是推崇至极,并跟随他走上了“隐”的道路。
   读书而有才的人很多,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又看不惯官场的那一套,既想当官,又怕当不上官,当不好官,于是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沿着山路走到严子陵钓台,算是隐居不仕。更有人把“隐”分为三级: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就给很多人找到了归宿:混得不好,生活在社会底层,算是小隐。衣食无忧,过着小康生活,算是中隐。偶然为官,却不愿失去文人的良知,便自称是大隐。
   现在很多人喜欢农家乐,有的干脆住在了农村,还有的甚至还在海边、山里买了房子,时不时去小住几日。这里面应该有过几天隐居生活,当一回“小隐”的情结。
   隐于市的中隐,其实很想隐于野,只是没有钱,有人还被生活羁绊。既然想“隐”,其心已与市人不一般了。
   隐于朝的大隐则很难划分。一门心思想做官,且还做的不错的,即便真的有才也不能称为“隐士”。如果真想获得“大隐”这个高级职称,那他在朝(或官办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就是谋个差事谋生活,只是他混得比中隐好很多。
   我们在严子陵钓台的时间不多,我在山上呆想了一阵,便被同伴催促下山。
   下山途中,我在想,如果我算隐士,应该算在哪一级呢?
  

共 2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严子陵钓台是一段值得沉思的历史。在作者写这段故事的时候,十分熟悉它的历史意义。关于隐士一说,作者十分详细地阐述了几段故事。文天祥的故事,是非常动人的。作者的续写,无不是深深的回忆。也成为一段缅怀。文天祥这样的能人志士,我们不会忘记。大凡更多的勇士,在一段风云之后,都喜欢隐士。其实,隐士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表现。他们看不惯官臣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权柄一世的胡作非为。隐士们所具备的骨气,是不可能小觑的。就如诸葛亮,一旦出山,威震雄风。历史的故事太深厚,三言两语说不完。严子陵钓台,是为名台!佳作,推荐共赏【编辑 文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19-07-27 15:43:54
  感谢作者支持轻舞,问好创作辛苦。
文绮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19-07-28 05:45:37
  感谢文绮老师的提携和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