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童年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童年的回忆(散文)


作者:龙城之子 白丁,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79发表时间:2019-08-01 19:35:14


   童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忘不掉的记忆,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说不尽的情怀,写不完的回首,如今,我也是接近知天命的年纪了,笔下的之言片语,又让我记起了我的童年时代。
   我的父亲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从山西平定来到的白家庄,当时的白家庄一片凄凉,人烟稀少,父亲就在这里工作,成家,并养育了我们五个子女。我是七十年代初年在矿区出生的。从出生到现在,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五十年,矿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给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和向往,在岁月的长河中,我见证了白家庄几十年来的变迁和沧桑。白家庄地处太原市的最西端,开矿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能源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行业的调整,它已经正式关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童年,给我留下了许多的记忆,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家里住的是窑洞,一排排的窑洞,窑洞的周边有四方院,大杂院,成排的瓦房,这就是矿工家属的居住区,是当时五三街上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五三街,地处矿区中心,时至今曰,依旧是矿区的繁华地段。七十年代,我家七口人,蜗居在一间不足十五平米的窑洞内,居住环境,可想而知。后来,在窑洞的前面,加盖了一间厨房,窑洞里有土炕,冬天的时候,把土炕烧热,睡在上面暖暖和和的,家里还有一个大铁炉子,是自己家做的,冬天,站在门外,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家里的煤尘特别多,每天清晨,窗台上都是一层的黑煤灰,铁炉烧的温度很高,既能做饭,又能取暖,在四周可以放些干粮,真是一举多得。家里的陈设较为简单,一个大红的箱子,席地而放,上面的锁具非常漂亮,里面放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旁边是一个枣红的五斗柜,日常的用品放的满满的。小时侯,家里来人了,这两个柜子上面可以睡人。平时,也可以看书写字,是姐姐们伙用的。家里的另一侧,摆放着两个柜子,全部在下面垫的砖头,柜子在上面放的,空档处也可以放些东西。为了美观,在柜子下面,都要安上小帘子,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后来,家里又添置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大立柜,立柜中间的大水银镜,成了全家梳妆打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出门前,都要照照镜子。靠墙的一角,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水瓮,里面放着全家的口粮,快到月底的时候,瓮就见底了,窑洞的墙上,依次摆放着几个镜框,里面有我们的相片,喜庆祥和的年画,还有一个水银镜框,上面有毛主席语录,这就是当时家里所有的家当。
   窑洞的后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个地窖,冬天的时候,储存过冬的菜,里面潮湿阴暗,没有灯光,每次下去都要先打开晾一晾,一个人在上面站着,另外一个人下去,以防止不测,听大人们讲,原来矿上发生过熏住人的事故,我下去的次数不多,在上面看的次数多,小孩们下去,大人们都不放心。在我十一岁的时侯,别人家在窑洞后面都加盖了房子,我家是最后加盖的,因为没有建房的材料。那个时候,建材特别地奇缺,为了加盖这个房子,父亲四处张罗材料,在他休息的时候,领着我们姊妹几个,担着箩筐,走遍街道的各个角落,甚至在河滩里,一块一块地拣砖头,拣回来,都放在窑洞后面的空地上,砖头拣够了,又去拣木头,都是别人不要的,拣回来以后,再自己加工,到了开工的曰子啦,邻居们都来帮忙,到山上又担回所需的泥土,再配上秸杆草,这就是盖房用的材料,拌泥的,砌砖的,大家分工合作,经过两天的施工,房子建起来了,那个时候水泥砂浆,一般人家用不上,我家仅有的一点水泥,外墙没有抹灰,红红的砖露在外面,砖不够,就配了些红泥糕,甚至还伙用邻居的墙,配上旧的门窗,屋内薄薄的抹了一层水泥砂浆,最后通上电,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新家,看到自己家新盖的房子,改善了我们家的居住条件,全家人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每年夏天,家里难免漏雨,大人们总要上房,在屋顶漏雨处盖上从矿上领回来的塑料布,及时清理出水口,清除房顶的杂物,有时在屋顶上也修修补补,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想要大修,矿上的计划早就排的满满的,只有危旧特别厉害的,才有可能排上。每到冬天,大人们早早地在大窗户的外面,都钉上塑料布,防止寒风进入,保持家里的温度,小窗户都留着,每天开开,稍微通通风,冬天最怕煤烟中毒,睡觉前把炉火都要弄好,冬天最费炭,赶过冬之前,各家已经把炭都准备好了,炭是凭票供应,先到矿上开票,交钱,回家等的,当时记得,也不能多买。再到木料厂,拣些树皮,碎柴,一个冬天,这要用不少。
   小时侯,吃不饱,穿不暖,因为油水少,营养达不到,即使当时吃饱了,也不耐饥,穿的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有棉衣棉裤,但依旧感到很冷,早上一出门,即使裹得再严实,但凛烈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钻心地疼痛,手脚冻得,都是开的大大的裂子,上面依稀有血的痕迹,滴水成冰的日子,每个冬天,都是那么地漫长。一进家门,冷热交替地刺激,更加剧烈地疼痛难忍,慢慢适应屋里的温度,一动也不敢动,害怕把耳朵掉下来,每天洗涮,更是痛苦不堪,实在疼的忍受不住,洗完后,均匀地抹上凡士林膏,整个冬天,就是这么过来的,到了第二年春季,皮肤才会慢慢变好。
   那个时侯,住在窑洞,虽然条件艰苦,但街邻四坊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大家都特别亲切,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哪家有需要帮助的,邻居们都主动过去帮忙,俨然一家人似的,不分彼此,和睦而邻。今天张三家打泥糕了,明天李四家拉回炭来啦,不用说,大家只要一看见,都会主动上手,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谁能干啥就干点啥,干完活,主家给大家递上最普通的烟,也没有更多的客套话,聊家常的聊会,抽烟的抽烟,喝水的喝水,休息一会,解了乏了,就各忙各家的事了。
   七十年代,吃水很困难,十几排的窑洞,共用的一根自来水管,每天接水的时侯,大家依次排队,大小不一的桶和盆整齐地挨着,互相监督,谁也不能插队,先紧人们吃,最后才是洗涮的,多少年的规矩一直没有变。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水管四周用木板围着,上面有锯末保温,即使这样水管时常受冻,人们给它慢慢解冻,四周道路结上冰的时侯,大家主动去铲冰,最后再垫上灰渣。那个时侯,唯一的公厕,大家也都是主动打扫,冬天上厕所是最头疼的事,寒冷的北风,吹的全身都在发抖,真的是太遭罪了。水管的旁边,紧挨着一条长长的水沟,每年夏天,居委区都要组织各家的劳力,去清挖水沟,保持沟内畅通,无杂质无异物,确保雨季的安全,一到挖沟的时侯,大家都穿上雨鞋,一米一米地清挖,有人给专门送水的,再放上一盒纸烟,大家轮流作业,虽然又脏又臭,但是每个人都没有怨言,你一言,我一句,大家干的热火朝天,一挖就是好几天,等淤泥都干了,再用平车拉走,每年都是这的干。
   住在窑洞的日子,别有一番天地,每天做饭的时侯,家家都是烧的炭火,浓烟滚滚,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每人端着自家的碗,搬个小板凳,坐在自家的门口,边吃饭边聊着一天的趣事,今天谁家吃好的,都要招呼四周邻家的孩子们,过来一块尝尝,虽然东西不多,但更多的是一种浓浓的邻里深情。大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孩子们可以吃,改善一下生活,但大人们不吃,因为那个年代,物质太匮乏了,长辈们舍不得吃,最好的食物,都分享给孩子们。
  
   二
   小时候,我们吃不上多好的食物,一年四季,都是吃的最便宜的饭菜,大米基本上没见过,大鱼大肉,就更不用说了,看见点肉,就馋得不行了,零食基本上没有,吃块草纸糕,来瓶罐头,那都是生病了才有的待遇,夏天,切个西红柿,撒些白糖,那就感觉香的不行了。偶尔,也能吃个西瓜,家里自制的凉粉,让我们感到特别地凉爽,中午吃碗过水面,粗粮多,每天变的花样吃,河捞面口感较好,手擀面粗细均勻,篱疙瘩简单省时,红面沾片酸辣适中,揪片讲究火侯,隔上几天,吃回拉面,剔面溜尖爽口润滑,擦疙斗香气扑鼻,凉面酱香开胃,晚上是稀饭和干粮。冬天,烤山药蛋,烤红薯,满家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玉茭面煮疙瘩,伙子饭,吃了身上暖和些,偶尔开个荤,大锅菜里,只有几片肉,父母都要给我们分开,怕我们抢的吃,咸菜是不能少的,每年要腌制不少,纯天然的野菜,也是经常吃。每个人二两的油,全家还不能都吃了,省下的,还要拿回老家,因为老家还有我们的亲人。直到现在,冬天来碗酸菜豆腐面,山药蛋拔烂子,这是我家的保留饭菜,只是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口感了,因为父母的爱才是天下最美的味道。
   父母总是很疼爱自己的子女,给了孩子们无私的爱。七十年代,矿上经常组织高产,为了让加班的矿工们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矿上食堂特意加工烩菜和馒头,把这些食物送到矿上的各个坑口,再分发到每个矿工手中,父亲和其他的工友们一样,自己舍不得吃,都要带回来,一回到家,家里有啥先吃点,长时间的劳作,体力消耗特别大。到晚上吃饭的时侯,父母总是先让我们吃,吃着平时少有的烩菜和白白的馒头,我们特别地高兴,也知道,父母怕我们吃不饱,所以,他们不敢动筷子。
   几代矿工的梦想,大家都在渴望,什么时候也能住上宽敞的楼房,人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幻想,大家都想像着未来生活的样子,住在宽敞的新房内,做饭不用在烟熏火燎,用上现代化的东西,想几点做饭,一开火就行。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管,再也不用风吹日晒,炎热受冻,一开水管就用上洁净的自来水了。再也不用去外面上公厕了,不用忍受排队和煎熬了,冬天能通上暖气,家里也不再是灰尘多的擦也擦不完。这个美好的理想,陪伴了我们走过了几十年。
   矿区职工家属的生活环境,时刻离不开省市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时间到了2003年,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莅临西山,深入矿区,现场调研,入户访谈,相关职能部门科学规划,实地考察,市区两级政府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棚户区改造工程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多方论证,充分调研,借助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趁着煤炭市场旺销的有利东风,西山煤电决定对白家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
   听到这振奋人心地消息,整个矿区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盼了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就要成为现实了。当大家看到清晰地工程规划图时,大家切实感受到棚户区改造,让矿工家属们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煤矿职工的关心,企业对矿区环境改善,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承诺。大家想象着未来矿区的变化,感觉到为矿区奉献了几十年,终于可以住上宽敞的楼房了,大家都想到一处了,舍小家,顾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是白家庄建矿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职工家属的关心和爱护,要让我们的矿工尽快住上宽敞的楼房,尽快改善矿区的生活环境,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各级政府共同奋斗的目标。讲解政策,入户摸排,倾听民生,征求意见,合理调配,尽快开工,白家庄街办和矿区,迅速展开前期筹备工作,民生工程要做实做细,工程规划,材料招标,承建队伍,工程质量,全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程接受社会各界和矿区职工的监督。
   当大家面临拆迀的时侯,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住了几十年的平房,就要夷为平地了,但想到不久的将来,大家的心情又是很期盼,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建楼房全部保质保量,按期竣工,体现了党的各级政府真正把民心放在重要的位置。当我们乔迁新居时,老父亲在宽敞的楼房内,激动地整夜未眠,他说,想也不敢想,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这样的楼房,家里自来水,卫生间,煤气,地暖,一应俱全,这都是共产党给咱百姓办的实事,这都是政府给咱矿区办的好事,这样的生活,放在旧社会,想都不敢想。父亲虽然没文化,但他说的话,我一直都记着。
   童年,各种食物都是凭票供应,各家的条件基本都一样,我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记得,我到了上托儿所的年龄了,那时的托儿所依山而建,紧邻学校的后方,是三间大大的瓦房,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条件十分地简陋,环境也非常地差。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天,四周的门窗都在走风,屋内的摆设也简单,四周放着高低床,都是从自己家拿的被褥,靠墙角的一边,放的两个尿盆和一个桶,天气不好或冬天,就用尿盆,桶满了,阿姨给倒了。
   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在家吃饱饭,并且把今天的午饭带好,跟着姐姐,或者是父母,把我送到托儿所。那时,托儿所有九十多个孩子,仅有的三个阿姨,既要教我们简单的文化知识,又要照顾我们的曰常起居,劳累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每天早上,先讲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到了课间活动的时间了,阿姨让我们排好队,先去外面的公厕,最后再排着队回来,没有阿姨的允许,哪个孩子也不能在外面逗留。回到院子,院子里立刻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开心地玩耍起来。

共 20419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童年的粗糙的,更是艰难的,作者以深情的笔,瞄准了过往的日子,淋漓尽致,洋洋洒洒,两万巨制,可见用心用情了。童年的窑洞,藏住的是旧时光,屋顶漏雨,生活艰苦。但有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饭菜粗糙也有味。随着日子的改善,矿区有了进步和改善,如今拆迁,反而不舍得那时的旧居了。节日矿区,生活舒适,各种设施齐全,进俱乐部看电影,非常方便。商店,矿井,菜场,照相馆,都是作者笔下的留情物,因为带给作者的是温暖时光里的记忆。电视机,几代人的期盼,如今并不稀罕了。手表,小人书,是宠儿,只留在记忆深处了。炸麻花,贴春联,放鞭炮,过年的日子,真的是让人难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处处都变样。童年的生活的苦,因有了今天日子的甜,反而更有味了。这篇散文,把摸细腻,表达充分,描写叙述很用心,值得人们通过阅读来重温那些日子的画面,感恩今日的幸福生活。推荐文友赏读,问候作者。【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1 19:36:26
  童年,不一样的色彩,是今天生活的底色,不能抹去,感谢作者给了我们怀旧的文字。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继续。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8-01 20:18:49
  浩荡长文,用心用情。童年的底色是人生中最纯净的色彩,学习拜读!
3 楼        文友:老百        2019-08-01 20:50:15
  向龙城之子问好,柳岸社团欢迎你!
   为便于联系,请加柳岸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龙城之子        2019-08-01 21:09:08
  各位老师好,请指点一下本文的不足之处,谢谢
5 楼        文友:老百        2019-08-02 06:47:04
  篇幅较长,若有压缩,效果会更好!
   本文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6 楼        文友:龙城之子        2019-08-02 09:21:28
  自媒体时代的兴起,无疑是时代进步的产物,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普及与提高,交流与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文学写作也好,诗词歌赋也罢,终归还是小众文化,多元文化的发展,纯文字写作究竟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8-02 15:05:50
  童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童年,岁月友情,珍藏心中,温暖常在,一路珍惜,八月吉祥,夏日安康!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