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老家(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老家(散文)


作者:江北乔木 举人,44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96发表时间:2019-08-10 13:26:32
摘要: 说起老家来,还有老家的桥,那是一座座致富桥。还有老家的土地,老家的林果……老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挂在我心上。因为,老家那是我的根,是我生于斯、养于斯的地方……

老家,这是个神圣而亲切的字眼,一提起它,总会勾起我缕缕乡愁。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乔家村,是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村子了。据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言先奎从平度城里迁到这里立村,取名言家营。后来石姓迁到这个村子,因人丁旺盛,改名石甲村。清初我的乔姓老祖乔公浪从平度城双凤桥迁入这个村子,渐成主姓后,又改为乔家村,一直延续至今,再没更改过。
   数百年来,村子里居住过言、石、乔、荆、宋、张、官、李等十姓人家。数十年来,一直以乔、荆两大姓为主,现在是700余户近2000人口的大村子。
   村子地形地貌特殊,东北两面环山,北高南低,呈簸箕型。一条长河盘旋着从村边绕过,环绕了大半个村庄,“背山面水”的宜居之地,令父老乡亲们津津乐道。
   说老家,总也绕不开老家的那棵老槐树,老家一辈辈传下来叫它大槐树。这个村子里数它老了,它成了村子的镇村之宝。据在老槐树下居住的一户男主人说,他爷爷的爷爷曾口口相传说,这棵老槐树迄今没有知道它多少年岁。前些年,青岛市古木专家专门对老家的古槐考察、论证,认为这棵古槐树龄在500年以上。消息一传出,震惊了全村人,惊动了青岛、平度博物馆官员,迅速派人来,拍照片的拍照片,用石头将古槐圈了起来,在古槐树桩的醒目位置挂上了“青岛古槐名木”的牌子。
   数百年的古树都是有灵性的,老家的大槐树似乎也是这样,也曾流传着这样那样美丽而神秘的传说。老家人都信奉大槐树,觉得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一直护佑着一辈辈子民们。
   老家的大胡同十里八乡闻名,大胡同里高墙林立,巧妙地分布着正房、前房、侧房、过道、牌坊等,建筑风格古香古色、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设计风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如一条长龙,龙头高昂在胡同头,龙尾甩摆在胡同尾,四只爪抓在胡同的拐弯处。大胡同神秘而伟大,抗战时期日伪军进村扫荡,又大又厚的大门一关,日伪军就吃了闭门羹,等他们猛醒过来,游击队员、乡村百姓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在很久以前老家分布着茔房、供销社、学校、药铺、磨坊、油坊、铁匠铺等,这些场所自然就成了人们的聚散中心,每天熙来攘往络绎不绝,有骑着自行车到供销社里买油盐酱醋的,有推着小推车到磨坊里磨面打油的,有结伴步行到学校里上学的,有急急地到药铺里拿药的,还有碰到熟人站在街头闲拉呱的,各色人等,热闹非凡。
   老家的山可不是一般的山,放眼望去,群山连绵,悬崖峭壁,层峦叠嶂,老家就依偎在群山的怀抱里、树林的护围中。周围的群山自然形成了一个簸箕型的山坳,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在这个山坳里天然形成了“大石门”和“小石门”,如神工鬼斧雕琢而成,在这个山坳两端遥遥相望,这里成了方圆数百里到登州赶考的必经之路,从这里不知走过了多少文化人。
   老家的山中奇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石山上耸立着一块巨石很奇特,站在石山与长龙山两座山峰之间的公路上的一个角度遥望,酷似一个戴着乌纱帽的状元,故称“状元石”,民间流传着的一句口头禅:“长岭对石山,辈辈出状元”,这就使状元石的传说更添了神秘的色彩,应验了这个美丽的传说,在距家乡不足十里的地方出了北宋大中祥符八年间的状元蔡齐,他从熟时常约文友在这里诵诗书、论文章,在老家人眼里,“状元石”似乎成了蔡齐的化身。后来南方的一个风水先生来到这里,一看两面高山耸立,中间流水潺潺,竟有这么好的风水,就要想法把它压住,趁夜晚在长岭坡的山脚下埋了一个姑子坟,此后家乡出的知名人物少了,人们便对“南方人会踩地,北方人会看天”这句民间古训深信不疑。即便这样,人们仍寄希望于状元石,有人专门请来石匠,为正在上学的后代在状元石脚下刻上名字,期望带来好运。在“状元石”的下面有两块天然怪石宛若神工鬼斧雕琢而成的“瓮”和“炕”,象征着吃饭有粮睡觉有炕。
   在西山坳里有青石劈、仙人桥、沙子涧、石胡同等秀美的山川。这里的最高峰当属“青石劈”,山峰高数百米,悬崖峭壁,巍巍壮观,山峰上有一条窄窄的人行小道,在奇险处大约一步远的一段只有二十厘米宽,这是常人不敢过的地方,只有仙人经过,故称“仙人桥”。在这个山坳里两边高山耸立,天然形成一个“石胡同”,曲径通幽,泉水叮咚,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
   老家水的源头自老家最高山峰廓落崮下涌起,虽然水流不大,但流出了全国第一座村级塑料防渗大型水库。跃上水库大坝,给人的感觉就如同长江三峡大坝。龙湾水库被两岸的青山夹在中间,似一颗明珠镶嵌在峡谷里,游走在气势宏伟的水库大坝上,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群峰倒影,宛如古诗人所描绘的“一带青山中立图”。龙湾水库的建成后被列为平度市八大景观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引来了各级领导前来视察,原国家水利部副部长侯捷参观后赞扬说:“这是村级自建全国最大的石拱坝水库。”原山东省长赵志浩视察后高兴地说:“来之不易,它一定能造福人民!”
   在龙湾水库的下游有一道清泉,都叫它“神仙泉”,泉水清澈,甘醇可口。它有一段奇特的传说,曾听老家老人说过,过去人们沿着大石门到周遭村走亲戚,晚上返回必经过“神仙泉”,有一天晚上有个村民经过这里的时候,听着有拉胡琴的声音,吓得他拔腿就跑,晚上再也不敢把这里走了。事后有人分析,夜深人静的时候,泉水敲击着乱石发出叮咚声响,就像演奏着动听的乐曲。
   老家的山水养育了老家人勤劳、朴实的性格,红色根据地锻造了家乡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争的作风。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乔天华受抗日战火的洗礼,成为驰骋疆场、转战于胶东大地上的“常胜将军”,他转战于胶东一带,是胶东大地上的一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也是《平度县志》记载的平度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新中国成立时,乔家村有49名烈士为国捐躯血染疆场。据《平度县志》记载,在全县乡村中乔家村牺牲的烈士最多。历次战争的幸存者在军队里荣立赫赫战功,有3位师级以上的将领。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乔家村题写了“乔家村抗日战争纪念馆”碑文,乔家村又竖起了“乔家村革命先烈纪念碑”,以告慰牺牲的先烈们。
   我的大舅官先福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村支书,是那代人的杰出代表。从“吃食堂”开始,组织成立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带领社员在冰天雪地里改河造田,满山遍野种植林果,发展特色经济林,壮大了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前夜,乔洪业接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乘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他组织村“两委”班子、林业技术员从外地参观回来,对果园进行了分组承包,当年就出了3个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眼看着承包户腰包鼓起来了,村民们纷纷要求把果园包到户,班子一商量,千亩果园很快就包到了户,家家户户腰包鼓起来了,腰杆挺直了。我为老家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外面的山水再美,也不如老家的美。老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刻记挂在我心上,因为老家是我的根,是我生于斯、养于斯的地方!

共 28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老家是一个亲切的字眼,是一个人的魂之所依,根之所在。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老家的一切。老家地形特殊,两面环山,呈簸箕型。一条长河绕村而过,一棵具有五百年悠久历史的大槐树为故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老家的大胡同更是远近闻名,战争年代,它一次次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挽救了乡亲们的生命。这儿名人辈出,其中乔万里就是从大胡同里走出来的人物。村子大交通便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家的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风景秀丽,老家的石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老家的山资源丰富,像一座天然的宝藏,养育着老家的人民,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人们吃山上的野果、野菜度过了难关。老家的山是人们悠闲娱乐的场地。龙湾水库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雄伟、壮观,水库下游的神仙泉,演奏着动听的乐曲,令人陶醉。这篇美文具有史诗般的壮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语言灵动,行文如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的无限热爱之情。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8-10 13:28:48
  感谢乔老师带来的精美散文!祝愿老师佳作连连!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8-10 16:15:21
  文章语言灵动,行文流畅,全方位地展示了故乡的魅力所在,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石都是那么的美,作者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9-08-10 16:19:03
  文章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诗意唯美。老家,生命最初起航的地方,已深深地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爱它的一切,无论贫穷还是富有。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