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养气为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看点】养气为文(外一篇)


作者:者夫 布衣,40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2发表时间:2019-08-13 20:29:20
摘要:前一题谈无论从事新闻、公文和文学写作均可养气,且能互补,并写下雄文三篇。后一题是对物是人非的探讨,遂自得出古人欺余,物非人也非才对,才对。

文不可学,气可养。为文一靠天赋,二靠养气。生有天赋,心有浩然之气,必能写下雄文三篇。天赋源自父母,若无天赋,则成绩平平。左脖子学声乐,色盲弄绘画,可想而知!为文亦然,无天赋则难。天赋不能学而有之,文不可学而精之,然气可养可增。养气在于阅读,养浩然之气在于不断地阅读。除专业学术论文而外,文可分文学、新闻和公文。文学恣肆汪洋,新闻真实隽永,公文言简意明。为文学者必能为公文和新闻,为公文或新闻者则不一定能为文学,然言文学被为公文为新闻所贻误者众矣。此言差矣,吾意却不然。阅读可以养气,养气则能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就会下笔若有神,就会铺纸执笔立挥而就,就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技巧可以增气,增气亦能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就能写新闻是新闻,写公文是公文,写文学是文学。为公文为新闻不会与为文学打架,更不会贻误文学,只会裨益文学,给文学插上翅膀,而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并与白云和飞鸟比肩齐飞。夫缘何故?缘于为文要文从字顺、言意明白的基本要求。公文、新闻是文,文学也是文;为公文为新闻的文从字顺、言意明白,也是为文学的基本要求;且这一基本要求还在为公文为新闻中得到了练习,并在练习中练就了驾驭语言文字的本领。是的,诗的攻夫在诗外,文学在文学之外;这个外,就包括为新闻为公文在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公文为新闻也可以攻文学之玉。练习得到了技巧,技巧必能增气。为公文为新闻所养之气,必能有助于文学。公文所养之气,新闻所养之气,文学所养之气,既然是气,当然就能相互迁引相互嬗变相互裨益,而复合为浩然之气。只不过,不同文体有不同文体的要求,不同文体要用不同的头脑,为文学就用文学头脑,为新闻就用新闻头脑,为公文就用公文头脑,再辅之以气,就能快刀斩乱麻,而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写出雄文三篇。养气来自阅读,增气来自技巧,技巧出于练习,练习才能得心应手。为文养气,养气为文,方是上上策,其余可略而不论矣。
  
   物非人亦非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草园,比草园更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坚信吾心即宇宙。吾心即宇宙,无论大小、厚薄、高低均能装下;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能装下;无论世界、精神、物质照样装下。世界由精神和物质组成。物,远看则小,越远越小,邈然无踪无影;近观则大,越近越大,凛然庞然大物是也。金沙江亦然,近睹则浩浩荡荡,白浪翻滚,若驾云布雨御水一狂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远眺则平平静静,柔弱无力,如从土壤里无故钻出,而于地面缓缓爬行的一蚯蚓。物乃同一物,江乃同一条江,但观之的远近不同,感官的大小也不同焉。近观就大,远观则小,小之又小,以至于无物。无物即无有,无有则恍恍惚惚,浑浑沌沌,一片邈然,什么也没有。大小为物的形体,即物在宇宙中所占据的空间。远近则为与物的距离,距离决定了物的大小。余曾在金沙江边做过孩子王八年,金沙江我看了八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沧海桑田。阔别三十年,再伫立于鱼鲊古渡口,已然物是人非,再看不见一张熟悉的面孔,寻不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只有山还是那山,只有江还是那江。面对金沙江,余心也波涛翻滚,扼腕蹙眉,差点就切齿而愤然;然冷静下来,细观之慢思之,则蓦然发现:岂只人非,物亦非也。距离的远近,决定了物的大小;距离远之又远,凛然大物也将消逝无物,以至于无有。这是空间的距离,这是空间距离造就的神奇感官视觉。世界:物质和意识,宇宙:空间和时间。照此而推,距离有空间距离,就必然有时间距离。山已不是那山,江已不是那江,再寻不着一处熟悉的物事。这就是时间的距离,这就是时间距离所造就的意识官能感应;它比空间距离造就的感官视觉更为神奇,更为高级。于是,乃迎风慨然叹曰:古之人错矣!金沙江,我熟悉,又陌生,还迷惘;熟悉的是过去,陌生的是现在,迷惘的是将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抬一抬脚,不带走一滴江水,连一张照片也不拍下带走,余叹息连连:不是物是人非,实是物非人亦非;遂转身离鱼鲊古渡而去。

共 16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的上部为写文得以养气为主,所谓养气既阅读,文章的立意很有道理,练习得到了技巧,技巧必能增气。换句话说,撇开天才之说,勤奋才是最主要的。在外一篇《物非人亦非》这篇中,文章借用雨果那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草园,比草园更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由此延伸出物质在时间、距离上的差异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同,也即物非人亦非。老师的这篇文章蕴意比较深奥,但仔细想,真的是很有道理的。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8-13 20:30:39
  很有哲理的一篇文章,解读不到位处还请见谅。
回复1 楼        文友:者夫        2019-08-14 11:31:29
  感谢老师!老师谦虚了,老师解读得非常好,并出了新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