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呈现秧歌魅力奉献文化大餐(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呈现秧歌魅力奉献文化大餐(散文) ————武乡县立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秧歌剧团“送戏下乡”纪实


作者:蒋平 童生,81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07发表时间:2019-08-15 20:02:20


   当我站在韩庄村戏场的那个下午,舞台上正在演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几个小孩子扒在戏台前一动不动地看着,戏场里坐着两排老人,周围的矮墙上、外面的空地上站了一圈一圈的人。天热,人们大多都挤在阴凉里。
   散戏了,好多人竟还是坐在戏场外面。问其中一个老者,他说自己是附近村子里的,等看夜戏。未等我问,他就絮絮叨叨地说开了:武乡秧歌剧团实在好,行头好唱得越好,水平实在高。听到他说话,好多人也凑跟前来。
   原来,这是韩庄村第一次唱戏。刚听说村里要唱戏时,韩庄村的百姓就把这一好消息迅速地告诉了亲戚朋友,以至于剧团到了韩庄村时几乎没有了住的地方,好多人只好住在村委会。
   “唱得好,俺们就认这个剧团。”人们说。朴实的村民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剧团刚来到村里时,有空屋的人家接纳了演员,还给他们备好开水;村子里七十二岁的赵昌进把家里最好的铺盖拿出了四五付,亲自送到了村委会,还义务帮厨三天;村委在知道剧团自己做饭时还送来了米面。他们觉得实实在在就好,喜欢听戏就得好好待承演员们,好好地招待武乡秧歌剧团。武乡秧歌到底有什么魔力?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受到追捧?为此,我走进了剧团。
   难!秧歌之路难于上青天!
   “这是剧团到的第四个台口,俺们已经从家里出来十七天了,每个村都是三天五场戏”张立君说。
   张立君是剧团的负责人。见到他时,他正在后台盯着音响。和他一起守着音响的还有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简单寒暄,说明来意,他开始了讲述。
   原来,村民口中的武乡秧歌剧团真正的名称目前还是“武乡县立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秧歌剧团”。尽管从名份上来说,他们似乎还不能算真正的武乡秧歌剧团,但实际上他们的实力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县级剧团的水准。张立君也是按县剧团的标准来打造这个剧团的。
   在接到县文化旅游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演出通知之前,张立君就未雨绸缪做了各项准备。在去年投资八万多元的基础上又投资六七万,按县级标准又添置了古装戏服、道具、布景等装备;为了不扰民,还添置了四十多张床。他说:“现在演四天七场戏没问题了,服装道具都齐备。”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张立君的家底儿够厚了。光这次下乡演出拉戏箱的车就是整整四辆大工具车,连上演职人员又是三面包车。
   然而,他今年新添置的这些设备基本是靠“借”和“赊”的。为着剧团的发扬光大,他向剧团部分演职人员借钱购置了服装、道具。还有部分如布景等至今没有付款,仍在赊欠着。他是把家里每一分钱都用在秧歌剧团。这次“送戏下乡”时张立君身上只有二十元钱,临走又“抢”了爱人二百元。爱人急得,家里那个小商店根本就是个冷门货,可一卖上几块钱,立马又被张立君搜刮干净了。儿子张智霖上学报名缴费没钱,错过了学校的规定日期,学校以为这孩子不来了,可他们哪里知道正在哪几天张立君已经是弹尽粮绝山穷水尽了呢?不仅如此,正在寨上演出中的灯光音响等设备因为下雨灌进去了水,烧了。张立君急得上了火。可是老百姓还要看戏呀!他顾不上给儿子报名,赶紧回家另拿一套设备,又借钱去长治修音响,一颗心要操碎了。这次下乡演出张立君没有上过场,可嗓子还是哑了。
   之后他白天要盯着音响,晚上还得守着。一天忙得饭也顾不上吃,有时夜里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长期的作息时间混乱,加上饮食不规律,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胡子拉渣的老头儿。我见到他时,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变得又瘦又黑还哑着嗓子。可他说,“苦不怕,难也不怕,叫我唱戏就行!”
   撑!虽九死而犹未悔!
   其实不光是张立君本人,整个剧团的人也是硬撑着做。这次出来吃喝的费用基本都是李彩霞垫付的。李彩霞在剧团后勤负责采买,每次出去总是捡最便宜的食材买。为了省几毛钱,她早起赶早市,什么便宜买些什么,能七八毛买到的绝不花一块钱,能吃成就行,她要为剧团节约每一分钱。做饭的大师傅岳生贵说,“刚来剧团时立君就给了我一把勺子一把笊篱,光说‘老岳你负责哇!’你说,叫我负责甚了……”缺的东西太多了,可他抱怨了一小会儿还得想办法担水造饭。四五十号人要吃,他还得麻溜地做出来。熬汤没米他和李彩霞就从家里拿些,蒸馒头没有碱面也从家里拿些,烧菜没有葱就那样炒或者他就出去问人买,馏馍馍连个箅儿也没有,他就锯上柳棍棍编,什么刷锅刷子,抹布,全是自己家里的,反正是有啥办法就想啥办法。为了给大伙儿吃刀削面,老岳从回收公司花了一块钱买了块铁皮磨成三个削面刀;台上人没水喝,老岳从家里拿了水壶开了水送给演员;带的煤气只有一小罐,他最怕没气。现在不能烧柴火,他觉得好难。夏天还好,冬天连油壶醋壶都会冻住,其中辛苦谁知道呢?不光是后勤,其他人也是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为了节约床,小演员是五个人睡三张床;难!可为了武乡秧歌他们都支持张立君。
   诚!精卫无穷填海心!
   在这个剧团,不光是张立君,其他人也是一心扑在秧歌上。他们总想着把这精神大餐送给百姓,完全忘记了自己。他们住在乡下,上午排练,下午晚上演出,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忙忙碌碌中,有人顾不上吃饭,有人也就是潦草地简单对付一下。这不,在杨李枝村暴留庆老师不慎摔倒了。大家听到声音立马围拢在他身旁,七嘴八舌地询问伤情。他倒好,不是急着叫大家送他到医院而是告诉大家,“我不打紧,下午还要演出,你们准备你们的”。身边的人瞬间泪奔。张立君不敢怠慢,立马通知他爱人告诉老暴摔倒的事情。暴夫人第一句话说,“立君,你带好你的团好好唱,剧团不能没有你。老暴有我,我来照顾他。”没有怨言更没有指责,那一刻张立君落泪了。夏日酷暑难耐,连三赶四地排练、演出,人们热血沸腾不知疲倦,可身体分明在提示他们需要歇歇。暴留庆老师刚送去治疗,魏玉秀老师在寨上村又碰着头了。魏玉秀老师已经七十岁了,平时腿疼得走路都站不直,可一扮上就像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英气逼人。谁也不会想到他年纪已经这么大。用他的话说,一装扮上就是另一个人另一种思想。那天他匆忙之中额头一下子撞到音响上,血霎时就流到脸颊。大家担心他,赶紧把他送到村卫生所。简单上药之后他就随大家回来又上了妆,登上了舞台。
   无论是老演员还是年轻人,他们不顾疲劳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声音感染着观众,赢得了老百姓的阵阵掌声和万般厚爱。魏文梅演秦香莲时,底下观众哭成一片掌声也响成一片。有人说,武乡人不会鼓掌,那是未到动情时深情处。大部分演职人员平时都跟着乐团演唱每天可以挣不少钱,为了秧歌剧团演出,他们硬是一天假都不请,只为着支持武乡秧歌。
   本地演员敬业乐业,常住外地的演员也是一呼百应。张立君一个电话一声呼唤,那些漂泊在外的演员立马赶回。他们从长治、晋城、高平、榆次等地急匆匆赶来了。王素红老师为支持张立君专门从长治回来住了十几天,既精心培训指导青年演员又亲自上场;晋城归来的史效清(饰演包公)母亲病了,他找人看护好母亲,自己跟着剧团演出;在晋城上班的李俊川每次坐三个小时的火车回来,演完就走;在外县剧团打工的鼓板师张志斌、李勇(饰演铁嘴老三)路翠平(饰演佘太君)夫妇他们因事回家,办完事听说剧团正在下乡,也友情演出两场;榆次工作的赵红波(饰演《雁门关》中八郎)本来是回家探望生病的母亲,听说剧团在型庄村唱戏后,他安顿好母亲,主动上去唱了戏才紧赶紧地坐上晚七点的火车去上班……
   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只想着能真真正正地把“文化大餐”送给老百姓,把最好的秧歌戏曲送给乡亲们,把武乡的本土文化传承好。“老百姓待见,俺们就高兴。”这是他们的初心,他们永远牢记着。
   喜!乡人谁人不识君
   付出总有回报。他们在酷暑里坚持排戏更认真演戏的精神打动了每个“送戏下乡”的村庄。刚开始下乡时,一去演出村里就下雨。老百姓高兴地说,演得好唱得好一来了还下雨,立君是不是带的龙王爷了?早知道你们可该早些来唻。有的村支书也说,你们不光送戏下乡还送来雨缓解了旱情,明年了可得早些下来啊。演员们更开心,还有什么比被认可更高兴的事情呢?
   剧团下乡时自带锅碗、灶具、床铺,绝不扰民。村民们看到总觉得过意不去。他们用无私援助来表达着他们对武乡秧歌的喜爱,每个村庄无一例外地给他们送了米、面、菜蔬,还打发了帮厨。他们感激剧团人送来的“文化大餐”,更享受这样的饕餮盛宴。在韩庄村演出结束后,村民又自发筹集了四千元钱加唱了一场才放他们离开;在型庄村,夜戏戏场里坐满了戏迷,演出结束全坐着不走,直到最后再加唱了歌曲才满意离场。除了坐在戏场里的人们,很多人天天盯着快手直播,有人刚进直播间还闹不清是哪里的剧团时,竟猜测是高平剧团、专一团。他们没想到立军秧歌剧团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和实力。在“山西云朵”的直播间有时观众竟达到七千人之多。这是立军剧团的魅力,也是武乡秧歌的魔力,更是武乡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在这一声声秧歌里,乡村的活力被激活,村子里又出现了往昔的热闹,恢复了原来的烟火味。乡村人此刻不仅仅是心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获得了愉悦感。
   一路走来,一路好评!贾豁村、杨李枝村、寨上村、韩庄村乃至到后来去的型庄村都给他们送了锦旗。而尚未去演出的村庄听说他们开始了“送戏下乡”也早早地去文化旅游局预定,唯恐错失了机会。
   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打动了一个个热爱武乡秧歌的戏迷。家住墨灯乡新村的董志明先生听到立军秧歌剧团在杨李枝唱戏,不顾年老体迈,从家里骑上摩托车去洪水镇上买了肉、豆腐、茄子等菜蔬送到杨李枝村;在寨上村演出时戏迷魏维平、李江波、陈华军买了矿泉水送到剧团;在韩庄村演出时孙俊堂先生买了二百蒸馍送了过去……
   太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剧团人感激,而他们也用最好的声音来回报乡亲们。他们原来想着的是“不扰民不添乱,不给百姓增负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就好。可实际上,老百姓多么盼望他们来“骚扰”。在“送戏下乡”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被喜欢被欣赏,更重要的是被认可被追捧。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繁荣武乡秧歌文化的信念。
   写完这些文字时,我突然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自己出钱帮助张立君他们?且引用董志明先生的一段话释疑吧:立君办的是武乡二十一万人民的事,他把所有积蓄和全部精力用在弘扬地方文化上,他的事迹十分感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族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几乎被西方文化荡涤一空,振兴地方文化,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
   是的,现在不做何时做?唯有如此,武乡秧歌所代表的传统文学和艺术精华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武乡秧歌这个剧种才可以繁盛不衰,地方文化才能大放异彩。

共 4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孩子一段看戏和老者的评戏片段描写,可见人们对看戏的热情痴迷和对武乡秧歌剧团演出的高度认可。作者接下来的一句“武乡秧歌到底有什么魔力?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受到追捧?”起领后文,让我们走进武乡秧歌剧团。说到剧团,肯定绕不开剧团负责人张立君。虽说剧团从名分上来说还算不上真正的武乡秧歌剧团,但是张立君按照县剧团的标准来打造,实际水平完全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县级剧团的水平。当然在强势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剧团负责人的努力付出,细数一件件事情令人感动。需要自掏金钱,付出人力,都是让人煎熬的。但是他们一个个凭着对艺术的热爱,敬业乐业,只想着能真真正正地把“文化大餐”送给老百姓,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动了一个个热爱武乡秧歌的戏迷。都说天道酬勤,武乡秧歌剧团得到了乡亲们的热爱和认可。以张立君为首的武乡秧歌剧团将传统的地方文化传承了下去,令人肃然起敬。文章逻辑清晰,叙述得体,充满正能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8-15 20:07:29
  真正的艺术人是用生命在做艺术,他们取得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呕心沥血。以张立君为首的武乡秧歌剧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和发扬着秧歌。值得我们敬仰和钦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