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卡卡麻(散文)
田卡麻,大人小孩都认得。
小时候挑猪草,到了田里,篮子放在旁边,先玩上一会儿。半开的卡卡麻花,随手摘下几朵,左手拇指食指捏着花托,右手三个手指团住半开的花瓣;一扭一扽,花瓣扯着粘粘的长丝,完美地和花托分开。然后,我们就拿它做装饰。可以粘在纤纤玉手上,然后翘着兰花指,转着圈边笑边舞;可以粘在鼻尖上,做出各种小丑的样子;还可以粘在下巴上,做成一朵鲜花美人痣。
我最喜欢把这朵小花,粘在眼角。只要慢慢眨巴眼睛,这朵小花就夸张地演绎一句俗语:眉毛动,眼睛眨。这原本是一句夸赞小孩子眉眼灵动的话,被我演绎得不伦不类,看见的人,无不笑得直揉肚子。
慕色降临,一群挑猪草的小丫头,一边往家走,一边沿路采摘卡卡麻的叶子,大家约好了,晚饭后集中。凤仙花早准备好了,就等卡卡麻叶子回去包指头呢。
老叶子不要,容易碎,嫩叶子也不要,容易破。我们只挑中间不老不嫩的大叶子,这样的叶子面积大,有韧性,一张叶子包一个手指头,妥妥的。
家家门前屋后,都有大片的凤仙花。我家有一个破碗,一到夏天,就没有断过加了矾捣碎的凤仙花汁。生产队里百十亩水稻田,天天下田栽秧的就十几个妇女。从开秧门到关秧门,差不多要一个月,妈妈的手脚丫都泡烂了。每天收工回家,洗澡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捣碎的凤仙花汁搽手脚丫。我们想染红指甲,不但在捣碎的凤仙花里加了明矾,还加上了烟丝,这样效果更好。烟丝哪儿来的?说是捡的烟头剥的,其实是从大人的旱烟袋里偷的。
几个小姑娘她帮你,你帮她。取一张卡卡麻叶子,把手指头放在中间,指甲向上。捏一点捣碎的凤仙花,摁在指甲上,把卡卡麻叶子从两边裹起来,在指端往回一折,用晒干的秧草当线,把一个个指头扎起来,十个手指就像戴上了指套,在灯光下晃晃,张牙舞爪的影子映在墙上,像魔鬼的手。
晚上疯玩一顿,累了回家睡觉。半夜醒了,铺上摸到一个软软凉凉的东西,吓得尖叫起来。拉亮灯一看,十个指头上的卡卡麻套子都掉光了,满床脱落的卡卡麻套子,像一个个肥肥胖胖的大青虫,压在身下的几个,早已经把汁水沾到衣服上,一块黄一块红的,第二天挨妈妈一顿训,也是难免了。
卡卡麻除了叶子可以包红指甲,它的果实也是我们很好的玩具。
我们常常摘下半球形的果子,然后沾上红墨水、蓝墨水、黑墨水。往书上、本子上一拓,一个个圆圆的“公章”就出现了。有时候玩疯了,巴掌心里、胳膊上、嘴巴上,都盖上了不同颜色的大印。课堂上,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喝令几个大花脸去河边码头,洗干净了再来上课。好好的卡卡麻果子,就没有个正经用处!
这个话肯定不对。不信你到茶食店里看看,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刚刚出了笼屉,还没有散尽热气,老板就用沾了食品红的卡卡麻果子,在馒头上印上了一个个喜庆的印章。平常买了吃的馒头,不需要盖红印,这些加了红印章的馒头,都是乡邻们预订的,有上梁的,又贺寿的,还有小孩子周岁满月的。卡卡麻果子随手可摘,这不是它的正经用途吗?
其实,卡卡麻最大的用途,是它的外皮。把它扒下来,沤烂了洗去腐皮,就剩下白色的卡卡麻茎。我们的祖先从两千六百多年前,就用卡卡麻茎织布做衣服。《诗经》中《卫风•硕人》里有这样的记载:“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这首卫风的意思是: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我们从诗中可以窥见,能穿得起麻纱罩衫的,都不是一般的老百姓。物以稀为贵,在后来发现使用苎麻之前,卡卡麻罩衫,其实就是现代人的披风,在两千六百多年前,那个修美的女人,是多么的拉风!
卡卡麻的药用价值,在实践生活中,渐渐被发现,被使用。它的种子清热利湿,解毒,退翳;它的根可治痢疾;全草苦,平。解毒祛风,可治痈疽疮毒,中耳炎,关节酸痛。
平常的卡卡麻,生于乡野荒地,不为人注意,不管是被忽略还是被重用,它都不卑不亢,年复一年,长成它自己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