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韵】向我看齐(散文)
“向我看齐”,这句话是我在一本教育书杂志上看到的,它的出处是成都武侯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提出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尤其是他当校长后,更是倡导老师向他看齐,学生向老师看齐。他们这样做了以后,全校的校风、学风都“今非昔比”,仿佛一夜之间,就“旧貌换新颜”了。
“向我看齐”,这仅仅四个字,说起来简单,细细想想,可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要求别人严于律己容易,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就往往另当别论了。李镇西校长上任后,开学的第一天,全校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们规规矩矩站在队列里,举起右手,抬头向国旗行注目礼,而教师们则稀稀拉拉,“各自为站”,有的甚至还看手机。李校长就暗中拍下视频,在校会上一放,老师们沉默了。从此,李校长就宣布:但凡在学生面前,你们向我看齐,学生向你们看齐!从此,“向我看齐”就成了武侯中学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慢慢的,就变成了武侯中学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看到这里,我在心里想:也许这才叫“为人师表”吧!
说到“向我看齐”,我就想起我在故乡六盘水上学时教我们语文的李亚楠老师。他是我故乡至今留在我记忆里最深的人了。我常常想,亚楠老师可能就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事迹,然后在我们面前试行的吧。比如,他说:“学会做事有条理是会做事,会学习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常听他说的一句话是“说给你听,做给你看,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养成好习惯”。为此,他就很注重培养我们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为此,他总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先做给我们看,让我们有一个可以模仿的范儿。他从不空洞地说教,避免我们行为的盲目。例如:他每隔一段一段时间,见大家行有所为懈惰了,他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我们参观他的宿舍——要求我们“一闻、二看、三找、四挑。”一闻:进门闻一闻他的宿舍里有不有异味;二看:看他的用品有不有摆放不整齐,不规范的;三找:找书籍、资料有不有凌乱堆放的;四挑:帮他挑毛病,看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结果,他让我们从挑他的毛病中学会了自律。学会了“挑别人毛病”的前提是自己应该先“正己”。这样,让我们无形中就校正了自己行为的偏差,学会了“律己”。
再比如:他当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要我们背古诗,他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要求我们背的古诗,他不仅全都会背,而且都是要求自己“倒背”,要求我们“顺背”。如我们九年级背第一首古诗《行路难》,他先给我们介绍了诗人作诗的相关背景,环境,处境,心情,其中的典故,诗词的意思以及文学价值等。他把这首仅有82个字的唐诗讲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让我们听得饶有趣味,兴趣盎然。然后他就告诉我们背诵的科学方法,要求“目标10分钟82个字”。大家一看,每分钟仅仅8个字,一下子就将背诵的难度化整为零,减小了背诵这一问题的心理压力,大家顿时信心倍增,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见大家情绪被激发起来了,就不失时机地当面展示他的“绝活”——当众倒背:“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清酒斗十千”。他的话音刚落,全班51名同学不约而同地一致起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摆摆手,又指指墙上的挂钟,意思是让大家计时、及时试背。结果,全班同学10分钟果然全部背出来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这样教我们,让我们从他那学会了“自律”,学会了言行一致,学习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梳理思路,学会了有条理地做事,分清轻重缓急,学会了思考问题,抓主要矛盾,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还有,亚楠老师针对我们“作文难”的问题,不仅告诉我们怎么读写结合,经常介绍一些写作的经验,而且还自己动手“写作示范”。我们之中有好事者,就在“度娘”里找到他的链接,百度过他的“大作”。他知道后只是淡然一笑:“你们就是喜欢搞事……”大家听了,也跟着会心一笑,然后真的有好几位就学他样,在作文网上“搞事”了。据说还有一位同学的作文在“江山文学网”征文中获一个一等奖。我们进网络去搜过,那同学的文章前还有一枚“皇冠”。让同学们很是羡慕。这又成为了同学们学语文的加持力。无形中也提高了大家学语文的兴趣。在这其中,我也算得上一个受他影响较深的“跟屁虫”,我也也有几篇小文在网上出现了,成了他“东施效颦”的一个影子。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看来亚楠老师也深谙其道,他实施“向我看齐”以后,自己在同学们中的威信也得到了提升。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他是最值得效仿的榜样,也是最值得尊敬的老师。他写的字形同学们自然模仿,他喜欢的书籍,同学们争相购买,他的阅读和写作等很多爱好也无形中影响了我班甚至全校的很多同学。他在我校同学们中,有不少的“师粉”。他的形象,也成了同学们无声的号令——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班级纪律比较涣散,有的老师上课闹哄哄的,只要亚楠老师的身影一出现在这个教室门口,乱声戛然而止。
由此看来,“向我看齐”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一个行为准则。
“向我看齐”,李镇西老师能,我们的亚楠老师能,其他人能否?我在心里想了很久,竟然生出了一个“妄想”——要是有一天,我们的同窗,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我们的邻里,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官员乃至整个社会,整个民族都能“严于律己”,都能面对他人,底气满满地大声疾呼——“向我看齐”,何如?
我想——一定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吧!
为便于联系,请加柳岸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