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有其子咋就没其父(随笔)
我常听大人们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多会从“褒义”的方面去理解,会想到军旅之家出英雄,将门之家出帅才之类。然而,大千世界,错位“逆袭”的事常有发生,往往会节外生枝,打破这个常理。
我这样说,是因为想起去年五月的一个周末,我的手机里突然闪过一个标题——《中国好儿子》。我作为一个男孩,对这类问题自然多了一份心思,于是,就继续看下去。里面是说广西某地的一个7岁男孩,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独自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往返20多里的乡间土路,把一个酗酒烂醉如泥的父亲平安接回家了。这事偏巧被好事的网友用视频拍下,发到网上,结果被众网友将这个7岁男孩推为“中国好儿子”。
一时间,“好儿子”的好评如潮,一下子成了“网红”。不过,在好评声中也夹杂在更多的吐槽声。有人质疑:母亲呢,家人呢,邻里呢,公众呢,甚至有人质疑交警。我小小年纪,也“随波逐流”。质疑其他人我还没那水平,我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儿子,从这个角度生出点儿微词:“有其子咋就没其父”呢?
我们回顾一下那个画面——“好儿子”是有“其父”的,而且就在“好儿子”身边。他在干嘛?他在喝烂酒,他在烂醉如泥,他在“灯红酒绿”中浑浑噩噩,晃晃悠悠,飘飘然,昏昏然……
相比之下,儿子是不是“太好”,其父呢?“醉好”——好得“一醉方休”……
其中不是有人问:“好儿子”的母亲呢?这还需问吗?这样的男人,能配有妻子儿女吗?哪个女人能跟他过?用中国人的俗话说:除非是瞎了眼吃错了药吧!好像有网友扒出,这位“好儿子”是单亲家庭。
自从我看了这个消息以后,很久心里都沉甸甸的。有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却认为,很多人家穷,就是像这类“好儿子”太多。就是因为儿子太好,太早“当家”,其父,其母过早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把本不该由儿子,女子承担的责任扛在稚嫩的肩上。就因为这种错位的家庭,父母“不务正业”,没有担当,自己放弃,让儿女“太好”,自己太孬,让一个家庭成了不堪重负的枷锁,拖累全家,使全家陷入困境——这样的家庭,不穷才怪呢。
至于网友质疑其他人,我觉得大可不必了。以我的看法,千条万条,家长失职是第一条。有这一条就足够了。
因此,我用一个儿子的视角看,在当今,在赚钱——赚大钱——物欲横流的背景下,最让我揪心的不仅仅是广西的这个“好儿子”,还有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好儿子”,哪怕是一些中产家庭,他们仍然在好条件的“孬家庭”中“担当”,用一双稚嫩的肩膀为“孬父亲”们承担……我常想——咱们今天,经济发达,好多人都富裕了,科技发达了,好多方面都进步了,而我们千千万万的家庭教育在与时俱进吗?我们的家长们在大把赚钱的同时,有想过他们膝下的“好儿子”们吗?有否记得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吗?还记得触龙的那句话——“爱其子就要为其计长远”吗?
我还因此想到一个不该想的问题——也是我的一位老师在一篇文章中的一个观点:全社会所有岗位都要持证上岗,而唯独只有我们的家长全部都是“免证上岗”。我想,为何免证?是全部合格,还是其他?这话的深意,其中蕴含老师的一腔家国情怀,是否应该让我们好好品味呢?是否应该让有关方面也多多关注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