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为了那份永不变色的初心(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为了那份永不变色的初心(散文) ——听李博文院长授课的启示


作者:快乐的兔子 布衣,147.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44发表时间:2019-08-26 21:59:01
摘要:上周五,临西县委组织部邀请河北农大科技研究院李博文院长为扶贫干部进行培训。我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有幸听了李教授的精彩授课——《试谈特色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的培育》,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荷塘】为了那份永不变色的初心(散文) 上周五,临西县委组织部邀请河北农大科技研究院李博文院长为扶贫干部进行培训。我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有幸听了李教授的精彩授课——《试谈特色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的培育》,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李教授为我们讲了三个小时的课,没有喝一口水,即使中间休息十分钟,他也没顾得上厕所。虽然准备了精彩的课件,但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每一句话、每个注解、每张图片、每项分析都讲的头头是道,中间还穿插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因为这是他的亲历亲为。就像放电影一样,时光穿梭到2016年,回到了他们驻村扶贫的许家营,讲述着那些酸甜苦辣,如同一位将军在讲述一场著名战役。
   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他们把贫困群众的优点、缺点分析的一针见血,他们“致富无财路,挣钱缺技能,心中无梦想,集体无收入”是穷根,“守旧、逐利、从众心理”是顽疾;但他们又“渴望借助先进技术致富,期待短平快的实用技术,通过合作得到更多帮助”,这是希望和动力。说出这些话,不像是一个在大学教室里讲学、办公室批改论文的教授,而是一个扎根农村多年的土把式,甚至比村里人还要看的准。他一个大学教授也能扑下身子,走进农村,走进农民心里,而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为何做不到呢?何况我的父辈也是农民。我从小就体会到农民耕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感受到农民生活困苦、收入微薄的无奈,却背弃了那份初心,把功名装在心上,考虑更多的是压力和待遇,面对困难常以专业不对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借口,能躲则躲。
   李教授他们没有忘记“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还是要依靠群众”,在做科普工作之前先做群众工作、先找带头人。动员并发挥村干部、有威信的群众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先搞试点再作推广,从不强迫群众服从,当许家营村书记提出“万一赔了怎么办”的顾虑时,李教授张口就说:“我一年收入十几万不要了,用来弥补你们的亏损”。这不是喊口号,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因为他也有父母妻儿,他也要为家人负责,但他面对许家营农民那种渴望摆脱贫困的期盼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贫困群众这个大家,而把小家放在其次。说实话,我从来不敢向群众说这样的话,我是有私心的。
   李教授他们选择实事求是,精准扶贫,没有随意拿来一项技术就在许家营搞实验,而是把地势、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研究个透,哪些地方适合种蔬菜,哪些地方种草、种油麦,都做了详细规划,变劣势为优势,集中优势力量攻坚,集成创新节水、节肥、节药、省工“三节一省”等关键技术,把科技优势发挥到极致。当然他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蔬菜上市时芸豆角只有1.5元一斤,他们也很发愁、郁闷,因为亏本儿,感觉辜负了群众。但他们的蔬菜生长期长,成熟的晚了半月,不仅平均增长3厘米,增收3成以上,还幸运的赶上了4.5元一斤的好行情,比普通豆角贵了3元,而且这种幸运一直保持了三年。为什么?因为他们自信呀,他们的产品优质率达到97%以上,他们淘汰的产品也比市场上的普通豆角既好吃又好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农民的命运,通过发展绿色食品芸豆,促进全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让许家营村一年就脱了贫。从每天五六十元到一百元,不仅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让部分外出务工的人员返乡就业。李教授他们与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讲到从事农活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有的八十六岁高龄,特别是老人在搭塑料棚的时候,被风卷起摔落在地的时候心里都感觉到疼。我听着都流泪了。“教会一项技能,致富一个家庭”,为此,他们引进了马铃薯、芹菜、西葫芦等新品种20多个,示范大棚蔬菜施用微生物肥料等关键技术12项,面对面传授技术,手把手教农民。他们让农民开了眼界,种了一辈子地,从没有见过长得这么好的菜。“农大教授有真功夫,挣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们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真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因为他们勇于担当,踏实笃行,以天下为已任,这就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河北农大“太行山”精神。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扶贫干部学习的榜样。

共 1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为了那份永不变色的初心》这一篇散文,作者以纪实的文笔,将自己参加临西县委组织的扶贫干部培训时,听河北农大科技研究院李博文院长讲课,把李教授他们在许家营精准扶贫的故事记叙,事例鲜活。借自己扶贫的感触,与李教授他们扶贫工作进行对比,从而把李教授他们具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赞颂,李教授他们是我们扶贫干部学习的榜样。总之,文写主题突出。推荐阅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9-08-26 21:59:53
  文写弘扬正能量,赞!
2 楼        文友:程南        2019-08-26 22:00:19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