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雨后登鹳雀楼(散文)

精品 【星月】雨后登鹳雀楼(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3发表时间:2019-09-01 20:33:42
摘要:在平台西南角,有一尊王之涣等身铜像,他左手挽纸,右手援笔,挺胸昂首,将大好河山尽揽胸怀。猎猎雄风吹拂着他的长袍广袖,清亮的雨滴,正从他的额头、脸颊缓缓滑落。浓眉秀目,鼻直口方,前倾的下颔与高高翘起的胡须,透露出诗人豪放不羁霸气。王之涣在此,谁人还能逾越?鹳雀楼就是王之涣,而登上鹳雀楼的王之涣,更让鹳雀楼提高了文化与精神的层次!

【星月】雨后登鹳雀楼(散文)
   去年暑假,“黔之旅”返程时,经风陵渡黄河湿地,在高速公路上,鹳雀楼的风景区指示牌一闪而过,有心前往,怎奈已经错过了出口。
   这次到西安参加外甥女的婚礼,临行前就已经决定,回来时一定要去看。天下四大名楼里的江南三座——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我早已经悉数探访,唯独剩下这最后的也是最近的一座,却始终没有拜谒,心里总觉得是一件憾事,何况已经错过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下遗憾了。
   怎奈天公不作美。外甥女婚礼礼成后不久,连续几天高温天气的十三朝古都长安城,终于普降甘霖。我当时是被大雨阻隔在西安城墙第23号马面上,不得不买了一件雨披穿上。而且,这雨一下就是一宿,直到早上6:30离开酒店,踏上返程路途时还在下。彤云密布,能见度极低,从灞桥上高速时,ETC卡没能扫描上都不知道,一路雨中到潼关,出高速还很费了一番周折。
   过黄河风陵渡大桥的时候,雨停了,但天空依然阴云密布,转入运风高速30公里,鹳雀楼风景区也就到了。
   也许是阴天,这里游人稀少。偌大的停车场只停了几部车子;售票厅空落落的,只有我一人面对一名售票员;入口处也是,几名工作人员在那里聊天,看着我打卡进门;门前广场还有积水,映照着红灯笼的镂空照壁,也将远处的鹳雀楼尽收眼底。
   跨过一座石拱桥,鹳雀楼高耸天际。鹳雀楼位于黄河东岸,隔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临中条山和芮城县,与河南省交界,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鹳雀楼初建于北魏,唐朝重建,元朝毁于战火,一直到2002年,才又一次重建迎客,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黄河就在不远处的风陵渡与渭河并流,地势平缓渐成汪洋之势。你可以想象,在淤积起的一马平川里,这么一座七十余米高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那该是多么的雄伟壮观!
   沿着正甬向前,在圆坛的中心,有一块石碑,上刻“鹳鸣处”字样,说在这里击掌,便可听到鹳雀鸣叫声,而且起初清丽,越往楼前越浑厚,似小鸟到长成。
   没有人声鼎沸的喧嚣,我正好可以独享这份难得的宁静。我连击两掌,耳畔果然有尖利的回声传来,恰似雏鸟啁啾;再击,声音更加清越;我索性挎起相机,不再拍照,一边行进,一边击掌,让那美妙的鸟鸣声,在自己的耳际“啾啾”鸣响,一路直奔楼底。那鸟鸣声也的确渐渐浑厚了。
   沿着台基拾级而上,进得楼来。六层楼宇,分别将当地风土民情及黄河流域文明沿革尽数布展;楼道里,名人字画比比皆是,自然少不了各色名流、各种笔体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自然要说王之涣,就跟黄鹤楼与崔颢、岳阳楼与范仲淹、滕王阁与王勃一样,那楼阁与那诗文一起名扬天下,做诗文的文人呢,也借这楼阁诗文名传千古。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王之涣等四人,品德与功过我不敢妄谈,自然由历史评说,然而这千古流传下的诗文,应当是“立言”之最,不仅名重一时,而且还流传于世,至今仍然是尽人皆知,口口传诵,无人可以匹敌的。
   万里黄河先在鹳雀楼西边由北向南,而后就折弯一路奔向东海。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云人物。想来,人中之尊贵者,莫过于王侯将相,然而,而今的我们,还能记起几位?即使是贵为天子吧,也只留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位屈指可数。而王之涣却不然。他的仕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先是在冀州衡水做过一任主簿,被人诬告,乃拂衣去官,化游青山;后来又做了一回文安县尉,并卒于任上。也就是说,他最终只做了个从七品小小芝麻官,相当于现如今的副处级。然而,他的诗却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在鹳雀楼里有一幅壁画,叫做“旗亭画壁”,据说是国内唯一采用仿唐代彩画艺术绘制的油漆彩画,里面就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坛佳话。盛唐时期,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诗名并称,难分高下。一日三人在旗亭酒馆小聚,正好有一队伶人唱诗,三人约定,伶人唱谁的诗最多,谁就是最著名诗人。伶人每唱谁的一首,谁就在墙壁上画上一个圆圈,多者为胜。结果,先唱了高适一首,而后唱了王昌龄两首,最后才唱王之涣的,而且一连唱了三首。
   《全唐诗》里,王之涣的诗仅有六首,然而,《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千古绝唱。
   “立言”者,无需千言万语,洋洋洒洒数千言,也不要惊世骇俗,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契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给人们找到了一个倾诉心声的端口,让人们或为之振奋,或为之倾倒,定然会被人民大众欣然接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十个字,无一字生僻,却反映出诗人不凡的胸襟气度,彰显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千百年来,也一直鼓舞着人们勇于探索的不屈斗志。不得不说,王之涣就是这“立言”的佼佼者。
   登上鹳雀楼最高的观景平台,远眺云雾里连绵的群山,俯瞰丰饶的田畴、苍茫的大河,禁不住为诗人豁达的胸怀,赞叹不已:
   去岁蹉跎昨日登,诗情拾级伴云升。
   凭栏忽见王之涣,鹳雀楼高又一层。
   在平台西南角,有一尊王之涣等身铜像,他左手挽纸,右手援笔,挺胸昂首,将大好河山尽揽胸怀。猎猎雄风吹拂着他的长袍广袖,清亮的雨滴,正从他的额头、脸颊缓缓滑落。浓眉秀目,鼻直口方,前倾的下颔与高高翘起的胡须,透露出诗人豪放不羁霸气。王之涣在此,谁人还能逾越?鹳雀楼就是王之涣,而登上鹳雀楼的王之涣,更让鹳雀楼提高了文化与精神的层次!
   下楼的时候就利索多了,可以乘坐电梯,直抵一层。有人会问:都是新修的建筑,还有什么意思呢?对于古老的建筑,我们自然应该致以最高的礼遇,然而,那建筑总是有寿命的,你总不能要求它历经战火而不焚,遭遇风雨侵袭而不毁;对于那些名胜,它只是文化和历史的符号而已,它站在那里,那里就自然拥有了其精神的内核。就跟这尊王之涣的铜像一样,我们看见它,就当是看见他了,就会想其他的诗句,仰慕他的英名,景仰他的胸襟气度,可是,我们总不能要求诗人再世吧?
   距离鹳雀楼不足两公里,就到黄河湿地,一望无边的芦草是这里的主宰。在这里,我还有幸拍到了红高粱,这些生长在低洼地耐水涝的作物,儿时记忆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只做生产队牲口饲料用的,而今也都成了稀罕物。
   顺便说一声,在来鹳雀楼的路上,经过普救寺,就是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故事里记述的那个地方,居然也成了旅游景点,称作“《西厢记》爱情故事发生地”,游人要比鹳雀楼还要多。而且普救寺所在村落就叫西厢村,我在那里吃了早点,韭菜盒子、葱油大饼味道还不错。只是,这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故事,居然都能堂而皇之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你不得不说,这算得是一种文化的奇迹了。
   可是,黄河之水不会改变它奔流到海的意志,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即使是山岭阻隔,它宁肯九转回肠,最终还会一路向东。江河不废,滚滚东流!
  

共 28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提起鹳雀楼,无人不晓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个地方之所以有名,而且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慕名前往鹳雀楼,也是因为仰慕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此处景色如何,一旦加上诗情画意,一旦拥有古人的足迹,更会让人产生无穷的想像。作者登临鹳雀楼,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记,更多的文化的追溯,读者不但可以想像出鹳雀楼的模样,更多的是增长许多见识。最后,作者的结尾意味深长,有些故事可能随水东流,但能够传承下来的必定是具有文化的气息,人类的文明也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前进的。好文倾情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04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9-09-01 20:36:35
  贾老师的游记博古通今,内容丰富,而且结尾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好文欣赏学习!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9-01 22:03:05
  多谢一莲推荐!一莲的编按总能抓住要领,说出人的内心话。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3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9-02 14:28:28
  贾老师足迹遍布全中国了。还有哪里没去过?走一路记一路,有感而发,洋洋洒洒,又是古韵又是散文,篇篇都是精品!佩服!学习!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3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9-02 16:26:00
  祖国辽阔,没去过的地方多了,还得继续呀。谢谢鼓励!
4 楼        文友:柏丫        2019-09-03 21:30:45
  贾老师行动神速啊!刚游览完北极村、北红村,又登上了鹳雀楼,每一次都有美篇奉给读者。望尘莫及哎!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9-03 22:22:36
  柏丫过奖!玩玩而已,就是个乐子。谢谢了!
5 楼        文友:千年月色        2019-09-06 21:21:21
  恭喜贾老师又获精品。跟着老师文字去旅行,期待下一站!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9-06 22:34:10
  上班了,不跑了。谢谢月色!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