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坚持读书(随笔)
夜深,很深。
一个人,一台电脑。我坐着,坐在深夜的电脑前。省思,觉得自己年华虚度,该有些什么计划才好。否则,太对不起时间,对不起人生了。
耳边的一切声音,都是存在的。我知道,一定存在。比如汽车的喇叭声,比如风扇叶子转动的声音。一个声音说明一种事物存在,并宣告:正在我的附近。我烦着呢。我听见声音,就总觉得心烦意乱。我需要安静,需要独处,需要有自己闲着的空间和时间。于是,我逐渐用意念排除干扰,包括声音的干扰。
近日,颇觉得烦我的唯有声音。眼所见,心所思,感觉、触觉、嗅觉、味觉,我都可以很快遗忘。如果周围安安静静,我一定更闲。而此刻,我正逐渐摆脱声音的困扰,想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我闲着呢,闲得对不起人生。于是,有了读书的打算——我想给自己拟定一个读书的计划。
近年,总想读书。很想读很多很多的书,我想让书本里的知识塞满我的脑袋。比如四书五经,比如史记,比如世界名著,比如林清玄的散文全集。我想呢,我要是读完这些书,一定可以成为文学家——起码可以写很好的文章,有很好的气质。写出好文章我会感到满足和快乐,好的气质呢,会使我更加与众不同。我很想读书,是因为我很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人生。人生多短啊,短到只有几十年、百余年。如果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百余年里,没有获得更多的感知和认知,仅依靠经验活着,那也太窄了,我不甘心。
我想读书。很想。
但实际上,我没有读过多少书。我的桌子上,衣柜旁,办公桌上,到处都是书。这些书把我装扮成一位读书人。可是,每次拿起书本,翻几页,我便又丢到一边。我看不下去,为何?想来是因为浮躁。我静不下心来阅读。我喜欢一个人呆着,没事做,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或闲着。我甚至觉得看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会伤脑。该怎么办呢?我想,我得写写关于坚持读书的散文,把读书这件事,装进我的潜意识。然后,逐渐培养读书的兴趣。再然后呢?我得开始拟定一个计划,坚持每天读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这样,慢慢的,就有了积累。有了积累就有兴趣?有了积累,起码就不会浑浑噩噩。我则更像一个活着的人。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下去,每天读书。读书好啊,读书可以知古今中外,可以畅游历史,穿越时空,看见未来。因此,我要大声的嚷嚷,我要把书读下去,坚持每天一两个小时,读一年,两年,十年。十年后,我就有几千个小时的读书量。我就懂得历史,知道未来。我还会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文质彬彬,真正成为读书人。这是我的梦,读书梦。我的读书梦完成好,就更能拓展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我或许也就不虚此生了。
忽然,我想起一个问题。读不下去时,该怎么办?
我想,读不下去时,可以问问自己,人生就这样虚度,会不会觉得可惜?生活如此休闲,时间是否太浪费?人生没有目标,永远也不知什么是成功。要静下心来啊,更要看得远一点。如此,才能够把转瞬即逝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宽更远。我得怀揣着梦想上路,在书海里遨游,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犹太人为何聪明?因为他们平均一年读64本书。他们甚至在书本上沾上蜂蜜,让孩子去舔。潜移默化中,孩子的潜意识里对书本有了挚爱之心,便不会对书产生抗拒的心理。所以,在犹太人的心里,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的寒窗是苦的。我也总感觉读书是一件很累的事。伤脑筋的阅读,往往给我造成很多困扰。我读了书,也掌握了知识,却始终无法把读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该怎么办?我只好暗暗告诉自己,十年苦读,必有所获。我既然已经认为读书是苦的,那就苦中作乐,让自己多吃点苦吧。也许,吃着吃着,苦尽甘来呢?
决定。计划。执行。
给自己定个目标,列个计划,坚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