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花中皇后月季花(散文)
众多花卉中,我对月季情有独钟。那大团的锦绣,好似妩媚的贵妇人,不输于牡丹的妖娆,不低于丹桂的清高,万花丛中,月月绽放,光彩照人。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宋朝诗人张末这样写它。
在诗词里我读到了月季的超凡脱俗,她恰似天上娇俏的仙女,即便凋谢也保持着独有的色泽。在飒飒西风摇曳中,她迎着凄冷的寒风张开灿烂的笑脸,是那么的淡定从容。
那年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们村整体迁移到了临县一个小乡镇的一隅。新家土地少,一人只分得一亩四分地。为了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果,二叔从山里买回来几大车黑褐色的葛根,栽进了平展的土地中,春来葛藤发芽时,二叔就开始嫁接月季了。
二叔用一把很小的刀片把青绿的带刺的葛条切成一个小的切口,将月季芽插入砧木开口处,接芽上部平口与砧木横切刀口对齐,接芽与砧木吻合密切,最后用塑膜带绑缚,把伤口紧密封闭起来,只露出接芽与叶柄。
没过几天嫁接成活的月季芽便开始缓缓成长了,伸展出了一二片椭圆行的叶子。接着开始打苞,顶着几朵椭圆形的花骨朵,像玫瑰一样层层叠叠。
借助葛藤的根部,它卖力地向上蹿着。为了使月季更好看,二叔在一株藤上嫁接了多种颜色的花,一眼望去,大团的花朵就好像云朵一般,在乡野灿灿地燃烧着,那么的耀眼夺目。
月季的魅力,不仅是花团清秀艳丽,而是把四季揽进怀里,让每一个月份都生机盎然,它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
杨万里夸赞它“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臙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大诗人李白提着酒壶《赞月季》“牡丹富贵为春晓,芍药虽盛只初夏。只有此花开不怨,一年独占四时春。”东坡先生也不惜笔墨高调赞誉它:“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月季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它从古代而来,穿越无数历程,犹如一团热烈的火焰灿烂无比。
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记》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到了明末清初,月季的栽培品种大大增加了,清代许光照所藏的《月季花谱》收集六十多个品种,《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一百多种。
明代神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月季的药用价值。记录月季文献最早的是公元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
由此可见,早在几百年前月季已普遍栽培了,成为处处可见的观赏花卉了。
如今月季品种数之不清,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盆景、藤景、根景,在灵巧的园艺工人手中魔术般变幻着。在我县的公园中月季花藤还被装饰成了瓶装,一瓶瓶的月季开着不同颜色的花,真是“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障依然在,闲依然风夜不收。”
走进这南阳市,就走进了月季的世界,抬眼看到花,低头闻到香,生活在这里的人与花作伴,人在花中走,花在人海游,花优雅,人斯文,生活得惬意无比。
2019年4月28日至5月2日“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南阳市隆重举办,一场月季盛宴沸腾了五湖四海爱花的人们,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摄影家、画家,各种艺术人才徜徉其中留恋往返。
如今行走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株株月季,黑褐色的藤根,嫩绿的叶子,椭圆形的花苞,绽放的花朵,无论怎么看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