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 .秋韵】南国有佳木(散文)
我生在祖国南海边的一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人们称她为鹏城;又因为一种树的存在,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绿都”。这座城就是深圳,这种树就叫榕树。因此,在我的心目中,南国有佳木,榕树尤为最。进而,我因这种树,爱上了这座城,又因这座城,更爱这种树了。
我之所以特别倾心于这种树,最早是源于上小学时,在语文课文中,读过已故老作家巴金先生的散文《鸟的天堂》。于是,榕树在我的心里,就深深的扎下了根。后来才知道,鸟的天堂原来就是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这棵树在广东的新会,据说它种于明末清初。据考,它的树龄已经有500多年了。如今,它的树冠覆盖面积达到20来亩,它的须根、气根共有四千多条。可见,它是个十足的跨世纪“老寿星”了,如果有灵,应该早“修成正果”了。这棵《小鸟天堂》树,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林子,让我对“独木难成林”的观念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如今,新会因这棵树,已经远近闻名了。自从我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就一直对榕树“朝思暮想”,一直想去新会,亲眼目睹这一独特的榕树奇观,只是因种种缘由,一直没能如愿。
直至今日,虽然我没能前往“鸟的天堂”慕榕,但在深圳,我却是早晚与榕相处,四季伴榕而居。深圳这座绿树环绕的都市,既是“绿都”,更是一座特大的“园林”。据统计,榕树在岭南有近百个品种,深圳的榕树也有十来种。如今的深圳,公园共有900多个,每个公园种植树木,无一例外都首选榕树。深圳一共建成绿道2400多公里,道路两旁,也都是榕树环绕,绿树成荫。可以说深圳是“无榕不成景”。据统计资料,深圳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08%,整座城市几乎有一半的地方被绿色簇拥,毫不夸张地说,这座“绿都”,这40.08%的“绿”,有近三分之一是榕树绿化的结果。
如今,深圳市政府又特别注重环保,在整个城区,我们看见,几乎所有公交用的大巴,中巴车,都是清一色的“比亚迪纯电动”车。生活在这样的都市里,高楼美轮美奂,马路宽阔笔直,经济繁荣,科技空前发达,空气馥郁清爽,放眼是绿树红花,抬头是蓝天白云,市民生活富足,乐此不倦。真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这“独好”的景致,在很大程度上,榕树是功不可没的。
话说榕树,它虽然不是什么珍贵的楠木,仅仅是一种不起眼,几乎是等闲视之的一种树。然而,我认为榕树是一种平常而又不平凡的树。说它平凡,是因为在岭南,无论在乡间的山地坡地,还是田间地头;无论是在城区的公园社区,还是道旁庭院,都喜种这种常绿不败的树。说它不平凡,是说它种在哪里,哪里就是绿树成荫,风景独好。
我赞美榕树,不仅在它的形特,不在于它的色美,更在于它与其他树不同的品格。
春天,榕树张开向阳的暖树枝,毫不吝啬地把高枝让给黄鹂,早莺,任她们亮开喉咙,欢唱《春天的故事》,给这座年轻的都市增添青春的气息,笼上现代化的色彩。
夏日,赤日炎炎,人们在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榕树伸开绿伞,搭起凉棚,为人们遮蔽似火的骄阳,为知了营造绿茵茵的抖音氛围。这时,人们走在榕树下,浑身清幽,神清气爽;知了在这独特的音棚里,尽情地挥洒,忘情地k歌。
夏秋之交,深圳是台风多发期。当大风肆虐,狂风怒号,榕树张开巨大的臂膀,独自抵挡飓风的侵袭,让人们安稳地躲过风魔的伤害。
秋天,当枫林退去绿罗裙,准备晚装婆娑之时,榕树仍然碧树不凋,一身绿装不改。即使“无边落木萧萧下”,榕树依然不失本色,无私地用自己的绿装扮这座“绿都”。
冬天,深圳虽然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寒冷,但也是百花小歇,百草栖息,蜂蝶闭户的季节,但榕树仍旧郁郁芊芊,坦坦荡荡,一如既往,让“绿都”毫不逊色。
当人们评市树市花忘记榕树的存在时,它也若无其事,坦坦荡荡,不争不慍。照常挺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人们赋予它的职责。
久旱无雨,城市园林工出动洒水车为公园,路边的花花草草喷洒浇灌时,从没看见有人记得榕树,为它浇灌一下时,榕树也毫不计较,还是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方式,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向深处吸取水份;把枝条高高地伸向天空,向大自然吸取雨露阳光,顽强地活着,慷慨无私地为市民充当“义工”。
榕树终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所能,为树下花草遮阳避日,为来往行人遮风挡雨;为城市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高质量氧气;为城市点缀美景,为改善热岛效应,为防止径流,为大地保持水土,为空间改善湿度……总之,榕树这种尽心尽责地为人类生存,为大地奉献的精神,让我想起雷锋的一句名言,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于是,我对榕树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对榕树的这种襟怀,我由衷地想起一个比喻:榕树就是我们城市里“活着的雷锋”。我还想,假如有一天,人们猛然想起榕树,为感激它的无私奉献,想给它表彰或者重新命名时,我就第一个提出建议——称榕树为“雷锋树”;假如有一天,深圳要评选“市树”,人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说:南国有佳木,榕树应首先。我也会同大多数市民一样,为榕树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