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山水洪谷(散文)

精品 【流年】山水洪谷(散文)


作者:杨志青 童生,7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7发表时间:2019-09-10 19:27:06

【流年】山水洪谷(散文)
   洪谷山距离林州市西南十六公里,是八百里巍峨太行的一部分。集南太行山的风光,雄、奇、险、秀,丹崖绝壁,险峰耸立,瀑布飞流,古塔林立,文墨深厚。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对于林虑山来说,绝美的山水引来好墨的画家。更是出了荆浩这样的开创一代画风的大家。
   洪谷寺,始建于北齐。为文宣帝高洋天保初年著名的地伦师僧达所建,唐时有高僧义泓乾寿挂锡此寺。宋改名为宝岩院,后仍名为洪谷寺。我一直不明白,洪谷山名子是如何而来,人们只知是由洪谷寺而来。当站在唐塔边,仰望洪谷两边绝崖,丹崖迎着朝阳,发出了辉光,而西望金灯寺佛光,洪谷寺的由来,可能与这丹崖有光。为了这个问题,我问一位文友,他是在洪谷山下放蜂,想了想,也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洪谷山的山水对我而言,是不陌生的。这一次随一群文友到洪谷山来,可以说别有风味。一则好多人只是在微信群中认识,只是看到过他们的文章;二则,一群文人的相聚,同样的一座洪谷山,同样的一片山水,在诗情激荡下,这一片山水更有了风味。
   洪谷这片绝美的山水,更是风情温柔的山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清风扑面,你寻着山脚的小溪,听着树丛中小鸟鸣叫,宛如是一场新春的音乐会。如果你心醉了,踏着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周围是一丛丛不知名的小花,拥抱着,对视着,飞翔着。要是在早晨,当太阳升起,那温柔的朝阳照耀到谷中,沉睡着的万物就醒了。就像贝多芬的《春天圆舞曲》,可惜这里不是多瑙河,可惜这里没有天鹅。走过唐塔,走过洪谷寺,踏着谢公渠,走过塔林。突然,你被悬崖边的一朵杏花吸引,走近,那艳红的嫩蕊,蜜蜂在花蕊间跳舞。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往四周望去,远处也有一丛丛杏花盛开,就像一堆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洪谷的春天。
   夏天来了。洪谷山就是一片溪水的世界,站在洪谷水库的坝基上,望着碧绿的水面,微风吹过水面,波纹就像是一阵的音乐。水中的水草,芦苇丛中的小鱼,更有好事者,放入几尾小红鱼,更增加了风景。沿小路而上,听哗哗的水声,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炎热的天气,特别是树上的蝉鸣,让人心浮躁,你走到溪水边,那一阵凉意,就是降压灵,就是春风,就是诗意。特别是雨季,站在洪谷大瀑布边上,远远地就能听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声音:再走近,像一道银色的面板,不过是流动的,远远的就能感觉到瀑布的水气向你涌来,仿佛置身仙境。如果月明星稀,邀几位文友,沿溪而上,吟诗吟歌,坐在河中的大石头上,清风吹来,嫦娥为伴,要是有一瓶杜康酒,学一学诗仙太白。一直认为,山有水,山就有了灵性,就有了灵魂。在洪谷山水中,不光有画家荆浩的画魂,更有谢公的水魂,还有“五松亭”的文魂,还有这明月下的忘归。这一块巨大的河石,风景区的人请来当地的书法家,笔锋有力,潇洒自如,两个巨大的“忘归”两字。如果醉了,就静静地躺在岩石了,静静地睡上一觉,做一个好梦,当一回摘仙人。
   如果在细雨中,登临洪谷。站在金灯寺的门口,极目远望,此时的洪谷静静地如一条卧龙。一会,山的那一片燃起一片烟云,云从地上升;一会,又从那一片燃起一片烟云,那里一片,那里又一片。一会又连成一片,又像浮云。此时的洪谷腾云驾雾,成为仙境。
   秋天来了。太行最美是红叶,林虑红叶数洪谷。秋高气爽,当你迈入洪谷山的大门,面前就是一幅秋光图,那湛蓝的天空,那朵朵白云,像游荡的美人,深情的远望洪谷。远处的群山,像一面锦缎,层林尽染,格外美丽。假如你有幸,你可以沿着溪水,不经意间就有一片红叶,顺流而下,一叶知秋,一片红叶染红溪水。你可以拾起那片红叶,也许你也可以有一段红叶传情的佳话。你可以去谢公祠,和谢公话话谢公渠;你可以以唐塔为景,拍一张秋天的洪谷山:最美的就拾级而上,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赏秋,而这时秋水也变得文静好多。停下脚步,仰望金灯寺,此时的金灯寺就在秋景之中,再有幸,可上金灯寺,听一听佛寺的钟声,清醒一下尘世中的浮躁。
   冬天来了。洪谷就是一个瑞雪的世界,瑞雪是吉祥物。你可以一个人静静地来,带一颗禅心。厚厚的雪,走一步就能听到踩雪的脚步声,远处雪地上一行野兽的脚印,你会寻着脚印去寻找。谢公祠是雪的世界,谢思聪的像也好像在沉思中,目光远望。古老唐塔,此时好像是一位将军,傲然挺立。我曾和摄影的朋友几上洪谷,拍唐塔雪境的。特别是冬季的早晨,温暖的阳光,此时光是暖和的。如果你有信心,可以登上到金灯寺,视野更高远,可以拍到洪谷太行最美的雪片。
  
   二
   在行走太行十几年的日子里,洪谷山的风景对于我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还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洪谷山。我想可能洪谷山已成为我精神的炼狱,可能更多的是人文文化,洪谷山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经典。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游牧文化进入中原,社会更加动乱。特别是南朝梁武帝过于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可见当时社会佛教日盛,就像浚县的大石佛也是建于这一时期。
   洪谷寺的建造者高洋,就是权臣高欢之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是杀人如麻的时代。南北朝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反过来,在动荡中,人们希望在佛教中寄托希望。我想高洋也是这样的吧。
   当然,现在是看不到当时的寺院了,现在看到的寺院,也是后来重修的。
   文友对我说:“唐塔是洪谷山的标志。”当然,我们只是远望巍峨的唐塔,也不知塔为何而建,更不知为什么而建了。这反而说明中国文化的精深。
   洪谷寺塔,又名赖公禅师塔。始建于唐。为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5.4米。平面呈方形,第一.四层南面辟门,其余各层南面置假门,塔内中空,自下而上有收分。塔外为叠涩檐,呈抛物弧线形,顶部有宝瓶式塔刹
   佛教的盛行,现在看来,洪谷山中的一草一木,一峰一窟,都可以认识到。当你进入石窟,那栩栩如生的佛像,就是无声的画,无声的诗。传递着那个时代人的审美,和文化元素。可惜我在这方面知识不多,也只有以后学习了。
   唐代摩崖石塔,建于公元705-718年,一塔面向南面,一塔面向东面。龛室内部有安放僧人骨灰的小石坑,龛门外雕刻有精美的护龛力士、天王及男女供养人。此处唐代石塔造像优美,雕刻技艺高超,是难得的石刻精品。根据史料记载为唐代洪谷寺高僧义泓法师主持雕刻的。
   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位于唐代摩崖石塔东北约20米的一个岩壁之上。岩壁面西开龛,共有一组两座摩崖石塔,北侧上首为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南侧为一座更大的摩崖石塔,方形三层基座,上承塔身,中开龛室,边雕刻装饰着滚龙的柱子。塔主已不可考证,从其风格看,当为北朝晚期所建。
   对于金灯寺,我在小时就听奶奶说起过,奶奶是小脚女人,可惜不曾登上过金灯寺。芉禅法师在此修行时,他惊奇地发现每到傍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内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把宝岩寺改名金灯寺。起灯山就在奶奶的老家村西,所以奶奶常对我说起。
   金灯寺在山西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与河南林县交界的林虑山巅。四面群山起伏,山坡树稀草薄。全年有三个季节在云雾之中,初名宝岩寺,后因荧光夜飞入寺,改称今名。石窟始凿于北周,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扩建,共有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雕像高3.1——0.3米,浮雕像高20——15厘米。最大洞窟为水陆殿,面积约125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水清见底,不盈不涸,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寺院内有关帝殿、钟鼓楼、丈八佛殿、延寿殿、聚仙楼等木构建筑20余间,明、清碑碣40余通。寺外有千佛塔等石塔46座。
   对于攀登金灯寺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体力和意志的较量。我们此行就只有仰望金灯寺了,不过,留下空白也是一种美。
  
   三
   洪谷山水,是自然的,而又是有灵性的。当你站在洪谷山的任何一处,极目远望,都会找到文化的洪谷,仿佛是一条溪水,穿越历史的沧桑时空。
   站在荆浩生活过的旧址,想着荆浩的生平。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远望荆浩旧址不远处的塔林,那埋下的,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洪谷有幸,荆浩有幸,他们在洪谷山相见了。洪谷以巨大的怀抱拥抱了荆浩,他在山中,置地建房,沉浸在画画中。是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走上这条归隐之路。在官场上累了,或掉官了,就归隐山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来到洪谷山,一定要去谢公祠看看。我们一行文友跨进祠门,就看到三两个老年妇人,给谢公像清扫,披衣。看她们虔诚的样子,也不忍心去打扰她们。院中有一棵盛开的百日红,在秋阳下映日开放。那一块块记录下重修谢公祠的石碑,就是一块块民心。是啊,谢公去了多少年了,谢公还活在百姓的心中。
   谢公祠始建于清乾隆50年,系当地群众为纪念明万历年间林县知县谢思聪所建。至今220余年,祠内现存带檐廊祠堂5间,有明清及民国碑刻12方。
   谢思聪,字崇谋,号联塘,滋阳举人。明万历29年,任林县知县。为解决县城西南部40余村吃水问题,他主持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因为此渠出自太行、林虑两山交汇处的山谷之中故取名为共山渠。
   此渠西引洪谷山水,东到辛安村止,全长18华里。由沿渠的.椒园.小付街.小屯.圪道.杨家庄.拐头山.木篹.辛安.马军池.北山.豆家庄11村公修共管。
   我想起了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我游走故乡的山地里,读到最多的就是水的故事。林州虽然有五条河流,从南到北,淇河、淅河、洹河、露水河,漳河,都是以太行山为源头。但是这些河都是地表河,在汛期,大河涨水,形成水灾。但是,在旱年,山地颗粒不收。读史,说到光绪二年至四年,三年大旱,十屋七空,可见当时的旱情之盛。在古代,治理林州的历史就是一部找水的历史,从林虑山中的那一座座祭水的神坛。从任村的滴水岩、水河的苍龙洞、还有各地的祭坛。从南大池的李汉卿,到谢思聪,到抗日时皮定钧,到红旗渠之父杨贵,都是林州的水魂。
   去五松亭的路上,想起了《醉翁亭记》中的这一段话。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里不曾是欧阳修的滁州,也不曾修建了一座醉翁亭。但山水的情怀是一样。山水洪谷历来就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踏春的地方。洪谷的山水也引来林州的好事者。在金大定二十七年,由当时的林虑县丞李弼主持,在唐塔对面的山岭间,建了一座亭,亭四周有五棵松树,起名五松亭。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年修筑的五松亭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了,不过,五松亭没有消失在时空中,我想可能是有了金代王庭筠《五松亭记》。林虑西山,横绝百里,隐然犹卧龙。洪峪为首,天平为脊,黄华为胁,鲁班门为尾,迤逦而北去。加我数年,婚嫁事毕,归为亭之主人,看夕阳之龙蛇,听夜风之琴韵,便不減陶隐居,溪水在此,吾不食言。
   寻古人之风韵,叹山水之神奇。文以传亭,亭以传魂。
  
   四
   也许是梦境中的原因吧,被梦惊醒了。披衣而起,院子里的凉意日盛,满院洒着温柔的月光,如落在地上一层银光。想起白天看过的洪谷山,如果现在去赏月光下的山水洪谷,可能是另一种别样的风味。可见洪谷山也许是一个妖艳美妇,动静之间,喜怒之间,有千万种变化。
   我是一个平庸的人,面对绝美的水山,心是浮躁的,心灵是浮浅的,笔是笨拙的。弹奏不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溶溶的月光下,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许多年之后,当我沉浸于宋词之中,读李清照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到海棠之时,就会想起小时奶奶家院中的那棵海棠树,有一次在太行之巅,在一个山坳里,突然,两棵海棠树出现在我的眼帘中,那种喜悦难以言表。没有想到,奶奶院中的那棵海棠树,竟一直生长在我的心头上。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海棠果,吃在嘴里,又酸又甜,而味道是那样的悠长。我这才懂了,那棵海棠树就是乡愁,就是思念,就是一个故乡的核,就是故乡的魂。
   洪谷山的风光,溪水,秋叶,朝阳,幽静,峰峦,这些元素溶入内心之中。就是在游走华山、泰山、黄山时,内心中首先想起的是太行山,在这时我才感觉太行山是我的,洪谷山是我的,山中的塔是我的,山中的石窟是我的,是我的精神后花园。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啊,游走洪谷山的日子里,面对洪谷山这个宝藏,我知自己才认识了洪谷山少有的一部分。我还没有说会古人的禅心。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对于我来说,洪谷山也许是一座炼狱,也许是一座祭坛。就是那清新的风,也会洗去自己内心中的浮躁,无穷的欲念。
   洪谷归来,踏着溶溶的月光,远处的蟋蟀声惊醒自己的沉思。人到中年,岁月沧桑,想起洪谷山中大石头上字,静,忘归,幽静。有时想,不用上班了,就到洪谷山中,选一处幽静之地,筑房而居,溪旁修竹,种豆养鸟。泡上一杯清茶,闲看白云悠悠,听上一曲云水禅心。
   未来就是我死了,也要埋在那个叫邵康庄的地方,头枕着洪谷山的峰恋。让自己的灵魂常去洪谷走走,去看唐塔,听溪水,观金灯寺的佛光。

共 57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山水洪谷》这是一篇情感饱满、描写细腻的散文,作者以山水洪谷为题,尽情的描绘了洪谷的山水,以及洪谷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文化。作者笔下的洪谷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季节的变化,洪谷山带给人们美的视觉盛宴。作者灵动而诗意的语言将洪谷山的美丽一层层揭开,令人感慨!洪谷山更多的是人文文化,洪谷山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经典。佛教的盛行,现在看来,洪谷山中的一草一木,一峰一窟,都可以认识到。洪谷山水,是自然的,而又是有灵性的。作者将大自然的景色与内心感受很好的结合起来,描绘出心中的洪谷,在岁月中吟唱。散文中流露着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饱满的情感世界。让文字熠熠生辉,让作者思绪蹁跹,作者游走于洪谷山中,寻古人之风韵,叹山水之神奇。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让人忘却尘世庸扰。此间真意,不需语言,自在心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沉醉于洪谷的心情,让一切都随风而去,唯有与寂静同行。正如作者所写:“未来就是我死了,也要埋在那个叫邵康庄的地方,头枕着洪谷山的峰恋。让自己的灵魂常去洪谷走走,去看唐塔,听溪水,观金灯寺的佛光。”作者用灵动的笔触抒写了大自然的美,让人心生感触,令人感怀!全篇文字情感饱满,作者行云流水的文字里是细腻的真情。景色描写栩栩如生,散文语言形象、生动!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91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19-09-10 19:29:04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9-09-17 14:44: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