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异乡的中秋(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异乡的中秋(散文)


作者:秦安 童生,56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56发表时间:2019-09-14 19:52:3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中秋又是在异乡度过,看着那圆润的满月,一股思乡之情漾起心头,眼泪几欲下坠。远方的亲人啊,请接受我真诚款款的祝福和未在身边团圆的愧疚。
   漫步在清风徐来的北塔公园,淡淡的月光如水般倾下,树枝婆娑起舞,斑驳的光影交错纵横,人影茕茕孑立,一股孤单影只的感觉顿时而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晚的月光稀薄如蝉翼,却惹人产生异样的思绪。故乡的月即使一样恹恹如水,朦胧不清,却不会给人愁烦的思绪。自古中秋不在月,而在人。
   前几日就听说中秋会餐的消息,初时觉得惊讶,月初因为老兵退伍就会了一次餐,这才几日,又会一次。但一细想,却在情理之中。中秋佳节,自古便是团圆的节日,我们这群在异地的人不能和家人一起,那便抱团取暖吧,“此心安处是吾乡”,部队也是我们的家,战友即是亲人。
   会餐时,一盘盘美味佳肴,很是惹眼,相较于平时的菜品,当然高于一筹。醋炒鸡翅、牛腩汤、清蒸鲈鱼、爆炒羊肉、饺子、水果沙拉……看着这些珍馐,口水蠢蠢欲动,那一刻,似乎忘记了思乡,只想赶紧祭奠五脏庙。
  
   二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第一次在部队过中秋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在呼和浩特,我刚毕业的那年,分配到了一个小点号里,总共官兵在一起只三十多人。适逢中秋,领导指示要好好聚一次,一番觥筹交错后狂风暴雨般吃完了整桌菜,官兵们志得意满地回到了寝室。
   那时年纪小,离家千里之外,望着天上的明月,回想起小时候在家的时候———妈妈准备了一桌子菜,鸡鸭鱼、猪牛羊、大白菜青菜菠菜,荤素搭配,玲琅满目,爸爸开口道:“今天可是中秋节,我们好好过一次节”,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觉到了中秋节的味道,除了过年,这应该是最隆重的节日了。月饼甜甜的,酥酥的,甜进了心里,仿佛整个身体都酥软了。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天宝初年的一个中秋月夜,唐太宗和杨贵妃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赏月吃胡饼。唐太宗嫌弃胡饼名字不好听,一旁的杨贵妃为了讨皇上欢心,于是取了月饼的名字。从此,“月饼”的名称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从小到大,月饼伴过了每一个中秋,吃了月饼才算过了中秋节,前几日战友还问我要不要她家乡的五寨月饼,说是味道酥软糯口,我推说家里会寄给我月饼,婉拒了她的好意。其实爸爸妈妈早已把家乡的月饼寄送给了我,我生怕别人要,就说过几日才到。家乡的月饼虽不是名产,却也是我记忆里美好的事物,我只想自己慢慢咀嚼回味,算是一种私心吧。
  
   三
   是夜,走在北塔公园里,月光皎洁,忽然一人喊道:“快看那塔顶”,我忙看去,原来那月亮此刻正悬于海宝塔之上,晕晕的月亮颇像一颗珍珠般镶嵌在了塔顶,如宝石般熠熠生辉,此景同事起名为“北塔映月”,我笑了笑,颇以为许。
   那海宝塔塔身坐落在宽敞的方形六基上,连同台基总共十一级,通高54米,塔身呈正方形,四面中间又各突出一脊梁,呈“亚”字形,为我国十六名塔之一。
   而且海宝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银川市北郊,距城垣1.5公里,也称北塔。海宝塔始建年代不详,据史载为赫连勃勃(大夏国王,公元407-427年)重修,故此塔又称赫宝塔。
   如今人们敬重此塔,竟以此塔为中心,方圆数里开挖河渠,植树成荫,修路造桥,营建起风景秀丽、生态宜人的公园。
   我曾去过西安的大雁塔,因年代较之海宝塔久远,而且西安经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虽经过数次修葺,但外相较之海宝塔仍显破损,如上了年纪的老人,历史的厚重赋予了它宝相庄严的肃穆感。当然不可否认,两塔均是我国的瑰宝,它们经历了漫长岁月的风风雨雨,还是巍然耸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供人们瞻仰和敬拜。
  
   四
   月中有“仙子”否?有那下界为妖的玉兔吗?有那犯错被罚砍桂树的吴刚吗?我多想和苏子一样“乘风归去”,去看看那月亮上的“琼楼玉宇”,月亮千百年来照耀人间,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今人们已不像诗仙李白那样落寞孤寂,常常傍晚就开始在路边吃着烧烤喝着啤酒,三五成群,你来我往,推杯换盏,笑骂喧天,明月挥洒着光辉,晕染着人间一片祥和安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千年前就诗意地勾连了明月和家乡的关系。李白的家乡在碎叶,千里迢迢无法返回,他的思乡情只能寄托在明月的光影下,我却因身处部队而不能返家,只能对着月亮轻轻在心中诉说对父母的牵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愿这轮明月捎去我思念的音波,我将不再是孤单在外的旅人。
   我期待来年回家过个团圆的中秋节,今晚的月亮圆的饱满,但对我来说,月再满不如亲人在旁的圆满。

共 22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曾经写下一个诗句:但思落叶他乡树,只愿高歌宿舍蝉。异乡过中秋,想往的一定是故乡的月。作者就是对月愧疚,在斑驳的月影下,感受的是客居他乡的凄冷。异乡有喷香的饭菜,只能暂时冲淡了怀乡的心思。作者想到刚刚入伍时在一个小号点的当兵生活,中秋饱餐,那时年龄尚小,不知思乡的愁滋味。吃月饼是中秋的常规庆祝项目,战友送来五寨月饼,作者婉拒,只想吃家乡的月饼,嚼出家乡的味儿。月夜,惊见那轮中秋月,“北塔映月”,勾起了幽思怀古之意。面对中秋,作者的情绪依然牵挂在月上,想仙子想吴刚,想和苏子乘风归去。毕竟自己应该知足,月下几个朋友相聚,喝酒闲聊,胜过老百“对影成三人”。今年的中秋归去了,不能回家,每年的中秋,再回家,团团圆圆吧。其实,一篇文字睹月怀乡,心意传达到了家乡,就可以了,况且现在想家,那是几小时的事儿,高铁一响,千里眨眼。这篇散文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写自己在异乡的感受,有当下的情丝寄托,也有当兵戍边的中秋日子,深切地怀念家乡,他乡的月再亮,却没有家乡的圆,这种情愫是千万这个人的情感砝码,可以撬开在家乡或在他乡人的情感闸门,为作者的思乡而含泪,而遥寄希望。文章随心取景,因景生情,围绕他乡与家乡,转换情丝,寄托情感,感染读者。推荐赏读,再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4 19:54:14
  身在他乡情寄月,遥想家乡月儿圆。请欣赏写月寄情散文。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不断,问候作者,中秋节快乐幸福!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秦安        2019-09-14 20:36:19
  感谢怀才老师的编按,祝中秋节快乐!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9-15 15:57:1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09-15 19:56:40
  “独在异乡为异客”正因为家乡有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异客,使千千万万的亲人在这太平盛世里邀花赏月阖家欢乐!佳作,点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