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访芦茨村(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访芦茨村(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1发表时间:2019-09-22 10:13:55

今年五月,我和夕云社的朋友们一起去了桐庐,住在了有“慢生活示范区”之称的芦茨村。
   芦茨村位于富春江畔,与严子陵钓台遥遥相对,是晚唐诗人方干(836~903)故里。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1269~1354)所作《富春山居图》最精华部分就是对芦茨村附近山水景色的描摹。但是黄公望描摹的庐茨村早在修建富春江水电站时被淹了,现在的庐茨村是1960年重建的。
   2006年,芦茨村被授予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是个正牌农家乐的去处。
   我们住在村口的一家农家乐,白天出去游玩,傍晚回村,在村里走走。
   现在的老街是根据修建水电站前的场景复原的,村里还保留着陈公寺、百步街、五朝门、灵古寺、文安楼、胡氏宗祠等较完整的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民居、古巷、古桥、宗祠等建筑。
   老街上有一幢建筑很引人注目,那就是芦茨大礼堂。大礼堂坐落在古韵浓郁的芦茨老街中心区域,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大礼堂顶部为二层楼,屋顶的屏风墙为波浪形,波浪中立有六个球形灯塔,意喻大海航行靠舵手。屏风墙顶部中间有一颗硕大的红五角星,有浓郁的人民公社味道。大门开在一楼中间,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块巨大的木制屏风,屏风正面介绍芦茨村概况,背面为芦茨村十八进士图。这十八位进士都是方干的后人。方氏家族虽居山野,但重学风气代代相传。到了宋代,方氏后人更是英才辈出,连中十八位进士。同一个家族、同一个朝代,连出十八名进士,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礼堂南端是戏台,戏台两侧的屏风墙上各有一条毛主席语录,台正中的屏幕上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九个大字,配有红日高升、红旗招展图案。这似乎是文革时期的遗物。
   芦茨村17号门口挂着一块木牌,赫然写着“非遗”,上下各有一行小字:“芦茨红”、“技艺展示馆”。“非遗”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抬腿跨进门槛。“芦茨红”茶叶生长于芦茨白云源龙门山脉的高山上,以色润、形细紧、汤澄红明亮、味醇厚香郁深受茶人赏识。
   关于“芦茨红”的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元末明初军事家、文学家刘基(1311~1375)在桐庐隐居期间,来到庐茨村拜访方干的后人。方家忙着招待客人,忘了把凉青的鲜茶叶收回来,但又舍不得扔掉,就尝试把焦了边的茶叶烘干。住在楼上的刘伯温闻到了茶香,就叫主人泡了一壶,他喝了一口,觉得口味独特,就说:“这茶如此香,如此红,真乃天赐也。”芦茨红茶从此出名。
   第二天我们还是和平常一样,早上5点多起床,洗漱之后就在庐茨村里到处走走。昨晚我们走过村前的街道,今天就到村后面走走。
   公路边上的指示牌有“陈公祠”,走到庐茨村隧道口,指示牌的“陈公祠”没有了。我们问村民,附近有没有一座祠堂。村民说,就在山上。
   于是,我们就向山上走去。
   看到一条上山的台阶,并有一块“陈公寺简介”标牌。庐茨寺原在庐茨村庙山,初建于唐朝,为纪念隋朝大司徒陈杲仁(549~620)。他统兵平乱,降服乱兵二十余万人。隋亡,他遣散部下。但他仍带领部分跟随者打击土匪,保一方平安。乡民感念其恩,立庙奉祀。
   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原庙被淹。1998年,庐茨村大、小塘坞山中集资建成新庙。2007年,因朝拜者焚香失火,庙宇尽毁。2010年,芦茨寺住持释广杭发弘愿重建芦茨寺。
   沿着一条山路,我们来到几乎是荒野的山林深处,这有一群黄墙建筑。通往寺内建筑的台阶刚刚浇灌好水泥,我们从施工通道进入天王殿。在我的印象中,为了纪念某人所建的应该是“祠”,如果叫“寺”应该就是佛教的建筑。
   果然,这里的布局与一般寺庙相同,第一进为天王殿;第二进一排有三座建筑,大雄宝殿居中,左边是真正的陈公祠,右边是圆通宝殿。实际上,最早建起的就是“陈公祠”。祠堂需要有人打理,要钱维护,就增加了寺庙的成分,变成了“陈公寺”。
   寺庙的施工规模不大,也没有加紧施工的感觉。看上去香火似乎不旺,也没有化到很多修庙的钱,直到现在还是“施工进行时”。我很想找机会和庙里的和尚聊聊寺庙的事。可能是我们来得太早,抑或是和尚还有他们自己的晨课,我们只看到几个工匠在庙里活动。
   我们离开时,太阳升上山头,万道金光洒在寺庙房顶,给深山中的寺庙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原来的芦茨村山明水净,有高山瀑布、下湾渔唱、孤屿停云、暮鼓晨钟、东山书院、玉阶古桥、双溪流月、凤山夕照、清芬高阁、盘山石壁等芦茨十景。
   现在又产生了一组崭新的“芦茨新十景”:远眺钓台、白云飞瀑、下湾渔唱、唐松迎客、盘山石壁、清芬长亭、风雅广场、陈公古寺、芦溪嬉水、土屋风情。其中下湾渔唱、唐松迎客、盘山石壁为老芦茨十景。
   在新芦茨村是看不到老芦茨十景的,因为新老芦茨村完全是在两个地方。如果说老芦茨村还有一些老屋旧宅,那么新芦茨则完全是一个新建的村庄。就像大西洲沉没在海底,就算在地中海边再建一个亚特兰蒂斯,那只能说是一个全新的地方。就算讲了许多大西洲的传说和故事,也不能说这就是原来的那个亚特兰蒂斯。
   好在新芦茨村的自然景色不错,就当去一个慢生活的农村走走看看,也是不冤枉的。

共 20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富春山居图》因图而有电影,又因为电影而图仿佛更美,相辅相成间去到真实的诞生地,一番描绘一番感慨一番行走,不仅让我们增加见识,尤其作者自己的这种亲历,恐怕是一生的享用。作者流利而顺畅,清丽而准确的文笔定然增加文章的成色这是一定。问候作者。【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健唔        2019-09-22 16:30:36
  旅游而有感还笔健文丰,让人钦佩
2 楼        文友:金陵倦客        2019-09-23 01:27:00
  夜读游记散文《访芦茨村》,跟着作者神游了芦茨村的景物,尤其是详细落笔的老的芦茨村的景观,深为作者写作的严谨折服——所介绍的古人和景物,都标注着各自的年代。而对新的芦茨村的感慨,也于无形中揭示了一种现代人的经济意识。我想这些人造的新景,肯定会因为少了些文化底蕴的累积而逊色,故而作者着墨不多。
   整篇散文,行文流畅,层次脉络清晰,读来颇有收获。感谢赐稿,顺祝秋祺!
方向既定,蠕行也能到达终点
3 楼        文友:鸽子        2019-09-24 02:37:01
  拜读佳作,感受情怀,问好老师,祝秋祺笔丰,吉祥安康!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4 楼        文友:文绮        2019-09-24 19:58:50
  拜读作者美文,是一次极好的慢生活体验,更多的是把那里的一些见闻作以阐述,很好。点赞。
文绮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