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散文)
“卖切糕嘞!卖切糕嘞!”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里,都回响着这样的叫卖声。一辆小推车,一块白罩布,布下罩着一大块热气腾腾的切糕。一位头发卷卷、瞳仁金黄的维族大叔或是一位带着头巾的维族阿姨,推着小推车在街上叫卖。
这些香喷喷的切糕,想必很多路人都会感兴趣吧。但在我家乡的报刊上,新闻上,到处都会刊登这样的新闻:“维族小贩与顾客大街上大打出手”“维族小贩敲诈顾客近百元”……这些报道,使我对这些来自其他民族的小贩望而生畏。
在我家楼下,就有一位卖切糕的维族阿姨。每天来往,都能看到她戴着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看街上叫卖的身影。那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着实让人心动。“虽然这位阿姨很有可能会‘宰客’,但这切糕也太香了吧。要不去买一点点吃?如果阿姨提着大刀来追我,那我就去对面那家超市躲起来好了。”我站在远处思索了许久,最终鼓起勇气,走向了切糕小车。
“阿姨,可以给我来二两切糕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好!二两切糕五块!”阿姨用蹩脚的普通话回答道。她熟练地掀开罩布,用大刀从大块切糕上切下一小块来,放在秤上一称,用塑料袋一装,递给了我。我接过这块切糕,心中竟有些忐忑。出乎意料的是,这块切糕沉甸甸的,好像一点也没有缺斤少两。阿姨仿佛看懂了我内心的迟疑,笑着说道:“放心吧小姑娘,我们是实诚商家,绝对不会给你缺斤少两的!”
我的心中立刻涌上了一股暖意。捧着热乎乎的切糕,心中也暖乎乎的。我向阿姨深深地鞠了一躬,泪水夺眶而出。
这位阿姨,为我种下了一颗名叫“公正”的种子。我为自己对阿姨的怀疑和偏见感到十分羞愧,就像那部《傲慢与偏见》所说的一样,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无论他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地方,都要公正地去对待,不能以貌取人。
如今的我,每次想起切糕,就会想起那位给予我温暖的阿姨。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吃一次她的切糕,品尝一下“公正”的滋味。
201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