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散文】流金岁月——瓜园迭事

精品 【江南散文】流金岁月——瓜园迭事


作者:清泉.惠 秀才,169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6发表时间:2010-01-22 17:52:40

星期天的中午,应儿子要求我们全家踏着冬日午后那抹暖阳,走进了熙熙嚷嚷的超市,看到水果区包装精美的小西瓜,儿子说自己想吃。这还真应了那句“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看着儿子吃着温热后西瓜的满足样,我的思绪不由的飘回了自己的童年,那些有关母亲种瓜我看瓜的记忆中。
  
   关于我看瓜,首先要从母亲种瓜说起,那些快乐的,心酸的往事,一直填充着我的整个童年。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始终占据着厚重的位置,陪伴着我一路走来,让我难以忘怀。
  
   那时我好像还不到十岁,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吃瓜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记得那时我们周围会种瓜的人很少,买着吃的更少。夏天炎热的午后,太阳当空,蝉在树上不停的呱噪着,就连家里那条大黄狗也躲在背阴处,伸着长长的舌头,喘着气,一切都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的热。那时孩子们最好的降温品就是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了,即使五分钱的冰棍也是条件好一点家庭的孩子才能吃的上,其他孩子只能在卖冰棍人不停的吆喝声中咽口水了,也有禁不住诱惑的回家找父母要钱,但大部分只能是失望而反了。
  
   记得那几年我们生产队每年都会种十几亩西瓜,选几个务瓜能手在那侍弄着,几个老头天天呆在地里头,连吃饭都是轮流着,尤其到瓜快成熟时。任何孩子不得靠近瓜园半步,只是每年快卖结束时,村里都会为社员们分一次瓜,按人口分配,一人一个,不论年龄大小,分的瓜也是大小基本搭配开,瓜皮上用树棒刻下每个家长的名字。每到这时村里就像过年般热闹,我们这些孩子自是不用说,早早候在那里,找到自家的瓜摊,只等着大人来搬回家,解一下馋。那时我家五口人,每年也就可以分得五个,只有到那天特别热母亲才取出一个,不等母亲切开我们姐弟三个已经迫不及待的伸手了,她总是爱怜的拨开我们的小手,细细的切好每一牙,她和父亲每人尝一小牙,其余的都分给我们姐弟。看着我们吃的满口流汁,母亲总会嗔爱的责备我们几句,然后爱怜的看着我们吃完。
  
   终于到了分配责任田的那一年,记忆最深的也就是那一年的夏天,有一天下午,我们姐弟几个和母亲去地里摘豆子。年幼的弟弟在边上玩,看到下边远房自家的老哥在地里收瓜(他那时是队里的务瓜能手,分了责任田后,先在自己地里种了起来),弟弟很是眼馋,在边上不停的叫人家,不停的给人家说话,但也没能换回一个小瓜。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看到弟弟如此就让我们先和弟弟回家,但弟弟说什么也不肯,母亲没办法,只有说都回,但弟弟还是不肯。瓜对他的诱惑太大了,母亲生气了,狠狠的打了弟弟一顿,硬是从地里把弟弟拖了回来,我从没见母亲那样发过火,那是母亲第一次打弟弟。打完后,她先在家里抹起了眼泪,第二年母亲说什么也要种瓜,种麦子时她让父亲专门留下一块地。
  
   开春后,当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来后,母亲就和父亲把地整的平平整整,专等清明前后那场透雨了。雨过天晴,母亲就和父亲把从别人那问来的技术和自己的摸索联系在一起,开始下种了,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瓜终于发芽拔秧了。由于是初学,种了不到一亩,也由于看护仔细,瓜的长势非常好,那时除了那几个种瓜能手,我家是村子里第一户种瓜的。终于看到嫩黄的小花上长出了绿茸茸的瓜秧,夏天,皎阳似火,但瓜的侍弄一般都要在中午,那时温度高,瓜秧就不在那么脆了,侍弄起来也就不容易断了。每天中午父母亲顾不上休息,在地里挥汗如雨的压蔓,掐秧,种瓜是一门细数活,任何环节都不能马虎。母亲就是凭自己的勤劳好学终于等到第一个西瓜成熟了,细心的母亲把它摘下来放到瓜棚里(瓜棚是一个“人”字形的草棚,里边用凳子架一块床板)等晚上拿回家,全家人一起来分享。可是等母亲一回家,我和弟弟还是偷偷的分着吃了,挨批那是不用说了,但母亲还是没舍得打我们两个。那估计是我今生吃的最香的一次西瓜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切好像昨天般的清晰。以后母亲总会在清早摘一个瓜回家,等到中午热了,全家人切着吃,那年的夏天我感到好像也没那么热了,不到一亩的瓜不仅贴补了家用,更让母亲高兴的是孩子可以尽情的吃了。
  
   以后每年母亲都会种瓜,后来种瓜也在我们那形成了一种气候,一是可以让孩子们解馋,二经济效益也好,瓜熟后父亲就会天不亮套着牛车去很远的集市去卖。母亲种瓜也越来越种出了经验,有时自家舍不得吃的菜籽油,母亲也会拿来给每颗瓜施几滴,用一根筷子在离瓜秧的根部二十多公分处,戳一小洞,用小勺向里边滴一些,轻轻的用土填埋,这样种出的瓜吃起来特别香甜。
  
   母亲每年种瓜,看瓜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们这帮孩子的头上,姐姐大一点,可以帮母亲干零活了,弟弟还小,所以看瓜的任务自然就只有我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时间长了看瓜的兴趣自然就没有了,看着头顶明晃晃的太阳,我怎么也不想呆在瓜园那个一晒就透的瓜棚里。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去,无聊的时候,时间过的总是那么慢。有一次去五伯家玩,无意中我看到了五伯那放一本《小说月刊》,随手翻了翻发现里边的故事很是吸引人,尽管以我那时读的书根本理会不了里边的意思,但我还是让里边感人的故事紧紧的吸引住了。于是就借了一本,去地里看瓜时我就带上她,看着看着我完全让书里的故事迷住了,不知不觉中一中午的时间过去了,瓜棚里好像也不那么热了,到姐姐换我回家吃饭时,我才依依不舍的合上书,尽管那时我对里边的文字也是一知半解。但还是让我打发了许多难熬的时间,也让我知道了许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看书,喜欢的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年看瓜我都挣着抢着去,姐姐和弟弟也怕那份无聊和热,自然是巴不得我去了。
  
   但那时我看书不择好坏,武侠的,言情的,鬼神之类的什么都看,有时什么书都没有了,我也会找一本老黄历之类的来解忧了。那段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我困了睡,醒来就看,身边的一切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从小讨厌读书的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读书,尽管终究是名落孙山,但后来读书对我来说却一直是我所钟爱的。但上初中时语文老师的一番话,也让我知道了什么书该看,什么书不该看,在他那我也读到了许多平时读不到的书。
  
   看瓜的日子让我少了许多和小伙伴们疯跑的时候,慢慢的我也由小时的好动转为喜静了。我感谢母亲,感谢她当初那果断的决定,她不仅养育我成人,也让我由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疯丫头变成了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在她那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她的自强,勤劳,做事的干练都让我佩服。
  
   如今七十岁的她每年依然会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一些香瓜,西瓜,尽管现在大街上吆喝卖瓜的很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西瓜也是一年四季都有,什么时候想吃,去商场超市就可以买到。但我总觉的没有母亲中出来的沙甜,尤其夏天在瓜园里摘一个新鲜的大西瓜,切开血红的汁液顺着刀锋流下来,那滋味那情景让我永生回味。
  
   岁月如流年的水,不知不觉中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但有关儿时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点点滴滴,总是那么清晰......

共 27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弟弟在瓜地里馋的不想走,挨了妈妈的打以后,母亲下决心开始自己种瓜,细细讲述了作者一家五口怎样种瓜,侍弄瓜田,看瓜,吃瓜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对瓜的情结跃然纸上,种瓜看瓜的辛劳,吃瓜的甜蜜无不渗透着母亲对孩子们的爱,岁月如流年的水,作者在看瓜的辛苦中还额外的得一收获,就是读书,还充实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一举两得,今昔对比,怎能忘怀那瓜园迭事,文章细腻感人,欣赏了。望继续赐稿江南。——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22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0-01-22 17:54:08
  文章从弟弟在瓜地里馋的不想走,挨了妈妈的打以后,母亲下决心开始自己种瓜,细细讲述了作者一家五口怎样种瓜,侍弄瓜田,看瓜,吃瓜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对瓜的情结跃然纸上,种瓜看瓜的辛劳,吃瓜的甜蜜无不渗透着母亲对孩子们的爱,岁月如流年的水,作者在看瓜的辛苦中还额外的得一收获,就是读书,还充实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一举两得,今昔对比,怎能忘怀那瓜园迭事,文章细腻感人,欣赏了。望继续赐稿江南。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0-01-22 17:54:45
  作者好文笔,羡慕啊。
3 楼        文友:明程        2010-01-22 20:25:43
  竹叶儿,她还有另一收获呢,还可以偷瓜吃。嘻嘻
   写的很真实,俺家那时也种过西瓜。不是虚构。哈哈
心路有你,哪一程不是明月清风?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