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故乡的庐剧(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故乡的庐剧(散文)


作者:不舞之鹤 白丁,9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4发表时间:2019-09-25 10:38:20
摘要:当1981年重回巢湖就业的时候,我已经人到中年,专业庐剧团已经解体了,原先的剧场早被拆除了,演员们各自易行了。再也看不到现场表演了,只能在有关光盘和磁带中回味那美妙的场景了……

【荷塘】故乡的庐剧(散文) 我土生土长在巢湖之滨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是我的故乡,也是庐剧的故乡。
   庐剧旧称“小倒戏”、“倒七戏”,它凝聚着乡土艺术的精华,但是它没有像从自家门里走出去的黄梅戏那样幸运,而是长期被所谓的“正统派”贬斥着,直至1955年3月才被安徽省委宣传部根据其属地命名为“庐剧”,这才有了个叫得出口的“大号”。1957年省庐剧团在文化厅领导的率领下赴京在人民剧院公演了《讨学钱》《休丁香》等传统剧目,赢得了首都观众的普遍赞誉,并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后来这几个剧目还被拍成了电视剧、电影在电视台和影院播放,引起了全国戏迷的广泛关注,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深在闺中不为人识”的庐剧,终于在戏剧艺术百花园中争得了一席之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庐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庐剧的角色行当分为花旦、青衣、老旦、老生、小生、小丑(三花脸)等种,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主调是用来表现不同行当的专用调,饱含深情,缠绵动人;花腔是固定格式的曲调,主要用来演唱生活情趣小戏,其特点是演员们都用假声来演唱,称为“小嗓子”。落板时台前台后演员齐唱,称为“吆台”,其声高亢嘹亮,以此烘托剧情渲染气氛。
   庐剧富有特别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唱腔分为上、中、下三路,逐步形成了三种不同流派。上路以霍山为中心,唱腔高亢嘹亮,具有山区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唱腔细腻委婉,具有平原特色;下路以芜湖为中心,唱腔清秀婉转,具有水乡特色。
   庐剧的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代表剧目有《双丝带》、《讨学钱》、《打芦花》、《干旱记》、《合同记》、《卖花记》、《花绒记》等等,这些剧目的创作都来源于乡土民间,倾吐了百姓的心声,反映了群众的喜怒哀乐,唱进了广大农民的心坎里。
   在语文课本中有鲁迅先生写的《社戏》,对于文中所描述的看戏的经历和场景我印象很深刻,与鲁迅先生比起来我可就幸运得多了,我不用像他那样要划船行5里地到外村才能看得到一场戏,不出村子我就能看得到。
   我们村子有个剧团,且小有名气。说是剧团其实并不准确,它只是村里的戏迷出于爱好而自发组成的,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就。我们村子不算大,随便挑选几出戏,无论男角女角能挑大梁的还真不少。
   每到农闲时演员们就集中起来认真排练,排戏多半是在晚间,为了安心排练,都会关着门不让外人进去,越关门则越神秘,越神秘就越招人。我们一帮儿童犹如逐花的小蜜蜂,围着们嗡嗡叫着。里面的人受到了惊扰就开门轰我们,我们便一哄而散,他们关了门我们复又卷土重来了。
   那个时候演戏没有固定的戏台,都是临时搭建的,演完后就立刻拆除了。
   搭台是有讲究的,是个细致活,缺一项都不行。几个壮劳力从各家把木杠取来扎架子,在距地面大半人高处平铺木板,找来一些门板把前后台隔开,拉上一根铁丝,挂起一块幕布,再悬挂一对拖着长穗的大红灯笼,以此烘托演出气氛。台的两边要置有挡风帷幔,前台和后台之间要有遮掩间隔,作化妆、换衣、放置道具之用。他们按部就班分工合作,不到半天的工夫,一个漂亮的戏台就搭建好了。
   从搭台开始我们小孩子也跟着忙活不停,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玩得不亦乐乎。到了真正开演的时候,我们的心却不在戏上了,在人群缝隙里乱钻着,一会窜到后台看演员们化妆、换衣,一会跑到戏场外围看小商贩卖甘蔗、卖荸荠,那个吹糖人最勾引我们的目光了。
   吹糖人有一副挑子,一头是一个半圆形的矮木箱,里面存放着备用品又兼作坐凳,另一头是一个下面较细上端稍粗的木桶,内中摆放一个微温的火盆,上面架着一口小锅,锅内的糖稀是淡黄色的,还有数种鲜艳的单彩,用一片片铁皮间隔着,以防混染了。那糖稀稠稠的、软软的、嫩嫩的,吹糖人伸出手来从木桶旁小盒中抽出一根细细的篾签,接着从锅内轻轻挑一点点糖稀,用手揉揉捏捏着,然后放在嘴边缓缓吹着气,就像变魔术一样,眨眼的工夫就吹出了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动物造型,特别可爱逗趣儿。有老鼠爬葫芦、猴子献仙桃,有群虾戏水、金鸡报晓,还有飞禽走兽、家禽家畜等等,形形色色,眼花缭乱。盯着近在咫尺的糖人儿,我的舌头不停地舔着嘴唇,口水直往外流,小手暗暗地把衣兜底抠了无数次,也搜不出一个子儿。
   这时候的大人们都在聚精会神看戏,台上演员在动情地流着泪水,我的母亲和台下的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们一把鼻涕一把泪水,红了眼圈,湿了衣襟,根本无暇顾及我,我只能望着糖人兴叹了。
   那个时候庐剧在我家乡深入人心,中年人边走边唱、边干活边唱,老年人倚着墙脚边晒着太阳边哼唱着,我们小孩子也不闲着,到处找报纸糊戏帽,没有报纸了就拆旧的书本。我们还用霸王草(即班茅)的花穗作帽坠,再贴上两个纸条作飘带,像模像样地戴在头上,昂首走在街道上,摇摇摆摆,依依呀呀,又说又唱,引来大人一阵阵嘻笑声,我们并不感到害羞,他们越笑我们表演得越起劲儿。
   四五年级的时候我转到巢城读书,县城里有一个专业的庐剧团,建有两层的固定剧场,我有幸在那里看过当时巢县家喻户晓的名角李道洲、郑锦容、水曼丽演出的神话故事《陷巢州》,他们独特的唱腔、做功,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侯宝林相声中说过的甩手巾的情景,“嗖”的一声,那条雪白雪白的毛巾由楼下人猛地一甩出了手,打着旋旋飘到了楼上人的手掌心里,那么的飘逸,那么的快捷,看得我目瞪口呆。愣了一会才回过神来,跟着周围的观众一起鼓起了掌声。
   后来因为上学的缘故我远离了巢湖,也远离了我最喜爱的庐剧。
   当1981年重回巢湖就业的时候,我已人到中年,专业庐剧团已经解体了,原先的剧场早被拆除了,演员们各自易行了。再也看不到现场表演庐剧了,只能在有关光盘和磁带中回味那美妙的场景……

共 23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的庐剧》这一篇散文,作者以清晰的条理叙述,先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故乡庐剧介绍,抓住庐剧的出处,传播范围,历史沿革,戏剧特色,剧目内容逐一描述;再写往日家乡人对庐剧的喜好与传承,及家乡的孩童对村里剧团排练的痴迷与追求;接着叙述昔日江淮一带乡村演戏的情景;又写自己多年来对庐剧的钟爱情怀;最后呼吁人们对庐剧的挽救与传承。总之,文写情感浓郁,爱乡爱剧表述淋漓。欣赏了,力荐赏读!【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9-09-25 10:42:18
  地方戏剧介绍,文写言语滔滔,呼吁传承挽救,爱乡爱剧题表。
2 楼        文友:程南        2019-09-25 10:43:01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