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心仪木渎之榜眼府(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心仪木渎之榜眼府(散文)


作者:不舞之鹤 白丁,9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6发表时间:2019-10-02 20:30:14
摘要:冯桂芬道光二十年(1840年)殿试,钦赐一甲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进身仕途,因而邑人习惯将其故宅称为榜眼府第。

早餐在湖州西塘吃过“床腿”(宾馆自助餐戏说),我们“徒步群”三队人马上车向苏州木渎开赴。
   老天阴沉着脸,冷冰冰的有意无意撒几滴小雨,而我们车内人们的情绪却非常高涨,大家游兴甚浓。
   过不多时,天色赛过包老爷那张脸,凶神恶煞的大雨风风火火地倾泻一两个小时,一直把我们裹挟到姑苏城下。正当公众心绪欠脆之际,天色却和缓下来,雨帘成了雨丝,又渐成雨点,将近木渎的时候,天气竟出人意料的放晴。我们在车上的时候下雨,甚而大雨、特大雨,而我们一下车,则雨过天晴,云淡风轻。上苍垂怜我们这些良机难得的游人,车内复又欢乐起来。
   大客在大道上左转右拐,两旁绿荫如盖,行不多远,眼前突然翠岚高耸,渐行渐近,危岩壁立,树木翁濛,峰巅宝顶指天,疏落的楼台在林莽中明没隐现。我的目光游弋到云翻雾滚的山谷,那些雨后的精灵,飞到近前,是山峦肩披的轻纱在临空飘拂。散到远处,幽烟冉冉,幻化出无穷的迷蒙。好一派空灵秀逸之象。稍后方知,这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的“灵岩山”。我们的大客车在向前疾驰,而我的心却依依不舍……
   过了灵岩山,转眼就是木渎,她紧紧地依偎在灵岩山的身旁。抬腕看表,时已将近9点。还好,顺顺当当未曾堵车。
   组长耗时换来联票,一个组十几个人共一张票,售票员方便了,而我们游客就苦大发了,众人都得捆绑在一起活动,人人失去了自由,还特别耽误时间。群主举着相机,招呼大家围着镌刻“木渎”字样的大石头拍照,凑凑热闹,也就算不枉xxx到此一游了。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据传春秋末年,越国战败,阴使美人计,献西施于吴。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便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建材“积木塞渎”,“木渎”之名即由此而来。
   来到木渎,首先就得途径山塘街。这可不是虎丘的那条街道,虎丘那里有明代苏州市民在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殉难的五义士之墓,还有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收入高中语文课本,木渎的山塘街没有那么出名。
   山塘街是木渎的经济中心,也是木渎最繁华的地段。街道整洁,游人闲逸,真正体现着宽舒的氛围,这是昨天在西塘所难能臆想的。我们穿过一座年轻的——四柱两层黛瓦牌楼,拾阶跨过一座石拱桥,再过一道所谓“吴风宋韵”的门楼,就正式置身木渎,也不知道是村是镇,反正是江南水乡。
   这里有清晰的导游图标牌,但我们碍于时间金贵——下午一点就得结集走人,只能走马看花,若要细看多想,不够现实。
   我们先到榜眼府——冯桂芬故居。
   穿街走巷一番好找,榜眼府第原来位于小河对岸的下塘街头。封建科举时代,殿试及第之首为状元,第二名则称榜眼,第三名叫作探花。冯桂芬道光二十年(1840年)殿试,钦赐一甲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进身仕途,因而邑人习惯将其故宅称为榜眼府第。
   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又因他景仰顾炎武(字亭林)的道德学问,故此,自号“林一”、“景亭”,他是个近代著名的有识之士。
   咸丰九年(1859年)冯桂芬辞官回乡,咸丰末年(1861年),冯桂芬任李鸿章幕僚。其间,他完成了政论代表作校庐抗议四十篇。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被资产阶级维新派奉为先导,俞樾在《显志堂集序》曾经赞扬他"于学无所不通,而其意则在务为当世有用之学",林则徐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冯桂芬无愧为林则徐弟子、近代进步政论家。
   榜眼府第在文革时期曾遭惨痛浩劫,政府斥资于1998年修复。进门是一个院落,中轴线走道两旁摆放着五针松之类的盆景,两边游廊设镂空花窗。正厅“显志堂”因冯桂芬有《显志堂稿》而得名,四内界结构,前后设轩,雕梁画栋,气宇轩昂,内展冯桂芬事迹。后花园甚为幽深,在有联“閒吟风月生奇想,坐對荷池會化楼”的带挂落的敞亭后面,暖石铺地呈几何图纹,树木、盆景错落有致,更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塘四面假山叠起,垂柳依依。虽说设计不错,但总而言之,前厅后园套路,不出苏园藩篱。倒是庭院东侧廊内的石刻——盛世滋生图,颇具特色。盛世滋生图原为清人徐扬所绘,写实性地描绘了康乾盛世姑苏的繁华景象,图中描绘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竟有一半取材木渎。现在的这幅图,是木渎民间雕刻家采用阴刻手法,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可堪榜眼府里的吴地民间艺术精华。
   我在榜眼府迟迟不想离开,不为别的,只是沉浸在冯桂芬开拓情结中,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冯桂芬”!

共 18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篇游记,从题目中告知我们两个信息。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作者去木渎,最心仪的要数冯桂芬的榜眼府第。清代榜眼冯桂芬就如木渎的一颗明珠,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位林则徐的弟子、近代进步政论家。对榜眼府第重点介绍,照应了题目,表明了作者对这位著名人士的敬仰与赞美。语言简洁,描述生动,增长了我们的见闻。【编辑:莫道不销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02 20:32:07
  游记不好写,尤其是一些名人的故居,写景不容易。本文对这部分介绍得详细清楚,佩服老师的文笔!进步不小!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02 20:33:16
  游览名胜,能增长我们的知识,令人知道了这位有名的榜眼。感谢来稿!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02 20:34:04
  祝老师国庆快乐!老师的作品挺多,爱好写作,兴趣浓厚!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不舞之鹤        2019-10-03 06:47:22
  编辑辛苦,节假日也不休息,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