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伞中魂——轻负韶华(小说)
听雨声,自灰蒙蒙的天空冷冷落下,一声声宛若来自遥远时光的轻叹,谁也听不真切。撑一把鲜红的油纸伞鼻尖是桐油的香气,眼光透过伞下,仿若当年。
秭归•琵琶声
最初的最初,她似乎是没有名字的,却有着一双人人称羡的手,能用琵琶弹出优美旋律的手。她是秭归的一个流浪儿,亦是一个怪人。
一个落雨的黄昏,她躲在一家酒肆的屋檐下,听冷冷作响的细雨声,莫名想到这家酒肆老板女儿的琵琶,那种弦乐器似乎可以发出如流水的乐音,她想:倘若自己也有就好了。只能想想而已,没有人会教她。
如此想着,她又向酒肆里望去,酒肆里的胡姬正悠闲地拨弄琵琶,多么想要啊,可是她没有钱。
“你想学琵琶吗?”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那人撑了一把油纸伞,鲜红的色泽。
那人的眼,无光,只有灰暗。
是瞎子吧……
她流浪多年,从没有见过一个瞎子像这样行动自如,俊美无双。那人紫袍玉冠,袍角微湿,异常魅惑。
“想呀,你又不会教我。”她撇撇嘴。
那人俯下身,轻声道:“当然教。”
从此她有了一双羡煞旁人的手。
秭归•念声
那人名唤安,长安的安。
安说:“你就叫昭君吧。
安握着她的手,那双手很凉,仿佛在寒冷的冬夜的水里浸泡了一夜。油纸伞斜倚在墙角,有落湿了翅膀的蝴蝶悄然飞过,寂静无声。
昭君不会知道,安是谁,就像多年以后她入宫却不认识眼前明黄色的身影就是当年人。
安,长安,相思在长安。
此中玄妙,唯安一人懂,而昭君,却到死也不知道。
安带着昭君去往他在秭归的宅子,那宅子经久失修却依旧风光,昭君紧紧攥着他的衣角问:“你是瞎子吗?”
安笑,笑容明媚。他说:“我说不是,你信吗?”
“你说不是,就不是。”昭君说。
“可我希望自己是瞎子呢。”安苦笑。
……
琵琶声在宅院回响,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陷入沉默,如果他不是长安皇室子弟该多好,此番路过秭归倒也不遗憾。
昭君善于弹一支不知名的曲子,她奏出的乐音可以引来飞鸟,秋天,落了一地的大雁……
长安·选秀
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
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都城,长安。
明黄龙袍,龙冠灼灼。尊贵无上的天子坐在冰冷庄严的大殿上,俯瞰群臣。他一双修长白洗的手捏了一卷竹简,煞是好看。他说:“嗯,那就选秀吧。”
汉帝选秀,举国轰动。王皇后一双手在袖中攥紧,她冷笑道:“听说宫里新聘了一群画师,其中毛画师手艺最好,来人,本宫要见那位画师。”
昭君这年从秭归来到长安,被送进宫选秀。王皇后从未见过像昭君这样的女子,雪肤冰肌,墨发披散,宛若九天仙子下凡尘。王皇后知道,这样的容颜必会倾了汉帝的心,所以,她不能让必须见到这张画像。
新来的毛画师小心翼翼地望着皇后,双膝发软。
“毛画师好手艺,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还请笑纳。”王皇后命人取来一个包裹微笑道。
毛画师懂了,收下了那个包裹……
长安·和亲
汉帝在宫宴上聆听琵琶,忽然狠狠甩了酒盏,不顾后妃的惊诧,只喃喃:“不是那个旋律。”
多么想念那人的琵琶声,一音一调惊落归来雁。
可他不是曾经的安,他是刘姓皇帝汉朝君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千回百转,寻不见故人,空留思念。
……
匈奴族单于求亲。
汉帝思忖半晌答应了,汉朝江山已风雨飘摇,与单于和亲便可稳住江山。他转头令左右去找上次选秀落选了的宫女据说名唤王嫱。
不久有宫女怀抱琵琶而来,远远望去竟是那样的熟悉。汉帝难得好奇地望着她,随着宫女逐渐走近,汉帝越发震惊,最后站立不稳。
不是熟悉,是它他真的见过,真的陪伴过……
王嫱,昭君。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天下三千褒义词,未必有一个配得上她。
他后悔答应和亲了。单于说:“就她吧。”
仿若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他的心脏拽出来,然后扔下无底的深渊。如此绝望。
昭君望着汉帝,觉得很亲切。
你是瞎子吗?
我说不是,你信吗?
昭君,如果可以我也想留下来,可我不得不走。
为什么?
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
绝境·杀伐
单于带着昭君走了。
听送行的宫人说,昭君弹响了琵琶,其声哀转,似有千言万语,漫天黄沙中,落了一路的雁。
安沉默了,是那段旋律,可是他再无机会听到了。
他思量许久,令人去查了当年负责作画的画师。
果然,是王皇后做的手脚。安冷笑,令人处死了当年的画师。
古人云:冲冠一怒为红颜。他终究是犯了,不可饶恕。
那一天,长安城布满了杀气。
众里寻他千百度,故人不在灯火阑珊处。
他到死都没有问她,她亦不曾知道世事无常……
千年以后,有人翻开史册,轻叹昭君的《平沙落雁》竟已失传,这是他不知道的事。
又是一个雨天史官望着宫外的细雨,对新来的小徒弟轻声诉起他不曾写在史书里的故事:自昭君出塞后,皇上曾在一个雨天破天荒的穿了一身紫袍,撑着一把鲜红的油纸伞跌跌撞撞地在雨中行走,怔怔望着秭归的方向,呆站一整天。
史官叹道:“我都不曾想到,汉元帝竟是这样一个痴人,明明佳丽三千,却一心向秭归……”
汉元帝的双眼无光,只有灰暗,从此注定了一生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