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旋转木马小说】幸与哀

精品 【旋转木马小说】幸与哀


作者:江河月 童生,73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86发表时间:2010-01-23 02:44:38

幸与哀
  
  
   两个主人公
  
  
   王老爹与李老爹是邻居,从小就是一对好朋友。
   虽然王老爹比李老爹小一岁,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小之分。还是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两人就一同玩耍,一同看牛,一同摘毛栗,一同寻蘑菇。
   后来又一同念了两年私塾,读了一本《三字经》和一本《增广贤文》。
   王爹喜欢《三字经》,李爹喜欢《增广贤文》。
   王爹一生最最谨记于心的是那段“昔孟母,择邻住,子不学,断机杼,窦燕三,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文字。至今他还倒背如流呢!在他看来,这是一段经典。正是因为这样,他一生就是以这作为座右铭的。
   李爹一生最最牢记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处处时时事事都是以此来要求自己,引导老婆,教育孩子。
  
  
   王五子“名俱扬”
  
  
   事有凑巧,这上天在冥冥之中给王爹的命运,作了特殊优待,真的送给他五个儿子。虽然谈不上名扬四海,却也在这山里头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了。
   大儿子因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家境困难,只读了个小学毕业,就参加了集体劳动,加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队伍中,后来经过磨练和党的培养,当上了大队支书。前前后后在原来叫“大队”后来叫“村”的本土,当了近二十年的村支书。虽然这两年已经“让贤”了,但也算得上这山里头的一位久负盛名的“土皇帝”。
   二儿子初中毕业那年正赶上当兵,还不到十六岁,就因为人长得高大帅气,被带兵的那军官相中,经过支书大哥一番运作,就直接带到部队去了。那时,有文化的人并不多,他一去就在连队当文书,不久就提了干,到转业的时候,已经是一名正营级干部,并且在县里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门任职,后来由于工作的努力,又得到了提拔重用,已经是一位副处级领导干部了。
   老三呢,那年恢复高考时,刚好赶上车,虽然只考了个师范专科学校,也算脱离了泥腿杆子,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由于他平时爱学习,工作也不错,现在任职于县里的一所重点高中。
   老四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市里某单位当公务员,现在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长了。
   老五读了研究生后,虽然没享受到国家的统分政策,但也被招聘到一家大型企业做工程师,后来又提升为总工程师,也属企业中的姣姣者。
   五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强,文化素养、学历一个比一个高,都算得上是村里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王老爹响当当的“教五子,名俱扬”,遂了夙愿。
   这种养儿出才的山农,恐怕在中国广大农村也不算多。在这江南的山村里,当然是众人公认的第一家了。
   王老爹以此为荣耀,人也精神,遇到人就谈论自己的“五位虎将”,而且喜形于色,将自己过去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虽然儿子们在身边少,即使在身边,也忙着他们自己的事,但王老爹自己经过长期的劳动锻炼,身板硬朗,精神着哩。这也是上天的眷顾,山里的新鲜空气和天然山泉养育着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致到了七十七岁的他,整天乐呵呵的,生活上还不需要儿子们的照顾,能自食其力呢!
  
  
   李两女“淡梳妆”
  
  
   相比之下,李老爹的福命就差多了。
   李老爹的老婆争不起这个气呀,她仅仅为他生了两个女儿。
   这本不能怪李老爹的老婆,可农村中的风俗与习惯势力,还是对人的生活存在着无形的冲击力。李老爹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对老婆还是不那么满意的,好在李老爹人本分,心地善良,虽有对老婆不悦,但也只是怨自己的命不好,不能与人家相比,因此也就老老实实过生活,低调做人,从不与人争胜负,哪怕是与王老爹走棋,也总是让着人家。他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家中,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的品性,哺育着两个女儿。
   老婆呢,也不知道生女儿的责任与李老爹有不有关系,只怪自己肚子不争气,也就自甘低人一等,小心翼翼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相夫教女,不敢有半点差驰。
   两个女儿呢,也很听话,玲珑乖巧。只是农村中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也没让女儿读多少书,一长大成人就物色了门户,嫁出去了。
   大女儿嫁给了本村的一个务农汉子。婆家是世代农民,根基传统,做人本分,忠厚老实,尊长怜幼。虽然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算不上殷实之家,却也基本生活不愁。
   二女儿嫁到了五里之外的一位教书匠。其家世也算是书香门第,自然生活条件优于大女儿家。
   两个女儿从小就很听父母的话,学会了针线活儿,具备了农村女人的一切良好特质:善良、纯朴、勤快、谦让。
   李老爹一生也谨奉一个“勤”字,勤劳俭朴,精心持家。因此教养着两个女儿仁慈宽厚,颇行孝道。
   女儿出嫁之后,两夫妻就相依为命,女儿们都想把两位老人接去尽尽孝,可是两位老人喜欢有自己的天地,硬是不去,女儿们拿他们也没办法,只好不时地常来看看,帮老人洗洗擦擦,梳梳扎扎。老两口也乐得逍遥,日子过得到也平安。
  
  
   上天没有告示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确如此,人生的风云是最难预料的。
   两年前,李老爹的老伴,忽然得了不知病源的急症,头天晚上还好好的,另天早上就叫不醒了,没留下一句话就不辞而别。
   直到现在,村里的赤脚医生还没弄懂是什么病折去了那老娭毑的命。
   这事,在这个小小的山村,曾遭人有过一番议论:有人说是这老娭毑一生勤劳善良,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有的说是这老婆婆一生只生了两女,心中有生活压抑,所以缩短了寿命。农村中说好说歹的人总是有的,谁也不在乎这个,过了一段时间,是非之议也就销声匿迹了。
   老伴一过世,两个女儿就更担心老父亲的生活了,先是两个女儿做工作,想接他去尽孝。大女儿做了工作做不通,二女儿又做工作做不通。后来,女儿们又搬来女婿做工作,还是做不通。李老爹说他一个人自在惯了,自己身体又还不错,不需要到女儿家去为她们添麻烦。没办法,惹得两个女儿三天两头的跑,生怕老父亲有什么闪失。
   王老爹呢,老婆过世得更早些。那年,她小儿子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第一学期已经上了学一段时间,老娭毑平时身体也没见有什么毛病,可当有一天发现胳肢窝里有个包包,感觉有些疼痛的时候再去检查,却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了。医生说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胳膊下了,将不久于人世,嘱咐家人好好安养病人。
   于是,除了老五在大学读书没告诉他以外,四兄弟一商量,就放弃了手术治疗,只是由医生开些中药,王老爹服侍。果然,仅仅拖了两个月,就在小儿子第一学期期考期间撒手西去。
   这事,曾在这个山村风传了好一段时间,说是王老爹的儿子不孝顺,他们的经济条件又不差,怎么不为老母亲作手术呢?乳腺癌是可以治疗的呀,即使治不了,也没这么快啊!风言风语闹过一阵子后,也慢慢平静了。
   好在王老爹的身体更胜李老爹一筹,身板硬朗得很,加之两位老人一直是好朋友,他们俩几乎每天都过着相似节奏的生活——从天亮起来一直到天黑,除了一日三餐外,几乎就泡在一起。有时也合伙饮饮酒,打打牙祭。虽然是两根老光棍打秋风,却也有他们自己的乐趣:原来下下象棋,后来不知怎么的丢失了三颗棋子,也就没有再去买新的了,干脆在地上画个五子棋盘,一个用石子,一个用瓷碎片,下起了五子棋。有时也到后山看看风景,散散步,聊聊天。
   两位老人的日子也就这么过,平淡而无故事。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两年。
   这人,也象机器一样,零件磨损久了自然也有坏的时候。这不,忽然有一天,李老爹的肝脏与肠道就出问题了,到医院一检查,虽然还没有到“癌”的地步,却也遭到了医生的警告:要诫烟禁酒,要按时服药打针,要多散散步,要注意饮食习惯。
   这四个“要”,都说到李老爹的点子上了。李老爹抽了一世的叶子烟,要诫恐怕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这酒呢,难度小一点,只是如果闻到了酒香,那可就心痒痒的难受;老爹的生活习惯,平时也是很随意的,农村中也没习惯定时,作息时间完全凭感觉;这散步还好说,只是要天天坚持,保证规定动作和时程,也不是件容易事情;服药打针呢,老爹一生很少病,要坚持也很难做到。
   两个女儿一听说老爹病了,犹如天塌下来一般。
   大女儿住得不远,马上过来陪上陪下,并与丈夫一起动员老爹到县城医院全面检查一遍之后,强行将老爹接到自己家中,完全按照医嘱把老爹服侍得妥妥贴贴。
   二女儿听说后,也红着眼圈儿来了,见老爹在姐姐家脸色红润,并无大病迹象,才抹泪舒眉,声声安问。一阵仔细的询问盘查之后,又想接到自己家里去尽尽孝,无奈姐姐不肯,说要接去住,也得半月之后,待父亲服药一个疗程,病情稳定后再去不迟。弄得妹妹、妹夫天天轮着来一趟,好在也不远,如今交通又方便,所以也不算为难。
   姐妹俩平时因为各自有家有事,也难得经常聚在一起,如今有爷老子生病作情线,把她俩拴得紧紧的。邻里、村民见了,都夸这俩姐妹孝心好。
  
   李老爹被女儿接走之后,王老爹就狐单了。白天没了说话对象,晚上没了邻居,分外觉得寂寞。平时与李老爹走棋的时候,下输了还可以发几句脾气,现在是有脾气也没地方发了,象掉了魂似的,心里空落落的。
   没几天,王老爹就病到在床上。
   王老爹其实也没什么大病,因为没有了下棋、唠嗑的对象,心里有些孤独,晚上又没有保证睡眠,加之天气变化没防范好就得了感冒。
   王老爹的感冒也不是什么重感冒,完全可以吃点发汗药,消消炎就可以了。
   可是,他倒在床上时没人去管,连个问候的人也没有,更不要说去服侍。他以为睡个一两天就会好的,但他不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抵御病的能力减弱了。没吃没喝睡了两天之后,更加感到没劲了,他想水喝,自己又没力气爬起床,霸蛮一坐起来,就支撑不住。睡了三天三晚,到第四天,实在饿得不行,就慢慢移到床沿,没力气弄好体位,失去重心跌了一跤,结果中了风,得了脑血栓,一边的手脚全麻木了。
   好在过去身体底子还比较硬,人的内气比较足,他的呻吟声被过路人听见发现,向他的大儿子报告,大儿子赶了过来,将父亲送到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处。村医一看,觉得自己不能医治,建议送到大医院去。
   老大将此情况电话告知老二,老二在电话里回答说:“我现在很忙,你先作处理吧。”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老大又将此情告知老三,老三说“现在正是段考期间,实在抽不得空。”也没多问病情就关了手机。
   老大又把情况告知老四,老四说“现在市里正在考察提拔干部,我已入围,还要到领导那边走动走动,这可是机不可失的关键时刻,你老哥说了算,今后再作处理吧。”说完,心急火燎地办事去了。
   老大最后将希望寄托在老五身上,因为当年娘老子过世时,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业而未告诉他,现在爹老子病了,是该他尽尽孝的时候了。于是又电话告知老五,且有意说了许多应该老五尽孝的事。老五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带着火爆的语气说:“你们哥四个,还记我的帐呀?当年妈过世的时候,我还是个消费者,没能力也没责任赡养老人,你们把妈安葬后,所收的礼金是多少,你当我不清楚是吧?现在还拿这事来道叹我,我不计较你们就算不错了!”一番话,说得老大哑口无言。
   老大心想,你们这些不孝之子,爹老子病在床上,我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了,看来,爹一死,就任何人管不着了。反正爹老子年事已高,死是迟早的事。我如果把爹送到医院去治,产生的巨额医药费,今后我找谁要?不行,只能让爹暂且住到老屋里,叫孩子们送点饭给他吃,待过一阵子,老二老三他们稍空了再作计较。
   老大这么一想,也就有了安排,王老爹就仍然居住在老地方。
  
  
   天理自在人心
  
  
   时值冬日,气候寒冷。这年的冬天,冷得特别早,立冬不久就来了一场大寒潮。北风呼呼叫,屋瓦嘶嘶响。几天寒风,吹来了一场大雪,下了一日一夜。
   王老爹本来年迈体衰,这骨子哪经得起冻啊。几日来的恶劣天气,使王老爹病情更加重了,睡在床上,动弹不得。大儿子派人送来的饭,既没按时,又是一点冷饭,饭中的菜,也是一点素菜。王老爹根本就不想吃,也吃不下。
   一夜未眠的王老爹,这天早上忽然觉得天变亮了,屋里的光线好象增强了许多。他慢慢试着侧侧身子,可怎么也挪不动,只好慢慢将脑袋转个方向往窗外瞧,原来是太阳映照着积雪反射在窗上,显得格外明亮。此时,他又渴又饿,肚子咕咕直响,想吃点东西,可是又没力气叫喊。他也知道,叫也没用,旁边又没有人,那不是空费力气吗?他只得忍耐……
   不知过了多久,王老爹蒙胧中听到有人呼唤,可是老爹已经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静静地躺着。此时,已快到正午,是老大派小儿子送了点冷饭来。小儿子喊了几声爷爷,却没有反应,也不知道去摸摸老爷是否还活着,慌忙丢下饭罐就往回跑,告诉父母:爷爷死了。老大听了,也不急于去看情形,眉头紧锁着,思考安葬的事怎么处理。
  

共 68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描写了王老爹与李老爹这一对好朋友一生的故事。王老爹空有五子名自扬,到死却落个堪比“无子送终”的下场。李老爹虽然只有两个女子,过的也很平凡,但却都很孝顺,修得老来福。两个家庭的不同,也正说明了这个社会存在的一些最最基本的道德问题。文章最后说到“人道天有眼,谁知在何方?”,正所谓天理在人心却荡然无存。愿家有父母的人,尽孝要趁早。这样的文章,值得深思,是一面镜子,推荐阅读!问好河月——东只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23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只艮        2010-01-23 02:45:41
  小说描写了王老爹与李老爹这一对好朋友一生的故事。王老爹空有五子名自扬,到死却落个堪比“无子送终”的下场。李老爹虽然只有两个女子,过的也很平凡,但却都很孝顺,修得老来福。两个家庭的不同,也正说明了这个社会存在的一些最最基本的道德问题。文章最后说到“人道天有眼,谁知在何方?”,正所谓天理在人心却荡然无存。愿家有父母的人,尽孝要趁早。这样的文章,值得深思,是一面镜子,推荐阅读!问好河月——东只艮。
个人微信号:L6137611 ;个人公众号:诗短裙
2 楼        文友:江河月        2010-01-26 15:22:01
  谢谢东只艮社长品读精评!
爱好文学,喜欢写写诗歌、散文,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