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汉水河之恋(散文)

精品 【心灵】汉水河之恋(散文)


作者:黄皮人 秀才,1123.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0发表时间:2019-10-09 09:10:49
摘要:可以说,每一位武汉人都与汉水河有着隔不断的情缘,说不完的故事。


   巍巍大武汉,滔滔汉江水。汉江,武汉人习惯称之为汉水,流经武汉,不仅与长江携手奠定了武汉三镇的格局,而且孕育了丰厚的楚汉文化。可以说,每一位武汉人都与汉水河有着隔不断的情缘,说不完的故事。
   我每一次由京回汉,去得最多的绝对是汉水河畔。每天清晨,我都要沿着蜿蜒的河岸踱步,一弯河水碧波荡漾、缓缓流淌,眼前红花绿草,河桥飞跨,船舶游弋;呼吸着熟悉的、带有河水气息的清新空气,这一刻神清气爽,这一天心情愉悦!
   汉正街,与汉水河平行,蜿蜒10余华里,头起集家嘴,尾至硚口。这条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但如果没有汉水河,就不会有汉正街。因为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得益于汉水河沿岸密布的港埠,成全了全国最大的商品一条街。在那个交通十分落后的年代,运输完全靠人驮马拉,水路无疑是最便捷实惠的选择。
   汉水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由陕入鄂流经十堰市丹江,在武汉市的龙王庙汇入长江。由于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自古以来农业十分发达,汉江平原历来都是富饶的粮仓基地。多年来,人们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合称为“江河淮汉”,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年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建立汉朝,便是得名于汉水,发祥于汉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汉水积攒了丰厚的文化,今天读来仿佛穿越时空,邂逅了唐风宋雨。请听唐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再请听宋苏东坡的《竹叶酒》: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耆旧何人在,丘坟应已平。惟余竹叶在,留此千古情。
   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的源头便是汉水河的最大支流丹江口,汉水河则是丹江口最大的供水基地。武汉,1000多万人口,常年用水,均源自汉水河。这条河流,常年都是清澈的、碧绿的,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其水质优于国内许多河湖水源。
   然而,由于汉水上游流经汉中盆地,多为高山峡谷,水流湍急;中游丹江口以下进入平原,多为沙洲和卵石滩,流速骤减;下游进入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曲流发达。因而,汛期时节洪水泛滥,常与长江洪峰相遇,渲泄不畅,易成涝灾,对武汉形成了极大威胁。
   我的家就在汉正街,20岁以前,我在汉水河畔长大,那里有我幼年、童年、青年时代的足迹。一河流水,带走了许多曾经的过往,但却永远积淀了我的记忆。父母告诉我,1954年夏秋之交,武汉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汉水与长江联手,将水位抬高了30米,高出武汉地面5米。堤坝,危在旦夕;市民,人心惶惶。那一刻,我还曲卧于娘胎里,这是我第一次与汉水不期而遇。
   是年底,我离开母体来到人间,在为我取名时,按老家祖宗的规矩,依辈分排列取名,应为“奠”字。然而,上面的哥姐都取“汉”字,这汉字与老家黄陂没有任何瓜葛,倒是与武汉、汉水有着渊源关联。武汉被长江、汉水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汉口和汉阳因汉水而取名,于是我的名号便与“汉”字结下了一辈子的姻缘。
   小时候,我常到汉水河边玩耍,什么集家嘴,13码头,宝庆码头,电厂码头,我们如数家珍。河滩上有高高的、长长的卷扬机,从货船上卷起煤炭、沙子,堆得象山一样高。河里有客船、货船来回跑,偶尔拉响汽笛,声音带着弹性,很好听。还有木质划子,由人工摇桨,负责两岸的轮渡,每当大船经过,那划子一忽儿跃上峰尖,一忽儿滑下谷底,刹是惊险。河对岸便是龟山,那是武汉市的最高点,山上草木郁郁葱葱,山势嵯峨。再往远方眺望,便是浩瀚的长江,氤氲蒙胧,长江第一桥横跨天堑,巍峨壮观。最有趣和便是汉水流入长江的交汇处,武汉人称之为龙王庙。汉水是清蓝的,江水是浑黄的,在交汇处形成了一道水波,色泽分明。由于这里两股巨大的水流相撞,激起浪飞涛涌,旋涡重重,危机四伏。经常有路过的小划子被掀翻,沉入江底;每年都有游泳爱好者命丧黄泉。人们将这里称作龙王庙,是有其道理的。
   汉水桥是当时唯一一座跨河桥梁,外形与武汉长江大桥酷似,也是由武昌,汉阳通往汉口的唯一河上通道。它的存在更加凸显了长江大桥的价值,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车辆是从这里驶上大桥,或由大桥驶向这里。桥下面是最好的休闲场所,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客人,或附近的居民来桥下歇脚纳凉,欣赏汉水风光。
   高中毕业后,我到洪湖汊河公社插队。那时,陆地交通还很落后,全是省道、县道,以沙石路为多,中途还得汽车过渡。记得第一次去时,是乘坐父亲单位的大卡车,沿途颠簸摇晃、尘土飞扬不说,单是等待汽车过渡就足足花了半天时间。因而,我多次往返两地选择乘坐轮船。
   洪湖位于武汉西南,轮船去时沿着汉水溯流而上,回时则顺流直下。水路不仅免却了陆路的颠簸之苦和沙尘之忧,而且舒适便宜,还能尽情欣赏沿岸风光。汉水河,像一条淡蓝色的飘带弯弯曲曲地飘落在荆楚大地上,与沿途密如蛛网的河湖港汊相连,润泽了多少芸芸生灵啊!我这才发现,沿汉水河两岸的许多城镇、乡村,全依赖于这河好水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离开了武汉,离开了汉水河。但是,我的父母居住在武汉,父母的家就是我的根。父母的家又偏偏离不开汉水河,于是我的根就扎在了汉水河滋润的土壤里。
   有趣的是,汉正街由于改造升级,许多老旧破房必须拆除,大量的人口需要迁移。于是,父母离开了汉正街,这就意味着告别了相邻多年的汉水河。然而,仅仅3年,尽管父母住处几次易地,最终仍然辗转定居到古田二路生活村,这里距离汉水河更近。对我而言,这真是缘分啊!
   由于父母年老多病的缘故,十余年来我基本是一年回武汉一次,父亲去世后又增加了一次清明。每次回武汉,我必须要到汉水河边看看,每次看到汉水河,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冲动感。似乎,它就是属于我的,是我的老朋友,我的情感特别容易在它的面前宣泄。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从生活村的家里走到河边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菜地。甚至,还有几处房屋简陋的住户,那房屋就是用几根树桩和木板、杂草搭建而成。他们临水而居,以种田为生,使我很容易想起远古的农耕时代,虽条件极其简陋,但有水便能生存。
   河边的坡地坑坑洼洼,碎砖破瓦遍地都是,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还有一处又一处散发着臭味的粪坑。昨夜刚下了一场大雨,地上有积水,湿地泥淖难行。真难以想象,竟然还有这等落后,肮脏的地方,我还与夫人说,这是一处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然而,我每次回来,这里每年都有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发生了巨变。
   这里修建了一座河滩公园,以汉水为背景,以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为主题。一条水泥步行道和一条铺着红色塑胶的跑道沿河岸伸展,道路两旁柳树成行,柏杨成排,花坛锦簇,绿草如茵。行走在林荫道间,柳枝婆娑,柏杨依依,繁花绚丽,绿草吐翠,一阵阵花草芬芳入鼻,令人如痴如醉。还有游泳馆、网球馆、篮球馆和许多其它的场馆点缀其间,你可以进去一展身手。
   每天清晨,或傍晚,来这里健身的人们成千上万,都是按照各自的爱好划分成一拨一拨的队伍。跳广场舞的随着强劲的节奏翩翩起舞,动感十足;走步的举着红旗,踏着歌曲健步如飞;放风筝的扯着长长的线索,昂着脑袋来回调整风筝;钓鱼的手握鱼竿,静坐河边等待时机;玩乐器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
   当然,最令我叹为观止的是横跨在汉水河上的古田桥,想不到,在短短的10多年间,武汉市接连修建了6座跨汉水河大桥,据说这一座被誉为“汉水河上最美的桥梁”。这是湖北省内首座自锚式悬索桥,其造型充分展示了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的建筑景观。主塔在桥面形成两座恢宏的拱门,为淡普鲁士蓝色凯旋六式,在拱门顶部中央,镶嵌着一个镂空的武汉市花,梅花造型,体现了武汉市地域文化特色。
   俗话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一带,包括河对岸的汉阳,以前是坟茔乱地,荒无人烟,如今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因为这里有一河好水,因水而房价坐地升值,河景房,每平方米要比其它地方高出好几千元。
   近几年来,凡有远方客人来武汉旅游,我必带他们来此处参观,让他们见证,并欣赏具有武汉特色的汉水河上风光。自然,客人们也觉得不虚此行,纷纷叫好点赞!

共 33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流畅的语言述说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优美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与汉水的渊源。一篇《汉水河之恋》将我们带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也欣赏到了那里大好的风景,体会到了作者在创作此散文时的心情。作品将写景抒情叙事结合在一起,在描写大好风景的时候述说自己过去的事情,抒发对故乡的情感。“可以说,每一位武汉人都与汉水河有着隔不断的情缘,说不完的故事。”而作者的这种写作方式,让读者在不长的篇幅中,获得更多的信息。的确是一篇值得品鉴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1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9 09:11:39
  拜读了老师的大作,很好的作品,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9 09:12:12
  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社团有您更精彩!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9 09:12:29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10-09 09:24:52
  非常感谢秋语老师对我作品的悉心点评和鼓励!
4 楼        文友:刘德正        2019-10-09 11:45:13
  武汉人对汉江,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呼,那就是“小河”,尤其是硚口人我们。在河的前面冠之以小,丝毫没有说大论小的意思,相反却有满满的自豪、满满的爱,谐上汉腔楚韵,显得特么的玩味。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4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10-10 04:58:20
  感谢宏斌的关注和厚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