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看点】火烧林之箭(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火烧林之箭(小说)


作者:桌子 布衣,10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51发表时间:2019-10-09 09:22:54
摘要:三十年前,李将军投降匈奴,被封为西王。三十年后,李将军率众归汉,在葫芦口铸箭。汉军大胜匈奴,李将军却撒手而去。飞将军的箭“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看点】火烧林之箭(小说) 西北边陲,荒漠连天,太阳似火烧一般。
   两座巍峨的大山之间,有一条狭缝,最窄处只有一丈宽,当地人称其为鹰塞,意思是只有老鹰才可以飞过。进入鹰塞,顿时宽敞,街宇纵横。往南行,约三里余,还有一个小塞口,宽度约七八丈。两个塞口之间的地方,乃兵家绝地,人称葫芦谷。
   葫芦谷内生长一种三尺余长的带刺的小树,各个笔直,似弓箭一般,人称箭树。树上竟长着两种树叶,春天发细而长的针状叶,雨水多时则发巴掌大的扁叶,干旱时又落下,只剩下针状叶子。树干硬直,叶梗和树杆的绿色中透露出一种火焰般妖艳的桃红,满眼过去,那一大片矮矮的森林在阳光下好像即将燃烧。树林没有名字,祖祖辈辈称其为火烧林。
   鹰塞入口处有几间凋敝的民房,开裂的土墙支撑起一片叫做屋顶的木板,木板边沿的几束茅草在风中抖抖索索,宣示着这里住着另一个物种,人类。
   民房前,立着一排石碾。
   八月十五,五个背如弯弓的老者围在石碾下棋。
   个个满头白发。
  
   一
   马蹄声疾,一队匈奴骑士自北向南,飞驰而入。带头的,却是一位年少清秀的汉人娃娃。
   下马后,那少年迎着五位老人纳头跪下。
   “孙儿李思群向五位爷爷请安!”
   五位老者抬起头来,面向那娃娃,分别在石碾上坐定,一老者道:“孩子,你今年十六岁了?”
   “是的,爷爷。今年孩儿刚满十六岁,就向将军爷爷自告奋勇,来见爷爷们。”
   老者们面露凄色,齐声吼道:“我的亲孙子为什么不来?”
   李思群抬起头来,“护军、思本、盼归、护王等几位哥哥也一直想来见几位爷爷,在西府里跪了两天两夜,但将军爷爷还是让我来了。”
   老人们默然不语。
   此时一身穿官衣的匈奴人向前一步,大喝:“快点问话,不要啰嗦了。我们还要回去向大王交差!”
   那少年白了匈奴人一眼,“爷爷,今年的西府赏赐和书信都在这里,请收下!”
   老人们没有动作。
   “爷爷,将军爷爷让我问话,造箭的秘方试出来了吗?”
   五位老人背过身去,低声道:“没有!”
   匈奴人持刀向前,那少年杏目圆睁,卧蚕眉上翘,扑向刀去。弯刀穿胸而过,少年紧咬牙关,一声未出,倒在地下。
   几个匈奴士兵走向前来,将少年装入袋中,置于马上,撂下礼物,骑马而去。
   老人们回过头来,个个双眼含泪,捧起一堆带血的黄沙,走入房中。
   老人们将血沙撒入一个刻满了名字的大木箱内。用小刀认认真真地刻上“李思群”三字,齐齐跪下。
   一刻后,老人们退出屋外,选出书信读毕。收拾起赏赐的礼物,丢于林中。
  
   二
   夜晚,民房内油灯熄灭,老人们鼾声顿起。
   窗外,一骑向北疾驰,马蹄声远去。
   老人们鼾声大作。
   子时,又两三黑影从角落处走出,脚步极轻,没有一丝声响。出塞后,向北狂奔而去。
   屋内鼾声震天。
   丑时至,林内走出三个黑衣人,围绕礼品盒和民房转了一圈,慢慢向北出塞而去。
   突然,鼾声中一阵咳嗽,一老者被痰憋醒,咳嗽几声,随即又睡去。
   林中一灰色兔子跳入房中,林中老鹰开始叫了起来。
   一老者慢慢起床,步入林中,将礼品盒打翻在地,一队队老鹰飞来,吊起一块块肥肉、糕点,飞向远去。
   一个时辰后,老者捡起礼盒,拿起剩下的没有了吃食的小盒,步入房中。
   油灯点亮,五片银发聚集在灯下。将捡回的木条泡入水中,捞出,又抹上火烧林箭树树汁,放在火炉旁。
   少许,一块木板上出现七个大字,“北风起时五十里”。
   五位老者热泪盈眶,道,时机终于成熟了。
  
   三
   鹰塞向北三百里,西府。
   一位银发老者身穿羊皮衣,面色疲惫,皱纹满脸,在一个羊皮搭的大帐篷里来回踱步。帐篷外,是成片的小帐篷和成群的匈奴兵丁。
   “西王爷,思群的身子已经烧完了。骨灰放好了。”旁边一位身穿匈奴服装的汉人边跪边道。“天气转冷,看样子北风要来了,各家的帐篷都加固好了。”
   “好,但愿孩子们有一天还能回到中原。护军家的娃娃还发热吗?”白发老者问道。
   “好了,不发热了。”
   “好,时刻关注天气,做好准备吧。”
   “好的,西王爷。有几个人还是怕到时候会有意外,走不成。”
   “走得成,走不成,就看老天了,看老天能不能给我们这个机会。”
   “大伙都说了,即使走不成,也要走,宁愿死在回乡的路上。”
   “不,我们要走,一定要走得成!我们死了不要紧,大汉朝就翻不了本了。”
   “嗯,一定要走成!”几位汉人汉子退出帐篷外。
  
   四
   十月初的北疆已是寒冷异常,让人冷得不愿意走出帐篷。
   西府东北,有一座小山包,山包的阳面,正中间是一个硕大的帐篷。
   帐篷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正中间高椅上,坐着一位五十几岁的满脸胡子的大汉,即为匈奴王,正在一杯一杯地向自己嘴里灌酒。
   “报大王,北风起了!看样子是要下大雪了!”一匈奴士兵跑进来跪倒便喊。
   “才初七就要下雪了,又要天寒地冻,百里无人了!”匈奴王大声喊道:“西王,何时助我打进洛阳,我们就不需要过这种冬天只见大雪的日子了。”
   西王哆哆嗦嗦跪下,“大王,我是年年催那几位匠人,他们反复试制,还没有成功。”
   “他们的后人还在营里吗?从明年起,每年派两位去催,让他们快点烧制。老规矩,催不到结果,直接在他们面前杀掉。”匈奴王咬牙切齿。
   “是。大王,天将大雪,我回帐篷看看,免得那帮狗崽子们冻死了。”西王依旧是唯唯诺诺。
   “好!”匈奴王左手一摆,右手端杯一饮而尽。
   西王快速向西府走去。
   北风呼号,让人睁不开眼。
   匈奴王大帐内灯火通明,酒号声阵阵。
  
   五
   初八,天亮了,北风依旧猛烈。
   匈奴王正在梦中游戏江南。
   东王跑入账中,大喊:“父王,大事不好,西府不见了!”
   匈奴王旋即醒来,大喝一声,“西府怎会不见?西王在哪里?”
   “父王,西府和西府周围的帐篷都不见了,西王也不见了。”
   匈奴王和东王忙爬上山坡,展眼西南望去,平平整整,确实,诺大个西王府,几百个帐篷,没有了。
   “快派人去查马匹,丢了多少匹?”
   “报父王,马匹在东府,车辆在西府。儿派人查过了,马一匹没丢,上百辆大车一辆没剩,都丢了。”
   “哈哈哈”匈奴王大笑几声,“量你神机将军再是用兵如神,没有马匹,也休想靠人拉车走出我这三百里大草原。”
   “告诉孩儿们,上马,顺着车轱辘追!”匈奴王一声令下。
   鼓声隆隆,战马嘶嘶,壮汉如云,北风卷起漫天的沙。
   大雪将下。
   一队队匈奴骑兵向南狂奔。
   一日一夜,车辙儿仍在南方。
   匈奴王惊诧不已,匈奴轻骑,一日一夜两百里,竟然追不上拉车的汉人,岂有此理。
   “人不下马,换马前行!一定要追上那些汉人。”匈奴王喊声震天。
   骑兵们扔掉多余的物件,只带一把弯刀,一天的水和干肉,策马狂奔。
  
   六
   北风料峭。
   鹰塞北五十里,五位老者五辆车,车上装满了弓箭和干粮。
   初七夜,北风起时,五位老者即出发,顶风拉车一夜一日,走了五十里来到这里。这五十里,崎岖不平,乱石遍地。
   他们望着北方,守望了一整夜,未见动静。
   天亮了,老人们心里明白,初九的上午,是最关键的时刻。
   往北的路,一马平川,好似浅黄色的湖水。车难走,马好行。
   老人们吃着干粮,白须飘飘。
   湖面驶来一队帆船,老人们大声欢呼。
   近百辆马车行驶而来,每辆车的前面没有马匹,两位年轻小伙子一人扶住一边,边跑边跳。
   车上两根柱子上挂着羊皮,似船帆一样。男人们在帆的后面,妇女和小孩在帆的前面,都尽力地扶住柱子,拽住绳子,生怕羊皮被风吹落。
   最后一辆大车上,西王笔直地站在车尾。
   一脸疲倦,而又兴奋异常。
   北风劲吹,大车一摇一摆,飞速南行,宛似一叶叶龙舟在湖面劈波斩浪。
   北方荡起一片沙雾,遮天蔽日,匈奴骑兵狂奔而来。
  
   七
   马车行到五位老者旁,扯下羊皮,将车摆在路边。
   西王大喊:“各家不要见礼。快把马车摆好,妇女,小孩快去鹰塞。”
   各车上人员下车后,妇女小孩向南飞奔。
   男人们将马车就势摆于路上。
   “来,分箭了!”五位老者大喊。
   西王伸手取出一支,用手掂了掂,刮了刮箭锋,满意地朝五位老者点了点头。
   小伙子们一脸的兴奋,个个拿起弓箭,看了又看。
   西王大喊一声,“兔崽子们,今天你们就试试飞将军神箭,都别浪费了,要一箭一个!”
   “好!”三十几位男儿齐喊。
  
   八
   一盏茶的功夫,匈奴大队人马乘风呼啸而来。
   路中间堆满了马车。
   战马止定,中间分开一条路,众人簇拥之下,匈奴王匆匆赶来。
   匈奴王看着前面的马车,一挥手,两个匈奴汉子从队中出来,跳下马,向旁边山坡跑去,意欲探路。
   “嗖,嗖”两声急响,一白须老者两箭射出,两人应声而倒。
   听到声响,匈奴王脸色大变,不觉勒马后退两步。
   东王驰马向前。
   匈奴王大喊一声:“豹儿,不要!”
   又是一声急响,一箭穿胸而过,东王栽于马下。
   众兵士围上前来,匈奴王跳下马,看了一眼东王,并未抱起。单膝稍曲,又即上马。将弯刀举起,向南一挥。
   众兵士向南猛冲。边冲边射,西王率众人藏于车后,尽力射箭。
   喊声喧天,弓箭如雨。
   白须老者边射,边搜集闯入车阵中的无主野马,拴于石上。
   时至正午,匈奴兵扔下大片尸体,逐渐冲至车前。
   弓箭即将用尽,西王回头看了看战马,点点头。众人齐上战马,向南急奔。
   匈奴兵下车,将大车和乱石清理出大路,向南急追。
  
   九
   鹰塞,妇女和孩子刚进塞口,背后西王等众人呼啸而来。
   西王向白须老者道:“看你们的了。”
   白须老者下马,大手一挥,“遵将军令,进树林休息!”
   众人均进树林,诺大个谷口没有一个人影。
   匈奴王率众到谷口,只见几间草房,空无一人。正待下令进谷,只见民房内浓烟冒出,似有人生火做饭。
   只见烟雾越来越近,从地下冒出,地面一片片逐渐塌陷,露出一支支插在地上的箭来,血红的箭非常扎眼,一直延至深谷。箭头指向北方,匈奴王令人用弯刀急砍,足足一个时辰,弯刀砍卷刃了,才砍下寥寥几支。
   匈奴王看了看南方的葫芦谷,大喊,“三十年了,三十年了,匈奴终究还是败给了这一片火烧林。放火箭!撤!”
   匈奴兵向南射一阵火箭后,转身向北飞奔。
  
   十
   三十年前,葫芦谷内,火光遍野,浓烟滚滚。
   老匈奴王身中火烧林之毒箭,匈奴兵发疯了似地一队队冲入谷内,将将军府兵丁老少妇幼团团围住。
   老匈奴王生命将尽,对匈奴王耳语:“汉人精造箭,一定要招降李将军,得到造箭之法。拥有了火烧林之箭,匈奴骑兵即可马踏洛阳,得到天下,世世代代不再过看雪吃饭,压雪充饥的日子。”
   匈奴王遵命,断将军府水道,兵围葫芦口四十九日。
   将军府水断粮绝,臭气熏天。将军面向列祖列宗祷告:“我大汉战马拙劣,勇士也不如匈奴,如没有这火烧林之箭,战胜匈奴,更是绝无可能。”
   次日,李将军全府投降,被封为西王。
   造箭工匠一半战死,一半累死。匈奴王选有家眷者五人在鹰塞练习造箭,每年差一名将军府后辈来催,如不成功,不必回府。
   三十年间,李将军多次差人向朝廷献上造箭之法,叙说火烧林所造之箭质轻、飞远、坚韧之优点,奈何昏臣当道,无人首肯。
  
   尾
   大雪漫天,匈奴兵退,李将军率全府于葫芦谷造箭。次年朝廷大军持火烧林之箭乘胜追击,大败匈奴。
   朝廷令将军率全府回洛阳受赏。
   葫芦谷欢天喜地,一片欢腾。
   李将军手持火烧林之箭,于血沙木箱之前穿胸而过,一缕英魂随风而去。
   后人立李将军碑于葫芦谷内,永镇北疆。
   曰:
   箭林血红因含铁,木炭烧之铁更坚;
   半分硫磺加在内,三步箭成雄于天。

共 47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写得非常传奇。匈奴与汉人的争斗本就透着传奇的色彩,而汉人的造箭之法更是奇上加奇。小说中除李思群和李将军有个称呼之外,其他人似乎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称呼,只是用五位白发老者来代替汉族的造箭工匠。匈奴们将李府将军等一群汉人困于葫芦谷中,汉人李将军和五位老者密谋策划了很多年后,终于将被困的所有汉人全部带出葫芦谷。小说惜墨如金,用词精练,却展现了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10-09 10:15:46
  一篇战云密布的传奇小说,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桌子        2019-10-09 13:59:40
  谢谢武戈老师的推荐和评论!问好!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09 20:38:03
  桌子写的十全十美,欣赏,问好先生,秋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桌子        2019-10-09 22:46:44
  谢谢若海若蓝老师的鼓励,争取做得靠近您的要求。祝福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