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童真 . 童趣 . 刘半仙(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童真 . 童趣 . 刘半仙(散文)


作者:尹作霖 白丁,3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6发表时间:2019-10-16 11:49:19


   人在整个生命中,任何时候回归童年,都是诗意的。那里有童真、童趣,有未被世俗污染的童心,那是每个人生命的黎明,造就了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磨灭的美丽乡愁。
   我亦从童蒙、童真、童趣中走来,至今仍有好多碎片萦绕于心,有时想来有莫名其妙的欢欣与惊异。
   顽皮也许与天生的性格有关,我很小的时候就好动;我的幺叔(老五),比我小两岁,吮着我母亲的乳汁长大。他从小就爱静,不爱户外活动。我却放学以后不落屋,而且尽玩些让大人操心的活动。如到湖塘捉鱼虾,上树采桑椹,到北桥小河光着屁股往水里跳,撑着人家的小船去采莲,到坟头或城墙根捉蟋蟀……这其中数玩水游泳危险性最大,家里早有禁令,因我是又一代宝贝根苗,不能突然被淹死。所以只要回家晚了,母亲是断然要检查的。
   查的方法有三:“一问二看三挠腿”。问是绝对问不出的,镇定自若;看是看神色、看头发是否被水浸泡得干干净净,抱头闻一闻,有无汗腥味;三是在小腿上从下往上轻轻用手指甲挠上去,如若现出几条白色的手指印痕,即证明水中泡洗干净后,皮肤上一层油脂暂即消去,那时百口莫辨,挨打无疑。
   顽童的心眼也不可小觑!为了躲过这么严格的“检查”,玩水游泳之后,应对的办法是“扳沙”,即在沙里追逐打闹,弄得满头满脸灰沙夹着汗流满面,像鬼大王似的;再在腿上伪装一些尘土,怀揣两个蟋蟀回去交给幺叔就可蒙混过关了,一看就不是玩了水的,至多唠叨两句,二叔知道我总在北桥小河里游泳玩水,总说我在儿时也知如此地“暗度陈仓”,难怪祖母取我的绰号为“金白撮子”(褒意是精灵;贬意是会骗人。);叫幺叔为“苕和尚”(本份,只知读死书,褒意比我多。)。这样的绰号对比,一褒一贬,母亲心里时时地忿忿不平,怨我不争气。
   不久家里出了个蹊跷事,直到现在我还莫名其妙。说是因为我太顽劣,怕不好养,由祖母上香观士音菩萨问卦。得知我命中要“过继”,即拜个孤寡老人为干爹。我也没有拜过,听说家里为这事四处花钱找孤寡人。过了没有好久,尹万顺(祖父做生意开的花粮行)门前就常有个像乞丐一样的老人,从毛家堤上一瘸一颠地走过石桥,到门口哼哼一会儿,语言吐词含糊。众人见了就从后屋拉我出来,大家像看把戏似的笑呵呵,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看,你干爹来了!喊呀!”我一下像见了鬼似的,吓得钻出人群就跑了。有几次我恰好遇到,只见母亲对这人微笑着牵我转向后屋去了,父亲给点钱那人就走了。后来母亲说那是港堤那边的一个孤寡老人,叫“刘半仙”,有痴呆症。说是祖母拜了佛祈求保佑,一个寄托我命的干爹。反正以后我一见就躲得远远的。几年以后,等我在外求学回去再问起这干爹刘半仙时,说已经死了。
   我听说刘半仙死了,也不知是心里确乎默认了这“干爹”呢?还是怜悯同情之心? 一听就心往下沉,头也嗡地一响,刘半仙那踽踽独行、一瘸一颠、颤颤巍巍、语无伦次地向我微笑的面孔,几十年后还深埋在我顽皮的秉性中;而拜干爹这件事也许是旧中国残存的愚昧文化吧!
   追忆我儿时的乐趣可不少,下午放学后总比别的孩子跑的快。记得故乡川城的杨家巷内,有一皮影戏馆,不知从什么时候吸引了我,每天赶到那儿,一溜烟窜到最前,一屁股坐在地上,抬头可观看半个钟头的尾戏。尾戏是高潮所在,结束时里面锣鼓戛然而止,只听得屏布内卖出一句关子: 欲知后事如何? 看官晚上请早!
   记得有一次跑去看<<瓦岗寨>>,正逢罗世信和李元霸枪锤挂到一块比力气时,锣鼓息了,卖关子了,说晚上请早,看谁力气大?搞得我心里痒痒的急不可奈,正巧那晚父亲要我背<<论语>>中的一段,我向父亲央求,直说了晚上想去扬家巷看一会儿皮影戏,回来一定背了再睡觉; 父亲那天似乎心情很好,竟然说若我能对出<<幼学琼林>>中的三句,方可应准,这是父亲要求我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的书。我应了,站在他面前过关面试,父亲衔着他的小瓷茶壶开口了:
   “竞渡端阳,吊屈原之溺水。”
   我急应: “登高重九,效桓景之避灾。”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
   我笑答: “起翦颇牧,更武将之多奇。”
   父亲想难我,出一句文刍刍的长句:
   “陆士和折梅逢使,聊寄江南一枝春。”
   我摸摸脑袋,最后还是想起了急忙应对:
   “王摩诘攀柳赠行,快唱阳关三叠曲。”
   父亲看我回答正确,有了满意的微笑。点头示意: “行,去吧,回来仍需背书!”我答应着:“ 一定!”撒腿就跑去看李元霸了。
   后来,我简直对皮影戏着了迷,印象中留到现在的,除了“瓦岗寨”以外,还有 “三请樊梨花”、 “薛刚大闹花灯”、 “白蛇传”、 “岳飞传”、 “三侠五义”、 “西游记”、 “峨眉剑侠传”等等。小时候就认为这是 “读活书”,书中各种人物都活了,有血有肉有性情。不仅孩子入迷,大人也喜欢看。
   当时除了入迷地、乐此不疲地、放学后往杨家巷皮影戏馆里跑;开始动脑筋模仿着做。我有时在皮影戏馆,将小脑袋钻到台边的布幔里看内台那些挂着的道具、人物是用什么做成的,后来一经琢磨,我没有特制的牛皮(透亮); 在这点上,二叔对我有启发,帮了我的忙。他说:“你就不能用白棒纸(一种薄而在硬度的白壳纸)吗?”我说:“那还是不透明,做个人头只是个黑影。”
   二叔摸着我小脑袋说:“我们家不是在卖白桐油吗? 你涂上浸透后,拿到太阳下晒干不就透明了吗? 笨脑筋! 还叫什么金白撮子”
   嗨,是呀,我怎么没想到,真笨 !
   在镂刻上小我两岁的幺叔(老五)是能手,他帮了我的忙,而且雕得十分精致。他这些静制设计的态势从小就聪明,难怪长大考上清华。
   记得当时我和幺叔制作的第一批人物有四个,是母亲第一次讲给我听的<<白蛇传>>。有白素贞、青儿、许仙和法海和尚,再加一条白蛇; 那条白蛇分了八节,弯曲自如。我操作的第一场皮影戏<<白蛇传>>是在祖母卧房内,因祖母的那镂花 “宁波床”(四周有床沿床架撑起)正如背面靠了后面的窗户,亮光正好照在背面的夏布床帐上,成了我的屏幔。里面距墙有一尺多宽放的杂物,我收拾顺当就成了我的内台。第一场开始的观众,记得有幺叔、二叔、母亲、娘。
   我是敲着一面铜质洗脸盆开始的,当当当当……,祖母在外听她房里闹腾着,推门一看,蚊帐背后正传出:
   “ 咄! 看千年蛇妖修成人,这两个来到西湖断桥借伞的女人,正是白蛇和青蛇变的; 她们一个叫白素贞,一个叫青儿……”
   二叔正在发笑,我听到祖母的声音:
   “金白撮子就是金白撮子!”
   ……
   事后母亲对我说:
   “你那皮影做的挺好,只是祖母不高兴她的孙子今后是打皮影戏没出息的人。”
   我听了不为然,照样我行我素,记得后来似乎制作的人物不少,若能保存到现在,还真是个纪念品、艺术品。后来从《汉书》中知道皮影戏最早的渊源是从汉武帝开始。后来发展到皮影戏能飞天入地、喷烟吐火,我一时入迷,母亲觉得这比玩水安全,也就不制止我了。
   我的儿时这些奇趣,也显现出我儿时最真、最实、最佳的性格: 好奇、活泼、天真、智慧、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地单纯可爱和可贵,要知童心并不只在儿时,要让它穿过你的一生,一直跳动到老年,你的人生诗意就出现了,那是你人生最大的凯旋!
  
  

共 29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生动有趣,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儿时的一些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说明人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文中生动详实地叙述了儿时背着大人下河游泳如何逃避家长的检查;儿时因为自己太顽劣,怕不好养,由祖母上香问卦让自己拜个孤寡老人为干爹,就是刘半仙;儿时的最大乐趣是看皮影戏,学唱戏中唱段,还学会了制作皮影戏。这些童真童趣伴随着自己的童年,培养了自己的性格和情趣,让自己一生受益。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9-10-16 11:50:16
  叙述生动有趣,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儿时的一些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说明人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