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秋韵】二婶的葬礼(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秋韵】二婶的葬礼(散文)


作者:红尘一莲 举人,498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8发表时间:2019-10-16 12:26:19


   先生的二婶走了,是突发脑溢血仓促离开人世的,也是走在了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前夕。虽然我与二婶的交集不是很多,况且我也只是逢年过节才回趟老家,并不经常见到。但记忆还是停留在她那慈爱和善的笑容上,脑海里总是她那慢吞吞的寒暄。况且她只有五十七岁,一切来得太突然,心中难免会生出许多感伤。
   二婶走了,是在儿女们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走的,就连想见儿女们或者安排后事的机会,吝啬的老天也没有留下。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儿女们给二婶的葬礼还算办得体面。作为侄媳的我,谈不上什么孝子,但尽力帮忙是我的本份。我是第二天下午赶回老家的,和婆婆,先生一道来到二婶家。婆婆一到二婶灵前,嚎啕大哭,想必她们这么多年一起经历过那么多,虽有过节,但相互扶持着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也一定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我一看到二婶较为年轻的相片,想起与二婶相处过的点点滴滴,也不由泪如雨下,亦想起祖母常念叨的“人面前的路都黑着哩。”是啊,世事无常,意外与明天那个先来,有时真也说不上,唯有珍惜今天,便是最好的活着。
   当天下午,由本家请来两位总管,共同协商安排丧事,一位是内务总管,专门准备厨师和后勤工作安排,一位是管理外交及丧葬。由于现在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地务工,家中剩余劳动力有限,我也有幸被安排到“帮厨”职位。所谓“帮厨”,就是把厨师所需要的鸡鱼等肉一一洗净,蔬菜分类按标准切好。由于第二天就要应酬客人,所以这天下午我一直忙到了晚上一点钟。不是洗鱼洗鸡,就是切葱捣蒜,不过也没觉得多累,就当是跟上厨师当手艺吧。
   第三天算是正事,这天挺忙的。我早上七点多钟赶上去,人家已把“望母纸”挂好了。这“望母纸”是阴阳先生用白纸剪好,然后糊成一圈一圈的,听人家说,人死了之后会坐在“望母纸”上,若不相信,还可以端碗水放在下面,里面可以照出人影来,不过,我从来没有去试过。“望母纸”一出,由孝子组成的长队每隔几分钟都会前去哭上几声,本来我这帮厨的就挺忙,但一听到他们的哭声我还是眼泪溢出了眼眶。先生作为侄子,理所当然是孝子,当该加入他们的行列才是。
   由于儿女想要为二婶尽孝,特地请来两位道士模样的人,他们中一人着黑底色上有花纹的道袍,另一人着天蓝底色上有花纹的道袍。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旦穿戴起来,再配上严肃的面孔,让人头皮有点发怵。只看见他们中一人手拿小铃铛,摇个不停,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跑到门外的“望母纸”下,一会儿又到二婶灵堂前,一会儿又去自己设置的牌位前,反正不是这里烧纸,就是那里祈祷,不过一直得有两位孝子相陪左右,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祷告的内容大都是免取二婶生前的所有罪过,争取进入天堂之类的话语,是先生告诉我的。这种对逝者安葬之前的救赎,这里人们称之为“搭焦”,我不知道这两个字与这种方式的关联,且取两个同音字吧。
   与此同时,还有一项仪式正在进行,就是传承下来的“官兵之礼”。他们一共四人组成,我看到表演者多是三人出场,三人均戴黑色礼帽,一人身穿大红绸缎褂子,黑色大宽裤子,另外两人却是正统的黑色长褂。首先由一穿黑色长褂的人执行命令,依次按照子女辈,孙子辈,侄子辈,侄孙辈,女婿外甥辈进行发文,所发之文,听其内容,先是与逝者的关系,然后述说逝者生前功德,多是八股文的形式,读着朗朗上口。在发文时,孝子们都是跪在地上,发文完毕,然后这个黑色长褂之人喊声“起”,全体孝子都站起来作揖,然后他又喊声“佛”,我想该是卧吧,因为孝子一听到此声,匆匆又跪在地面,中间时不时还夹杂一声“奏乐”,唢呐手便鼓起腮帮用力地吹起哀乐。然后由此黑色长褂之人拽着第一个孝子的衣衫绕场地三圈,后面的随行,孝子队整齐跟进。因为孝子全是头戴白色孝帽,身穿白色长大褂,背部还贴有一张白纸黑字的“帖符”,“帖符”上一般四句话,先是表明自己与逝者的关系,紧跟两句是歌功颂德。若不是人人心中含有伤悲,也许会成为一道风景。所有的祭文完毕,接下来的形式更觉精彩,这当“官”的终于按捺不住了,正正礼帽,抖抖红褂子,在两个黑色长褂的簇拥中迈出步子,他们每走一步,又点一步,步调甚为统一而又协调。此时,人们都暂时忘记了失去亲人后的悲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们身上。只听穿黑褂的“兵”说一句,这当“官”的就紧跟着一个动作,样子挺滑稽,遗憾的是忙着录像,没有听清“兵”说出的语句。就这样,他们绕着孝子走了一圈,这当“官”的便坐在一个全用大红被面包裏后的椅子上,然后拿出毛笔,准备写字。我还没有看清是怎么一回事,就发现旁边围满了人,这“官”刚一下笔,毛笔就被人家抢走了,别人也怂恿我去试试,我不懂原因,感觉抢来的“毛笔”肯定有某种吉祥的含义。但我碍于情面,终究是没有迈开脚步的,一会儿“官”手里的五六支毛笔已被人抢空,这“官兵”似乎也完成了使命,在唢呐声与孝子的跪送中暂时退场了。
   我还陶醉在刚才的场景中,不停地向旁边的大厨师父询问这其中包含的意义,就有人问我吃萝卜不。我转身一看,是本家一位叔叔用刀切去外面涂有红色的部分后剩下的一小部分,不好拒绝,随即吃了下去。而后这位叔叔才说,是刚才当“官”的用过的笔筒,吃了它可以“避邪”,我不得不惊叹葬礼背后竟有如此多的讲义,这也许就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最具有仪式感的丧葬文化吧。
    到了晚上,还有更神奇的事情。因为我天生胆小,不敢亲眼目睹,只能从别人口中得知。大家将一只活羊连推带搡带到逝者灵前,然后有人会对羊的耳朵往进灌水,若是此羊很听话,不抵触众人,而且耳朵有水进时,浑身抖一抖,便说明逝者死已暝目,没留遗憾。倘若此羊以死相争,不肯屈从,说明逝者还有未完成的心愿,由一人向羊发问,直到羊点头时,才知道逝者因何事牵心。我没有亲眼去看的勇气,但从别人口中得知,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似乎成了真的一般。我私下里以为,羊是否被驯服,该与羊的性格有关吧,给羊的耳朵里灌水,羊若不是傻子,定会抖动一下。但从大家的话语里,流水似的传来传去,竟活活地传成了真实的存在。“领羊”完毕,接下来就是杀羊,煮肉。由于夜已深,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人方可完成。
    二婶安葬的时间是在第四天早上七点钟,一般情况下,至亲的孝子贤孙第三天晚上是不可以睡觉的,叫做“守夜”,也就是陪着逝者整整一夜。由于墓地距家较远,而且又是由人拉着架子车赶上山坡,所以最迟也得六点钟从家里出发,我自然可以回家暂做休息,等到早晨五点从家里赶上去,帮着做些早饭。我们这里有个讲究,凡是前去墓地之人,临走时都得吃几口“搅团”(就是面与水搅成浆糊状的食物),不过,这看似简单的饭,都叮嘱给了手艺打硬的老把式,怕把饭做夹生。
    那天早晨,凡是上墓地之人,稍吃之后,便做好了动身的准备。天不凑巧,下起了雨,一时间,院子里到处都有烂泥,有人说,是二婶还不愿意走。更奇怪的是,先一天晚上准备好的架子车轮胎没气了,于是,大家手忙脚乱的往轮胎打气,可不管怎样,就是打不进去。有人建议,快点另行寻找,不到几分钟,就找到了另外一辆架子车,然而等到棺木刚一放置上去,轮胎又瘪了,大家都傻眼了,但时间不等人,能怎么办呢,只好推的推,拉的拉,总得让棺木准时到达基地,因为时分是铁的,一分一秒都差不得。他们一伙人走后,剩下的人都在议论,说二婶只有五十七,还很年轻,还不想走啊,说的在坐的人都连声叹气,又引发出无限的伤感。
   二婶的葬礼在农村老家相对比较隆重,多多少少可以弥补儿女们的遗憾。突然间明白,人的一生太过短暂,有些事情还未来得及做,就已经成了过去,有些人还未得及珍惜,就已经天涯相隔。只要活着,就要好好地生活,不辜负每一天的阳光雨露,只要有人相伴,无论是父母子女或是朋友同事,应该彼此好好珍惜这难得的遇见,就像有人说的,今生遇到了,下辈子不一定再有缘份相见。
   二婶走了,走在了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前夕,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不管二婶的葬礼如何奢华,总弥补不了儿女们对仓促之间离世的娘亲的思念,也弥补不了儿女们今生今世对娘亲的愧欠。人生有时就这么矛盾,活着时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然而,一旦失去,便又会念起父母的千般种疼爱,一旦离开,便会将父母的深情种在心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便无归途。唯愿天下所有的子女在享受父母亲情的同时,且行且珍惜与父母的相伴,且行且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共 33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都说农村的白事比红事讲究多,看完这篇文字,更令人确信无疑。这篇文章通过自己的所见写二婶的葬礼,在作者笔下葬礼有序,只是行文中加上了作者的切实感受和适应的议论,给有的感觉作者绝对不是只单纯地记述葬礼这件事,而是通过葬礼的过程,各色人等的表现,表达出老人死后再风光,孩子们举办的葬礼再隆重,也不如父母在世时多陪伴的好。失去亲人令人痛苦,平时的且行且珍惜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一篇借葬礼写亲情的文字,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9-10-16 12:28:32
  现在农村基本都认识到了节俭办葬礼的重要性。老人去世,孩子们肯定是难受痛苦。
2 楼        文友:霹雳神猴        2019-10-16 13:08:30
  于老师,节哀!
3 楼        文友:史建民        2019-10-17 13:30:42
  读一莲的《二婶的葬礼》,也构起了对陇东这块土地的葬礼的回忆,陇东及陕北应该是古代葬礼保持的最完美的地域,一般来讲,民国政府以前,如果去世的老人的子女中有考取了进士以上,取得了功名,才有资格接受“行礼”仪式,也就是由几位先生主持,主要重点是发文,也就是祭文。如果一生中子女没有取得功名,就算是普通的人,一般举行的仪式是“搭桥”意为人死后要过“奈何桥”,在桥边肯请封神榜中的所有神来帮助消灾,以便能够早点转生。现在的农村中子女上了大学就有资格接受“行礼”,否则只能接受“搭桥”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发展,这种界线并不严格了。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