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心中永不泯灭的希望之火(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心中永不泯灭的希望之火(随笔) ——长篇散文《边缘》读后感


作者:心路 布衣,3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99发表时间:2019-10-17 21:35:03
摘要:面对生活的诸多无奈,人们常常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悲哀的情绪常会充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当我读完江山回归社团边关草民老师的长篇散文《边缘》时,从中却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番景象。

面对生活的诸多无奈,人们常常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悲哀的情绪常会充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当我读完江山回归社团边关草民老师的长篇散文《边缘》时,从中却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番景象。
   这篇散文长达两万二千多字,其实只是作者走过的一段心路历程的记叙而已,也是一个寻常边缘小人物的灵魂独白。但它折射出的却是一个鲜活群体的生存状态;是那些隐藏在无人问津的一隅小角落里的卑微生命的最翔实的记录。看后让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透过那承载着诸多使命的文字,我似乎窥见了那颗孤独、寂寞,年轻而有着生命活力的心,在无力改变只有默默接受现实状况时所表现出的万般无奈和无助。恰似把一个异常活跃的小兔圈养在笼中一样,这种对天性强加的外力羁绊和束缚是多么的残忍呀!可我们的作者终究是走过了这段艰难的人生路,而这二十三年小站生活的阅历和历练也成就了作者后来在文学写作上的成就。这又不能不说是生活对人的另一种恩惠。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与我引起共鸣,主要是我与作者的境遇相似。虽然我们出生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却同为灵魂孤寂之人。而且如作者文中所言:“任何时候我都希望能及时改变我的孤独和寂寞”。不同的是,作者能够在无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以孤独寂寞为精神资源,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写字,游山玩水(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闲逛”),开拓视野,积累素材,最终达到了精神上的超越。而我却被其深困其中多年,没有点滴成就。所幸最后,心终也归属于文字,才真正有了发自心底的欢颜。
   同为不得志之人,同为陷入生活无奈之区之人,就像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在万般挣扎之后,最终不得不臣服于命运的安置,进入自己不可变更的生命时区。脚踏实地,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地开始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
   “影子倒映在水里,并没有融于水,没有了光,我像幽灵存在着。看到的不一定真实,有些东西看不见,却是存在的。请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题记”
   一句“并没有融于水”表达的该是多么的无奈之意呀!可是,一个新的环境,又哪有那么容易融入呢?
   这段题记写得非常精彩。前一句写的是作者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心境,后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仅寥寥数语就让人心领神会。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导入正文,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参加工作之初,被发配在离家很远的煤矿下属单位——小站工作,在此坚守二十三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回城后的生活感触。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不惑中年的角色转变,岁月无声,黑发添白发,与孤独寂寞相伴,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在了这里。如今回首追忆往事,无论对于作者还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同龄人,这段文字无疑都是具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它是一代人卑微生命史的展现,不管生活如何艰辛,他们都曾竭尽全力地生活过,奋斗过,并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无限的激情和热忱。
   这又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本文以作者在小站生活中的孤独寂寞为主线脉,贯穿全文,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精神到行为,从不适应到接受,再到后来的愉悦享受,无不赋予了文字积极、正向的使命价值,更彰显了生命的坚韧与厚重。从而达到了感化人心的文学高度。
   全文共分八个章节来书写。
   抱着“孤闷”的心结,出于无奈,“我”远离父母妻儿,从最初的煤矿来到了下属单位——小站。虽然远离了黑暗的地下作业基地,可以重见光明,似乎是一种幸运,但另一种来自心灵的无声无形的寂寞和孤独感也随之到来,并且和他如影相随。
   来到一个新环境,一切都得慢慢去适应。领导的“善意关怀”让“我”受辱又无奈,父辈们的话语让“我”懂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继而明白“多干活少说话”是一种智慧的处世方式。
   “小站虽小,但它属开放型的,四面没有围墙遮拦,不能阻挡我的视野。”“我”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田野村庄。那里的天空蔚蓝,夜色深邃,草木清新,花香迷人;那里的村民厚道朴实,真诚友好。他们身上有着如同他们脚下厚土般的宽厚品质和身处其间的大山沟壑一样,质朴善良的天然之美。
   “乡党,来,喝些再走!”
   “认不得不要紧,喝些茶,谝一谝不就认得了……”
   “乡党,寻大个的吃,自己地里结的,不要钱……”这些甜蜜的话语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射进“我”的心里,凝结在心底多日的孤闷感一点点地散去……
   小站的生活单调、繁重。重,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倒没有什么,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我”辛勤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和尊重。永远只能像牛一样默默地拉车前行,不能开口说话。
   “我在小站上工作不足半年,师傅却要走了。他的离去使站上的工作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不增援人力,也不加工资。这是个体、公商经营者惯用的手段,然而可怜的工人们为了能够保住这份牵系着全家命运的工作,还要需懂得——默认、忍让才是最好的生存法则。这是作者以一个青年的思维和经验总结而出的处世法宝。
   生活虽然残酷而无情,但作者从未对之失去信心。他的目光始终由近及远,朝向前方。似乎一直都在寻求,寻求一条能够慰藉自己,展示自己,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
   从当地农民手中的鱼虾联想到小站附近定是有湖泊的。便把目光又投向了更远处的大湖。
   “避开世俗眼界里所有的迷蒙,我要看到远方。”远方不远,它,就在作者的心底。心里不仅有远方,还有梦想!
   “工作之余,我会利用“闲暇”的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追求心中的高境界。书,始终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接近天命年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奇特的欲望,很想把自己五十年走过的人生路用文字写出来。”
   正如作者所言:“能耐下心和性子去承受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正因为有了如此境界,才会在孤独寂寞的时段里串字成文,去追求另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有幸在网吧淘回来一台旧电脑,……在这台电脑上,后来留下了很多我的文字,同时也留下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晚上最后一趟拉煤的火车离去,小站更加安静,站台上那几盏路灯常伴随着我到黎明。”梦想的实现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信念来支撑。一切的空头语言在此处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我们的作者传递给读者的正能量。这也正是他的文字给予我的精神能量的最强劲的力量。
   人,在困境中方显坚强。记得初到蒲城时,除了自家的几位亲人外,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新奇。风俗习惯的差异,地域特点的不同,让我一度有种难以融入其中的苍凉感。心就莫名地感到孤独。只有千方百计地寻得一些书籍来慰藉心灵。和作者一样,也有不想看书的时候,便会去身后的尧山上转转。来到尧山,触景生情,便会想到故乡的雁门山。想到那满山的青翠和形态各异的岩石以及那些可爱的野果树。心便飞回到了故乡。
   那段时间,正是人生的低谷阶段。婚姻生活尴尬,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几度失去生活的信心。便想到了故乡的宽容,想到了远方的爸妈。便想放声呐喊!在那空旷的山巅之上,那声音显得是那样的苍白和无力。
   作者长年在外工作,对家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在节假日别人都回家和亲人团聚去了,空留作者一人独守岗位,而恰逢此时又病倒了。更是增添了对家的殷切期盼。不然,怎会对那充满灵性的鹊鸟和精灵——燕子也温柔以待呢?
   能够与动物安然和谐相处,也是一种人性的善良与智慧,更是一种处事哲学。
   “等我从城里回到小站宿舍,抬头看墙角的燕窝时,只有一处空空的巢穴静静地留在那里,我知道,它们的离去,是冲向蓝天,而我依然静寂地呆在小站。”
   就连小动物也有着冲向蓝天的远大志向,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作者“依然静寂地呆在小站。”所以“我等冬天的到来,因为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春,是希望!
   可我的希望在哪里呢?
   我等了一年又一年。只是叠增了年轮的圈数,从青年变成了人妇、人母,却依然攀爬在梦想的边缘。
   其实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一直是充满信心的。他的心中始终是存有希望的,不管现实如何的残酷无情,这窜希望之火从未泯灭过。正是他这对个体生命充满着无比的敬畏情怀和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引导、激励着作者的脚步不断向前。

共 32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读一篇散文,就能触景生情,心里燃起了永不泯灭的希望之火!一篇长达2万多字的散文,能唤醒一位读者的灵感,个体生命充满着无比的敬畏情怀和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引导、激励着作者的脚步不断向前。其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能坚持几十年的原因。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如果半途而废就前功尽弃,如果坚守初心和使命,就会事半功倍。读者能借读书的平台,激励斗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定能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通畅。精彩佳作、文字盛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鲁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励        2019-10-17 21:36:42
  用阅读的方式,激励自己扬起理想的风帆,值得倡导。问候作者秋安文祺!
鲁励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18 03:17:21
  读书的好处,总有一片风景让我们驻足。欣赏,问好!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