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目睹六十年人们出行的变化(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目睹六十年人们出行的变化(散文)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2发表时间:2019-10-21 20:29:40


   人是需要行走的,我的故乡人们都崇尚“走广”,那里自古以来一直流行一句俗语,“读书不如走广,走广不如听讲。”“走广”就是游历广远的意思。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他们最热衷于谈论过去他们谁谁谁曾经走到过哪里哪里,见过什么事什么事,发言者那种自豪和得意的神情常常溢于言表。
   那时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交通状况还是比较差,山乡农村就更差了,大石山区里可谓交通闭塞。那时,大石山区里的人们出行的机会和条件几乎没有,有几位曾经走出县外或到过南宁的老人,那都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被抓去当兵后来逃回来的,当地村民对他们能够走到那么远、见过外面的世界而羡慕不已。
   国外的少年儿童最喜欢玩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中国的少年男孩最喜欢玩的是两样东西——枪和车;国外的少年儿童最好奇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中国的少年儿童最好奇的是飞机。中国的孩子们为什么这样呢?这应该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不断的原因吧。因为车和飞机都是代步、交通、运输的工具,中国幅员广大,疆土辽阔,中国人自古就有如何有效地征服距离的理念。
   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我的童年时代,家乡小朋友们玩得最入迷的也是枪和车。那时我们请求大人帮我们从圆木上锯下一小截来,以这圆片当轮子,我们就自己做成各式各样的手推独轮车。我们在田野的阡陌间跑来跑去,乐此不疲。有一次我上街去,我看到街上小朋友的小孩车,其车轴是装上滚珠轴承的,因而他们的车推得又快又省力。我看得入了迷,羡慕死了。之后我日思夜想,去哪里才能弄到那个宝贝轴承呢?一直到读了初中,我还在企盼着哪一天忽然就得到一只那样的轴承呢。
   小时候我跟很多小朋友们玩,我知道小朋友们与我一样,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坐在车子上,不用辛苦走路,舒舒服服地坐着,而且要像那些老人们一样,游遍天涯海角!
   但是,我们所处的大石山区,群山重重包围了我们的家乡,严酷的环境现实,使我们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失望。我们还看到我们的父母们,成天从早到晚地在田地里劳动、劳动、还是劳动,根本看不到也没听说他们有谁能出去外面远游远游的。于是,我们日渐知道,我们的将来也许也是如此;我们的梦想也许只是梦想而已。
   在60年代,我虽然只是小学生,但我知道当时大队、公社对生产队劳动力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社员们除病外是不能旷工的,随意旷工是要受到群众“批判”的。那时候,如果谁需要上街得跟队长或指导员请假,获得批准方可。要是谁有事要请假一周以上十天以下的,要持生产队证明,再经大队革委批准。要是有谁要走出公社之外,就得持生产队、大队的“证明”,再到公社去开“证明书”才行。同理,若确实需要走出县外,必须持公社的“证明”到县革委再开“证明”,非如此不能成行。
   大约是1967年的一天,我在乡镇街上玩,当我走到公社汽车站(那是个过路站,没有发车权)时,我看见公路边整齐地站着一队人,大约8、9个,他们各人的面前摆开着他们的行李,也没什么行李,就几件换穿的衣服。我正好奇地看着,忽见一位戴红袖章的中年男子走来,他一个个地检查他们的“证明信”和他们的行李。检毕,他和那一队人一同站着等候。不一会,一辆长途汽车经过那里就停了下来,那个戴红袖章的人便指挥那些人按顺序上车。当时我就想,这些人外出一趟还真不容易啊!他们的行李之所以简单,一定是因为若带不三不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会被严加盘问,搞不好他就上不了车呢?谁愿意自找这种麻烦呢?
   那些远行的乘客,一定是有事不得已的,没有事你想外出旅行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要从生产队起,逐级开具证明,重重把关了的。再说了,当时大家的经济都比较拮据,有谁愿意勒紧裤带去作无谓的远游呢?
   在我的家乡都安县高岭公社,当时只有一条公路穿过境内。在那个年代,乡镇之中,人们的交通绝大多数靠步行,只有极少数骑单车的。那时候,在乡镇之中,货物运输绝大多数靠肩挑背驮,又扛又抬的,只有家在公路边的极少数人家,能够使用马车。
   60、70年代那时候,谁家有一架单车谁家就受人羡慕得不得了,能骑单车去县城,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事。那时候,单车的生产很少,人们要买单车得凭票、有了票还得排队,有的排了几年都排不上。那时候农民群众几乎没有买到单车的可能,因为公社每年分配到各大队的单车供应指标才1、2辆,都不够大队干部们分的,不通公路的大队根本就没有分配单车供应指标的资格。当时单车的种类极少,我所知道的只有三个牌子:“永久”、“飞鸽”和“凤凰”,其它别的牌子那时我还没有听说呢。我知道,当时一架上海产的“凤凰”单车价格120元左右,“永久牌”则更贵一些。那时的120元,是一个公社干部3、4个月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15000到20000元左右,其价之不菲,可想而知了。那时候有些想单车想得快疯了的人,被称为“单车梦想者”,他们想出一个自以为很巧妙的办法来。他们分别到不同的商店,分别购买单车的零部件,企图将它们组装合成一架单车。可是他们的梦想往往是落空的,因为很难买到它的“三角架”(车的主体)。当他们辛辛苦苦找到有供应“三角架”的商店之后,进云一问,又说是要凭证购买的。1973年,我去县城开会的时候,我曾看见一个人骑着一辆榔糠的“木制自行车”,它的“三角架”和“羊角”是木制的。那位车主,说不定就是那些“单车梦想者”的一员呢。
   80年代以前,广西几乎没有一条二级公路,省府南宁至各县的公路也几乎全是泥沙路,也只是单车道,宽度不过5、6米,弯弯曲曲的。我老家在都安县高岭公社,离南宁158公里。那时候南宁至都安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南宁至金城江(地区市)的班车经过高岭,也是每天只有一趟。南宁至金城江全程大约300公里,可是班车要开10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因为路况不算好。这趟车早上6点半从南宁汽车站发车,中午12时左右经过高岭,下午6点左右才到达金城江,若在冬季,真可谓上车下车两头黑。
   1974年之后,我就在南宁居住。在南宁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每年只在暑假和寒假各回家一次。毕业后至成家前,也大致如此。成家后到90年代初,基本上还是如此。为什么回老家还是那么少呢?因为回一趟老家实在不容易。
   当时,我的工作单位离南宁汽车站13公里,公路只有1条,也只是泥沙路,只有一个车道,全线没有路灯,公路两旁几乎全是农田。从我单位到南宁汽车站,只有1路公共汽车,每隔20分钟才来一趟,每天早上6点半才开始发车,到达南宁汽车站需要50分钟到1个小时。
   我每次要回老家的时候,得提前两三天去南宁汽车站买车票,如果要乘南宁至金城江那趟班车,就得在前一天晚上到车站附近的旅社住宿,或者到市内的朋友家借宿,否则是无法赶上那趟班车的。因为这趟车早晨6点30分就开车了,我根本无法从单位坐公共汽车去赶那趟车的。提前踩单车去也不行,因为天没亮,又没有路灯,车站也没有单车保管的地方。在70年代,我和大多数同事一样,也买不起单车的。
   70年代的南宁市,市民们都是骑单车上下班或赶街的,所以外地人说,南宁是座“骑在单车上的城市”。那时候在南宁工作的人,能拥有一辆单车就都已经心满意足了,再也没有别的奢望了。那时没有私人摩托车的概念,更没有私人小汽车的概念,一般认为摩托车是公安局专用的;小汽车是国家高级官员专用的。在那时,私人拥有小汽车,那是不敢想像的事啊。
   70年代的南宁市,交通确实不便,如果乘船去广州,虽然顺流而下,起码也要三天两夜;若乘船去百色,因逆流而上,得两天两夜才行。那时公路全是泥沙路,路面窄、拐弯多,陡坡多,车速才30到35公里左右。那时候去百色还没有火车,270公里的路程,班车要走8、9个小时才能到达。南宁至我都安老家,158公里,班车要走4个多钟头。南宁至河池金城江也要走8个多小时。那时候乘火车去广州也要两天一夜,因为首先要北上到湖南的株州,再从株州南下经韶关才能到达广州,恰好走了个“V”字。
   1979年,一股强劲的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吹遍了祖国大地,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遍地开花。到了80年代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这时候,南宁市开始出现第1辆、第2辆、第3辆私人摩托车,之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单车越来越少,辆摩托越来越多。这样过了两三年,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就迅速充塞着南宁市的大街小巷,单车却几乎绝迹,于是,南宁市又变成了“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
   时间到了90年代,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兴起并日益繁荣起来。在这时候,南宁市开始出现第1辆、第2辆、第3辆私人小汽车,之后各式各样的私人小汽车日益增多,城市道路开始拥挤了。于是,市政府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城市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数量爆炸式增多,省县之间、各县之间、乡县之间的交通道路改造和增建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广西政府从2000年起,用10年时间,大搞公路建设大会战,先后发起“边境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东巴凤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大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桂西五县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等系列工程,彻底改变了老、少、边、山、穷、库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通过加强对重要干线公路改造、国省干线断头路的修通、城市进出口和绕城路线的修改,使得国省道公路主干线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到了2010年,广西的交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那段岁月里,广西人在“八桂大地”23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路入云端,天堑变通途”的宏伟壮举。
   1997年5月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广西高速公路0的突破;1999年10月,纵贯广西南北,全长652公里的桂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3年,广西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11公里,成为全国第1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自治区;2005年12月,我国连接东盟的第一条国际大通道——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7年12月,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通往我区沿海港口和粤港澳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运输大动脉。
   2008年12月统计,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81公里,再次成为全国第一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自治区。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之后,以每两年接近1000公里的速度增长。2015年突破4000公里,2017年突破5000公里,2018年突破8000公里。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底,广西公路总里程达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59公里、一级公路1443公里、二级公路1.3万公里、等级公路11.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4%,公路密度达52公里/10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体系,昔日交通的“神经末梢”变成了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枢纽”。
   国家的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人民群众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说远的,就说我眼前的。现在从我单位到南宁市中心就有4条大道可走。经过我单位附近站点的公交车就有20多路,几乎分分钟都可以上公交车。我单位的西门,就有南宁地铁1号线的站点。如今我单位的职工,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有的家庭还有两三辆呢。现如今从我单位去市中心,出行方便极了,可以自己开车,可以乘公交,可以乘地铁,可以搭出租车,各种方案都由你任选。
   现在的南宁市,相比于70年代,城市起码扩大了近10倍,市内道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因为发展迅速,道路变化很大,哪怕是本市的老居民,如果不常走动,一旦走去远些都会觉得陌生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如今也有地铁了。南宁规划8条地铁线,1号线32公里,2011年12月开工,2016年12月已开通运营;2号线21公里,2014年开工,2017年12月已开通运营;3号线28公里,2015年7月开工,2019年6月已开通运营。据说再过10年,8条地铁线路将会全部开通运营的。
   如今从南宁到广州、柳州、桂林、北海、百色、河池等城市,都通高铁或高速路了。特别是南宁到广州的高铁,趟次特别多,每隔半小时1趟,几近于市内公交那么的方便。从南宁乘高铁到广州,快的只要3个小时,慢的也不过4小时而已,这对比于70年代的两日一夜,要快10倍之多!
   如今南宁至我家乡都安县高岭镇,有老国道、二级路、高速路共三条路线,任你爱好,想走哪条走哪条。若自驾小车,只需两个小时就到了。南宁至都安的快巴车,每隔5分钟就发一趟,几乎是随到随坐的,这对比于60年前的那种状况,简直有天壤之别。更使我高兴的是,目前通过都安高岭镇的贵南(贵州至南宁)高铁正在铺轨中,用不了几年,这条高铁开通运营后,我回老家也可以坐高铁了。
   2000年以后,南宁市私家车的数量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市内交通又出现拥挤的现象,为了减少交通压力和交通事故,为了加强环保,建设绿色南宁,2002年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市区内“禁摩”的规定,快速环道以内的市区,禁止摩托车行驶。于是,“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这一说法不存在了。可是过了不久,市上又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电动自行车。但是,行进在市区内的小汽车早已成为“主流大军”,而电动自行车只能挤在大道两旁的“非机动车道”内行走。由于小汽车数量的剧增,电动自行车的数量自然会相应减少,而且限定其行驶路线,因此,它就不可能导致成为“骑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城市”了。
   依我看,在不远的将来,大城市里的居民“骑”的概念将逐渐消失,将会被“坐”的概念所取代,到那时,单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会在城市里消失,只能在田野的阡陌上看到它们的踪影。
   一些科幻爱好者认为,将来的城市交通将会彻底颠覆现在的模式:有可能交通车道全架在天空而不过地面;有可能出现既能走又能飞的小汽车;有可能出现能升能降的新概念公交车;有可能出现无人驾驶的高智能公交车;有可能出现传送带式公交模式等等。这些使人脑洞大开的幻想,也许不只是幻想。历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有了幻想就有可能实现;幻想不到的东西也有可能出现。人类需要幻想的翅膀。人类从来也不缺乏幻想的翅膀。
  
  
  
  

共 575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现在人们的出行非常方便了,这不仅是交通工具的高度发达,飞机,高铁,客运大巴,私家车逐步普及,更是国家政策的开放,户籍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外出要开证明,到了外地也不能久留,只能在户口所在地干活。人们外出十里八里都靠步行,交通极不方便。现在则完全不同了,哪里能挣钱就到哪里工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省际公路,更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明显地反映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散文以小见大,发人深省。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红叶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9-10-21 20:40:58
  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高铁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实现朝发夕至,社会进步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新时代。问好朋友!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回复1 楼        文友:霞中子        2019-10-22 12:23:21
  多谢资深编辑红叶秋热情洋溢的评论!辛苦了!
2 楼        文友:锦妤        2019-10-23 15:45:55
  谢谢红叶点评。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