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游褒禅山华阳洞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游褒禅山华阳洞记(散文)


作者:不舞之鹤 白丁,9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6发表时间:2019-10-21 22:44:10
摘要:华阳洞深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有河。进洞10多米,就得乘游船“天河泛舟”,我不知道荆公当年是怎么过去的。

从鸡笼山下来,我和爱人又驱车拐到褒禅山华阳洞,两地相距15公里,便捷得很,时在下午1:30左右。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瞎属环峰镇华阳行政村,海拔480来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追忆此行,写下了不朽名篇《游褒禅山记》。
   读书人都知道,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旅游,以极洗练的笔墨记游叙事,借题发挥,借景拟议,顿悟出处事治学“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和须当“深思而慎取”的至理,独树一帜。荆公于不得中求有得,发前人所未发,化平淡为神奇,令褒禅山也沾光大放异彩。
   20多年前我曾慕名前往,找不到华阳洞的位置,一个人在荒山丛林里乱钻,身陷死一般的寥寂萧瑟,最终误打误撞碰到后洞的出口,只见黄土地上横着一座新坟,不禁毛骨悚然,哪里还有心思进洞?灰溜溜的只怕比荆公当年还要懊丧(他至少还有四、五人同游)。
   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穿过一座现代化简易坊楼,沉睡千年的山野开发一新。
   停车场旷阔得很,现在还没到旅游旺季,我开车在场上玩杂技都没问题。离停车场一箭之地,路上横跨一座五楼四柱的青石牌坊,石坊的方柱和花板上满是龙纹浮雕,上额枋书“褒禪道場”字样,下额枋是“華阳勝境”,都为行楷金字,不知出自何人手笔。须弥座上一对大石狮端坐在牌楼明间两旁,气势逼人,次楼两边也蹲着石狮,较小。穿过坊楼可以直达褒禅寺。
   我们舍弃褒禅寺要游览华阳洞,便顺着岔路下行,沿途数百米只闻鸡鸣而无狗吠,不觉到了售票处。
   享受70岁以上老人的优惠待遇,我们亮出身份证换得门票,堂而皇之的来到洞前广场——王安石文化广场。需知,在这里停车,就要缴费了。
   广场超级之大,旷达12000多㎡,真真煞费了设计者好一番苦心。
   向西北,隐约可见与鸡笼山凤林禅寺命运相似的褒禅寺全貌——万绿丛中,圣洁庄严,那里就是所谓“褒禅山”;向东是华阳洞度假村,一派现代别墅,醒人眼目;向南是水平如镜的华阳湖,蓝天白云、碧树青山倒映湖面,美不胜收;湖岸柳林边有攒顶重檐敞亭一座压角,色泽不艳,但梁柱浮雕还算精致,古色古香,四两千斤,举足轻重:不远处,竖立一片沟壑纵横的巨型灵璧石,虽不如太湖石玲珑剔透,但油亮光洁甚是可人。
   广场的中央,最为精彩。这是一个内涵匪浅的大圆坛,其正中花岗岩基座上摆放着仿制的——重达10.54吨的司母戊方鼎,寓意王安石于公元1054年来此游历,《游褒禅山记》全文就镌刻在大鼎背面;花岗岩四边雕刻云龙图纹,四角各压一只灵龟;其下是一圈唐宋八大家塑像,或举杯,或执卷,或提笔,或对弈,惟妙惟肖。
   圆坛外围直径22m,寓为王安石22岁就高中了进士;内周49m,寓其49岁任参知政事;广场的外周66m,寓其享年66岁……这些明语、暗寓既围绕着王安石,又紧扣着文化,这个广场当是名至实归!
   我转到进洞检票口,这里很热闹,门旁有摊贩兜售小食和旅游纪念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混杂着王安石当年一行五人高举火把进洞的塑像,弯腰曲臂,动感十足,可谓以假乱真。我的面前一个挂着灯笼的简易检票竹门,犹如三楼四柱的蹩脚牌坊;门前一对石狮无精打采的好像贵体欠安,不能算作称职的门卫;门头有“华阳洞”木板匾额一方,金字行草,笔力入木,落款王安石,真假不知。也不必考证,特别是旅游景点,就像旧货市场,假做真来真也假,各路真人还是见仁见智为是,旨在一个乐呵。
   进门是一条石片铺就的林荫大道。左边樟树林外与道路平行,是一排电线杆似的望柱,底足覆盆莲花座,顶端12生肖,风格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我不敢恭维;右边是一水池,水草杂生,中有一汉白玉断臂女郎雕塑,又高又大,西洋风格,与景点太不靠谱,恕我鄙陋,既不知其姓啥名谁,又不懂其用意所在,只留得莫名其妙的“?”在我脑海里萦回!
   沿着通道向前数十米,在当路一个红色花岗岩底座上,矗立着王安石伟岸的汉白玉塑像,一个锐意改革大家,握卷仰天,其雄赳赳凌然正气,势不可当!
   再往前,就是所谓“华阳山”,王荆公所说的前洞洞口就在山脚。这座山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峰林地貌,遍地乱石,山色翠霭。
   洞口上方树木参天,盘根错节裸露在石灰岩上,石树共生,石包树,树抱石,古朴苍老,宛如天然盆景。
   北侧山脚,建有现代书法家手写的《游褒禅山记》壁廊,还有昔日和州知府王大过祈雨的碑文,但石面斑驳,字迹难辨。山坡上还有一“喜雨碑”亭,规制和用材与广场边缘的湖岸上石亭一无异。
   左前方向,有一“白龟泉”。清澈见底,潭水终年不涸,一只硕大的白龟憨头憨脑匍匐其中,伸颈吐水,缓缓淌过华阳洞前,入洞务须过桥。
   桥下是一连串的水池,滋养了丰满的水草。有的我还能辨认得出,是小时候曾经当菜吃过的野生植物。
   王荆公说过,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他做了一大溜研究,但我找来找去,却一无所获。守洞的师傅热心的跑出来指给我看,但是是风马牛不相及,“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不得而知。这给我又上了一堂生动的“深思而慎取”之课。
   在洞前拍照过后,我们就过桥游览洞穴。
   洞口左侧,立“天下第一名洞”石碑,舒同手笔;洞口右方立有"华阳洞"石碑,王安石手迹;挨近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涌出,即是《游褒禅山记》的“有泉侧出”的出处。洞口的石壁上留有不同朝代古人石刻,字迹依稀可辨,譬如“華陽”二字,即明代万历癸丑岁(公元1613年)海阳范惟美所书。
   跨入洞口荆公的“三不足”的革新名言,赫然入目。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宋代经常有人探游。
   华阳洞深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有河。进洞10多米,就得乘游船“天河泛舟”,我不知道荆公当年是怎么过去的。
   游客坐在小船上,工作人员手拽缆绳慢慢前行。身下水流潺潺,水花时时溅起;身体、脑袋、木船不时磕碰洞壁,引发一声声尖叫。彩灯之下,河里的倒影千变万化美轮美奂。
   也就不过几分钟,我们便弃舟登岸。洞道曲折幽深,微微上斜,四壁钟乳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首先是莲花倒映,我看不出什么奇巧。走在水上的石板桥上,点头哈腰还少不了与石壁纠葛。耳畔流水哗哗,我们到了“枯木逢春”,看不出其然。接着到了“荆公斗笔”,这回看得明白,好一支妙笔生花!往前,就是“织女晾纱”,纱巾好似还在滴水呢,养眼。
   不知何时脚下的石条换作玻璃的了,高低不平,踩在上头腿软软的,心虚虚的,迈不开脚步。
   东转西转,不知何时又是石条桥,在“洞中一绝”,我费尽心思还是个懵懵懂懂。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更无从谈起。泉水淙淙,似人抚琴伴我一路同行。忽然,前面有一个急弯,灯光斑驳陆离,变幻不定,石钟乳上飞瀑流泉,轰然有声。这里便是“莲台飞瀑”,有声有色,妙哉,妙哉,好不妙哉!
   到“金龟探海”的时候,猛见一老龟当道头朝下伸长脖子倒垂,身体恐怕是化作了钟乳石不能再动,着实吓人一跳。虽然黑乎乎的没改乌龟的本色,但是,被灯光打得金色灿然,说是“金龟”,就算勉强通过吧。再过去什么“绵羊思母”、“葫芦洞”、“石花烂漫”、“观音送子”、“兔子出宫”“慧褒化身”“鸾凤和鸣”……我到现在都不得要领。
   华阳洞深达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面面俱到并非明智之举。按照自己的喜好,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有重点的领略诸如“美人鱼”、“藕断丝连”、“安石古砚”、“大佛殿”、“五老听经”、“禅窟石佛”…等等天手巧作的奇妙,留心发现新的靓点,这才是在时间的局限下,结合自身力与智的优选。
   我们在洞中流连了好几个小时,特别是快出洞的时候,对着达摩壁画难舍难离。溶洞的石阶渐渐变陡,再向上,就是后洞出口。
   出得洞来,便是林荫蔽日的马山,也就是我曾经光顾的老地方。
   不过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变样了,也变味了。如今这里美其名曰“相思谷”,又作为褒禅的什么“道场”,是否有点儿滑稽?
   回到巢城已经5点多钟,在浴池泡了把澡搓了个背,甚是舒坦。

共 33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写《游褒禅山记》,褒禅山名闻天下。而华阳洞探幽令作者心向往之,二十年前只身一人,不敢冒险。如今,此地借着王安石的名气,大肆开发修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通过作者详细的叙述,我们感慨今非昔比,不知古人是如何探险的?费尽周折之后,总算不虚此行,华阳洞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羡慕作者能沿着王安石的足迹前行,记叙详细,夹叙夹议。【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21 22:47:25
  读此文就想再读王安石的文章了,古人探险更难,难以想像他们是怎样探秘的。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21 22:48:52
  写数字时,应注意大写和小写,时间和日期应为大写。请老师留意。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10-21 22:50:23
  我觉得有些不必要的废话可不写,文章会更凝练。如最后一段。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10-26 12:06:36
  读了作者好多游记,线索清晰,思路开阔,笔法以纪实为主,作者每到一处,感受多于写景,体会多于抒情,自成风格。如果能做到详略有致会更好。
回复4 楼        文友:不舞之鹤        2019-10-27 21:21:06
  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