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听古人的话(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听古人的话(随笔)


作者:知足 秀才,251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4发表时间:2019-10-22 11:18:53

“最能滋养灵魂的,莫过于书籍;最能让人醍醐灌顶的;莫过于古人的金玉良言。”这句话,是我的肺腑之言,也不知道是不是拾人牙慧,但确实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
   一般人都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要说的是,书中自有处世之宝典、修身之准绳。
   以前的我虽然在闲时也爱看书,却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因此尽管也曾熟读一些唐诗宋词、元曲清诗,名人警句,但事实上,我的思想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没能让自己的境界得到很大提升。
   这样的结果,正好应验了一句话:也曾读了不少的书,也曾背得一些意味深长的警句,貌似懂得了一些大道理,可是我的行为却嘲笑我在糊里糊涂中度过了数年。
   有时想,那些年看过的书怎么就没起到教化我的作用呢?难道我真的如此冥顽不灵,油盐不进吗?
   直到这两年,我才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体会。
   2016年2月的某天,当时还在老家的我到县城去购物,并特意去了书店,准备买几本值得细阅的书带到异乡,闲时看看,充实自己。没有过多纠结,我就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精心挑选了三本经典国学书籍。
   在这几年里,我将这三本书都看了一遍,甚至还专门买来日记本,把书中的内容照着抄写下来。我喜欢在看书与练字的过程中,去聆听古人的谆谆教诲,反复琢磨古人那经过时光验证的、闪烁着夺目光辉的智慧箴言,继而对古人发自内心的敬服!
   每每看到《菜根谭》中的一些能让人感觉是当头棒喝的警句,或者是尤如出自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勉之词,就让我想起很多……
   作为一个喜欢捣鼓文字、频频在文学网站发表文章的人,不可否认,虚荣心是绝对有的。
   渴望能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认可,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但我显然是迷糊的,并没有仔细想过,到底是先学会如何做人,还是先学会如何写文?
   《菜根谭》中的那句话“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于血气之私,技能之末。”这段话其实已经给我作出了明示。
   可我以前并没有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反而本末倒置,以为只要文章写得好,就是有才华,就能在人前找到存在感,就是众人眼中超凡脱俗的佼佼者。
   虽然我不认为自己是卑鄙、阴险的小人,但也算不得非常高尚的人,甚至是虚妄的、好夸夸其谈的人。回顾过去的几年,我不得不承认我又是缺乏担当的人,遇到困难挫折,立马就蔫了,就想撂挑子跑人,也不顾及后果会是怎样。
   我还是一个缺乏足够自律的人,有时容易犯浑,脑子里似乎灌了浆糊般混沌,这样的我注定是个偏执的人,明明是自己错了,还喜欢为自己狡辩,找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的荒谬开脱。
   这么说吧,当我对生活中的人横看竖看都不顺眼时,我就只会一味怪罪生活中的人怎么怎么不好,从不反思是自己只会盯着别人的缺点看,还无限放大;这本是自己的错,却又对自己的毛病不以为然,于是,我常常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而别人则是面目可憎,讨厌得很。
   一个人若不致力于修身养德,再怎么卖力地表演,也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一个人若没过硬的人品,再怎么投入地写作,也只能让人看出造作的文字里的假大空。
   有时,我回看我的旧文会哑然失笑,耳根子会不自觉发烫,那种感觉就俩字:尴尬!
   如今,当我再看到《菜根谭》里的这句话后,再回顾以往经历,不禁非常认同古人的金玉良言。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則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自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这也是《菜根谭》中让人醍醐灌顶的至理警句!
   我以前对这句话并没什么感悟,直到如今,经历一些人事后,我的榆木脑袋似乎开窍了,这才对这句话产生了强烈共鸣!
   人到中年,不似青春年少人血气旺盛,就身体状况而言,已不容过于乐观;而肩负的上养老、下顾小的重任却依然压得人喘不过气,心累,就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年人更应该追求宁静恬淡,使身心少一些羁绊、负累。
   交朋结友,于年轻人而言,确实是重要的,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能与朋友相互取暖,相互成就,也是人生美事,何况年轻人较中年人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所以年轻人即便偶尔经历了朋友风流云散的落寞,也能很快恢复洒脱,能再次投入激情去找寻下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但人到中年就不同了,这是因为,从年轻时结识的旧友,经过若干年人事变迁,有多少人会莫名与自己渐行渐远,有的人甚至让自己想不起,或者不愿想起,纵然还有留在身边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个,聚散无常的交友过程,会让中年人在不经意中产生疲惫感;当力不从心时,我们就要给心减负,而不是硬着头皮继续做与年龄不符的事,给自己徒增压力。
   作为中年人,应该在交友时多做减法,不能贪多嚼不烂,珍惜经得起时光验证的人,即便只有三两个,也是人生幸事。
   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心会多少沾染世俗中的势利、多疑、诈伪,这既是让人排斥的,却又是存在于多数人身上的通病;当通病流行时,人与人的交往就失去了年少时的纯粹简单,多了试探、质疑、敷衍、考验,这样的交友已不再是快心事,反而会让人置身于纷纷扰扰中,徒添苦闷。
   对于中年人而言,尽量减少与他人复杂的交往,只会让自己内心更宁静踏实。
   儿童素来是能被世人宽容的,有一句“童言无忌”的成语可以诠释世人对孩子口无遮拦的包容;但一个成人是不能指望别人轻易原谅你的信口开河的,所以成人更应该学会谨言,少说招致他人怨恨的话、不过脑的傻话、偏颇得容易带偏众人节奏的话。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反思自己。
   有一回,我就因为想扮和事佬,企图对他人展开说教而自讨没趣。丢了面子的根本原因是我说话有失公允,武断地把对方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我则成了道貌岸然的审判官,对那被告说了一通让他们非常抵触的话,让我不但没能调和他人之间的矛盾,反而碰了一鼻子灰。
   那次经历让我尴尬了很久,如今,我对《菜根谭》里古人的忠告深以为然。
   窃以为,人到中年,应该减少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减少好出风头的小毛病,宁愿被人笑笨拙,也不要强装有大智慧,免得因为卖弄小聪明而导致自己内外不是人,给世人遗留笑柄。
   众所周知,古人的金玉良言多得不胜枚举,若能一一采纳,将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只可恨自己以前对古人的话没有仔细解读,也未当作人生信条去践行。当经历一些人事后,再联想到古人的话,才让我由衷感叹:古人诚不欺我也!
   啰嗦了半天,我其实是想说:听古人的话,大有裨益!

共 26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仔细读了这篇随笔,感觉文中的许多话说得很有道理。说到看书的经历,我想大凡有看书经历的人,过程也一定如文中所言的,或者囫囵吞枣,或者不求甚解,而真正能够从看书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来,确实也是离不开岁月的磨洗和阅历、经验这些媒介的,当我们人到中年时,当我们走进黄昏时,我们便会懂得一些之前不懂的、肤浅的东西,于书而言是如此,于处世而言也应该是如此。随笔语言朴实,笔墨顺畅。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