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幽林探秘(散文)

精品 【看点】幽林探秘(散文) ——来自湘西第一线的报告


作者:小金子 秀才,1056.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4发表时间:2019-10-23 13:06:11
摘要:民间探险队通过一连串实地考察,不仅硕果累累,还有重大收获,疑似发现可载入史册的中国道教建筑遗址……

【看点】幽林探秘(散文) 湖南,山青水秀,地灵人杰,物华天宝,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好地方。属于湖南省的张家界风景一片绮丽,闻名世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考察观光。神堂湾的世纪之谜,七星山的观星台之谜,令人惊奇的土家巫蛊术……极其神秘的种种传说,更让世界上的探险者趋之若鹜。随着乡村旅游业地推进,张家界市永定区沅古坪镇也出现了一支自发组成的民间探险队伍。这支队伍刚刚起步,目前有四名队员,分别是导游李青龙,作家李松涛,网络大侠李汉平,以及青年俊才李侠。
  
   莲花庵:昔日的宏伟与壮观已经远去
   时光轮像藏区的转经筒一样流转,又到了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一支特别的队伍活跃在崇山峻岭之上,行走在深山密林之中。他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一路翻山过岭,抓藤攀岩,努力艰行。他们怀着好奇的眼神,带着满满的激情和喜悦,一路欢声笑语,疲惫似乎和他们无缘。他们这次的主要目标是镇山莲花庵、青古宅、高岩墙、三台山的母猪寨和寺庙。镇山的景点,在湖南省沅陵县洞溪境里。三台山的景点,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沅古坪镇小溪和张二坪的交界处。
   一路云山雾罩,山河叠翠。探秘途中来了一段小插曲,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景点,是一处半山腰的球头柱形巨石桩,高数丈,像葫芦串叠积而成,非常夺目。它沉浸在乳白色的烟雾里若隐若现,让人浮想联翩。不远处,一尊数千吨重的悬空飞来巨石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断有人走到悬空石底下做出一个“霸王托天”的壮举,同伴们的笑声朗朗,纷纷帮忙拍照留念。
   之后,大家几经辗转奔波,终于走近了镇山莲花庵,只见牌楼两旁低矮的围墙上藤繁叶茂,进门的甬道上杂草如茵。这座牌楼是由两个底座装饰,一道拦门石槛,两根石柱,两个莲花托,两根条石装饰,一个石质牌匾,和一个飞檐翘角的莲花顶子组成。
   布满青苔,颜色发暗的底座装饰左右各一个,像长凳一样布置在门边的甬道两旁,呈正长方形,高约尺许,正面均镌刻着寓意深刻的精美浮雕图案,右边底座装饰图案是铁链锁葫芦,左边的是铁链锁宝剑,十分奇特的创意设计方案似乎是来自佛典,充满着神秘色彩,令人难以揣测。
   石门柱子,两边各一根,正面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字迹受岁月和风雨的侵蚀,显得比较糊糊,但是,仍然能够看出字迹的苍劲有力,系行书。门柱子的选料,面子的打磨,长宽厚的考虑,都十分讲究,显得非常气派。右边的门柱子还有副柱,左边的可能损坏丢失了。中国建筑传统理念最讲究平衡,如此一来,左右两边就不对称,显示出了岁月的苍桑和现实残酷的无奈。
   硕大厚重的两个石质莲花托,正面都镌刻着温顺的瑞兽图案,侧面美妙的曲线一波三折,似乎寓藏着人生哲理思想。
   在莲花托上叠起来的是正牌下边沿条石装饰,长六尺,高一尺,浮雕图案是二龙戏珠,张牙舞爪的飞龙腾云驾雾,和宝珠浮雕栩栩如生,相映生辉,足显当年工匠的功力。
   在二龙戏珠图案条石上面,便是整个建筑的灵魂,即正牌匾,目测长度为六尺,高三尺,上面镌刻着“镇山莲花庵”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无论是门柱上的行书字,还是匾额上的大字,均显典雅遗风,手笔显然出于名家。匾额边饰的花纹也大有来头,历史渊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周朝。匾额下边沿的边饰花纹“锈迹”斑斑,略有裂开之样,昭示着年代的久远,不禁令人有些感慨。
   牌匾上面又是上条石装饰,规格和下条石装饰等同,由于被岁月和风雨剥蚀严重,图案残缺不全了。
   正牌上边条石装饰之上,就是莲花托顶子,正面有六个小莲花托,寓意万事顺心,吉祥之意,虽然败损不堪,但是根据残物,仍然可以想象得出当初的规模和模样,飞檐翘角,不偏不倚,完全是遵照儒家思想中规中矩的理念建造。顶子左边的比右边的败损要严重得多,整个顶子上面已是杂草林立。
   整座门内宽六尺,可同时进出两个人,高两丈,巍然耸立、风格古雅的模样给人一种穿越之感,好像是来到了尊贵的皇亲国戚大宅院门前。
   还不用进庵堂院落里面,在墙外就可以看见庵堂屋外的大致情况,房子实在是破败不堪了。像那样一个尴尬的房屋,让人很难把它和宏伟、壮观,极其讲究的牌楼联系起来。于是,一个美丽动人而又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信佛的女善人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看见了自己款款走向一个五彩缤纷的莲花塘。莲花塘里盛开着一大片白莲花,碧波潾潾,涟漪浮光,绚丽的景色让女善人喜极而涕,一觉醒来便产下了一个女娃。女善人带着女娃去庵堂还愿,住持就把女善人的女儿取名为“白莲花”。
   从此,白莲花和庵堂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几代人都在为庵堂的香火努力。在白莲花手中,就广请文人名士和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相当雅致的庵堂,一时香火鼎盛。
   然而,过了数年之后,莲花庵毁于一场大火,只剩下残垣断壁。当初,白莲花为修莲花庵早已倾其所有,如今再也无力回天。莲花庵住持只好带领众弟子四处化缘,希望能重塑金身,可是百姓们困苦不堪,哪里有钱粮上供,莲花庵重新规建难于上青天。
   时光荏苒,一位与佛有缘的殷实人家得知此事后,便主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有了现在的“草根”庵堂。香客们对这副模样的庵堂十分失望,香火日渐衰落。庵堂最后难以维系,众弟子只好各奔佛道,剩下草根庵堂在岁月和风雨中飘摇,渐渐尘封被世人遗忘。我不知道那些佛家弟子云游到了何方?也不知道她们后来的命运如何,她们的香火是否旺盛?这一切都没有答案,只有残存的庵堂在旷野中似乎还在等待自己命运的逆转。我好像看见了一群肩负褡裢、长相清秀的人行走在名川秀山之中,或在有缘人门前化缘,或身栖庵堂。我仿佛听到了悠悠的钟声,和一片诵经声……
  
   青古宅:天然氧吧,适宜养生的世外桃源
   离开莲花庵,大家来到了青古宅。它隐匿在群山翠林之中,左右两边各有一栋规模壮观、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沿条石板曲径而上,一座气派非凡、古色古香、孔雀开屏状的青古宅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靠门甬道山墙左右各一座,高七尺;正房横墙,在正门旁边左右各一座,高丈余。所有的墙均以仿古“佛手”为角作墙头装饰,背面以仿古紫色琉璃曲瓦装饰,呈古装武士披肩之势。正门宽六尺,高(加上顶子)一丈八,左右两边的石门柱上以传统的方式镌刻着鎏金对联。石门楣是五曲线小拱桥,寓意为“五谷丰登”,正表面有四块扇形作饰的字迹,似是“龙凤呈祥”。门楣上方是一块长六尺、高三尺的条石牌匾,表面镌刻着美轮美奂的浮雕。正门顶子呈“大鹏展翅”之态,长丈余,以青琉璃瓦覆盖,顶子背中央以仿古琉璃“水仙花”作装饰。顶子檐下左右各挂了一个大灯笼,因饱经风吹雨打,色泽暗淡。
   所有的宅子里都很安静。甬道右边的空地上有一块菜地,种着苦瓜之类的蔬菜,几排高高的竹枝上爬满了瓜菜的繁藤茂叶,甬道两旁各有一棵挺拔苍翠的果树,岩墙根边堆着几捆干木柴,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里还有寥寥人烟。
   倘若能够清心寡欲,耐得住寂寞,不问世间繁华,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奢侈香车美女,在这样世外桃源的空地上置一张躺椅,放一张桌子,桌子上弄一壶香茶,摆上几本书,一边品茗,一边顶礼拜读,是何等地悠哉悠哉。再养一条大白灵犬,一只小白猫,小憩时看看它们,赏赏瓜菜累累的果实,望望旷野云雾山;聆听溪水淙淙,竹叶瑟瑟,虫豸呢喃,以及鸟儿婉转悠扬之声,心情是何等地美妙,说不定一时文思泉涌,也能洋洋洒洒留下千古文章。
  
   高岩墙:疑似发现可载入史册的中国道教建筑遗址
   下一站是大名鼎鼎的“高岩墙”。
   它那如雷贯耳的名声虽然远扬,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它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模样,隐藏着多少秘密。
   土生土长的李导领着大家来到一座大山上,密林罩岩壳下横亘着一条宽不过两尺的小道,小道上黄叶满地。这个罩岩壳很有意思,比较规则,如果能够放下来,很像一张沙发。李导领着大家向那里走去,头顶距罩岩壳很近。
   走过一段路之后,众人又来到了一个很不规则的罩岩壳下,头顶上有两处悬岩,都显得异常厚重,人若是蚂蚁,它们就是大象腿,随时都有踩下来的可能。岩根边散落着有一些石块的小道似乎有灵性,很配合地变成了向外突出的弧形,路外高耸的杂木被藤萝缠绵,一片枝繁叶茂的景象。
   李导一行人走过罩岩壳,来到了一座数丈高的陡岩壁下,想上高岩墙就得从这座岩壁上爬上去。从岩壁上方垂下来一条刀把粗的藤萝,有人抓着这根野藤拼命向上攀登,岩壁上的枯枝败叶和泥沙使他的脚不停地打滑,人就像扭秧歌一样,很狼狈,同伴们的笑声在山林里飘荡。
   大家费了很大劲,终于爬上了高山脊岭,来到了传说中的高岩墙。
   只见高岩墙果然名不虚传,高耸挺拔,一副傲视天下万物的模样。它分几处,有的有九层,有的有十二层,高度在一丈五至两丈之间,长数十丈,宽三尺不等,可见当年的建筑规模是何等地雄伟壮观!令人非常惊讶的是,有的高岩墙上长着一些藤萝、苔藓和杂草苗木;有的高岩墙却很干净,墙面上仅仅附着一点点苔藓。更让人惊奇的是,每一块条石的角度都是直角,每一面都十分平整,条石与条石之间的缝隙连薄刀片都很难插进去,垫石片也很讲究。暗色的石面上赫然显现着无数道醒目的錾子印,间距、深浅几乎一致的凿痕像饱经风霜的战士,显得十分刚毅。有的条石竟然找不到凿痕,只留下几个破石头似的小小缺口,一不留神,就会被忽略。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很多膀圆腰阔、袒胸露乳的古铜色石匠,他们肩搭汗巾,头戴斗笠,正在毒日头下握鏨挥锤凿石,金属和岩石交锋,那一声声铿锵有力,声音震天,像怒吼,似呐喊,气势惊心动魄,令人无比震撼!
   在崇山峻岭的险要地带搞建筑,本不奇怪,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选材和做工技术十分讲究,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竟然又都纯用条石,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谁都知道湘西一带百姓的住房建材首选是木材,这里的建筑却很反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可能没有人说得清楚。根据当地以前的社会民情,我只能这样推测,这是一个有相当势力的人搞的住家与军事综合建筑。
   随着探寻地不断深入,大家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意外见到了一些建筑配件,和一块小石碑。每一块配件就是一件艺术品,虽然不知道先辈们用它们来做什么,但是一见到它们,你就一定会为它们的工艺精湛发出由衷地赞叹。小碑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依稀可辨是“大清()道光十二年湖南辰州府沅陵县道会司二堂张”。看到这些字样,带给我们的是一连串疑问,二堂张是什么?道会司是什么?辰州府是什么,在哪里,现在叫什么?道光十二年,具体是多少年?经查资料方知,湖南辰州府在湖南省西部,建于一三六四年,辖治沅陵县。道会司是大清县级道教机构,至于二堂张始终是个谜。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大清道光十二年,即公元一八三二年。那块小石碑的文字记录竟然比鸦片战争那年还早八年,换句话说,高岩墙这些建筑的建造年限在十九世纪初,这样的记录不能不让人吃惊!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年这些地方必定是人迹罕至,毒虫猛兽出没的烟瘴荒山野岭。就是在解放后,还有老猎户在这一带打到过老虎。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大费周章冒巨大风险来到这样的地方大兴建筑?又是何方强敌将它们摧毁?一六七三年,吴三贵在云南反清,沅陵是他的辖区。道会司虽然说是大清承认的道教机构,但是,这里的道会司就在吴三贵的辖区里。另外,高岩墙遗址留下的时间和吴三贵反清的时间,虽然说二者之间已经相距一百五十九年,但是,像这样的地方,难保没有残存的反清势力,清政府能放心?我仿佛看到了一行人正被一批人马星夜追杀,好像听到了紧锣密鼓般的刀剑交锋之声,人喊马嘶之声,一片毛骨悚然的惨叫声……惊魂未定的逃难者逃到了高岩墙这一带,为了对抗灭顶之灾,就在此处大建庇护之所,乔装武装力量,养精蓄锐,以待时机东山再起。这件事情一拖就是几代人,大清朝似乎都忘记了,谁也没有想到灾难会再次袭来,看似固若金汤的堡垒抵挡不住敌人凌厉地进攻,终于堡破人亡,尚有性命的不知所踪。一场血雨腥风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唯有几处破壁长年累月在荒无人烟的高山野林里,控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天无语,地无言,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人的性命如同蝼蚁。密林中的茂叶藤萝掩盖得住建筑本身,却掩盖不住建筑的苍桑,和汗水、泪水、血水混合凝结成的历史厚重。虽然它们的模样被岁月和幽林屏蔽在当下世人的视线之外,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此念念不忘。随着探险者的到来,高岩墙的平静被打破了,从此,它们不再孤独。
   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高岩墙,是先辈们高度智慧的见证,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牌。它们没有因社会的动荡而崛起,也没有随社会的太平而重见天日,而是一直深藏在高山老林中被繁枝密叶掩盖,等待有缘人前来解密。如今,大家终于见到了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这样的场面深刻地表明了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法则,和自然法则。

共 65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较长的游记型散文,大气磅礴,蕴含隽永。作者从一次与诸友游历湖南张家界著名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选取素材,按照游览轨迹和时间次序行文,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展开了细腻生动的叙述和描写。文章以描绘游历中所见到的奇丽风景为主,大量穿插作者的丰富联想、历史传说、奇闻逸事等,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妙趣横生,增添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随着作者步履的深入和时间的推进,呈现于读者面前的风景越来越旖旎,画面越来越美丽,情感越来越强烈,气势越来越壮美,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同作者一起神游于祖国的绿水青山之中,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此外,本文构思精妙,结构紧密,运笔流畅,用词精美,用典较多,充分彰显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渊博的见识阅历,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敏锐的思考力、观察力。力荐共赏!【编辑:冰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03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泉        2019-10-23 13:11:21
  感谢赐稿,欣赏佳作!
以文会友,与诗同行;让生命之花,盛开在文字的海洋!
回复1 楼        文友:小金子        2019-10-23 21:03:16
  衷心感谢顾问的精彩点评,和精心的编辑!辛苦了!敬茶!遥祝您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23 19:54:26
  嗯,真是一张烫金的名片,金光闪闪,世界之中国,中国之世界,欣赏,问好秋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小金子        2019-10-23 21:04:45
  感谢蓝蓝精彩的留言!遥握!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23 19:55:43
  那那那,你你你,肯定去过呀,下回捎上我,一起去探秘哈!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小金子        2019-10-23 21:05:46
  呵呵呵,没有问题。感谢部长的留言。
4 楼        文友:花保        2019-10-23 22:29:49
  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令我们情不自禁为神奇的张家界和作者精彩的文笔大声喝彩!问好小金子老弟!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回复4 楼        文友:小金子        2019-10-23 23:29:53
  感谢主编友友的精彩点评!遥握!祝您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11-01 07:19:26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祝贺小金子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5 楼        文友:小金子        2019-11-01 18:29:09
  感谢总编的道贺!敬茶!遥祝您天天开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