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采】芳华如斯(散文)

精品 【文采】芳华如斯(散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8发表时间:2019-11-03 19:10:06

多少个年头了,几乎全然忘却了,默默的,没了你的踪影,痕迹也不曾留。
   然我,又何时真的把你忘怀呢,上关湖?
   你北倚长城,东临汤泉,西连东陵;你青山叠翠、碧波荡漾、怪石磷峋。记得清朝曾有九位皇帝来此游历,也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抗倭名将戚继光、曹雪芹、和珅,为你吟过诗、作过赋。你依然是——一座明镜,映照着历史和当下。
   芳华如斯啊!
  
   (一)
   夏日,太阳升起,金光穿洞,天然混成的碧水青山被照亮了起来。
   那是我和他第一次来上关湖。
   抚摸着一条金色的线条,沿着山道往里走,上关湖玉亮得分明。湖中心是一座小岛,岛上有一座鸡冠山,如同雄鸡高唱。鸡冠山上,绿树之中,几栋小屋绿水环绕,鸟语花香。太阳从山顶冒出来,湖里满是她的金环。一位老人划着小船,赶着一群鸭子出现在山脚。先看到无数的亮点,疏忽间大起来,那一刻,啪啪的溪水声,嘎嘎的叫声便不绝于耳了。
   他有些兴奋起来,说自己的青春像从鸭子嘴里抢过的鱼儿,鲜活得让人心动。
   我从小喜欢山,家门口有一条公路,是朝向上关那座山的。年少时学习骑自行车,想着独自去看山,一口气骑出十几里。可那山,还是远远的,像画儿上画着的起伏波澜的泼墨线。无奈,自己凭想象着画了一幅画,有山,有水,有鱼儿,挂在了床头。
   他的家住在山里,师范同窗三年,约了我三年。临毕业,不想留下遗憾,赴约去看山。从此,我们的芳华与美丽的山色融于一体了。
   转过一道弯,蓝天白云便嵌在一湾碧水中了。高峡平湖,飞鹰盘旋;山石映趣,形神巧态。恍惚之中,人间仙境?仙境人间?哪有得知?
   沿湖上行,墨绿,翠黄,淡白,浓粉,青蓝,深紫,穿梭在郁郁葱葱之中。高处,以两大白巨石命名的双乳山,与鸡冠山勾连延绵。如此恬静,如此美好,该如何温柔地去对待?
   人在画中行。石路蜿蜒,密匝匝枝叶遮目,偶间,有嗡嗡的声音传来。驻足,侧耳。他悄声告诉我,是山里的蜜蜂忙着采蜜呢。
   “快,爬上山坳看蜜蜂!”
   他从后面追我上来。不巧,一只蜂箱被碰倒,骨碌碌滚到山腰。数百成千的蜂从掀开缝的箱盖下如赶集般涌出,像一股潮,嗡嗡着,排着纵队向山坳飞。他手疾眼快,一把搂过我,脱下夹克蒙住我的头,右臂揽住我的腰,左转,旋一个圈,到粗大的树干后躲起来。我乖乖蹲下身子,把头埋在他的臂弯里,浓郁的槐香浸满他的怀。近前,槐花丛里,蜜蜂飞着、停着、追逐着、逗闹着,在淡黄色的花蕊里忽闪着透明的翅膀。
   一位老人从不远处的小木屋里走来。他捡起脱落在草丛里的蜂巢,收拾好蜂箱,一挥手,花间徜徉的蜜蜂嗡嗡嗡飞了回来。
   我拿出钱,双手递给老伯,低眉道歉。
   他摆摆手,朝我们笑。
   我们拉着的手松开来,又悄悄拉上,没再松开。
   湖水映出我们的身影,我们的笑。
   沿湖继续前行,神鳌岛、乌龟仙洞、擎天石、湖心岛、雌雄斗、天书山,他指点着,讲解着,“顶上有个巨石,是起死回生的神仙道长,是我的本家呢……”
   “仙女照镜!”
   第一次在湖里发现了月亮,发现月亮里有我的影子。我大呼小叫起来。
   身旁草丛,一对少男少女被我惊扰。女孩儿看看我,又看看湖中的自己,笑了。男孩从身后抱她,拥吻,俩人相依相偎在月亮里了。
   上游,水面飘来几片糖纸儿。他捡起,折成小船,在我眼前晃晃,跑远。
   船儿飘飘摇摇,流进月宫里去了。
  
   (二)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独自走在上关湖的石桥上。
   我怕见到,但又想见到他。
   果然,他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他说,他每年的这一天都来上关湖,独自一人。
   湖水穿过石桥,流向下游,那本湍急,似乎我的手伸下去,揽上来,能把他拥在怀里。
   “20年了,你好吗?”他问。
   湖水的温柔才聚在手里,就从指缝里漏了。真想不通,竟流了。那湖水,还有那曾经的芳华,流到哪儿去了?
   “20年了,还在吗?”我问,又不知在问什么。
   倚栏,看得见水底的石子,一颗,两颗,护肤品一样的花纹。石畔有白脊梁小鱼在嬉戏,一处,两处。上游来了一群水鸭子,一个猛子下去,钻出水面,鱼儿叼在嘴里。
   他,笑了。
   “那纸船还在呢。”他说。
   “你,还留着?”我问,像在问自己。
   站在陌生的石桥上,石洞缝隙的风明明发着颤音,吹散他曾经黑得发亮的头发。
   “毕业后,我父亲过世了。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越办越红火,说难得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他让我去离家近的学校当老师,边上班边经商……不希望我嫁到山里。”我低下眉,轻描淡写地说着,像在讲别人的故事,眼睛一刻也不去正视他。
   他分明知道我在说谎。
   事情的真相我不想对他讲。那年,父亲留意了我和他频繁的通信,偶拆一封看了,把我整个暑假关在了家里。
   “嫁到山里,你一辈子就出不来了!”
   父亲当年的央求和命令,伴着湖水的哗哗声回响在记忆的深处。
   后来,父亲四下托人给我介绍对象,也有人上门提亲。临终前,父亲把我托付给了我的老校长。我亲口应下校长保媒做的一门亲,父亲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和他往顶上爬去。山路变得陡峭,山石变得怪异,形同星座。
   “这是上次我给你讲的那个‘道长\\\',是四方百姓的守护神。”他指着一块石说。
   站在硕大的石上,任长风吹拂长发。顶上的太阳,白花花洒下光来,落在湖上。那湖,若一颗明珠镶在群山怀抱;那水,一汪一汪晃动,似被山神捧在手心儿。
   至顶处,见巨石横卧,如麒麟,头朝西,背微弓,似前行。
   “麒麟出没,必有祥瑞。”他说。
   “那年,怎么……没发现?”我问,又后悔问。
   他望了我,目光柔柔,没有作声。
   想着当年躲在树后,窝在他怀里,不禁脸红心跳。
   我抢先拉了他的手,踩着麒麟的脚印,巡着山,巡着它的苍生万物,去寻,寻那曾经的芳华。
  
   (三)
   午饭,在农家院吃鱼。
   鱼是刚打捞上来的,鲜活得让人兴奋。
   “今年,为啥约我上山?”他问。
   “听说山里有一修行道人,称‘梁当家的’,同学说是你。”我说。
   他惊疑,然后笑说:“本家堂兄。包了山,盖了庙。我偶尔去而已。”
   我掏出一个白色手帕,放在掌心。
   他更是惊疑,倒水的壶停在手里。水溢出杯子,流到桌上。
   “你还留着?”他问,嘴角的笑意收了。
   半刻不语,想着心事。
   我夹了一片鱼放在他的碗里。他没有动筷,端起茶杯饮着用湖水沏的清茶。我也端起茶来。
   那年,我送走父亲,陆续收到他的来信,但我始终没有回复他,我必须坚守对父亲的承诺,我发过毒誓。他最后一封信一个字也没有,只寄来一个白色手帕。开始我不明其意,后来想起“道长”的故事,内心慌乱起来,急忙铺陈纸笔写封回信。收信人地址,写了他的工作单位。寄信人地址:空。又想了想,写了自己上师范时投稿用过的一个笔名。
   他侧目望着窗外。
   窗外的麒麟山,那是康熙皇帝赐的名。山上一道长,拿着一白色手帕,左手捏一角,右手轻拂,一道白光投进窗来……
   他回转身,望着我,缓缓地说:“你用笔名寄来一封信。你说我不结婚你就去死。我……哪敢去当道长?”
   我侧目望着窗外。
   窗外的麒麟山,青翠巍峨。道长貌若仙翁,善目慈眉,银发披肩,那白色的帕子,遮住了太阳的光。
   “还记得那个故事?20年了……”他的眼角开始泛红。
   “那是我心中的光!”我的眼前罩上一层雾水。
  
   (四)
   月亮升起,我们去了白猫洞、黑猫洞,这是上次留下的遗憾。
   传说,白猫、黑猫是山里的狸猫,星月之夜,沐浴道长的道法能通人性……
   白猫洞、黑猫洞隔着一道崖岭,甚是险峻。
   月高星淡,我们俩人,身体相依,贴在石上,一步一步往前挪。
   那一刻,我分明听到,我们的心,跳动在一起了。
   又去看了“仙女照镜”!
   “芳华如斯!”他对我说。
   从来没有听过,听了,梦绕魂牵;从来没有见过,见了,难忘永远。
  
   (五)
   通往上关湖的高速路通车了。
   终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垂青了你,更喜,被你的光彩夺目所吸引。而你,脉脉含情。驾小舟,乘汽艇,白鸽轻盈,流水潺潺。恍惚之中,人间仙境,仙境人间,哪有得知?
   “爷爷,那水流向哪里?”他带着孙女来了。
   倏忽,想起海子一句话:“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我和家人去游览。
   一座依恋于湖水潋滟的山,安然犹如昨日,在一片寂静中,于蔚蓝纯净间,化成朵朵白云。
   我们划着小舟到湖中撒网打鱼,回到岸上,铁锅山木火,玉米贴饼子,热气腾腾,香甜醉人。
   如今,这里的城墙,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和承载了山野小村的变迁和成长。看那漫山的栗树、槐花,还有那清澈见底的绿,一份纯正,一份宁静,那才是心中最为留恋的诗意和远方,那才真的是,我们向往的诗意田园。
   芳华如斯啊!
   驻足回首,芳华永驻!
   记得戚继光的“老树”吗?那是上关比比皆是的老栗树。史料记载,洪武大帝朱元璋对上关情有独钟,他命筑关大将徐达,带兵民依“深挖洞,广积粮”之策,戍边筑城之余广植栗树,“上关板栗”成为明朝戍边将士的养身之果。他之后,历任蓟镇总兵也是严戍边,广植栗,像徐达的“栗王”,马荣的“古栗”,今犹在。
   记得“燕王扫北”吗?当年占了北京河北的燕王朱棣,时常率军北上剿灭残元势力,得胜归来,必定在上关歇脚赏景。燕王坐过之处,后来长出一棵“参天槐”,这参天古槐被漫山栗花拥着、熏着,今犹在。
   记得“清东陵”吗?那是顺治八年春上,皇帝福临狩猎,漫山栗花竟放,花香袭人,他脱口说出:“此为朕的万年基地!”于是,栗花深处冒出最大的皇家陵寝群,161位皇帝、妃嫔、公主、阿哥,守着栗花,闻着槐香,日夜怡然安稳,今依在。
   “爷爷,我知道那水流去哪里了。”
   小孙女挣脱他的怀,采来一束花。
   “湖水流进花里了。”
   醉了!醉了!醉了!
   山上的栗树、槐树,拥着,挨着,挤着,争着把香气撒向湖面,连身后的浪花也满载花香了……
   上得岸来,我握了他的手,手心里全是淡淡的香了。
   “快点,你和你的芳华,只差一步。”他身后有人喊。
   原来,他的小孙女,名字叫——芳华!

共 38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昨晚,与彩文老师交流。我说,“芳华永驻,芳华永驻!”之后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多余了。但她说,是想把这一段故事,融入到更为广袤的时空中,比如历史。彩文老师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形式似乎把握不好,不能够把历史与她自己的恋情融合成一篇美文。因为燕王朱棣、及戚继光、朱元璋等历史人物,只与发生恋情的地点有关,而不是与内心的情感有关,也没有相似的故事性。本来,我想好好修改一下,但发现自己无从下笔,因而只能作罢,并在编者按里,与彩文老师做一个交流。文笔方面,当然是一如既往的美丽,轻盈。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微妙变化的描写,对一些片段的记忆的描述,很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编辑:灯之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0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灯之芯        2019-11-03 19:10:47
  欣赏佳作,问好彩文老师。
2 楼        文友:孙彩文        2019-11-04 09:17:11
  谢谢推荐!用心了!
3 楼        文友:孙彩文        2019-11-11 09:42:52
  那些芳华,总是让人难忘!与大家共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