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秋天最美的风景(散文) ——献给留守妇女
近几年来,大成交给媳妇英子的钱明显的多了。以前他想多交总是拿不出,其实英子也知道这里的原因,不是吗?每年当中,一个麦一个秋的,大成都一趟不少地往家跑,不但几个月的钱挣不了,撒在路上的钞票也不少。至于到了年关,大成咬牙说,我不回家了,能多挣些钱寄回家。英子则命令道:“再缺钱,年也得回!”于是大成每年都和家人过团圆年。
秋季是农民们一年当中最喜悦也是最繁忙的季节。前些年一到秋收临近,无论是在天南地北哪里打工的男人们,都会被一根红线给牵回来。因为那时候纵使把留守在家的老婆累死了,他家一年的收成怎么着也弄不进家门。一名实诚的女人,带着孩子生活在那个生产力还欠缺的年代,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男人帮衬的。因为即使你肯出钱,你也雇不到人,村里就从来不存在这种雇佣关系。抡着大镐刨花生,扛着棒子口袋装卸车辆,这些力气活儿大多数女人们只有搭把手的能力。秋收,那时候老爷们唱的是主角。当然,那时候也有不需要自己男人回来的。那样的女人毕竟是少数,人家会耍手腕,只要一个眼神就有男人成为了她的“装卸工”。可英子是个笨女人,她只跟同样留守的姐妹们结成联盟,一起看着水龙袋浇庄稼,一起种着瓜点着豆。谁让她娇好的周身划有防线,它挡住了爱吃腥的猫儿的爪子。这防线,不是大成给划的,而是她自己把自己保护起来的。
如今的秋收,力气活越来越少了,而且村村的雇佣关系都有了完整体系。只要一个电话,就连掏茅厕的人都有,那些外出打工的男人们再也不必为收秋奔波劳顿了。
英子算得上是村子里的老牌留守妇女,她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历经三十几年的留守,早年间守着孩子和体弱的公婆,现如今守着孩子们的孩子们依然留守。大成手里拎着一把瓦刀片,走遍大疆南北。他自豪地夸耀自己,他领教过内蒙古草原的风沙;也享受过海南岛的海风抚摸。英子则慎怪他,自己这辈子最远的旅游是县里的“东山植物园”。
英子是村里最美的女人,尽管几十年里就那么一个发型,不长不短的乌发高高挽在头顶上,她说这样干活方便。重要的是还省钱,头发长了就自己剪短一节,省去了月月去理发的麻烦。她年轻时的面容本是白里透着红,但一年当中黑里透红的肤色占去了春去秋来。只有冬的抚慰,才使她的容颜得以回归。
英子的头,顶的是整个的天空,家里地里事无大小,都是她的事儿。街坊邻居有个红白事儿的什么的,她也一次不落地过去帮忙。白事儿当中要数扯白布最费力气了,她不惜力气地扯出一条条的头箍和孝帽,有时累得她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她的实诚和她的与人为善,营得了一个“万人爱”的称号。大家开玩笑地说,有的人是万人恨,她可是万人爱呀。
英子凭着多年的付出,还有大成不知劳累的长年对瓦刀地挥舞,他们的俩儿子都早早的结婚生子了。而且在办完那俩儿子的大事后,他们楞是没拖下债务。这年月,别说没拖债,就单凭一年娶俩儿媳妇这件事,就着实令乡亲们羡慕不止。
今年的收秋即将展开,五十多岁的英子又将成为乡间路上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她头戴遮阳帽,手骑着三轮电车,身后有时跟的是“花生联合收割机”,又有时跟的是“玉米联合收割机”,收割机后面还有紧随其后的被雇来的四轮车……
(编者注: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