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一束阳光照杜甫(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一束阳光照杜甫(散文) ——成都游记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7发表时间:2019-11-07 16:09:47

那年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我曾有一次终身难忘的感悟体验。那天,我站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诗史堂杜甫铜像前,那种浑身震撼惊涛骇浪的心灵冲击,令人屏住了呼吸,一个非常奇怪的幼稚的问题涌上心头:铜怎么会变成人,变成诗圣杜甫呢?而且栩栩如生,形神俱备,可触可呼呢?
   问谁?问铜像的创作者雕塑大师刘开渠?也许他会回答一句,这不是铜,是人——充满人性激情的人!果然是千年之前的杜甫啊!我久久凝视着诗圣铜像,等待着他紧闭的嘴唇突然张开,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者发一声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者仰天长啸“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铜像无声,诗圣无语。怎样聆听诗圣的心跳声呢?忽然想起一句非常通俗的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扉。于是,我直视着诗圣的眼睛:双颊枯瘦,眼窝深陷,但眼睛鼓凸,似乎有一束心灵的光辉即将闪出……
   我突发灵感,只要有一束阳光射向铜像,诗圣的眼睛会放出心灵的亮光!会透出心跳的声音!
   我四面张望,寻找阳光。诗史堂座南朝北,高大轩敞,飞檐挑斗,外面是高大茂密的松柏,阳光很难射进来。环顾屋顶,我突然发现西边山墙上有一圆窗,一束直径七八十公分的阳光,像舞台上天顶的追光,在暗淡的大厅地上刻画出一个银盘。我惊喜地围着银盘端详着,计算着。我学过测量,懂得太阳的轨迹,这束阳光将会在两小时后,从侧面投向铜像。等吧,为了看一眼阳光下的诗圣,等多久都值得。我从万里之外的新疆到成都,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谒拜诗圣啊!
   利用等待阳光的时间,我暂时离开诗史堂,急急忙忙浏览其他景点。老松蔽日,翠竹欲滴,小鸟稠啾,游人喧笑。进了草屋柴门,我脑海中突然响起四川口音朗诵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初中时,语文老师是四川人,古文功底深厚。川音抑扬顿挫,极富音乐感,最适合朗诵诗歌。加之那位老师长期胃病,消瘦憔悴,朗诵此诗,感情投入,声情并茂,活脱脱再现《杜子美悲怆行吟图》。当时,我们并不太理解老师的激动,窃笑“老师真像杜甫”。几十年后,我们深深理解了老师,也深深理解了杜甫。维吾尔人的圣典《福乐智慧》说:“人凭两种东西得以不朽,一是善行,二是美好的语言。”杜甫完美地具备了这两条,从而永远不朽。他的“善行”是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抨击,对老百姓的深沉厚重的同情;他的“美好的语言”是流传千古的精美诗歌。直至今日,政治家高度评价杜诗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史学家发现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缘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新战死,二男附书至”;文学家把李白杜甫尊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泰斗,一诗仙,一诗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激励后人的座右铭。而广大老百姓则把杜甫看作是为人民鼓与呼的伟大诗人,他的忧国忧民,抨击权贵,揭露黑暗,同情弱者的思想情怀,深刻影响和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品格。
   来到杜甫草堂,我的崇拜之情格外强烈。他曾经当过小官,工部员外郎,但大部分人生是在战乱,逃难,贫困中度过。他的诗歌不是当官的对老百姓一点良心发作,对老百姓的苦难发出一点同情,更不是文人雅士的矫情之作,而是他对人生的真实感悟和宣泄,他遭遇“安史之乱”差一点就成了“路有冻死骨”,他身居草屋,遭遇大风,茅草飞走,雨脚如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苦难生活,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呜呼,何时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何等胸怀!何等震撼!
   我担心错过阳光,又急忙赶回诗史堂,阳光圆圈移到了铜像脚下。这时,来了一群碧眼金发的洋姑娘,带来了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味儿。导游用英语朗诵了一段杜诗,姑娘们发出一阵阵惊叹,纷纷举起相机拍照。面色黝黑神情凝重的杜甫,身边站着碧眼金发神采飞扬的洋姑娘,真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绝妙组合!闪光灯一闪,杜甫的眼睛没有反应。他在等待阳光——唐朝的阳光与今天的阳光应该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时间,我抓紧欣赏历代题词对联。郭沫若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书法古色古香;朱德的题词“草堂留万世,诗圣著千秋”,书法古朴稳重,苍劲大气。我特别注意叶剑英,陈毅两位元帅的题词,叶帅飘逸潇洒,“笔落惊风雨”,题词“杜陵落笔伤豺狼,爱国孤情薄牛斗”;陈帅运笔行云流水,气韵生动,题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这时,那束阳光缓缓而上罩住了杜甫。一阵惊喜,一股热流,一幅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面前:消瘦的面颊,深深的皱纹,须如苇叶,颈如枯藤,那紧闭的嘴唇仿佛刚吟诵了《石壕吏》《新婚别》,那充满智慧的目光仿佛在赞颂诸葛亮“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那深沉的眼底跳跃着思绪的火花,那是对王爷贵族穷奢极欲奢侈堕落的愤怒谴责,是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无比痛心,是对广大老百姓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当然,我也看到了老先生心底的一方滋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永远铭记杜甫;杜甫只活了59岁,而人民是永远存在的,杜甫因此而万古流芳。你看,今天的这束阳光不就是从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心中发出的吗!
   “向前敲瘦骨,尤自带铜声”,杜甫的像是铜铸的,阳光下的铜是金色的……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在成都游览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草堂等景点时的所见所闻,以此引出诗人——杜甫。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唐朝诗人杜甫。他对人民的同情和深爱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心都融入到了他的诗中。作为现实中的我们,更要像杜甫那样,心里装着人民,把自己当成是广大群众中的一员,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欣赏作者美文的同时,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杜甫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欣赏老师佳作,力荐赏读!欢迎您继续投稿,祝创作愉快!【编辑:张爱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11-07 16:12:27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推荐赏读!
2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11-07 16:14:05
  叙述流畅,情景交融,很耐读的一篇散文!
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9-11-12 14:58:28
  写的有力度,语言很优美!
新疆,这里的风景和走动的人,还有这里的故事,都簇拥在我的身旁,构成一座清亮的世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