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凭吊袁世凯墓:零落在历史的十字关口(散文)

编辑推荐 【清风】凭吊袁世凯墓:零落在历史的十字关口(散文)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8发表时间:2019-11-09 15:18:03
摘要:凭栏远眺风云事,吊古怀今伤客心。 何劳棺盖敝唇舌?国步艰难独自吟!

【清风】凭吊袁世凯墓:零落在历史的十字关口(散文) 诗 曰:
   凭栏远眺风云事,吊古怀今伤客心。
   何劳棺盖敝唇舌?国步艰难独自吟!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曾经叱咤风云的袁世凯,只是一个巨大的背影:窃国大盗,帝制自为,走向历史的反面,跌落在时代前行的车轮之下。驱驰安阳的街头,忽然闪入袁公林的景点标示,竟是袁世凯的魂归之处,不由得颇为疑惑,当然要挤出时间一看究竟。
   穿越狭窄的街巷,似乎昭示着这位历史人物身后的落寞,然而转到陵墓的照壁与牌坊之间,令人立即联想起曾经去过的清东陵:悠长的神道,穿越几座窄窄的河桥,重叠的门楼与碑亭,掩映在郁郁松柏之间,一对对石像生,静静的侍立在两侧。直到中心建筑的享堂——祭祀墓主的景仁堂,后面便是袁世凯的陵寝。这样的陵园,分明取法于古代帝陵的形制,只是远没有昔日皇陵的侈大,在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也融入了部分西洋建筑的构造。譬如文武官员的石像生,已经是民国大礼服的形象;坟茔外的铁栏和坟茔上的石狮,已是欧式的风格。中西合璧,中体西用,印证着民初时代,对中华文明近代化的求索。
   袁世凯在洪宪帝制中怆然倒下,但继任者仍是出自北洋一系的北京政府。当时的北洋政府按照袁世凯“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的遗愿,依总统之礼下葬,于是在这哺育殷墟古都的洹水北岸,有了这座“仿明陵而略小”的袁公林。走进陵园,让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有机会回望风云激荡中的袁世凯。
   与同时代的领袖不同:孙中山先生出身贫农,自幼周游列国,接受了系统的科学教育;梁启超先生饱读诗书,在传统的科举之途中脱颖而出,一跃进入维新潮流的中心。二人都是生长南洋之畔的广东人,易于接受近代风气之变,分别在中国自下而上的革命与自上而下的改良事业中,成为主要的领导人物。而袁世凯出身以武功通显的官宦世家,成长于历代统治中心的中原大地,当天下扰攘、兵马倥偬之秋,凭借超人的军事政治才能,迅速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清民之际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实力派人物。一台风云大戏,几许英雄际会,沧海横流之中,谱写出一幕幕民族进程的悲歌。
   袁世凯自幼无疑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但科场笔砚之间,并非雄杰驰骛的疆场。早在少年时代,十三四岁的袁世凯,便写下了“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楹联,从“我欲上天张巨口,一口吞下胡天骄”,到“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鸣”,诗句中透着冲天的豪情与气魄,又透着横绝的才华与野心,令人不由联想起早年的项羽和刘邦,见秦皇东游而问鼎帝王的往事。是成为“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也许,取决于历史的宿命。袁世凯心怀大志,喜读兵书,科场连连失意之余,继承家风,选择了“安内攘外”的道路,断然投笔从戎:“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通过父辈积累的人脉,投入淮军吴长庆部,开始了风云跌宕的一生。
   未几,朝鲜壬午军乱,袁世凯随吴长庆部入朝,在平叛中敢打敢拼,冲锋在前,一举得手,崭露锋芒。二年之后,甲申政变,二十出头的袁世凯不待朝命,临危治变,一举击退日军,挫败了日本谋取朝鲜的企图,加强了中国的宗主地位。在东亚局势的百年巨变中,袁世凯从此置身中日角逐的刀锋,与日本的斗争成为终其一生的主线。袁世凯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朝廷重臣李鸿章的支持和高度评价:“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十二年间,袁世凯俨然成为朝鲜的太上皇,踢开了通向政治舞台的坦途。
   甲午之败,举国震动,如何改弦更张,重整军备,成为晚清维系统治的当务之急。在关乎政治格局的关键节点上,袁世凯抓住千载一遇之机,受命奔赴天津小站,以西法督练新式陆军,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开启了陆军近代化的伟大进程。所谓捷足先登,这支部队代表了国家武力建设的方向,从创建之始,袁世凯便广树恩信,树立起统帅个人的权威,为日后北洋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同样是清末新军,短短十余年后,张之洞在长江流域留下的湖北新军中,革命思想广为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终于与袁世凯麾下的北洋新军兵戎相见。两大支撑政权的主要军队,一旦脱离了满清皇室的掌握,革命便在南北和议中宣告成功。
   精于权术、雄才大略的袁世凯,积极参加维新运动,一度加入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戊戌政变之际,维新派兵出险棋,试图委派袁世凯“围园劫后”。袁世凯审时度势,投向拥有实权的后党,保全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此后,中国社会的危机仍在向深处蔓延,在民间引爆了义和团之难,掀起排外狂潮,激起了尖锐的国际矛盾。袁世凯临危受命,出任方面,署理山东总督,断然镇压了山东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之际,袁世凯加入东南互保,使山东幸免战乱。在短暂的山东任上,袁世凯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开办山东大学堂,奏请济南开埠,采取一些列关键举措,迅速推动了古城济南向近代化的转折,奠定了近代济南的繁荣局面。从这个角度讲,袁世凯对于山东的发展和济南的建设,功不可没。
   辛丑条约签订,国势日益飘摇,危难之际,一代枢机重臣李鸿章,在凄怆中撒手人寰。威望日隆的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大步踏入了政治舞台的中心。此后数年间,袁世凯襄赞新政,谋谟宏远,参加推动立宪、废除科举,积极督办新军、兴建产业,修建了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收回天津之际,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巡警队伍。可谓政绩卓著,影响深远。出身官宦世家的袁世凯谙熟官场之道,纵横捭阖,如鱼得水,在办理新政之际“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强大的北洋集团。袁世凯势力的膨胀,引起了晚清皇族的恐慌,甚至预言其将步武曹操、刘裕的后尘,篡取大清江山。袁世凯以退为进,卸去兵权,旋即出任军机大臣,担负中枢重任。晚清政局中袁世凯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袁世凯时代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宣统即位后,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皇族企图紧握政权,袁世凯回到河南老家,在安阳洹水之畔,过起了一生中最后的逍遥生活。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用人之际,皇族内阁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统领他的北洋军削平革命。这是一段国人熟知的历史,彻底失去了人心和爪牙的大清,像一堵早已千疮百孔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皇权彻底坍塌之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派、以张謇等人为代表的立宪派、以袁世凯为首的实力派,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相互交错的形势。表面上民国肇建,政治力量的不统一与国家道路的不一致,潜伏着更加深重的国家危机。
   万众瞩目之中,孙中山先生以推翻帝制为条件,将大总统职务让与袁世凯。面对新旧势力的博弈,南京参议院利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权力,改总统制为内阁制,束缚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则在北京授意士兵哗变,拒绝到革命派控制的南方就职,为在北京统治全国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历史关头,高风亮节、一心救国的孙中山先生,毅然脱离一切政治上之关系,力图避免政治上的纷扰,时不我待,把全部精力放在国家建设上,从全国性的铁路建设开始,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图穷然后匕见。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宋教仁出任理事长,在国会选举中胜出,即将组织责任内阁。中国政治文明的航向,似乎在向议会政治转轨,外来政治范式与本土政治格局的碰撞到了最后时刻,一切以宋教仁的遇刺戛然而止。
   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刑事案件,而是关乎政权归属与国家道路的关键节点,绝非法律自身能够解决。孙中山先生以大政治家的气魄,毅然发动二次革命。但是根基浅薄、一盘散沙的革命势力,抵挡不住根深基厚、经营已久的北洋集团,袁世凯迅速取得了全国性胜利,随即解散国民党,清除异己势力。此后解散国会,废止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一步步成为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事实上不受约束的大总统,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在这一进程中,梁启超先生从维持国家大局、维护政治中心计,一度组织进步党与国民党抗衡,支持袁世凯开明专制。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深刻观察,梁启超先生预言在民主革命之后,“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揽收一国实权”,此者“无论为大统领、为帝王,而其实必出于专制。”而国家之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之中央政府,网罗一国上才以集其间,急起直追,殚精竭虑,汲汲准备,而最速犹非十年乃至十五年不能至也。”否则“革命只能产出革命,决不能产出改良政治。改良政治,自有其涂辙,据国家正当之机关,以时消息其权限,使自专者无所得逞”。于是主张:“则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风云变幻之际,其间是非得失,只能还给历史去评说。
   中国衰乱之秋,日本崛起之时,中日关系必然是决定东亚走向的关键矛盾。根植武士集团、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统治者,没有选择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大亚洲主义”,偏离了东方民族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走上了以蛇吞象、对外扩张的死路。一战之际,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企图独霸中国,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在当时国力无法抗衡的情况下,袁世凯利用拖延时间、国际舆论等各种战术,与日本讨价还价,依靠外交手段修改日本提出的条款,争取最大利益,最终在日本的最后通牒之下签订了《民四条约》,并把当日定为“五九国耻”日。
   袁世凯时代,北洋政府坚决抵制了英国的麦克马洪线,取消了外蒙古在沙俄庇护下的独立,在政治改革、现代教育、振兴经济等各方面出台了一些列重大举措,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面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难怪在当时国势艰危的情况下,袁世凯威望如此之高,以至于在众星捧月中走上了觊觎帝位的不归路。“看人只看后半截”,对于深处历史漩涡中心的领袖人物而言,尤其如此。
   “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壮志何如?”袁世凯题写在昔日小站练兵照片上的自问,有自嘲、自谦,更有自信、自得。做成册页后,盟兄徐世昌应邀写下了“大钧元模”四个大字——大邦均轴,黎元楷模。此后,从民国之初到抗战之末,二十四位显达之士为之题咏,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黎元洪赞曰:“进退成规矩,从容若龙虎,其气象足以安民,其精神足以立武。斯为天生之真人,宜乎建非常之业,作万物之主。”刘春霖则赞曰:“天,吾不能量其高;海,吾不能测其深。皋劳万类,如日照临。横览世宙,纵观古今,欲求一人比拟,而渺不可寻。”然而眼前的一切,是真相也是幻象,短短数年之后,随着称帝失败,只落得“唯雄才之驭世,殊一失而百非”。
   在中国王朝变换史上,周文王积德累仁“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殷”,魏武帝芟灭群雄、统一北方,仍然效法周朝故事,不敢轻易造次。东晋历来偏安东南主弱臣强,宋武帝武功盖世,然后代晋自立。汉朝肇建、诸侯劝进之际,高祖以推翻暴秦、削平项羽之功,犹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何况三百年大清既倒,现代政治文明勃兴?关键时刻,梁启超先生与袁世凯彻底决断,发表了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对于中国只适合君主制的谬论,针锋相对的做出批判:
   “夫国体本无绝对之美,而惟以已成之事实为其成立存在之根原;欲凭学理为主奴而施人为的取舍于其间,宁非天下绝痴妄之事?”如欲恢复帝制,“惟有二途:其一则今大总统内治修明之后,百废俱兴,家给人足,整军经武,尝胆卧薪,遇有机缘,对外一战而霸,功德巍巍,仪兆敦迫,受兹大宝,传诸无穷。其二则经第二次大乱之后,全国鼎沸,群雄割据,剪灭之馀,乃定于一。夫使出于第二途耶,则吾侪何必作此祝祷?”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也苦苦讽谏:“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最大的悲剧在于,一步棋错,满盘皆输。洪宪帝制的逆流一时热闹非凡,国会、筹安会、民间请愿团的劝进声势浩大,包括杨度、严复、刘师培等名流鼓动其间。其子袁克定为了当太子,甚至伪造《顺天时报》迷惑乃父。袁世凯终于被眼前的幻象和自己的野心所蒙蔽,悍然宣布称帝,走上了不归路。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民主共和已经激荡人心,帝制自为只能自取败亡。历经短短八十三天,洪宪帝制的闹剧,便在护国战争和众叛亲离间仓皇落幕。如日中天之际,转眼间终结了袁世凯时代,空留下这座袁公林。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在颠覆共和中倒下,昭示着民国一代的邦基不固,也预示着短暂的民国时代,只能成为现代中国的过度。
   袁世凯身后的中国,再也没有足以维系统一的政治核心力量,内乱频仍,外患方深,地方割据,民不聊生,更大的政治分裂、社会分裂、思想分裂、文化分裂正在无尽的裂变之中。回望历史,长歌当哭,袁世凯的倒下,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十字关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深刻影响着整个民族进程。直到孙中山先生开启国民革命,北伐大军恢复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方为民国时代的“抗战建国”奠定了条件,历经十年建设和八年抗战,将民族命运挽回于一线之间。历史选择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道路,在道统的继承与治统的接替之间,成为现代中国的国父。
   这段历史已经远去,却是今日中国的前夜。只有恢复国家统一,重建中心力量,当国家道路回归正轨的时候,饱经忧患的中国,才能迎来复兴的希望。
  

共 51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凭栏远眺风云事,吊古怀今伤客心。 何劳棺盖敝唇舌?国步艰难独自吟!袁世凯是一个带有时代特色的人物,作者在路过其陵墓的时候,想要去寻觅一下他的生平,了解一下也有关他的故事。于是带着读者走进了那段风云岁月,在景物中感怀世事的变迁。抽丝剥茧般将袁世凯的生平一一详细叙述,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穿越了历史,感同身受。文笔细腻,内容充实,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编辑:飞瀑流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19-11-09 15:19:52
  谢谢赐稿清风,问好作者,期待你的更多精彩!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禾钧天        2019-11-13 14:30:55
  “凭栏远眺风云事,吊古怀今伤客心。何劳棺盖敝唇舌?国步艰难独自吟。”袁公世凯的历史谁都说不好,也不好说,但他多多少少还是做了一点实事的,这大概值得一书。向作者致意!
-v 诗帅剑与酒,人物数风流! v-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