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路】感念母亲(散文)

精品 【柳岸•路】感念母亲(散文)


作者:龙红 布衣,15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2发表时间:2019-11-11 14:06:48
摘要:保持尊严地忍受贫穷,怀抱坚强地承受观实,这是母亲做人做事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潜移默化中构成了我的人格特性。


   我的母亲,赋我以骨血筋肉的母亲,于公元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享年九十三岁。
   想人生一世,能有多少人享有九十三年的生命里程?能有多少人毫无痛苦的与儿女们说着笑话满脸微笑着而寿终正寝?
   老话说:年轻享福不算福,老了享福才是福。由此而说,母亲是个有福的老太太。而我要说,母亲的福是她一生修行而得来的。
   母亲十五岁那年嫁给了父亲,小父亲八岁。母亲三十八岁那年父亲病逝,父亲给母亲留下的是两个老人和四个孩子,最小的弟弟只有十六个月,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那个年代是艰苦与灾难、饥饿与忧愁、男人与力气的年代,即使是家中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要养活四个孩子和两个老人也是不容易的,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地过日子,而母亲却以惊人的力量默默承受了男人难以承受的一切,在家务与农活、老人与孩子、女人与男人、眼前与未来聚集而成的沉重的日子里,她用羸弱的肩膀拉着生活的纤,她用缠裹得变了形的一双小脚踩着汗水过日子。
   母亲是我们这个家庭里的顶梁柱,歌颂母亲,写一首生活的诗给母亲,都是应该的。
  
   二
   母亲一生没上过学不识字,不懂诗书,但她对于知识,对于文化却是看得无比神圣与虔诚。
   父亲去世那年,哥哥正赶上初中毕业。哥哥是我们兄妹四个当中的老大,又是个男孩,帮助妈妈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这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情。街坊四邻、亲戚朋友都劝母亲让哥哥下学帮她干活,母亲总是说,孩子书念得好,让他念吧。哥哥不忍心母亲一个人劳累,初中毕业后就打消了读高中的念头,母亲知道后对哥哥说:“你吃得进书,考吧,考不上再回来帮我干活。”那一年哥哥考上了高中,两年后又考上了大学。五十多年前的大学生,那可是方圆百里才出一个的,哥哥自然成了母亲的自豪,家族的骄傲。就在哥哥上高中时,姐姐和我也相继上了小学。
   每一个母亲心中的骄傲就是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如此,才有孟母断织、岳母刻字,于是才让母亲两个字发光。我的母亲,在那个时代能够培养出大学生,这是她一辈子在人前可以理直气壮的业绩。
   那几年正是全国性的闹饥荒。为了让我们不被饥荒饿死,不中途辍学,母亲象个钢铁打成的汉子一样为我们攫取着生命的物质。在生产队里和男人一样干活挣最高的工分。休息时,母亲拎着篮子挖野菜,拔猪草,捡柴火,只有晚上回家才当上妈妈,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在西厢房里带黑推磨。
   遇上早晨大海退潮,母亲总是披着星星戴着月亮去赶海。在那个连草根、树皮都吃的年代,这大海里还能有多少宝藏供人们去挖掘?可母亲凭着多年赶海的经验,每次总是收获颇丰。赶得最多的是蛤蜊、海蜇、牡蛎(也叫海蛎子)、海波螺,偶尔有小虾小蟹等。
   这些个海鲜并不是直接给我们享用的,而是把它们煮熟后,母亲一人挑着到几十里以外离海较远的山村里去卖。说是卖,其实是挨家挨户地去兑换,兑换什么都行,地瓜、萝卜、白菜、山菜、粑粑,只要是能糊口的,能填饱肚子的就兑就换,即使是半截地瓜也不嫌。就这样,一小篓蛤蜊能换来两大筐地瓜。回家后母亲把换来的这些食品计划着每人每天每顿吃多少,能吃几天,还要计划着省下几个地瓜送给在县城读书的哥哥。
   每次吃着母亲用汗水换回来的地瓜,我的嘴里心里都是甜甜的,有时还会甜甜地给母亲送上一个甜甜吻。有一次,我又对母亲撒着娇撮起了嘴唇,母亲对我说:别只念着你妈的好,还要念着大山里的妈妈对你们的好。这些地瓜是大山里的妈妈从肚子里省下来给咱们的。她们每次只拿走一两个小虾,却送来一大围裙地瓜,都是好人啊,可不能忘了帮咱们的这些好人。我从没看见母亲当着我的面掉眼泪,可那一次,母亲的眼里却擎着泪花,我懂母亲:这泪花,不是因自己的劳累而流,却是因他人的帮助而感动而流。
   就这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妈妈硬是弓着背咬着牙,变着法儿地度着难关,挺着脊梁攥着拳头,坚强地煎熬着度日子。
  
   三
   都说父亲是天,没了父亲,家这个天就会塌。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天,是母亲撑起了我们这个家的整个天。在那不堪追忆的岁月,我们一家鳏寡孤独幸赖母亲的坚强、勤劳、吃苦,幸得众家帮衬,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一家七口一个也没饿死,我们三个上学的孩子一个也没辍学。就在母亲为我们兄妹四人和爷爷奶奶拼命赚取生命的条件的同时,我们清澈地悟到了母亲的希望,越发用功读书了。也许母亲没有听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诗句,可她却用一生在诠释着这一诗句。
   从小到现在,我没有尝到父爱的滋味,母亲却让我感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丰盈与完整。小到一个人的坐像、站像、吃像、说像,大到一个人的自尊、自爱、自强,母亲事事耳提面命,时时言传身教。
   我的小学、中学时代正处在文化脆弱的年代,学习知识,接受教育,除了课本再就是一年能看上几次的电影。每当县放映队到我们村放电影,妈妈总是慷慨地掏出五分钱给我们买一张电影票,让我们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五分钱,在今天掉在地上肯定不会有人在乎,不会有谁弯下腰去捡,可在那个年代,那可是个让人怦然心动的数字:五分钱能买一个精装塑料皮笔记本,能买一包染两套衣服的染料,能买一双只有走亲戚才能穿的花袜子。这五分钱的获得需要母亲弯曲着四五个小时的腰,赶上大半天的海才会得来。可母亲不去在乎自己的苦,不在乎自己的累,在乎的是我们能和有爹的孩子一样的平等,一样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县电影队来村里放映的是《赵一曼》,母亲没给钱买电影票,理由是这部电影看过了,看过了再看就是浪费。晚饭过后,我一人偷偷地跑到放电影的家庙大院门口。家庙的院子很大,电影队就在这个院子里放电影。门口已有很多人往里进,我人小,就想趁人多时混进去。我真得很想看那部电影,正因为我看过一遍,就更想看第二遍,因为主演赵一曼的演员特别像我母亲。第一次看时,我甚至怀疑影幕上的赵一曼就是母亲扮演的。
   人们陆陆续续向里进,检票口显得拥挤,有票的、没票的都在挤,我也挤在人群里,被拥挤的人群推来搡去。突然,我的胳膊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继而被拖出人群,等我回过神来才看清这只大手是母亲的。
   “完了,回家挨揍吧。”我心里害怕却没有哭,一路小跑地被母亲拽回了家。那一次母亲狠狠地打了我,边打边骂我不懂事给家丢人了,让人笑话了,做人没骨气了。母亲的打,让我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感觉到是犯了弥天大罪。挨打之后,尽管我不能理解看电影怎么就丢人了,怎么就让人笑话了,看电影与骨气有什么直接关系,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感觉到了,母亲的打是隐忍着某些痛苦的期冀和希望。正是这种感觉推着我一天天懂事地长大,一步步稳妥地向前走。
   保持尊严地忍受贫穷,怀抱坚强地承受观实,这是母亲做人做事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潜移默化中构成了我的人格特性。
  
   四
   母亲的勤劳耐劳能干在家乡的方圆百里那是有目共睹的,母亲的明理孝道在家乡的方圆百里更是有口皆碑的。
   一九六七年奶奶双目失明,这无疑又给劳累的母亲多了一份劳累。可母亲从来没有流露出半句怨言,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厌烦,有的只是细心的照顾,倾心的孝顺。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不是个干细活儿的人,没想到母亲那双握惯了锄头铁锹的粗糙的手,给奶奶梳头时却是那么的细致轻盈灵巧。奶奶的头发很长,母亲梳理时怕梳痛了奶奶,总是把头发拢在手中挽在胳膊上分几段梳,梳好后再轻轻地绾成髻,然后用发网罩好髻,再在髻上横插一个簪子,这个髻便像一件美丽的精湛的艺术品,结结实实漂漂亮亮地镶嵌在奶奶的脑后。
   奶奶饭量小,饭吃不多,爱吃菜,母亲总是把炒的有限的菜给奶奶盛上大半碗,而母亲的筷子基本上是不碰菜盘的。若是过年过节吃饺子,奶奶比平时会多吃些,因为母亲总是在奶奶快吃完时便悄悄往奶奶碗里放几个。看到母亲这样做,我们姊妹几个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悄悄往奶奶碗里放。奶奶自是感觉得到,却总是佯装着说:“我这是个圣碗,越吃越多呀。”奶奶的身体本来是很弱的,再加上眼睛的疾病,体质更是差,可有了母亲的细心照顾,奶奶失明后又生活了八年,到八十四岁高龄故去。爷爷九十四岁寿终正寝。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曾纪泽:“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意思是说,孝顺友爱是家庭吉祥的预示。世人所说的因果报应等事,有的不一定灵验,唯独孝顺友爱是马上能获得吉报的,反之则立遭殃祸,没有不应验的。今天重温曾国藩的这段教子孝友经,确是感到字字在理,句句应验。
   母亲的孝敬老人,友爱他人,为我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家风。
   我的母亲,赋我以骨血筋肉的母亲离开我们整整六年了,可在我心里,母亲从未离开过,她依然在用尽责教育我们担当,用汗水启迪我们坚强,用艰辛教会我们珍惜,用仁爱榜样我们善良,用身教传递我们孝道,用言传教懂我们回报。
   写下“母亲”两个字,眼泪被唤出,心被母亲那些事收紧,我的母亲,一个踮着小脚忙里忙外的女人,她将所有的爱给了儿女,永远值得我怀念。
  

共 36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母亲。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年轻就守寡的女人,她侍奉着两个老人,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孩子过活,用一双颠簸的小脚,撑起了家庭的担子,走着让我们感动的人生路。母亲没有读书,她把读书的希望给了孩子,所以作者的哥哥在五十年代成了了不起的大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一个有用之才。在饥荒年代,母亲趁着海潮赶海,以获得的海物来换点食物,她懂得感恩,因为自己的几只虾可以换那么多的粮食,是人家可怜和施舍,换来的那点食物供给哥哥读书吃用,在难关面前,母亲总有办法挺过来,这就是最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母亲对她的儿女总是言传身教,虽未读过一页书,却有着丰厚的仁义道德理念,人穷志不短,买票看电影,依然是母亲坚守的道德信条,这也逐步形成了作者处事的方式促进了自己的人格形成。母亲侍奉着自己的婆婆,梳头盘发,将婆婆打扮得漂漂亮亮。吃饭总是往婆婆碗里夹食物,孝敬以行动。没有父亲,但作者的家中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这些都是家庭的法宝,引导着后人传承广大。这篇散文,用笔精致,叙事动情,感人垂泪,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想想一个不完整家庭的艰难,就会感到沉重。作者取材典型,尽管是小事,但寄托了感念,所以字字可敲击心扉。叙述与抒情结合,行文节奏轻婉低沉,符合叙述题材。在感悟上,语句精当,不刻意拔高,只求动心而已。文章对旧日子的感慨也很有文学力量,例如对五分钱的意义的诉说,尽管现在的年轻人语句无法理解了,但作者不厌其烦,恣肆叙述,将日子的艰难通过形象化,加以堆叠,太完美看到了那时的生活,给人很多遐想与思考。母亲走了,但母亲留给我们的东西没有失去,因为精神永远是不能减损的东西,也是不灭的。推荐赏读,感受美文美感,力作耐读。【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11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1 14:10:47
  深深的母爱,撑起一个家。请欣赏不一样的母亲文章。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纷呈。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龙红        2019-11-11 18:29:52
  母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谁只要说到母亲,总会往事历历,不绝滔滔。而我写母亲却是历历往事,泪水滴滴。文中只是母亲的几个片段,虽是片段却被怀才抱器老师读出了母亲的一生,读懂了母亲的伟大。如果说我写母亲满含泪水,那么我读怀才抱器老师的编者按,则让我情感满怀。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的妙谛点评!
3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19-11-11 18:41:22
  为母亲点赞,为美文点赞。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1-12 12:08:1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5 楼        文友:龙红        2019-11-23 13:14:00
  时隔一周才看到《感念母亲》一文摘精,许是敝帚自珍作祟,让我重新阅读此文,依然感念着母亲,依然感动着柳岸,感动着怀才抱器老师尽心倾力地扶持新作者,使其成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母亲教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刻记于心,不曾忘记,也不敢忘记。此时我想最好的报恩的方式就是,向怀才抱器老师好好学习,向柳岸的老师好好学习,向江山交一篇值得一读的文字。祝柳岸登上江山最高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