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砖瓦窑,烈火燃烧的泥土(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砖瓦窑,烈火燃烧的泥土(散文)


作者:农言 秀才,286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70发表时间:2019-11-18 20:48:50
摘要:(原文首发):泥土是砖瓦之父,老窑是砖瓦之母,它们以一身的热情去完成神圣的使命,用端庄、坚韧去品读质朴的人生。

砖瓦是乡间的土著,每一块每一片都来自于一掊黏黏的泥土。一双来自耕耘田地的粗糙有力的大手,把黏土制作成型,放进一座火焰熊熊的窑肚里煅烧几日,土就坚硬,我们才有了温暖的家园。
   我伫立在乡村的一面墙前,抚摸着靛青的老砖,就仿佛风中飘逸着一股泥土的芳香来,从土中成长起来的人,熟知吃的是泥土里长出来的粮食,居住的又是泥土立起来支撑的家;我遥看一片片靛蓝的老瓦,安静地趴在屋面上,就如同是一张张粗大的手掌,手心手背重重叠叠地衔接,一凸一凹排列整齐的瓦楞,一行行如同家乡三阳河那翻卷的一道道水波。
   三阳河畔,那里曾有高高的圩堤,是当年祖辈们顶着烈日、冒着寒霜、汗流浃背一担担地从河里挑堆起来的土。土是生命的土,开挖出来的是一条河,裂变出来的是砖和瓦。清澈的三阳河水如明亮的眼睛,在淙淙流淌的时光里,仰望着蓝天上云卷云舒的变幻,和那水鸟自由地飞来飞去,也曾经目睹过堤岸上从一座座老窑里升腾的那悠悠长长的烟柱。
   窑是煅烧砖瓦的窑,土制砖,砖垒窑,窑又烧砖瓦,这是智慧祖先的土发明。走近一座老窑,神奇但又不那么的复杂,它上小下大,中间空,圆圆的状如一口倒立的大型铁锅,有两层楼那么的高,安坐在三阳河岸的土圩上。晨曦中,雾汽笼罩下的老窑,远看如耸入云间的小山。从窑底沿弯曲的坡道即可蹬上顶部,周围设有烧窑时的烟道。窑顶的中央有一间房子宽的圆口,是装、出窑和洇水的通道。往里目测窑肚,直径有三间房子那么宽的大胃囊,一次能装下五万左右的砖和瓦。
   窑下面设有面朝三阳河的弧形洞口,约有二米多高,二米多宽,人可以进出。窑洞内有个烧火的大炉膛,结构大致和农家里的锅灶一般,不同的是一个在窑里,一个是在屋内。窑烧的是砖瓦,锅烧的饭菜,安居的人们才有了火热的日子。为了助燃炉膛里的那团火,洞内有铲锹、炉钩、铁叉,还有运煤和炭渣的铁制独轮车等用具依靠着墙壁,洞外的地上是早己备好的一大堆烟煤,和几个大草垛供烧窑之用。
   我既熟悉一座窑也了解烧窑,是因为父亲曾是名烧窑工,所以常去窑场,看到过一群农民工制作砖瓦坯的过程。农闲时,种田的人就到窑场来打工,力气大的男工用铁锹挖土块,集中成一个土堆后,中间拨开一个洞,注入水,待土浸泡潮湿了,然后赤脚把土踹成泥。那是一场泥土与人的交流,那是一次力量与柔软的碰撞,一双走路的大脚此时在土堆里如奔跑的姿势。抬起右脚,踩下左脚踹啊踹,泥巴沾满了小腿,一支烟的时间,壮汉便大汗淋漓,额头上一粒粒晶莹的汗珠沿着脸颊滴入了泥土里,柔软的泥团里便有了生命汁液的味道。
   几位女工头戴遮阳帽,颈项里挂着一条浸满汗渍的毛巾,挽着衣袖,站在一排土台前,双手掊一把踹好的泥土,在台子上揉了揉后,捧起来举过头顶用力重重地掼进砖模的木框子里。然后,拿起台上的竹篾和细钢丝做的弓弦,纲丝在木框的上面和缝隙间划三下,那动作娴熟而快捷,三块土砖瞬间就脱框而出了。做瓦的人抟一团黏泥放在圆筒木模里,再转动圆筒,剥脱下来的就是一片片小泥瓦了。空中的鸟鹊喳喳地叫,地上制作砖瓦声啪啪地响,她们双手掼下的是一堵墙,转动的是一面瓦屋,有说有笑的她们,为了能拥有一个坚实的家苦并快乐着。
   砖瓦制好了,男工用板车拉到一处空地上,一排排地码好,经日晒、风吹几日,等潮湿的土坯干了就可以装窑了。
   晨阳下的三阳河水,荡漾着金光闪闪的水波,这是一个泥土以砖瓦坯的身份走进大熔炉里煅烧的日子。堤岸上一群硬朗的庄稼汉子,肩挑一担沉甸甸的砖瓦坯,“嗯唷一一嗨”打着铿锵的号子往窑顶攀登。窑内有专门两名懂得技术的师傅在装坯,层层叠加时砖与砖要留有二指宽的间隙,间隙与间隙之间又都是连通的,这样有便于烧窑时每块砖都能烧得到。装窑师傅和递砖人那朗朗的说笑声,交响成激昂的音律,在空荡荡的窑肚里回旋着。挑了两个时辰,他们口干舌燥了,一起坐在扁担上喝口水,窑老板看大伙儿小褂子被汗水浸湿了,就每人发一个烧饼慰劳慰劳。
   当西边的太阳快到树梢时,窑已装了满满一肚子的砖和瓦。一会儿,装窑师傅用搅拌好的泥浆将窑顶封好,又到窑洞里将炉膛上面的砖坯封好。傍晚,用麦草试烧一下,如烟道能冒烟,窑孔里且能通气,那么整个窑就算装好了。
   正式烧窑之前,还要炕窑热身,就是用软火把潮坯的水份蒸发掉。两日后,正式烧窑时,炉膛里的大火就不能停熄,火逾烈砖瓦就逾结实,所以我父亲和另一名烧窑工就轮流值班。窑洞里,父亲一会儿用铲锹往炉膛里添煤,一会儿用铁钩子掏煤渣。炉膛下面碳渣满了,又用锹装进独轮车的铁斗里,推到窑洞外的空地上,倒掉后再装满煤碳运到窑洞里,来来回回的忙得屁股不落板凳,手上、脸上黑漆漆的。我每次送饭来,都看到一幅父亲戴着草帽,手里拿着铁钩子面对着熊熊火光的炉膛,熏得脸颊上黑汗直流的人与火交绘的画面。吃饭时,父亲拿着毛巾到三阳河里简单地洗了一洗,我就帮一下父亲添煤烧火,父亲就坐在窑洞口的凳子上,一边吃一边望着炉膛里跳动的火焰。
   火有多炽烈,砖瓦不说,身体有多累,父亲不说。持续六七天烧下来,当炉膛里的火苗变成蓝色的火焰时,表明一窑的砖瓦己经烧成熟了。接下来就开始往窑里注水。父亲将一台小型抽水泵安置在三阳河边,接好塑料水管子,短的一头放在河里,长的一头拖放到窑顶给砖瓦洇水。刚洇水时决不能急灌,因为高温的砖瓦遇水会蒸发出大量的热汽,所以只能缓慢中让热汽渐渐地散去。如一下子急注大量的水,不但砖瓦易扭曲变型,还因热汽一时来不及蒸发而发生爆窑的危险,掌控好流量,有经验的父亲当然了然于心。再看那洇水后的砖瓦,慢慢的由红色神奇地转变为靛青色的了,也许,这就是一掊黏黏的泥土淬炼后坚硬、耐蚀的色调吧。
   热乎乎的窑经几日冷却后就可以出窑了。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当揭开窑洞神秘的面纱时,土灰色的砖瓦己是焕然一新了。还是那群身强力壮的庄稼汉子,排着队将砖瓦挑到窑边的场地上。这是隐含汗水的泥土以一个崭新姿态从窑肚里走出来,将等待着风霜雪雨的洗礼。欣喜的窑老板敲了敲砖块,又用手指弹了弹瓦片,当当的脆响,笃定那庄严的音调是发自泥土立志为民的心声。
   砖与瓦是一窑所生的兄弟。它们走进乡村,肩并肩、手牵手共同搭建一栋又一栋温暖的家园;它们走进城里,一幢幢飞檐长廊的庙宇、殿堂便逸满了古式古韵的色调。
   小青瓦,身在高处,素雅沉静,用那粗纹的手掌谱写人间温暖的岁月;老靛砖,脚踏实地,垒叠成墙,用那坚固的身板庇护生命。其实,一座远去的老窑也是这么想的、期望的。
   泥土是砖瓦之父,老窑是砖瓦之母,它们以一身的热情去完成神圣的使命,用端庄、坚韧去品读质朴的人生。
   久久地,我凝视着乡间砖瓦砌筑的屋宇,仿佛又看到了那烈火燃烧泥土的老窑,又聆听到了那炉膛里的火焰呼呼跳动的音韵。

共 26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一种乡音唱出几代人的记忆,火喉刚好,从泥土中走来,那是一首沉静的旧韵,砖瓦厂的脆响,还有那家里陶瓷的皓白,总能找到一种流韵,代表一个年代和一个地方。从那高温中走来,经过灵魂的煎熬,看到父亲的身影,那胸膛挺拔的就像熊熊燃烧的炉窑,帮父亲搭把手,总能感受到父亲温暖的爱意在心中流淌。泥土的芬芳,虽然朴素,但每一次碰撞总能让你找到一种戎装,烧窑,是一项艰苦的任务,曾经的年代,那抹不去的岁月,在回忆中又再一次让人湿润了双眸,那双沾满泥土味的双手,通过勤劳而创造价值,家乡在一点点发生改变,脚下,是我们万众瞩目的热土,不曾离去的牵挂,在泥土中,在生命里,总能留下独特的回味。感谢老师带来精美散文,岁月从不曾放过我们,拥有一段难忘的回忆就是人生中的乐事。【编辑:聆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2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聆雨        2019-11-18 20:51:54
  人生岁月中,有多少回忆在心中涤荡……
2 楼        文友:聆雨        2019-11-18 20:52:09
  期待更多佳作,分享!
3 楼        文友:何叶        2019-11-20 15:20:55
  恭喜老师获得征文第一精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