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兰州的牛肉面(散文首发)

编辑推荐 【星月】兰州的牛肉面(散文首发)


作者:游子鹏飞 秀才,14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6发表时间:2019-11-19 20:04:08

大西北我的家乡,省会是兰州,古称“金城”; 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家乡是定西,也称“凤城”。这里虽然是黄土高原,可冬暖夏凉、山清水秀、水秀山青,曾获得了“塞上小江南”和“避暑胜地”的美称。也是一碗家户欲晓的“兰州牛肉面”,印记了兰州的一个符号,是我家乡定西的一个标志;也有了常年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一种与家乡难分难舍、和“兰州牛肉面”的情结。 
   我的家乡,也是每个早晨,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兰州牛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号称“中华第一面”,牛肉、面粉、蔬菜,再加上精细的手艺,调制出凌冽、霸气又醇厚温暖的味道,那是一种大西北的味道;也是一碗正牛肉面里安顿、修养、带着大西北的气息,才能读懂“西出阳关无古人”的一路风景。  
   “兰州牛肉面”有着大西北的一种独天多厚的风味,和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兰州牛肉面”也是一种平民老百姓的“面食”深受人们的青睐。一碗“兰州牛肉面”,不但物美价廉,而且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来要份量,就有了“大碗、小碗、半碗”的消费方式,既不浪费,也做到了“潭水三尺、只饮一瓢”的内涵。
   大西北我家乡的人,亲切地把“兰州牛肉面,称呼“牛大碗”;或者有人直接叫“牛大”;那是对“兰州牛肉面”的喜爱、亲近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吃的不仅仅是“兰州牛肉面”,而是舌尖上的舞蹈,和知足感恩、生活的盛宴。 
   “兰州牛肉”面馆,几乎遍布每个城市大街小巷,和农村的每个乡镇、街道。牛肉面也讲究,要“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清亮的汤;白嫩的萝卜;火红的油辣椒;青绿的香菜和蒜苗;嫩黄的面条。盛在粗瓷的老碗里,端放在你的面前,就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满满一大碗,调上老醋,劲道弹牙的面条,香辣酸爽、热气腾腾的牛肉热汤,充实饱满的冲劲从喉头直达肠胃,吃得人大汗淋漓,踏实而满足。大西北人的每个早晨,就这样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肚子饿的“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叫的时候,一碗现成的食物,那是与我们生命相依、相偎的细节;也许,当你饥寒交迫的时候,就会淡泊名利,忘记了眼前世俗的纷扰,低下你高傲的头颅,只想有一碗热气腾腾充饥的面,忘记了自己的形象,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心才能静了下来。 
   但是,你不知道,“一碗面”不仅仅是单纯的果腹,而在味道的背后,饱含着阳光雨露的恩宠,以及光阴的故事,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深情抚摸。 
   无论你权利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当饱尝了饥寒交迫的艰辛,体会到了生活的来自不易,就能怀着赞美与敬畏之心,与“一碗面”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对话;坦然的与民心对话,是否问心无愧? 
   大西北我家乡、正宗的一碗“牛大”,让你低头吃饭,你便能体悟那藏匿在一碗“牛肉面”缝隙里的细节,美便无处不在,你的舌尖就有诗意流淌。这种姿态,是我家乡大西北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大西北人,把憨厚、质朴、豪爽的性格,以“兰州牛肉面”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牵引着西北的文化、西北人的情怀和人文地理。  
   今天的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那是过去大西北人、在寻找粮食和水的来源智慧的结晶。 唐代诗人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是大西北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真实的地理位置写照。是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同时,也穿越了西北广袤的黄土地,孕育出了大西北人憨厚、朴实、勤劳、善良的情怀。 
   也是西北人的祖先,在黄河岸畔,刀耕火种,文明一点一滴地生长繁育,让一座孤城,立于万仞山间,开启了它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的光辉历史。让各国的商人穿梭往来;让文人墨客、官员僧人,慕名而来;让法显玄奘,都在此逗留。淡然应对铁马、秋风的古都“金城”。         
   在和谐盛世,户户安居乐业、国富民强的今天,古道的“金城”、兵家必争之地,早已经远离了兵戈铁马、血流成河的战乱;曾经固若金汤的“金城”,变成了今天繁华的“兰州”。有了碧水蓝天、浩瀚明月的相伴;有了丰盈、汹涌、深沉黄河哺育;有了宁静绿山的环绕;静静地守护着祥和的兰州市。 
   可时代的变迁,永远改变不了大西北人,那种憨厚、质朴、勤劳、豪爽的性格。他们依旧是大声地说话;大口地喝酒;待人接物,豪爽大方。就像“兰州牛肉面”一样,“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堂堂正正的做人,明明白白地做事。 
   也是一碗物美价廉的“兰州牛肉面”,带动了“丝绸之路”、毗邻城市、我家乡定西“薯都”的发展。过去餐馆里单调的一碗“兰州牛肉面”,变成了今天的“牛大”,还要免费加一碟 “酸辣洋芋丝”,或者是一碟“酸白菜”,让顾客吃在肚里,暖在心里。也是一碟免费的“酸辣洋芋丝”或者“酸白菜”,体现了大西北我我的家乡,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在利益面前“舍”与“得”的从容和大度! 
   忆苦思甜, 一碗“兰州牛肉面”是我一生难忘的情结。记得一九九二年我去距离家50公里以外、上甘肃定西中学的时候,我的家乡依旧是那么贫穷和落后,背着“半袋干粮”(半袋干粮:方言,指的是晒干的馍馍。)去上县城中学,是那个年代,每位乡下学生的生活状况。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用白开水泡馍充饥。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乡下学生,可以用煤油炉子做饭吃。在我们班上,我是学校距离乡下最远的学生,如果周末逢夏天下大雨、或者冬天大雪封山,我就回不到50公里以外的乡下,取回下周的“半袋干粮”。当我的班主任曹雪清老师知道后,就带我去他家吃饭,让我心地善良、美丽慈祥的师母,给我们做“兰州牛肉面”吃。记忆中,心地善良的师母,做的“兰州牛肉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至今,还留有余香!在甘肃定西中学上学期间,我是一名在老师家吃饭次数最多的学生! 
   如果没有我那知识渊博、为人正直、爱生如子的班主任曹雪清老师,和心地善良、美丽慈祥的师母,对一名素不相识的乡下贫困学生,无私的付出人间大爱无言的帮扶和厚爱,就没有学生的今天!也是心地善良的师母,经年做的“兰州牛肉面”,教会了我的人生,无论处境多么不称心、如意,我永远一生善待别人,知足、感恩! 
   在国富民强、和谐盛世的今天,我家乡的“兰州牛肉面”,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农户家庭的餐桌;所有的乡下中学生,只要踏进校园,就会享受到国家补贴的“学生营养餐”,吃得饱、穿得暖,再也受不到饥饿状态下的那种煎熬;平常时间,在大街上的面馆,随便吃一碗“兰州牛肉面”,已经是每位乡下学生的家常便饭。 
   是一碗“兰州牛肉面”,有力的鉴证了大西北我的家乡,沐浴到了党改革开放带来的“惠风”,让每户农家人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也是一碗“兰州牛肉面”,有力的见证了我的家乡心地善良、憨厚质朴、勤劳勇敢的父老乡亲,把爱憎分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斗志,永远抒写在蓝天、白云端! 
   大西北我家乡的父老乡亲的一生中,心目中永远就像一碗“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堂堂正正的做人,明明白白地做事。抬头看苍天,低头叩厚土,问心无愧,从容地朝前行走,复制着我的家乡定西,一张时代最靓丽的“凤城”名片,“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共 29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兰州的牛肉面,美誉天下,作为兰州人,会以牛肉面而自豪。出外打拼多年,最难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牛肉面,这泛着淡淡的乡愁。作者出门在外,尤其感受深切,从兰州牛肉面的汤清肉烂面精写到与牛肉面有关的文化,可谓用情至深。同样作为甘肃人,我也为兰州牛肉面点赞。好文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9-11-19 20:05:21
  牛肉面,也是我的最爱,多少年来,百记不厌。感谢鹏飞的精彩美文。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