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七律 · 古代名医 一组
一、桐君
悬壶济世支身早,终古桐君太庙堂。
只惜丹坛仙借去,空将药祖圣轻张。
山人不死羞松鹤,凤阁长存笑汉皇。
衔接神龙尝百草,华陀扁鹊续岐黄。
二、扁鹊
望闻问切溢神求,惜死庸医嫉恨谋。
脉诊临床开秘息,病除胰理劝良侯。
回生未负长桑意,处药多消患者忧。
守数精明殷后世,为民敬仰古今讴。
三、张仲景、
朝政倾颠瘟疫随,张机救难立当为。
伤寒论著调新症,辩证经方去僻痍。
权贵黎民无差别,邻邦夷族益同施。
珍求博采堪标榜,不愧杏林尊圣师。
四、华陀、
元化重生东汉医,首开麻醉创神奇。
药膏附体人无痛,手术清痍病转危。
运汗轻身五禽戏,通经活血四肢肌。
有方可治头疼疾,只是难除猜忌悲。
五、葛洪、
修真未让箓真仙,弃爵罗浮隐洞眠。
入道无成医学得,烧丹未竟玉方鲜。
天花结核标瘟病,艾叶雄黄启药笺。
羽客腾云收效浅,医人济世史书宣。
六、孙思邈、
医林博览众家长,开拓新源济世良。
病理分科添妇幼,经书究学重单方。
临床术救亲疏避,主德身修本自刚。
屡谢皇城恩绿院,难能黎庶拜祠堂。
【编者按】古代名医一组,讴歌华夏文明国,上下五千年出现的几位杰出名医,诗作经过诗人精心阅选的每一位名医在那个原生态的时代,历尽千辛万苦,将人体的特征、结构、病证、药、理、法、方剂,经过不计其数的临床验证与亲身体验,才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系列过程长达千年,光辩证,立法,选择适当的药物,就是一个无定性的探索。因为“人”本身也因时代不同,生长和处的环境,及各种有害物质的危害,而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特征病症。可在古代完全靠望、闻、问、切,来力求病症的确诊无误,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艰难,在用药上面稍有不慎,就是人命关天的危险,何况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光药物采摘过程与研制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学问,是艰难,难以把握的分寸,而且这下药还得因人而论,因病的轻重而下,凡事病都有连身体相身体,还得面面照顾,剂量轻了药力达不到,病如磐石搬不动,剂量重了会致人命,这里面还得分猛攻,慢调,一道道的全是学术,然而,我们的先祖医药师们,为了人类的安康,尝尽了百草,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懈努力研修出一部部医治、理疗的精典医籍,使疾病在历史的长河中才得以很好的控制。感谢我们古代的名医呕心沥血的付出,是他们推动着华夏民族的朝着幸福安康的步伐迈过一程又一程。感谢老朋友赐稿支持蓉城,祝创作快乐,冬祺安康!(责任编辑:上官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