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守】小院绿意(散文)

精品 【宁静•守】小院绿意(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11.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89发表时间:2019-11-23 17:39:37
摘要:我从教育局任上退居二线,才想起数年前的约定,至今还未实现,心有戚戚然。今年十月,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终于成行,去探望我的小学老师。

【宁静•守】小院绿意(散文)
   一
   人生河流,犹如大浪淘沙。在红尘的波澜中穿行了半个世纪,诸多前尘往事,皆随风而去了。然而,有一个温暖的身影,永远伫立在我的脑海,如诗若帆;他更像一棵参天之树,生长在我的心田,绿意盎然。那人,就是我人生渡口的第一个摆渡者——张老师。
   张老师,名翔波,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张老师的家,我不陌生。两间,三层,砖木结构,一排木板门。去过多次了,我闭眼就能浮现出张老师家简陋的模样,破旧的房子,阴暗潮湿,发黄的墙壁,昏暗的灯光,就像破败的箱子。去年十月间,我终于见识了那一院迷人的春色,原来后院竟深藏着无限的玄机。
   偌大的后院,约有一百多平方。我一涉足,整个心儿就被惊愕、迷醉,绿意霎时在全身洋溢。我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了。一片竹林,风吹浪涌,龙吟凤鸣。细观之,竟有毛竹、乌竹、龙丝竹三类。张老师说,有了这片竹林,每年可以挖春笋,烧烫菜笋,烧咸笋,晒笋干。“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四棵樟树,两大两小,芳香馥郁。他说,每到立春,领着子孙们,用樟树枝烧春枝,俗称烧“交春柴”。这是上辈留下的民俗,一定要传承。一株合抱粗的苦楝树,挺立在院子的西南角。春天,它开着紫色的小花;秋天,它结着一串串金黄色的苦楝子。“苦楝苦楝”,它在默默地提醒人们,人欲成才,必须勤学苦练。两棵桂花树,长在院门旁边。蟾宫折桂,是我们读书人多少年的愿望啊!除此之外,还有四棵针杉、一棵枇杷、一棵蜜柚、一蓬金银花和几株金洁花。
   他像一个资深导游,给我介绍他家的后院,最有特色的就是这株金银花。它缠着枇杷树爬到针杉顶,有三楼那么高了,枇杷树和金银花藤已融为一体。每年春天,都要晒金银花。先将花放在锅里杀青,然后再晾晒。为此,还专门买了一把小铡刀,割下金银花藤,待摘下金银花后,再用铡刀把藤叶切碎晒干,泡茶喝,可以清热泻火。院子中间有一片菜园,很特别。张老师像上课一样,滔滔不绝。今年根据镇里的要求,我将两侧的脏乱处捣了水泥,中间这块,来个废物再利用,用水泥小板、旧砖头、旧塑料板等,把它搞成了六畦的“一米菜园”。夏季种丝瓜,苋菜、茄子、辣椒,秋季种蒜苗、香菜、小葱、蒿菜、芥菜,还有九头芥、空心菜……
   自从踏进他的家门,张老师的身份就不断地在转换,从泥瓦匠、木匠,到林工、菜农转了一圈,最后总算绕回了园丁的角色。他说,我还自制了一个大花盆,种了一大丛的红兰花,今年盛开的时候有二十来朵,后来又三三两两地开了四次。
   后院一片绿色。虽然平朴,却绿得有诗情,绿得有画意。我伫立在这片迷人的绿色里,浮想联翩,心中蓦地闪过一个念头,对他说:“张老师,你就是一个守护绿色的使者。”
   他听了,肩膀颤动了一下,说:“我一个教书匠,不配。”
   我说:“你很配!身为师者,你外表虽不光鲜亮丽,内心却异常青葱。你如绿叶,捧红了满天下的桃李;你把绿荫全都奉献给了我们学生,定会有福报的,厚德载物呵!”
   他听罢,目光如炬地看了我一眼,转头不语了。
  
   二
   我与张老师,可以说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几年前,我还在教育局长的任上,就与张老师说好,要专程到他家里坐坐。他说,好呀,我等着你。不料一拖再拖,竟已数年。不觉红了芭蕉,又谢了海棠,辗转千回,直到旧岁金风又起,我才想起这个久违的约定,遂去拜访。
   张老师是黄坦下店人,住在新楼老农机厂对面。那是一排共墙连幢的“洋房”,靠上爿墙边连着两间的,就是他的房子紧靠公路。但凡我回老家,皆从他的房前经过。多年以来,给我留下的印象几乎都是木门紧闭,不知他在何处,在忙什么。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只要我有事找他,他总会像当年为我解题一样,有求必应,从不推脱。
   这次,他的房子有重大变化,木板门换成了双层,外面是电动铝卷门,里面是嵌花玻璃门。一进门是个大客厅,桌椅沙发列两边,中间是一个乒乓球桌,看起来旧貌换新颜了。房子年轻了,张老师却苍老了许多,脸布皱纹,发上添雪。岁月催人老,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然而,他的心态却愈发年轻。从我一进门,他就滔滔不绝地说,今年我的房子改造和装修,除了搭架子板请老师外,其余的砌砖、扎钢筋、拌水泥沙、浇小梁小板、粉刷、涂料等等,全部都是由我自己动手。说着就带我到偏房参观他的杰作。他拍拍一堵新砌的砖墙自豪地说,你看,这砖墙就是我砌的。教书先生变成泥瓦匠了,而且还是个手艺不错的巧匠。这是他的一贯风格,当年盖屋时,青砖也是他自己烧,木料大部分亦是他自己背。
   张老师是个爽朗的人。很坦荡,很开明,从不故作高深。他曾毫不避讳地说,在老师的心目中,学生个个都是宝贝固然不错,但老师不是神仙,也是凡人,难免也会有所偏爱。他把珏玮和我,称为门生。这令我俩十分汗颜。大概是我们受其熏陶较深,年少时偶尔会信手涂鸦写写“豆腐块”之故吧。
   记得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张老师才接手教我们语文课的。我们的母校王宅小学,开办在王家祠堂里,一条十几级的青石小径,把校舍分成独立的上下两院。下院是厨房和教师宿舍,上院是教室和操场。王宅小学属公社办的完全小学,五个级段,每段两个班级,老师十五六,学生五百多。在那个教师奇缺的年代,学校自然有好多代课老师。一到三年级,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好几任,全是代课的,普通话不会讲,上课讲方言,更不要说教拼音字母了。“向日葵”我们都读成黄坦话“日头花”。是张老师终结了我们语文课的尴尬。那时,他刚从温州师范毕业,正值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没办法,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也为了让我们这些山里娃飞到梦中的草原,他只得从头再来,不厌其烦地给我们重新奠基,从拼音开始,为我们开辟阅读的坦途。
   冬天的时候,张老师爱穿草绿色的军大衣,拧眉踱步。好像时常在运筹帷幄,言行举止,颇有儒将风度。上课时,他身上有三个特点是一般老师难以媲美的。一是板书,工整得像印刷体。二是朗诵,跟播音员无异。三是趣味,张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巧妙设计悬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引起我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常常形成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使整个课堂像春天的田野,生动有趣。一次,我的作文很荣幸地成为了他上课的范文,不过是错别字特多的范文。我至今记得,我把地主儿在山上“爬不动”,写成了“肥不动”。同学们哈哈大笑。张老师伸出食指放在唇上嘘了声,很认真地说,新亮同学还是写得不错的,只不过是思维跳跃太快,他的意思是说地主儿长得太肥了,因此在山上爬不动,他写得太急了,直接就用一个肥字来概括,心太急就会出问题,下次注意一下就更好了。经他一说,我的脸色一下子就从猴狲的屁股回到了正常。
   张老师在小学呆了没几年,很快就被调到中学任教了。当我入伍参军时,他已当上了黄坦中学的校长。他当校长的那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了巅峰。当时,处在乡下的黄坦中学,除了吸纳黄坦本地的学生外,周边山区一带的生源皆往那里挤,学生多达千七八,住校生也有六七百,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我到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张老师寄一件军大衣,我知道,他就喜欢那一抹“军营绿”。张老师客气地给我邮寄了衣服钱,回复长信一封以示谢意,说军大衣正宗。
  
   三
   说起绿色的事业,张老师似乎与之特别有缘。他源于“陇亩”之中,其父是个标本式的中国农民。作为田野的儿子,从小他与农民、农业、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当年的高考谈何容易,能闯过独木桥到达彼岸的,毕竟是少数的千里马。滞留在此岸的千军万马,才是那芸芸众生和苍茫大地呐!鉴于此,时任校长的张老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八十年代末,就在黄坦中学创造性地实施了“扇形”教育,创办了文成县农业技术学校暨中国农函大黄中教学班;建设了绿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实验基地和相关工厂。自此,故乡的原野更绿了,陌上的花朵开得更加鲜艳了。此举,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张老师还在南方农科教统筹研讨会上作过介绍,并荣获省首届“春蚕奖”。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张老师希望他的学生人人都能写一手诗意飘香的好文章。八十年代初,《语文新圃》向全国的中学生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面向”征文。时任语文教研组长的张老师来了个全校动员。第一轮收上1200多篇参赛作品,他不分昼夜经三轮筛选,确定了300多篇参赛,而他一人就写了200多篇的评语。当时,张老师代两个班语文课,家中两个孩子上学,师母又考到瑞师深造去了,终日忙得不亦乐乎。他的房间在一层,有些阴暗潮湿,只有六个平方。桌子被孩子占去做作业了,他只得到学校发电的柴油机房楼上备课、写评语。因为柴油机声音很响,且油烟很大,所以他不敢开窗。即便这样,他每日的鼻孔仍是黑黑的,耳朵老是嗡嗡作响,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仿佛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语文新圃》刊登了温州市大约13篇学生参赛作文,而黄坦中学就独占了8篇,其中还有几篇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张老师对我说,他到雁荡山参加温州市中语会期间,同行怂恿他去“雪洞”抽上一签,说很灵验的。他真去抽了一签,签诗云:莫怨人生运来迟,甘罗子牙各有时。待到明年二三月,翻身跳入凤凰池。这是一支上上签,他不太相信,但很高兴。他在心中对自己说,如果去“灵峰”再抽一支,还是一样,那这事就可以说道说道了。而后,他又去“灵峰”抽了一签,结果竟然一模一样。真的是很富有戏剧性,一年后,他果真被擢升为校长。
   我还是最崇拜张老师的文笔,他的散文随笔在当年的文成文坛可谓独树一帜。好像是在1987年,我与他在石垟林场的“森林笔会”相逢。主办方组织与会者深入林场采风,我俩被分为一组。诸公都去釆访风云人物、大树奇花去了。我们该写啥呢?张老师说,咱们去寻寻小花野草,哪怕是苔藓也有它的春天,到塘岗去。塘岗离总场约十五里,不通公路,一幢木屋,一户看山的林工,一对夫妻,两个囡囡。早上,我们披着晨曦,沿着一条长满竹叶米,车前草的林间小径去塘岗,黄昏又踏着沉沉的暮霭而归。是夜,我俩一起讨论推敲,鸡叫时分,终于脱稿,定题为《说说山那边一户人家》。虽然我们累得直不起腰,但师生珠璧,何其快哉!后来,这篇散文在《温州日报》的副刊《瓯潮》上登出,获华东六省一市地市级党报副刊文学创作散文类一等奖。以前我只写小说和诗歌,从此,我也开始涉足散文写作了。
   退休后,张老师就一直赋闲在家。凭他的水平,要是在家里开办一个作文培训班什么的,生意应该不错,还能日进斗金,但他兴致索然。他说,我是个顾家的人,以前我把朝霞一般的情愫都献给了学校,现在也该把夕阳黄昏倾于家人了。几年下来,他就成了一个深谙三十六行的全才。分别的时候,他悄悄告诉我,明年春暖花开时,他要重拾旧笔,写一部散文集。
   我告别那一院的诗情绿意,思绪却还沉浸其中。有些人看似年轻,其实早就衰老了;有些人看似苍老,但他却很年轻,浪漫依然。张老师属于后者,就像他后院的绿,不畏风霜雪雨,天寒地冻,总是异常顽强,蓬勃茂盛,永远常青。我不禁想起了张岱,西湖大雪夜,自携炉壶浊酒,驾一叶乌蓬之舟,到湖心亭去看雪。湖山濛濛,雪花纷纷,遇翁即伴,浮酒舒怀,诸多趣事跃于《夜航船》之上。酒酣兴尽,咿呀而归,何等逍遥。我似乎读懂了张老师的逸境人生,天地辽阔,洒脱自然。
   还有他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哪怕你是一棵山谷里的野百合,只要坚持向上,也会拥有自己的春天。

共 45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一座小院,绿意葱茏。院中那些植物,普通平凡。只枝片叶,长满故事,寓意之深,令人回味无穷。然满园春色,仅是铺垫的画意,曲径通幽,娓娓道来的是小院主人的满腔诗情。主人是“我”的恩师,亦是作者人生渡口的第一个摆渡者。一个从小与绿色结缘的园丁,没有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经历,却有一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人生;没有煌煌耀耀、熠熠生辉的业绩,唯有坚守、执着、专注,拥有一颗可令冰雪化春水的三春之晖,温暖之心。处在红尘俗世,甘守清贫,悄然已达空灵逸境。因此,一院盎然的生机与主人的禅意人生相互交映,升华成一方常青的风景。这是因果必然,也揭示了一个不颠的主题:授人玫瑰,手有余香;默默奉献,岁月流金。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朴素,干净、沉厚,如山泉清韵,让人读来,如沐春风。佳作推赏。【编辑:步步清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步步清莲        2019-11-23 17:41:01
  欣赏美文,问候作者,欢迎投稿淡泊宁静!
我是一朵清莲,绽放浊世,只为清芳。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19-11-24 09:44:12
  谢谢青莲兄,辛苦你了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11-23 18:09:43
  欣赏岚亮老师散文佳作。欢迎老师来到淡泊宁静,希望老师创作愉快。请加若尘Q号 1781249695 若尘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19-11-24 00:26:17
  散文佳作,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岚亮        2019-11-24 09:45:05
  谢谢步步青莲,辛苦你了
5 楼        文友:岚亮        2019-11-24 09:46:15
  若尘兄,我已加你微信,请通过一下
6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11-24 17:59:12
  作者文笔潇洒,叙述精彩,娓娓道来,为师者的形象在作者笔下高大伟岸,赞!
7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19-12-16 07:39:04
  人生遇一好老师,是一生的财富!9995
8 楼        文友:悬壶        2020-01-12 22:58:31
  读文让我陶醉在老师的文字中。无生命的文字,经老师巧妙的串珠。立马有了诗意、有了师生情、有了心中的绿、有了盎然的春之歌舞。欣赏好文,赞之。看文令我惭愧。我一直想看望我的小学数学老师,至今已作古,亦未成行,惭愧,惭愧!
悬壶
9 楼        文友:倦鸟        2020-01-25 08:39:09
  再来拜读,大家风范哦。我写文字就只能把握一个点,且没深度没广度。学习了。
10 楼        文友:岚亮        2020-02-29 21:36:18
  谢谢倦鸟老师!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