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路】又到柿子成熟时(散文)

精品 【柳岸·路】又到柿子成熟时(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31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0发表时间:2019-11-26 20:32:37


   在我的家乡,以前很少有柿子树。偶尔一两棵,长在一些人家的门口,不过总是等不到通红,大家都惦记,主人也就早早地摘了。关系好的人家,会送来那么一两个,放到屋里等。等啊等,柿子终于软了,但吃起来依然是涩的,因为总是性急,柿子的软,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捏出来的。所以对于甜的柿子印象很少,似乎就是那个味,以后也就对它不感兴趣了。
   临近的村子里有亲戚,他们队里种了很多,因为有专人看管,等到了柿子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挂在枝头,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等采摘卖过之后,剩下的每户会分到几十斤。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亲戚一家跟柿子像是有仇似的,这就便宜了我,帮着去干一些零活,回来的时候,兜里免不了是满满的一兜。这可过瘾了,由此让我尝出了柿子的味,竟是这么甜,并且有蜜浆似的果肉,只用嘴一吸,便甜到心里去了。
   后来包干到户,那些树都变成了木头,再也没有那片火红的秋天了,我的对于柿子的印象从此消失。只是心里的那股甜偶尔袭来,感觉世间的水果,再没有比它更有味道的了。
  
   二
   村子里有一户人家,从黄土高原的深处嫁到这旱平原上。她们那里的沟壑之中还有成片的柿子树,分队以后承包给了个人,由于管理的好,每年都是硕果累累。等到丰收,农活忙完了,便运到这平原上。那时,家家都很穷,想卖现钱是不可能的。深秋,每家每户都是成片的玉米,金灿灿的,挂在房檐下,堆在屋顶,绑在树上。等着讲好了价,一斤折换多少柿子,庄户人的心里都明朗的很,只是玉米不觉得可惜,倒是钱却心疼了。只要一家开始交易,全村的人就再也忍不住了。过几天,每户的屋子里,炕头上,就堆满了红红黄黄的柿子。那种好像软不了,需要在开水里温。准备一个大缸,提前用棉被裹好,要保证它的温度,保持到第二天或者更久。父亲总是这方面的高手,因为换来的也多,满满的一筐,需要忙一个下午,我们也早就迫不及待,一门心思地等。但是想吃是要干活的,烧火,劈柴,可往往干不到一半就没有耐心了。跑去别人家,也都是在做同样的事,约出去玩,是要挨骂的,便也垂头丧气地回来。母亲早已替我在做事了,满屋子的蒸气,洗好的缸,父亲也已经裹好了被子,一大堆柿子,洗的干干净净,元宝似的,正红扑扑地笑。每次我都得来一阵白眼,或者父亲的吼叫,母亲却早把烧火的差事让开,等我在灶头坐下来,一切又恢复平静了。
   第二天,我还没有醒来,炕头上就端来热烘烘的柿子,一口下去,清脆,甘甜,没有一点苦涩了。我记忆中这便是最好的水果了,因为苹果没有,只有过年才能见一次,那也是极个别的亲戚,或是父亲的铁哥们送来的。梨就更别说了,哪里会有?至于香蕉,也是在我十几岁,去城里读高中时,偶尔去一个同学家里,他母亲递给我一只。我才觉得这世间如果要论水果之王,可能又该另有名号了。但那时真的很穷,所以我的脾胃对于甜蜜的事总是记忆犹新。
  
   三
   有一年,父亲不知道是从哪里驮回来了满满两口袋柿子,青黄交接,红的很少,堆在屋子里像一座小山。我记得奶奶那个时候还活着,爷爷已经不在了。她知道柿子是从那里拿回来的,心里别扭,不说话,甚至拿给她吃也不乐意。那几天,柿子好像是人见人恨的东西,没有人愿意提它。它就静静地堆在那里,好像倒了霉似的,发着青绿的光,没有一点活气。我们也不敢吵着要吃,因为奶奶门口那几个,放在那里一直都没有动。不过,我想吃,真的想吃。等到了晚上,母亲偷偷地给我找出几个软的来。我做贼似的,趁着父亲不在,吃个精光。
   后来,那堆柿子几乎全坏掉了,我记得父亲好像一个也没吃,奶奶也没有。只苦了母亲,心疼地扔了好几次。那是我第一次对于柿子,却不知道它有何罪?那年冬天再没有人吵着要吃柿子,即使村子里来了买卖,换的再便宜,我们也不闻不问。奶奶的话也少了,父亲也是,连母亲也不自在,整日里,像欠了什么人似的,都拉着脸,家里的开心没有了。
   大约在年后,开春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老头,六七十岁了,长得跟洪七公似的,花白的胡须,不过慈眉善目,言语中总有一股歉疚和疼爱。我们却不知道叫他什么好,父亲却殷勤了,拉我们叫他爷爷。在我的印象里,这是第一次对一个外人这么亲切。好像都是应该的,但我也乐意叫他,因为他总是温和地和我说话,并且时时地想把我搂在怀里。可我却没有走到他跟前去,因为我总是看见奶奶的脸青一阵,紫一阵,勉强地苦笑着。其实,父亲也一样,一种难堪老挂在脸上。
   “你亲爷爷来了。”我出去玩,总有人这样对我说,似乎有一种嘲笑,从他们幸灾乐祸的表情里,我总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死了埋了的那个又算什么?我叫了他六七年的爷爷,攀着他的背,我的脚就没有挨过地。他不也一样慈眉善目,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舍了命地爱我。父亲是个木匠,为了挣点钱,总是偷偷摸摸,这个也防,那个也躲,但总是被抓去,连同他打的家具,一起没收。爷爷护护着我,也要护着父亲,挨打受气,他都扛着,忍着。我只觉得他就是我的亲人,我的骨子里流淌的就是他的血,我也只有这一个爷爷,逢年过节,磕头作揖,我也只给他跪。他是我的爷爷,是我的祖宗。
   怎么又多出来一个爷爷?我又成了何许人也?父亲不说话,我们才知道了,去年他认了亲,那些柿子就是从老家带回来的。因为大家都不高兴,花白胡须的爷爷待了两天就回去了,一切好像又恢复了平静。奶奶出屋子的时候多了,身影也轻快了。她总是喊我到她跟前,拉住我,偷偷地给我塞一块糖,煞似心疼地捏捏我的胳膊,看看我的个头。偶尔也会生气,喊我不动的时候,但还会给我吃的东西,只是嘴里不停地骂我“白眼狼”。等我跑远了,又喊我,慢一点。我只记得奶奶最后的日子,一个人悄无声息,跟父亲之间好像隔了层纱似的。那时候,家里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等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她就坐在自己的房门口,也不喊,也不出声。等父亲发现了,悄悄地把门打开,把电视机的声音放大。她也看的不多,一集没完,就睡去了。
   有时候也叫我去陪她,晚上搂着我,给我说她小时候的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父亲。我感到脸上湿漉漉的粘上了水,她转过头,把眼泪擦在被子上。我知道她心疼父亲,就像她心疼我一样。她把所有的话都说给我,只是那时我根本不明白,也不注意听。现在想来她的眼泪都是为自己流的,因为她看不到了,她的儿子,她的孙子,到底会不会记住她?
   那年秋天,花白胡须的爷爷,拉来了整整一车柿子,还是青中带黄,不过红的多了。我也开始亲近他,母亲忙着下厨房,奶奶也招呼他坐,两个人有了少见的言语。父亲还是不说话,不过却忙着温柿子,准备大缸,棉被。花白胡须的爷爷也在一旁指点,没有弄好的他会亲自动手。水烧开了,蒸气里聚集了一家人。第二天又有清脆,爽口的柿子,还是那样甜。只是果核太多,一个柿子里总有四五个,被果肉包裹着,需要在嘴里嚼来嚼去才能分开。但我吃得开心,有时连核也一块儿咽进肚子里去了。
   后来是母亲告诉我,我的亲奶奶刚生下父亲就死掉了,爷爷抱着父亲到处找奶喝。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吃饭是天大的事,没有粮食,吃树皮,吃草根,饿死的人多了。偶尔讨点奶,也没地方热,没有电灯,家家都点的煤油,爷爷就在煤油灯上热奶,乌漆嘛黑的油烟,熏的奶也成黑的了。看着父亲快要饿死了,爷爷就托人,找需要孩子的人家。碰巧奶奶命苦,养了三个孩子都没有养活,眼看着也上了年纪,就求着要来了。从三尺来长一直养到了今天,她也是做娘的人,有做娘的心,一辈子没有亏待过父亲,送他上学,娶妻生子。我听着听着,便有了泪,觉得她收养父亲,含辛茹苦一辈子也怪可怜的。母亲叫我听话,以后多陪着奶奶,要是她发脾气,叫我不要顶嘴,勤快点,帮她端饭,洗碗,我都答应了。今天想来,奶奶的最后的时光一直有我,我很开心,至少她满意了,没有遗憾。所以,当父亲每次提到这个,总要夸我,我觉得很幸福。
   幸福的还有花白胡须的爷爷,从那以后,他经常来。除了柿子,有时候也给我们带粮食,我很愿意跟在他后面,有时也被他紧紧抱住。他拿胡须扎我,痒痒我的脖子,或者让我捏他的手,使我最大的劲,我感觉已经很疼了,他还是乐呵呵地笑,嘴上让我使劲,说我力气小。我感觉他真成了洪七公,有深不可测的武功,但看他背过手去,手上有我掐的红印。有时他也喊我跟他回去,看看老家,那是父亲出生的地方。每次临走的时候,总告诉我,回去怎么走,走哪条路?好像我真要去似的,他就会在某个地方等我。但我一直都没有去,我想那个故乡对我是多余的,因为我生在这里,我舍不得。但父亲却去过,还说是如何的好。我想那是他的根,他也应该认祖归宗。
   几十年了,我一直都守在这里,从没有离开过,我爱它就跟它爱我一样。后来,村子里的果树多了,又栽了成片的苹果,葡萄,梨。除了粮食,这些果树又变成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家的生活好了,吃穿早已变成享受,以前的砖瓦房慢慢地变成了楼房,街道也宽敞了。为了整齐划一,村里买来柿子树,每家每户都有,街道两边,大路两侧栽满了。这种水果,销路不是太好,但却是真的美味。因为多了,也没人再去争抢,挂在树上,等慢慢地熟透。到了秋天,树叶落尽,每家门前,红彤彤的一片。像火,像云,热闹的,比赛似的红火着。如果馋了,随手摘一个,软软的,咬一口,用嘴一吸,蜜似的浆,又甜到心里去了。
  
   四
   去年,老家村子拆迁,过年没地方可去,我陪妻子一起回了一趟河南。在豫西的一个小山村,很荒凉的样子,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路口的灯亮着,妻的母亲一直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她等了多久,瑟瑟的风,吹得人生疼。先是女儿看见了,跑了过去,嘴里喊着“姥姥,姥姥。”停好了车,我们也跟过去,一起相拥着往回走。妻的家在半山腰,汽车上不去。到家,放下行李,脱掉衣服,坐定了,妻的母亲端上来一堆柿子,都是已经熟透了的,早就变软了。妻子摸起来就吃,嘴上说着,以前每次回家,院子里那棵树上,有一半柿子都是她奶奶留给她的,舍不得吃,也不许别人动。等她回来,奶奶在水里泡热了,剥了皮,放在碗里,任由她去吃,她是享了这种待遇几十年了。说着说着,她就流下泪来。我扭过头看见她的母亲正在从热水里取出一个柿子来。
   前两天,我的母亲到我这里来了。她正生着病,感冒,咳嗽,每天下午还要去打针。推开门,我看见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走到桌子前,拿出几个柿子来。已经很软了,有的也烂了,红色的汁流了出来。她拿了一个,递到我嘴里,让我尝尝。我张口就吃,还是蜜似的浆。她说别人送的,自己吃不了,烂了也可惜,知道我爱吃,就给我送来了。她不敢久留,因为还要去打针,说了一会话就要走,我开门送她,冷风灌了进来。趴在窗子上,看她从楼梯口出去,一个人慢慢地出了小区。院子里绿色正在褪去,风呜呜地响。我想此刻她的心里,一定跟柿子的汁一样,蜜也似的甜,那是肯定的。

共 4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柿子为线索,引发一系列的回忆。因过早采摘柿子,以“等、捏”,这一系列动词描写,体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也突出了当时物质匮乏、生活贫寒的社会现象。后来,亲戚送来了熟透的柿子,由此,尝出了柿子的甜味,改变了作者对柿子的看法。第三章节细致地描写了庄户人家用玉米兑换柿子,体现了农人单纯质朴的思想感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父母亲给柿子去涩,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作者的情感,让亲情形象化、具体化,同时也展现了一幅热爱生活,关爱子女的温馨画面。因爷爷去世,屋里堆满了柿子,却无人问津,体现了亲人对已逝亲人的痛心之情。后来家里来了一位胡须发白的爷爷,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形象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突出了对已逝爷爷的怀念之情。但胡须发白的爷爷驮来柿子,还有各种粮食来接济家里,他的真心改变了我们家人对他的看法。文中提到各种果树越来越多了,变成了经济来源,以前的砖瓦房变成了楼房,街道也变宽敞了的描写,歌颂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的一片繁荣景象。本文最后章节通过描写孩子姥姥给“我们”端上柿子,妻子想起了奶奶,热泪盈眶,体现了妻子对奶奶的怀念之情。通过描写带病的母亲为“我”送柿子,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情。结尾点明主题。文章来源于生活,写得入情入理,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推荐赏读。【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2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11-26 20:37:15
  感谢投稿柳岸,问候作者!谨祝笔健,期待再一次精彩,祝冬暖!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11-26 20:48:35
  奶奶最后的时光,有“我”陪伴……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浓浓亲情的画面,让我们为之动容!
回复2 楼        文友:王小鱼        2019-11-26 21:41:52
  问候编辑老师,谢谢你!
3 楼        文友:王小鱼        2019-11-26 21:43:05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你的鼓励和点评!
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9-11-27 12:05:47
  清贫时代的柿子,它是一家人打牙祭的美食,富足时,它是一家人分享的美味。作者一家人几十年的生活变迁,通过柿子的几度兴衰,得到了深刻诠释。反映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赞美了新时代,歌颂了新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王小鱼        2019-11-28 11:30:43
  谢谢老师!祝福问安!
5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1-28 11:01:34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11-29 22:15:37
  祝贺精品推荐,加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